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的教育发展规划

2015-02-13 07:54李捷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京津冀天津

李捷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区域“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笔谈】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的教育发展规划

李捷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编者按:“大城市病”是发达国家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所普遍面临的一大问题,其病征突出体现在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经济、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几方面。如何应对这一世界性难题,考验着决策者的领导智慧,也关系到实现民族复兴的国家发展战略。遵循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了“七点要求”,使区域协同发展又一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也预示着京津冀高水平、深层次、全方位协作展开。

从2014年第三期起,本刊曾发表过几组关于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笔谈,这一期再次邀请专家学者就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背景下,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北京的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总部经济及科技、教育、卫生、居住等经济、社会、文化功能都将全方位向外辐射。天津因具备良好的区位、便利的交通、综合配套改革、制造业基础等优势条件,能够契合北京的发展需求,承接产业的转移和技术的扩散,并开展社会、文化领域等全方位的合作,可以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天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历史机遇。教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京津冀教育的协同发展不仅对天津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更为天津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创新的广阔空间。当前,正值制定“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之时,我们应深刻领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意义、目标要求、定位布局和重点任务,使规划更适合时代要求,更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更满足人民的期待。因此,在国家重大战略背景下制定天津教育发展规划时,应特别注意要体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充分体现协同意识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总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改善示范区”。可以看出,整个战略强调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整体性、协同性,及至京津冀教育的发展,也需要区域教育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相互衔接,把地缘优势转化为新的发展动力,发挥区域教育资源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并为其他地区提供有益经验。

因此,在制定“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时,天津不能只站在自身教育发展的角度上,一定要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全局角度出发,加强与京冀两地在教育资源需求规划布局上的协调对接,建立教育发展规划相互联动协商机制。在设计规划的重点项目与任务时,要充分考虑京津冀各级各类教育协同发展的目标,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协同发展的举措。

在基础教育方面,应加强三地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流动人口子女异地求学的顺畅衔接,加强京津冀三省市教师和教学等基础教育优质资源的交流合作、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促进三省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在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方面,应主动发挥天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的优势,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共建,建立三省市的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和职业院校校长联席会议制度,主动探索建立跨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建立京津冀职业教育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机制等。在规划高等教育发展时应主动适应京津冀产业布局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提供人才支撑,并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干部教师交流、资源共享、国际交流等方面加强同北京与河北两地的合作,并建立长效机制。

二、完善教育承接与辐射功能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有两个明确的目标,一是有效疏解北京教育领域非首都功能,另一个是带动提升区域内教育整体水平特别是提升河北省的教育发展水平。因此,在天津教育发展的“十三五”规划中,要充分体现对教育领域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承接,同时也要完善对河北教育的支持与辐射功能。

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北京教育资源疏解的基本原则是北京市区,特别是核心城区的教育资源“能不增就不增,能少增就少增”,通过有序推动首都高校、职业院校向外疏解,着力构建高精尖的教育体系,不断提升北京功能的定位能力。天津在制定教育规划时,应完善承接地配套功能,主动制定承接和配合北京教育转移、人口输出和智力外溢的措施,化解北京部分教育资源转移中的区域性阻力,在教育资源转移和承接中实现互利共赢。在规划的项目设计中,应明确产业和人口承载地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布局与建设,完善经费投入,并顺势提升承载地教育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能力。同时天津教育应积极主动作为,借重首都优质教育资源取长补短,加强发挥海河教育园、健康产业园、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心等功能区的资源优势,主动吸引首都教育资源向天津转移。

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过程中,缩小河北省与京津的教育差距是推动区域教育整体水平提升的关键。众所周知,河北省的教育硬件和软件与北京、天津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教育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义务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不足京津的1/4,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落后京津2~3年;高等教育与京津的差距更大,尤其是高水平大学匮乏,目前仅有河北工业大学唯一一所“211高校”。虽然天津教育的总体实力低于北京,但为推动区域的协同发展,天津应积极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目前,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全面通过现代化达标建设,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拥有国家骨干示范校27所,并连续多年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18所公办本科高校均为研究生培养单位,拥有各类重点实验室98个。为发挥这些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在教育发展规划的编制中,应有明确的项目设计:如鼓励引导天津办学水平较高的中小学通过教育集团化、学校联盟、结对帮扶、委托管理、开办分校等方式,与河北省中小学开展跨区域合作办学,鼓励天津中小学与河北省中小学进行校长、教师交流挂职、交换任教;充分发挥高水平职业院校的比较优势,主动输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通过师资培训、课程开发、转移和扩大骨干特色专业资源等方式,对口支援河北省薄弱职业院校及特困地区县级职教中心;加大天津高校对河北招生计划倾斜支持力度,加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对河北的倾斜。

三、服务城市新定位

教育作为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在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下,三个省市被赋予了新的定位,天津的城市功能被定位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这个新定位体现了国家对天津的先进制造产业、国际航运产业及金融行业发展能力的新期待,更体现了对天津城市创新能力的高要求。而教育在集聚创新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十三五”教育规划中应根据天津城市新定位,面向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调整优化教育设施布局,充分发挥天津教育的优势,并善于利用既有优势创造新的优势,加强内涵建设,彰显特色,为天津城市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科技创新方面的有力支撑。

为服务城市定位,天津应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优势,努力将天津市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高等教育中心、高水平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应聚焦天津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学科专业结构,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因此,在“十三五”教育规划的任务和项目设计中,应着力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对接,调整职业院校布局、整合资源、优化结构。高等教育方面,应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并开展同类学科专业的学术交流与技术创新联合攻关,形成与产业结构发展相对接的学科专业战略集群。

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改革创新是推动京冀教育协同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体制机制的创新是教育协同发展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在当前以省市级行政区划为基本单位的公共教育体制下,要突破传统的各自为政的教育运作方式、整合调度教育资源,就必须要设立跨区域领导机构,建立协调、激励、约束等运行机制,消除区域壁垒,形成推动三地共同发展的利益目标和共同利益机制。这既需要国家层面的宏观调控、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又需要天津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努力对接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目标,通过探索教育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的创新路径,解决天津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在“十三五”的教育规划中,应在考试招生制度、人才培养机制、资源共享机制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在招生制度改革中,应建立与北京、河北高校招生计划方案互通及其动态调节机制,实施相互委托培养、划转调剂等合作方式,增加区域内高校的跨省市招生指标,探索三省市中职、高职、本科及研究生培养阶段的衔接机制,重点推进跨省市的中高职衔接,消除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壁垒”。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方面,加强天津高校与北京、河北开展校际教学合作,推动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师资互聘、联合培养、合作科研等,积极构建三地高等学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组成的协同育人机制,建立三省市职业教育学习成果互通互认制度。在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方面,应加强在师资互聘、专业课资源共享、实验资源共享、实训实习基地共享等方面的多种形式资源共享。

综上,在当前制定“十三五”教育规划之际,要充分考虑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对天津、对天津教育的要求与期待,使规划更符合时代要求,更推动天津教育的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京津冀天津
如果天津有“画”说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天津卷
《天津之眼》
天津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