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性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策略

2015-02-13 07:42:53泉州市机关幼儿园陈艺媚
幼儿教育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男孩部位身体

泉州市机关幼儿园 陈艺媚

浅谈幼儿园性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策略

泉州市机关幼儿园 陈艺媚

性教育对于幼儿身心发展以及完整和健全人格的形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生命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有的教师认为,性教育是一个较为敏感、令人羞怯的话题,还有的教师对“我从哪里来”“人为什么会有宝宝”“为什么男孩儿站着尿尿,女孩儿蹲着尿尿”等有关性方面的疑问不是“一笑置之”,就是采取回避或训斥的态度。殊不知这正是幼儿在模仿学习中一步步社会化,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心理发展行为。对于幼儿性发展中的好奇和需要,教师应采取适宜、有效的方式来引导,帮助幼儿正确积极地看待自己的身体、认识自己的身体、保护自己的身体。

一、设计与组织幼儿性教育系列活动

1.演示影像,给予幼儿直观的性别体征认知

教师对图像和视频的直观演示,可以调动幼儿直观的视听感知,既符合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又避免了简单、枯燥的说教。在“男孩女孩不一样”的性别特征认知活动中,让幼儿观察具有明显外貌特征的男孩、女孩图像,引导幼儿初步认识自己的性别特征;在“身体的小秘密”活动中,教师以男孩和女孩穿着泳装的图片,让幼儿直观地知道泳装遮盖的地方是身体的隐私部位;通过演示《我从哪里来》趣味科学动画视频,更简单明了地给予幼儿生命来源的知识。

2.设计游戏,引导幼儿乐于探索身体秘密

游戏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游戏中知识的习得,能让幼儿获得深刻的感知和体验。教师根据性教育内容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获得有关性方面的知识与自我保护意识。例如,“男孩女孩不一样”活动的“找不同”游戏,能激发起幼儿观察探索的兴致,让幼儿对图片、音频、视频以及小模特的观察中了解男孩和女孩的不同特征;“身体的小秘密”活动中,让幼儿在玩“碰一碰”音乐游戏中感受身体的各个部位,学会正确区分身体被触摸的界限,知道身体的秘密就是泳装遮住的地方,这些部位是不准别人随便触碰的;在“遮住小秘密”的游戏中,让幼儿懂得不随地大小便、不随处更衣、不随意暴露身体的遮盖部位等自我保护知识。

3.指导操作,鼓励幼儿利用多种方式表达对身体隐私认识

在接受身体隐私部位的性教育中,在幼儿获得有关性方面的认识后,可鼓励幼儿利用多种方式表达对此类知识的认识。如指导幼儿以画圈的方式表达对“隐私部位”的认识,以绘画的方式记录下“男孩女孩不一样”的讨论,用贴纸对人体图上隐私部位的遮贴方式来考查保护隐私部位的意识,以画泳装的方式让幼儿懂得保护身体的“遮盖”方法。

4.交流讨论,帮助幼儿悦纳自己性别

性教育中的交流包括谈话和讨论两个方面。这里的交流除了常规的师幼谈话和幼幼谈话,针对大班的幼儿,教师还可以引进“辩论赛”的竞争机制,让幼儿在“听”和“说”的辩护中,进一步、深层次地认识自己的性别特征。另外,了解异性的性别特征,在男女小组交流体验中,获得性别认同,悦纳自己的性别角色,更加喜爱自己。

5.模拟情景,让幼儿掌握遇险的自我保护方法

“听过的会忘记,看过的会记住,体验过的会理解”,为了让幼儿清楚地了解遇险时的正确做法,教师模拟遇险情景,示范自我保护的方法。如“我的身体我做主”活动的模拟情景:教师借故离开,一个身穿白大褂、戴口罩的医生走进活动室,要求幼儿脱衣服检查身体,教师则借助设备观察幼儿的表现。将性保护教育的知识很好地融入情景中,让幼儿在情景中学会保护自己的方法:勇敢地说“不”,大声呼救,马上离开,告诉家长和老师等。

6.强化巩固,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强化巩固是以练习为主要途径的。性教育中,既要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又要尽量避免重复练习的乏味的单向灌输。教师可以增加幼儿记忆性教育知识的趣味性,如利用儿歌《我的身体我做主》、歌曲《巧虎:我会保护自己的身体》、知识问答竞赛、绘本图书的阅读等各种形式,多方面、多元化地帮助幼儿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7.以“医”助教,拓宽幼儿关于性的保健认知

幼儿园教师以学前教育为专业,而幼儿性教育中的内容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涉及医学领域,因此医生是胜任性教育“助教”的不二人选。教师可以邀请专业医护人员(医生家长、保健医生等)向幼儿讲解人体结构,让幼儿了解身体的各个器官、各个部位都是重要的,既自然而然地消除了幼儿在生长变化中的性别疑虑,又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到适龄的性知识,拓宽幼儿身心的认知。从医学角度看,增强幼儿身体器官的卫生保健常识和保护的具体做法有:幼儿分男女小组进行性别教育(男孩们由男医生带领着、女孩们由女医生带领着),医生先让幼儿了解人体的医学专用术语,再谈及卫生安全保健常识和保护方法,最后与幼儿一起阅读《小威向前冲》《我是女孩》《我是男孩》等图书。

二、引导与协助家长做好幼儿性教育工作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中应相辅相成。为了能让家园教育更有衔接性与连续性,教师可以创设一些交流平台,如家园联系栏、班级博客(QQ群、空间、微群等)或实行家园对话交流等,为家长提供性教育的文章,让科学的性教育信息不断更新家长教养理念,丰富家长的教养经验,激发家长对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责任意识。教师可以及时与家长交流幼儿的教育进度及状况,指导家长处理幼儿对身体的认知及随之而产生的心理变化问题,让家长传递给幼儿“性心理”“性行为”发展的正能量,促进幼儿安全健康地发展。

1.知识共享,给予家长性教育的科学理念

在家庭生活教育中,家长对幼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家长既要了解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规律,正视幼儿的发展行为和心理,又要在生活中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性别角色榜样。关于家长性教育理念的引导,教师可以通过班级博客、家园联系栏、家长会等方式分享科学的教育信息。

2.家园对话,引导家长正面对待幼儿的性别教育

幼儿园和幼儿家庭的联系交流,能更为直接地了解幼儿近期在园和在家的行为状况和心理状况。幼儿对身体的好奇而产生的疑问和行为,是与自己身体发展紧密联系的。对于幼儿的性别疑问和性别行为,教师可以利用面对面谈话、Q Q或微信等方式沟通交流,引导家长正确处理与应对。只有家长具备了正确的性教育知识和适当的策略,才能给幼儿适宜的答案,给予幼儿“爱的回答”。

3.亲子阅读,协助家长增进亲子感情

教师创设“图书借阅区”,指导家长和幼儿共同提供关于性教育的相关书籍,例如图书“歪歪兔儿童关怀”系列图画书、《不要随便摸我》《不要随便亲我》《小威向前冲》等,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借助故事、图书等进行亲子阅读活动,在家庭的亲密氛围中对幼儿进行自然的性教育,同时在此过程中增进亲子感情。

随着幼儿不断成长,幼儿会从言行举止上表现出对性别的好奇,性意识也随之变化。这是幼儿发展的正常表现,是人走向成熟必经的生命阶段。《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引导我们要“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给予的教育建议是“告诉幼儿不允许别人触摸自己的隐私部位”。在幼儿园期间,教师对幼儿进行性教育应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幼儿悦纳自己的性别,学会保护自己,健康、快乐地成长。

[1]胡萍.善解童贞1:0~6岁孩子的性发展与性关怀[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赵玮 张菲菲)

猜你喜欢
男孩部位身体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男孩的『自信缺失症』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男孩今年六十岁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8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26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大灰狼(2016年9期)2016-10-13 11:15:26
身体力“形”
健康女性(2016年2期)2016-03-11 09:3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