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杰
(延安大学文学院,陕西 延安716000)
延安地处黄河中游、陕北高原南部,曾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更是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语言与文化有着一衣带水的深刻关系,萨丕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留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推及方言与民俗的关系,也是如此,即方言是一个地区民俗的载体,它是民俗文化赖以留存、传承的媒介。它不仅是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它同时也是内容。[1]117极具地域特色的延安方言记载着延安独有的岁时节日文化习俗,带有泥土味的方言词语成为延安方言文化的标志,承载着当地悠久丰富的地域特色文化,彰显了延安人独有的心理文化。
民间的岁时节令,大多数是与农业生产文化有着密切关系的,也有少数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起着辟邪、去凶、祈福的作用。不同的风俗讲究寄托了延安当地人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祈祷与向往。
岁时节令,主要指的是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我国传统的岁时节令,主要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不仅记载着我们祖先对自然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也显示了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水平,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民众那种张弛有度应时而作的自然生活节律。[2]131探究其根源,则与人们祈求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岁岁平安的心理诉求密切相关。由此不难看出,岁时节令其实来源于百姓对传统农业的信仰和崇拜。延安地区的岁时节令不仅反映了当地百姓对农事农耕的关心,而且由于使用了大量方言来记录相关活动,使得这些岁时节令极具地域特色。
农历二月初二,有“雷惊天地龙蛇蜇”之意,传说是祭龙王爷的日子,故在此日忌挑水,害怕担回“龙儿子”。延安以北的地方会举行接龙头活动,形式多样,如吃接龙头捞饭,粘龙头糕,意在把龙头、龙身粘起来营救龙王;有些农户去龙王庙烧香拜佛,撒五方(金、木、水、火、土)铜钱,来赎回龙王的灵魂,同时将清水洒向四方,求得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俗语有“二月二,照房梁,害虫无处藏”的说法,所以这一天还讲究打扫房屋,清洁卫生,将炭灰撒洒于墙角、室内、院落等处以避虫害之灾,确保全家健康;有的清早在打粮场上,画个粮仓祈祷在新的一年五谷丰收,粮食满仓,故有:“二月二,画仓室,大囤满,小囤实”的谚语;老人还有给小孩穿“龙眼肚肚”的习俗,民间有俗语云:“正月里脑(头)费舅舅”,所以有正月里不理发,等到二月二才理发的讲究,男子多在今日理发,称为“抹龙壳”,也有些地方俗称“剃龙头”。据说,剃了龙头,人们就头脑清醒,神清气爽。[3]29妇女们忌做针线活儿,怕伤了龙的眼睛;夜幕降临后,在院里点燃火堆,火势变小后,将火堆分成十二份,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份,依次排列,看哪堆火先灭了,就表明它所代表的那个月份雨水较多。有些地方用“龙眼窝窝”来预测哪个月份的雨水多,即在锅内依次蒸十二个带有钵的窝头,开锅后看那个钵内水蒸汽多,便认为那个月份的雨水就多。
一般在公历的四月四日、五日,即清明节。延安人在这一天有敬老家(祖宗)的讲究,老百姓常说“清明清明,扫墓上坟”。每家每户都要祭拜祖坟,烧纸钱,为坟培新土,告诉祖宗家中后继有人,香火延续。新媳妇在这天必须磕头烧纸,表示“认祖先”,晚上要回娘家避夜,讲究头年清明不在夫家过夜。
妇女们在此日要蒸白面馍馍捏花花,家中若有订了亲的儿女就要互赠面花,准婆婆给未过门的新媳妇送去“抓髻”,准岳父则送“老虎”给未来的新女婿,意在保佑定了婚的儿女喜事顺利。
因民间在这一天有纪念介子推大夫的讲究,故此日不生火做饭,以吃冷食为主,摊煎饼,调凉菜。因而也将这一天称为“寒食节”。
农历四月初八是庙会日,俗语常说“年年有个四月八,骑上毛驴拜菩萨。拜死神像是个假,了一了心思把钱花。”老百姓们在此日成群结队地上延安的清凉山烧香拜神,求福禄或求儿女,还有来还愿的,感谢神灵应验,使其愿望得以实现。还有些地方讲究在此日为孩子“赎身”,认为孩子是上天神赐予的,等到孩子年满12岁,意味着“魂全了”,父母就要领着自家的孩子,带着祭物(一般是一只鸡或一只羊)到庙里敬拜神像,庙里的管事人就会给孩子脖子上系根红头绳,意思是孩子长成人了,神不再住在他的生命。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过端午”。清晨,家家派人上山拔一束艾蒿挂在门楣上,女孩衣服上要缝上香包,男孩的手腕脚腕上挽上用野草汁染成的“五花绳”,待本年第一次响雷后才能脱下。主要用来驱蚊虫,为孩子避邪保平安的。是日,主食吃粽子,就如民歌中唱道:“五月五里端阳,软米粽子蘸蜂糖。”给糯米中加几粒红枣,放到叠成三角形的苇叶中,再用马莲将口扎住,煮熟即可食用。
农历六月初六是收麦子的节日。无论穷富,在这天都要吃得比平时丰盛些,以此来庆祝麦子大丰收,因而有民歌中唱道:“六月里来六月六,新麦子馍馍熬羊肉。”有些地方在这一天还有祭祀河神的风俗,祈求不发大水,保人畜平安、粮田肥沃。此外,农村还有“六月六晒古农”的讲究,俗语说“六月六、日头红,晒了衣服不生虫”。农家人将衣物及皮毛、棉绸等全拿出来晾晒,有的还把家中的粮食摊在地上也晒一晒,在今天晾晒后的衣物就不会长虫、生菌,粮食就不会发霉。
农历七月初七,又叫七夕节。传说牛郎织女此日相会,互诉相思之情,泪如雨下。因而这段时间都会下雨,直到七月十五两人分开才会停。
晚饭后,年轻未婚的女子会在院里放盆水,将刚发芽的豌豆芽掐断放入水中,根据观察豆芽的影子来掐算自己的巧拙。占卜后就在盆中洗手,称为“乞巧”,意为向织女讨来“灵巧”,希望织女将好巧艺传给自己。也有些地方,姑娘用摆剪子、针线的方法向织女“讨巧”。
在延安吴起县将此日定为“酒曲日”,因这天是农村采酒曲的日子。这日要将山上的艾蒿和梳贝贝草(知母)等采集齐全,将麦子、软糜子磨成小糁糁,用梳贝贝草熬的水和起来,拍成曲块,用艾蒿包好任其自然发酵,于冬季酿制黄酒、糖酒、米酒使用。[4]93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对于延安的老百姓来说,,家家提前烙月饼,在十五晚上,全家在院落里围坐吃月饼赏月,月饼象征着合家团圆,因此又叫“团圆饼”。有些地方还有将瓜果、月饼摆在院中方桌上敬献月亮的习俗,保佑全家人团团圆圆。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在延安农村有这样的说法:“九月九,家家有,一家没有脱了裤还要换一斗。”意为到了农家收割打场的农忙时间了。还有些农家讲究在此日吃糕,把一家人的心都黏在一起,并且“糕”与“高”谐音,意味着生活节节高,人的处境节节升。
在延安老辈人的口中还流传着“九月初九是重阳,子虚搭马过乌江”的神话传说。据传神将军子虚被敌人追到乌江边无路可走时,遇上一位女贤良(旧时对贤惠女孩的称呼),子虚需女贤良的帮助,但帮了子虚,女贤良就要被敌人残害,于是子虚给其许下诺言:“你是善良人,死后百姓要为你修庙宇,远路来的给你献猪羊,近路来的给你烧钱粮,我把你封成水神娘娘,若何不烧钱粮不献猪羊,叫我子虚连人带马落了江。”子虚顺利过了江。果不其然,追兵到后将女贤良杀害。旧时,老百姓在这一天祭奠水神娘娘。
农历十月初一。延安老百姓有俗语:“十月里来十月一,家家户户送寒衣。”意思是要在这一天上坟烧纸衣,为逝去的亲人烧去过冬的衣物,谓之“送寒衣”,因这天过后天气骤冷,小辈要先给老人送去棉衣,才能给自己穿棉衣。即使外出打工不能回家的晚辈,也要在所在地的十字路口或荒郊野外为逝去的老人烧纸衣,并说明不能回家上坟的原因,还要向亡者说清所在地的路线,以防故者收不到御寒的冬衣。
岁时节令作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既是地域方言形成的基础,又离不开方言的记载与传承。总之民俗离不开方言,民俗是伴随着方言的产生而逐渐沉积形成的,是依靠方言的交流得到传播传承的。[5]36由此可见,方言与一个地区的民俗风貌是相互印证的。延安方言见证了延安独有的民俗生活,反映了延安人的心理特征,更是研究民俗风情变迁的宝贵材料。
[1]白松强.方言与民俗[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3]李军,隆滟,刘延琴.甘肃省陇东地区农村的岁时节日及其文化意蕴[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
[4]《延安全景》编委会.长征会师吴起县[M].朝华出版社,2008.
[5]阎德亮.漫谈方言与民俗[J].南都学云(社会科学版),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