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及就业跟踪服务体系

2015-05-23 09:04李亚林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农民工机构技能

李亚林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人口比例很高。随着分产到户以及联产承包责任制,加上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农村大量劳动力剩余。这些劳动力普遍远离家乡到城市务工。由于文化程度和职业技能方面的限制,很多农民工都是从事建筑和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工种。但是另一个问题也出现了,就是一些工厂需要工人,而具备技术能力的人员又极少。一方面是企业对劳动力的渴求,一方面是农民工找不到工作可做,这样的一组矛盾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缺乏必要的技能,而没有技能的人员企业也不需要。怎样解决呢?途径之一就是强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技能,能够在城市的企业中谋到岗位。同时还有要对这部分经过培训后的人员进行信息登记,并负责跟踪服务。使其能够在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帮助下,顺利找到工作,增加农民的收入,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社会问题。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分析

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产品深加工还没有形成规模,表现为农业的浅表发展,原始性的生产和劳作在广大农村还是很普遍的现象。因此使得农业人口只能是依靠种地为生,在农闲时节,或者是家里有父母在的家庭,青壮年的农业人口就无事可做了。在广大农村存在着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因为责任田的种植所需劳动力不多,一部分人就出现了闲散状态,为了增加收入,他们选择外出务工,也就是时下社会上广为关注的农民工问题。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实质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这部分人口是农业劳动需求外的人员,所以社会上把他们看成是剩余劳动力。这部分人在城市间游走,做着最为辛苦的体力劳动。根据机构调查的数据显示,农村剩余劳动力都在城市间务工。所从事的职业分别是制造业,占比39.1%;工程建筑施工行业,占比17.3%;服务行业,占比11.8%;住宿餐饮批发零售行业,占比为7.6%;还有仓储类、运输类等行业,占比5.8%。这部分人文化程度不高,是农村中不能正常升入高中或者是大学继续深造的部分农业人口。据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这部分人有2亿之多。其中初中毕业生占比最高,近几年高中毕业生也在增加。目前还存在一些文盲和小学毕业生,这部分人成为就业的难题。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现状

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众多,但是具有一定技能的人不多,据调查结果掌握一定技能的人不足0.5%,接受过相关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并持有上岗证的人员也仅为3.8%。这样的数据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想就业但是没有专业技能,想挣钱找不到适当的工作岗位。这也是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找不到工作,而企业需要的工人,农民工又不合格的现实。没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即便是找到工作,也是技术含量低、薪酬微博的工种。所以针对这一现实情况,强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工作,使其在短期内掌握一定的技能,使他们顺利找到工作,增加劳动报酬的唯一途径。

1、还有一些因素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参加培训

目前的农民工对于自己就业的困难也是非常清楚的,他们非常清楚自己找工作难的原因所在,对于政府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有充分的认识。但是受一些因素的影响,他们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如想象的那么高。比如在对368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不想参加培训的因素,让他们自己选择,结果受传统观念的影响120人,考虑培训费用172人,体制问题46人,认为培训效果不能令人满意的28人。分别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32.6%、46.8%、12.8%、7.8%。这样的调查结果虽然不能一言以蔽之目前的培训现状,但是足可以对我们的培训工作给予一定的借鉴。详见下表:

影响农民工参加培训的因素分析

2、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的资源问题

国家为了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率,在政策层面和实际行动方面都有很多的支持。各级政府都设有劳动就业培训基地,有场所、要有教师、有设备,这对农民工就业是一个极大的支持。但是这样的机构属于事业单位,员工的薪酬和培训结果没有什么大的关联,导致培训的动力不足,而且培训机构的所在地也都集中在城镇,没有深入到农民工的家门口,为农民工参加培训认为设置了困难。在各个行业中,也设有相关专业的培训机构,但是没有形成一个整体与合力,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形式也严重制约了农民工 的就业技能培训。虽然民办的培训机构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民办机构的性质,盈利是这类机构办学的最终目标,设施投入不足、竞争导致价格战。所以在培训质量方面,所产生的效果不够理想。

3、培训后的就业跟踪没有及时跟上

在政府组织的培训机构中、民间组织的培训机构中参加培训的农民,他们通过培训和组织介绍就业后,就和培训部门失去了联系,他们的就业信息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及时跟上,这样对培训工作的效果反馈不及时,不利于培训机构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同时农民工在外面就业的过程中,确实也是历尽艰辛,导致对这部分人员的就业跟踪、就业管理、就业权益保障等工作都没能及时跟踪,这方面也有待于强化。

三、强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农民的培训仪式

广大农民因为居住的地域因素,使得他们获得培训的信息渠道不畅通,获得信息不及时。所以做好农民工的培训工作的前提是宣传,让更多有培训需求的农民工及时参加培训。宣传工作的另一个内容是要强化农民的文化意识,提高他们对知识就是能力、技能就是挣钱的本事的意识,充分引导他们认识到掌握一项劳动技能对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是多么重要的事情。有了这样的意识后,农民会主动接受培训,即便是付学费,他们也会认为是非常值得的事情。同时加强对农村人口的整体教育宣传,不要让读书无用论坑害了农村孩子,鼓励家长支持孩子接受初中、高中、中专等基础教育,为他们日后的生存做下保障。

2、加大资金投入合理分配政府职能

在政府层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资金供应上还应该进一步增强。没有资金就无法强化师资队伍的提高,没有资金就无法添置培训的设备。尤其是在目前大工业化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代替人工劳动的生产模式下,人员的培训也应该跟上时代的脚步,相应的设备也要具备现代化的特点。所以在政府层面的资金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政府的资金投入还可以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激发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还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补贴接受农民工培训的企业,激励企业积极吸收农民工,进而提高培训的质量,增强培训效果,强化实用性。

3、优化培训形式实施订单式培训

校企合作式的培训形式,实施订单式的培训模式。按照用人企业对人员的需求来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由企业下单,培训机构按照要求提供人员的培训,培训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由企业确定工种的培训计划,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培训后合格者即可上岗。在培训经费的分配中,也可以有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农民工参加这样的培训,实效性更强。企业的设施和环境等,都可以促进农民更快地进入角色,掌握更加直接的就业技能和技术。这种培训就业结果立竿见影,是农民喜欢的。与企业联合培训,解决了农民的吃住问题,降低培训的成本,更有利于农民工,也增强了他们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4、整合资源创新培训方式

培训机构要努力整合各类农村教育培训资源,重视当地的中等职业教育。将农业人口的就业培训进行统筹安排。对于培训机构进行招标,确定一些具有一定办学实力和较高资质的培训机构。密切劳务派遣和就业培训部门之间的关系,保证农民的就业道路畅通。创新培训的方式,针对即学即用的培训特点,要增强实践能力的培训,减少了理论的讲述,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包括劳动技能、安全知识、法律法规、时事政治等内容的培训都应该俱全。

5、做好农民工就业后的跟踪服务

积极发挥劳动保障监察作用,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切实加强对企业用工的指导和监督。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做好农民工的就业培训、指导、跟踪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也是提高农村人口生活质量的关键。为农民解决务工就业的问题,也是国家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各个培训机构和主管部门都要提高认识,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1]时勘.职业指导的理论与应用[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

[2]中国农民工的生存与发展状况[M].工人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农民工机构技能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