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条件下中小学教师应对策略刍议

2015-02-13 04:28蒋秀玲,沈慧娟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关键字中小学教师任务

新课改条件下中小学教师应对策略刍议

蒋秀玲,沈慧娟

(通化师范学院 计算机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摘要:我国自2001年起,实施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的实施对中小学教师的能力、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每一位教师转变角色、全方位地重塑自我,以适应改革需求.该文探讨了新课改给中小学教师带来的新任务、新挑战,并提出应对措施,为中小学教师适应新课改,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关键字:新课改;中小学教师;任务;挑战;应对策略

DOI:10.13877/j.cnki.cn22-1284.2015.10.028

收稿日期:2015-07-25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长白山地区基础教育领域名师资源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ZD14100)

作者简介:蒋秀玲,女,吉林通化人,教授.

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志码:A

自2001年开始,我国实施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简称新课改.本次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调整和改进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全面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全新的课程标准[1].

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当前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信息社会的时代大潮中,知识以惊人的速度增加和更新.显然,我国原有的“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环境.而我国一直在基础教育改革这条路上不断地探索前进,打开国门向其他国家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始终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与革新.此次改革就是为了提高我国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我国人民的整体文化素养,为国家培养符合21世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从而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2].

新课改不单要改课程,更重要的是要改变教师.在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的地位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教学不再是简单的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要成为一名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一名与学生平等互助的教育探索者;教师的作用也不单是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发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的作用由塑造学生变成了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思考与创新,在看到学生独特之处的同时发展每个学生的特质,使学生成为独一无二的人才.

基础教育改革所面向的对象是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教师和学生.那么,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在基础教育改革这一时代背景下,必须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原因、主要内容及目标,明确自己在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突破旧教育体制下的固有思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应对基础教育改革所带来的新任务和新挑战,适应新课改.

1新课改给中小学教师带来的新任务及挑战

(1)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新课改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而过去的教育观念注重的是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就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要明确自己不单单是知识灌输者,还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和学生潜能的唤醒者.

(2)教师要成为教学内容的研究者.新课改是课程的改革,而课程的实施则需要教师来实现.那么教学目标如何落实、怎样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则是每位中小学教师所要明确的任务.在主体目标确定后,教学的内容则由教师决定,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3)教师要成为学生知识构建的促进者.新课改是在新世纪新时代下开始进行的,在当今信息量大增、知识量膨胀的环境下出现了垃圾信息增多,有价值信息流失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加强自身的人文知识修养,引导学生去接受正确的信息,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知识体系.

(4)教师要成为教育艺术的探索者.新课改要求教师教学要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在课堂上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展示自己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模式.从丰富又具体的教学实践到抽象又简易的教学模式的形成,再到相当个性化的教学艺术,这一探索之路是每位教师所面临的新任务与挑战.

(5)教师要成为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新形势下学校的旧制度已经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这就要求学校对制度进行改革,而教师作为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但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所以在制度的制定上往往缺乏管理决策的能力,而新课改要求教师成为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这对教师来说又是一项挑战.

2新课改对中小学教师提出的要求

(1)素质要求.

①思想素质.身心健康,完美的人格态度.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担负起教书育人的工作,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教师要“予人健康”,先要“自己健康”,这个健康不单单指身体,还包括心理和个性.新课改下的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有开朗的性格、坦荡的胸襟、进取的精神、正确的认知、饱满的热情、和谐的人际关系、敢于直面挫折的勇气等等.而个性是教师的人格特征,不仅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品德.每位教师都会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释放自己的个性,教师良好的个性和人格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高身正,高尚的品德言行.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就要起到表率作用.教师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做到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所有的教师都是活生生的人,也有欲望,但作为教师,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必须遵守职业规范,衣着服饰、举止言谈、做人做事都要中规中矩.即使参加社会活动也应该有一定的约束,使自己不同于其他行业的人员.

广博精深,深厚的文化素养.文化素养是一个人言谈举止,为人处事等方面的文化涵养和修养.良好的文化素养,有助于教师培养审美情趣,提高生活质量,调控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逐步养成健全美好的人格、提升高尚的精神境界;有助于教师自觉关爱学生,以所有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完善人格的养成作为毕生事业的宗旨;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惟有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才能成为学生思想的引导者.

与时俱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在信息日新月异,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式多样化的环境中,教师要想不被淘汰,就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与此同时还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念,特别要树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新观念,发掘学生的潜力并发展其潜能,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尊重学生为基础,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进行有创造性的教学[3].

②政治素质.忠于教育,正确的价值取向.作为一名新课改下的中小学教师,必须具有正确的共产主义价值观,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中小学教师不仅是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带动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思想、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者.因此,教师应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和道德修养,以当前国家提倡、社会需求的价值观为执教的根本.

育人为本,良好的职业操守.“育人为本”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办学宗旨,为我国未来的教育指明了方向,也道出了未来教师的职业操守应体现教书和育人要求的一致性.通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们了解到,在今后的教学中,中小学教师要努力提升学生的品行修养,激发学生的创造革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不能把成绩高低作为评价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这也是教师应有的职业操守.

(2)能力要求.

①从教能力.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的能力.教育不但要面向所有学生,还要注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动态,才能准确地引导学生学习.这个了解不单是学习上的,还有心理上和生活上的.教师只有全面地了解学生,才能发现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一专多能,现代化的教学能力.新课改致力于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教师要在教学中灵活地运用各学科知识,丰富自己的课堂、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真正地成为一名让学生敬佩与崇拜的教师.时下,教育现代化已经不再是纸上谈兵,新课改下的中小学教师只有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赋予新课改朝气蓬勃的生机.

活用教材,组织教学的能力.拥有现代教学能力的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组织能力.而组织教材的能力是新课改下中小学教师必不可少的能力.新课改的一个新理念就是要活用教材.这就要求教师有组织教材的能力,先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设计意图,之后根据学生的情况对教材进行整合删减、替换例子等处理,使教材在教师手中得到补充和创新.

以身示范,平等交互的能力.中小学教师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它是最实在、最形象、最生动的指导.在中小学阶段的学生身上都存在着有样学样的心理特征,所以在教育学生时,教师要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模范并不代表高不可攀,现代教育体现人人平等的理念,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走下讲台,和学生打成一片.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二者之间只有形成了这种平等交互的关系,才能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②实践创新能力.现代教育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所以,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实践创新能力,这样才能知道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改要求教师适应时代,实践创新.教师应根据自己课堂教学的内容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针对不同类的学生、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有一个“新”的感觉.

3中小学教师的应对举措

(1)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教师要想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和学生潜能的唤醒者,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课程改革,一直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以往“一言堂”的理念,主动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用自己的方式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要明确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知识创造的过程,是教师了解学生、发掘学生潜能的过程[4].

(2)灵活处理教材. 新课标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有了很大变化,一本教材统天下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不同版本多样化的教材应运而生.教师在准确把握新课标的前题下,应把教材看作是一种教学资源,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是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在把握教材精髓的同时应能灵活地处理教材.

(3)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在信息时代下,教师原有的知识储备已经呈现出明显的不足.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打牢专业基础,同时还要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作为教育工作者还要潜心研究教育学、心理学、现代信息技术等,只有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构建一个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才能帮助学生建立符合他们个人的知识结构.

(4)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解决学生的个性化问题,使教师成为艺术教育的探索者,就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课堂讲授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新教学模式要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积极地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的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型教学模式和合作探究型教学模式是新型的适合新课改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实验法、发现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网络主题探究法、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计算机游戏教学方法等,教师要不断学习,勇于尝试,并且能够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基础教育改革给中小学教师带来了艰巨的任务和巨大的挑战.作为新课改下的中小学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与素质,在面对挑战时不畏惧、不慌张,脚踏实地,一步步地向前走,找到属于自己的、适合自己的应对策略,只要有坚韧、恒久的信念,就一定能在新课改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参考文献:

[1]黄书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04.

[2]胡伟.基础教育新课程背景下高师教育改革初探[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05.

[3]张丹枫,张立.论新课改对教师素养的要求[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09).

[4]张忠华.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育的教学改革[J].继续教育研究,2012(05).

(责任编辑:岳鹏)

猜你喜欢
关键字中小学教师任务
履职尽责求实效 真抓实干勇作为——十个关键字,盘点江苏统战的2021
成功避开“关键字”
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电子白板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应用探讨
智能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