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洪
(陕西建筑安装高级技工学校, 陕西 西安 710068)
中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谢洪
(陕西建筑安装高级技工学校, 陕西 西安 710068)
摘要:顶岗实习是中职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受到政府、学校、企业等相关部门的重视,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针对目前中职教育顶岗实习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提高中职学生顶岗实习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有效措施。
关键词:中职教育; 顶岗实习; 问题解析; 改进措施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结合的教育模式,主体是学生,它是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将课堂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的具体体现,是中职学生就业前的一个教学环节,也是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手段,其对于提高学生业务素质和执业能力,成为受社会和企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内涵界定
笔者认为“顶岗实习”就是指学生毕业前在真实岗位上进行的工作实践[1]。顶岗实习应具有如下特性:①顶岗实习的在岗性——即学生从事的在岗实习,这是顶岗实习显著地区别于其他实习之处;②顶岗实习的双重性——即“员工+学生”的双重身份,在毕业前安排顶岗实习是中职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③顶岗实习的就业性——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顶岗实习应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为根本目的;④顶岗实习的社会性——即教学和管理的社会化,使中职学校与行业、企业联系紧密,使中职教育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
2存在的问题
(1)中途离岗严重——中职学校的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经常出现刚去企业实习几天,就无法忍受企业的工作岗位环境,满腹抱怨情绪,要求学校变换实习单位,更有甚者无视学校管理制度,擅自逃离实习单位的现象。
(2)不受企业欢迎——每年联系顶岗实习是中职学校面临的最大的难题之一。主要体现在对口的企业不愿接收顶岗实习的中职学生;接收顶岗实习的企业充满顾虑,对学校提出许多苛刻的条件[2]。
(3)在岗不知所措——中职学校的学生来到顶岗实习单位后,难以进入到“准员工”的角色之中,无法适应企业的要求,难以与顶岗实习企业的师傅和同事进行沟通和交流,孤独感油然而生。
(4)过于注重待遇——顶岗实习给学生一定的工作报酬是应该的,但个别学生过于注重顶岗实习待遇,在安排实习企业时挑肥拣瘦,忽视顶岗实习的真正的意义,给顶岗实习安排带来很大困难。
3问题解析
(1)学生认识不足——顶岗实习的中职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岗位责任的认知、设备操作的认知、安全生产管理认知、产品质量管理认知、服务质量管理认知和顶岗锻炼的认知不足,对这些最基本的认知没有进行深刻认识和理解。四处奔波找工作单位,岂不知顶岗实习企业就可能是自己今后最佳的工作单位。学生忽视了顶岗实习不仅是在企业实习,也是接受企业挑选的最佳机遇[3]。
(2)适应能力较差——顶岗实习的学生不适应企业的管理制度,不适应企业岗位的技术要求,不适应企业的职业道德要求。实习前期充满希望,对将要进行的顶岗实习激动而渴望;实习初期抱怨不断,感觉企业要求苛刻,工作单调乏味;实习中期出现脱岗,逃离实习岗位,给学校和实习企业留下不良印象。不能安心顶岗实习的学生给学校下年度进行顶岗实习的联系工作带来困难,给顶岗实习安排造成恶性循环。
(3)企业顾虑较多——企业不愿接收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起因主要源于较多顾虑,主要是顾虑管理成本增加;顾虑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顾虑商业机密泄露等许多问题,从而不愿意接收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中职学校的学生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如果政府和学校无法调动企业接收顶岗实习学生的积极性,顶岗实习只能是纸上谈兵,缺乏生命力,顶岗实习必将成为无本之木。
(4)管理难度较大——建设类专业学校的顶岗实习管理难度较大。因为学生主要以见习工长的身份进行顶岗实习,各个项目部不可能一次安排较多的顶岗实习学生。学校必须将学生们分散安排在许多项目部,涉及很多建设工地,顶岗实习时铺设的面广。但面对在多个企业进行实习的学生管理,学校安排的管理和指导教师的人数有限,面对较多的实习学生和实习工地,学校的管理人员显得人手少,难以实施管理。
(5)文化差异凸显——校园文化与企业的文化差异是出现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种种“不适应”的根本原因之一。从中职学校学生的身份到企业准员工的角色转换之间存在的差异,从学校实训室到企业的真实场景之间存在的差异,从学校的教学目标要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质量要求之间存在的差异,从学校的人性化管理到企业的制度化管理之间存在的差异,给顶岗实习的学生造成非常大的不适应[4]。
4改进措施
4.1深入做好动员,形成正确认识
顶岗实习前开展针对性教育,提高学生踊跃参与顶岗实习的参与度和认可度。教育他们认识顶岗实习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在企业实际岗位真实磨练的重要阶段,是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融会贯通的最佳时期;通过顶岗实习使实践技能得以有效提升,同时锻炼和培养学生全面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职业技能。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知状况和态度取向极大地影响顶岗实习的成效,必须从思想认识上全面提升学生对顶岗实习目的性、安全性和权利、义务、责任的正确认识。
4.2深化校企合作,激发企业热情
顶岗实习需要企业的积极配合,需要激发企业参与的动力,学校应积极寻找到与企业的利益交集,建立校企合作共赢机制[5]:
(1)满足企业需求——深入企业调研,根据企业需要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订单式培养。通过为企业先期提供顶岗实习学生,为合作单位择优录用优秀毕业生提供先机,用人企业一定愿为顶岗实习学生提供教学实训设施。
(2)提供员工培训——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优秀师资和精良设施等优势资源为合作企业员工提供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推动企业的提升,争取企业的理解与支持,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3)强化企业合作——鼓励企业在学校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实验中心及研究开发机构,共同开展科技攻关、产品研发。企业人员与学校师生共同进行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开展教学标准、行业标准、专利申请的撰写等合作。
(4)教师参与攻关——学校应充分激发和调动全体师生的聪明才智,鼓励学校师生研究、解决企业急需却无法或无力解决的现实性问题。既能使企业从中受益,又能使学校师生得到提升和锻炼,一举两得。
(5)激发学生潜力——充分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上进心,鼓励学生以顶岗实习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选题,进行调研,深入研究,撰写论文或调研报告,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4.3做好阶段总结,完善反馈机制
(1)实习之前,明确意向——通过班主任发放《实习意向书》,需要自己联系顶岗实习单位的同学,要在规定的时间在《实习意向书》加盖顶岗实习接收企业的印章,同时需要家长签字确认,实习企业和家长要负责自主联系顶岗实习学生的安全,负责顶岗实习的教师必须明确学生的实习意向;需要学校联系顶岗实习的学生,也需填写《实习意向书》,顶岗实习部门将《实习意向书》存档备查[6]。
(2)实习中期,强化管理——顶岗实习的学生每周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向顶岗实习管理教师汇报实习内容和实习感受,便于顶岗实习管理教师及时掌握学生们的动态;对于由于建设项目条件的限制,没有网络的顶岗实习工地,不能实施电子邮件汇报的同学,必须征得管理教师的同意,采取手机短信等方式进行实习汇报。这样便于学生自我反思,便于学校了解情况,实施管理。
(3)实习结束,及时总结——学生顶岗实习总结至少包括中期顶岗实习总结和末期顶岗实习总结两部分,中期总结应该在学生顶岗实习半年左右的时候进行,每位顶岗实习的学生撰写顶岗实习中期报告,以邮件的形式发给管理教师。同时召开顶岗实习中期及末期座谈会,实习学生、企业师傅、企业领导共聚一堂进行总结交流,即总结了顶岗实习的经验教训,同时也加深了与企业的关系,为来年实习奠定基础。
4.4利用科技手段,充实质量监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完善,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可以通过QQ、微信等科技手段与顶岗实习的学生们及时建立联系,可以通过邮件、短信、语音以及视频等方式,对学生顶岗实习的环境、情况、效果进行及时的了解、跟踪、交流和指导。负责顶岗实习的教师可以在办公室对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们实施远程管理和指导,节省前往现场进行指导的时间、精力和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一举多得。
4.5充分发挥潜质,多个角色实习
(1)以“正式工”的身份实习:即学生以正式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顶岗实习。实习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和纪律,积极争取和努力完成师傅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从小事做起,向有经验的师傅虚心求教,力求尽快适应环境,不断弥补自身差距,培养和锻炼自身的实际工作能力。
(2)以“旁观者”的身份实习:即要求学生能够跳出具体事务,从旁观者清的角度进行顶岗实习。要求学生在自觉服从实习单位安排具体、琐碎事务的同时,要把眼光放得高远一些,要从整个企业的全局出发,了解工人的基本心态、设备的基本工艺、企业的管理特点等,通过这种观察和训练,使学生能够从更广的层面认识企业,增强适应能力。
(3)以“研究者”的身份实习:即要求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时刻关注企业存在的不足之处,多提合理化建议。安排学有余力、成绩突出的学生在实习前“定向选择”研究课题,带着研究任务深入企业顶岗实习,有目的地关注最新行业动态,实施课题调研,顶岗实习结束时完成调研报告或实习论文。
(4)以“安全员”的身份实习:即要求顶岗实习的学生强化安全意识进行实习。入学教育时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前,仍然强化学生“安全第一,服从管理”的意识。要求学生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理念,绝对遵守安全操作规范,督促和检查顶岗实习的其他同学和员工时刻注意安全,强化安全意识。
4.6注重“硬技能”,更注重“软实力”
“软实力”是指处于某种职业环境或职业角色变化时所具备的整体职业素质,它由自我认识、价值观、态度、行为、个性品质、内在动机等要素构成。培育未来建设国家的高技能型人才,加强“软实力”教育尤其重要。顶岗实习是在一个全真的职业环境进行,最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软实力”。因此,在制定学生顶岗实习评价考核办法时,既要评价考核学生操作能力的“硬技能”,又要考核实习纪律、实习态度、品德行为、安全意识、团队合作等“软实力”[7]。
总之,顶岗实习是学生、家庭、学校、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共赢的教学环节,顶岗实习涉及的多个方面只有相互协作、齐抓共管、努力探索,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开创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的新局面,才能为社会和企业培育出更多、更好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李 存,林淑玲.高职教育顶岗实习管理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2,(8):20-22.
[2]陈迪辉.从心理学视角探析高职教育顶岗实习管理[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9):15-16.
[3]李晓明.高职管理类专业顶岗实习管理问题探讨[J].教育界,2012,(31):14-15.
[4]罗 冲.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1,(9):88-89.
[5]吴 薇,王云江.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问题探析[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2):79-80.
[6]何 辉.高职顶岗实习管理机制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2):134-136.
[7]朱 丹.建立健全顶岗实习管理机制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204-205.
Internship Problem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Countermeasures
XIE Hong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Senior Technical School of Shaanxi, Xi 'an, Shaanxi 710068,China)
Abstract:Internship is an important teaching part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o cultivate skilled talents, under the attention of the government, schools, enterprises and other relevant departments, but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The author analyzes common problems in internship process of student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nd puts forward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students' internship quality and management level.
Key words: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nternship; problem resolution; improv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717;G7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31(2015)02-0065-03
作者简介:谢 洪(1967-),男,陕西西安人,教育学硕士,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中职教学法、教学管理等。
收稿日期:201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