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峥,戴 群,王 荷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8)
毕业设计是高职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中十分重要的综合性教学环节,是高等职业教育中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高职的毕业设计应侧重于以就业为导向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突出专业的技能性和实用性运用。因此,毕业设计是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深化和提高的一次检验,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题的一次重要实践。
顶岗实习是安排学生在企业生产第一线,参加生产运行岗位的工作。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实践环节,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工学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就业前的一次重要实习。我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自2009年9月2007级开始将顶岗实习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安排学生在第五学期进入企业开展为期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
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配套改革是将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同步进行的新模式。在新模式下,通过顶岗实习加强工学结合,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我们试图将高职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相结合,指导学生从顶岗实习阶段就开始进行毕业设计工作。
传统模式下,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六学期的毕业实习阶段进行,这种模式的现状存在以下特点:
1.职压力大,对毕业设计重视不足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所面向的岗位主要有园林工程施工员、档案员、预算员与园林苗圃生产技术员等,学生一方面要在企业完成岗位工作,另一方面要完成毕业设计,还有部分同学要更换或落实工作单位,花在毕业设计上的时间、精力有限,以致有个别同学赶在返校答辩前的几周甚至几天时间东拼西凑、“拷贝”加“粘贴”应付了事。
2.选题草率、与岗位内容关联性差
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写什么、写成什么样缺乏明确认识,选题时只从是否方便查到参考资料考虑,在以往毕业设计中曾出现过选题扎堆,甚至同一教师指导学生中出现选题重复的现象,如前些年热门的“大树移植”“室内植物装饰”等选题。这样的选题往往大而空泛,由于没有实例支撑,整篇文章虽然看似结构完整,但内容上人云亦云、泛泛而谈,往往达不到毕业设计的预期效果。
3.阅读、写作能力欠缺
从近些年学生毕业设计的完成情况看,学生在阅读参考资料、获取有用信息、梳理现有材料、安排层次结构及组织语言等各个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个别学生甚至连语句通顺都成问题。究其根源,既有生产企业查阅资料不方便的客观原因,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在于平时的阅读和写作训练少,阅读及写作能力有所欠缺。
目前担任学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以教学一线的年轻教师居多,除了日常教学任务外,还要完成科研、学生管理、社会服务等工作,能够用于毕业设计指导的精力有限,再加上师生比不合理,分配到每名学生身上的指导和帮助往往有其名而无其实。另一方面,年轻教师自身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尚有待提高,也是造成高职学生毕业设计质量不尽如人意的原因。
由此可以看出,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相分离对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设计有着直接影响。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配套改革,是将毕业设计贯穿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利用顶岗实习这一平台,加深学生对岗位、企业和行业的认识,切实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和顶岗实习的效果。
1.提前开设相关课程,提高学生阅读及写作能力
在前期教学过程中,每学期选择一门骨干课程,训练学生完成从资料检索、材料组织、撰写论文到答辩演示各个环节的大作业。通过数次类似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在第四学期,有针对性地开设毕业设计的讲座,贯彻学校规定,让学生提前对毕业设计做到心中有数。
2.在第四学期末或第五学期初启动毕业设计
学生在第五学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时,就注意从岗位工作、企业运行或行业发展中发现问题,平时留意搜集资料,为开展毕业设计做好准备。
安排顶岗实习时,同时布置毕业设计任务。教研室安排一名教师担任一组学生的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校内指导教师,企业安排一名生产管理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担任校外导师,校内、校外导师联合指导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和开展毕业设计。
1.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形成优势互补
校企双方在毕业设计的指导上各有优势,联合指导可以形成优势互补。
(1)校内导师熟悉学校毕业设计的要求与规范而企业导师熟悉生产流程与技术工艺,在毕业设计中校企双方导师可以在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发挥双方在知识上的优势。
(2)被指导的学生分散各地,毕业设计中一旦出现问题,校内导师无法及时解决,而企业导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调整方案,不会因距离远、沟通不及时而影响毕业设计的进展。
(3)合理分工,相互配合。企业导师在顶岗实习中负责进度落实、绩效考核等,校内导师负责全程跟踪管理,及时掌握学生顶岗实习情况,了解学生毕业设计进度,向学生传达学校关于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的要求与规定。
2.选题贴近生产实际,体现真实性
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配套改革的起点是毕业设计的选题来源于学生在实习岗位上生产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企业导师可以在学生逐步适应岗位工作后,根据工作内容提出毕业设计选题,或由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兴趣或未来职业发展提出毕业设计选题。这种以岗位工作、企业或行业背景下的实际问题作为毕业设计论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高职高专学生的毕业设计要体现其职业性和岗位性”的原则,同时,其素材或案例源自企业行业真实情况,能够避免选题雷同、简单复制参考资料的情况发生。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研究,学生加深了对岗位、企业和行业的认识,反过来对岗位工作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既提高了顶岗实习的效果,也提升了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对学生、企业、学校三方都有好处。
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习岗位区别较大,既有从事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的,也有从事园林工程招投标与档案制作的,还有从事园林工程施工的。因此,应根据岗位特点制定符合岗位实际的考核标准,使通过考核的学生符合行业企业认同的人才标准。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配套模式下的毕业设计由校企双方联合指导,其考核也应充分考虑企业指导教师的意见。企业导师负责过程性考核,如出勤、岗位胜任度、绩效、操作技能、团队协作、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论文、报告的评审等,对实习过程表现不合格的同学可以一票否决。校内导师负责阶段性检查、论文进度、论文和报告完成质量等方面的评价。毕业设计的最终成绩由双方成绩按一定权重汇总得出。
[1]周玉泉.高职院校毕业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工作机制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1(3):70.
[2]管新平,舒虹等.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改革途径[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54.
[3]徐冬梅,吴红,冷士良.高职毕业设计(论文)与顶岗实习配套改革的实践 [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12(2):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