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田径训练中健康安全保障的探讨

2015-02-13 03:37:45龚涵睿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参训体育老师田径

龚涵睿

(长沙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高校的田径训练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但在实际的田径训练过程中,参训大学生常因各种因素造成意外的运动损伤,不但影响训练进度,而且对自身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对此,高校和相关体育老师及教练务必要对参训大学生的健康安全问题予以高度重视,有效开展田径训练健康安全保障工作,提高参训大学生的健康安全意识和处理运动事故的能力,确保田径训练的安全,保证参训大学生的人身安全。

一、田径运动的概况

1.田径运动的概念

田径运动即径赛、田赛和全能项目比赛的总称。其中,径赛是用时间来计算成绩的跑或竞走项目。田赛是用高度及距离长度来计算成绩的跑或竞走项目。径赛、田赛、竞走、越野跑和公路跑组成田径比赛。另外,部分径赛和田赛组成“十项全能”赛。

2.常见的田径运动伤害事故

田径运动中常见的运动伤害事故有:开放性的软组织损伤、关节的扭伤或脱位、骨折、疲劳性的骨膜炎、脑震荡以及闭合性的软组织损伤等。高校在进行田径训练时一定要注意参训大学生的安全问题,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有效保障大学生的人身安全。

二、高校田径训练实施健康安全保障的意义

高校的田径训练有一定的风险,即便是经验极为丰富的田径运动员,也很有可能在训练中发生意外。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美好时光,假如在田径训练中发生意外,将会使自身的健康受到损害。所以,对于高校的田径训练或是参训大学生而言,健康安全保障是田径训练的基础核心工作。

1.实现高校田径训练的正真意义和价值

高校田径训练的目的是让参训的大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若田径训练的健康安全保障措施不到位,则会造成训练伤害事故,不但不能提高大学生的体能素质,反而使其生命和健康受到损伤。重视高校田径训练的健康安全保障工作,是对参训大学生健康和生命负责。只有在保证参训大学生健康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田径训练才具有正真的意义和价值。

2.保障田径训练有序有效开展

高校的田径训练是高校体育教育的基础,健康安全则是田径训练有序有效开展的保障。若高校的田径训练经常出现意外事故,则会使大学生对田径训练产生恐惧,同时遭到家长和社会对高校田径教学的质疑,阻碍高校田径训练的正常开展。各高校在田径训练中,只有将健康安全保障工作落到实处,在大学生健康安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开展田径训练的活动,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化其运动能力,方能得到家长及社会的认可,促进高校体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3.保障相关田径赛事的有序开展

各高校间和高校内部经常会定期召开运动会,不定期组织田径比赛。若参赛大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就培养了良好的健康安全意识,养成了良好的运动习惯,具备了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则能在赛事中更好地保护自己,保障运动会和田径比赛的有序开展。国家田径运动培养的大学生,参与田径训练与比赛的机会较多,如果不能在训练或运动中很好地保护自己,则很容易造成运动伤害,缩短自己的运动寿命。所以,参与田径运动训练大学生要学会保障自身的运动训练安全。

三、健康安全保障在高校田径训练中的应用

健康安全保障对于高校的田径训练来说尤为重要,不管是体育教师或是参与田径训练的高校大学生,都需要积极重视,学习相关的健康安全保障知识,做好田径训练事故的应对预案,积极落实相关的健康安全保障措施,保障高校田径训练的安全开展。

(一)组织学生对健康安全理论知识和经验进行学习

田径运动有很长的训练渊源,在其发展过程中,相关人员总结出了许多健康安全保障的经验和有效原则。近现代田径运动教学训练更为规范和有序,相关的健康安全保障原则和措施也更为科学和全面。这些行之有效的原则和措施对于高校田径训练及体育老师和参训大学生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学习和借鉴价值,体育老师和参训大学生通过对这些经验和原则进行学习以及借鉴,构建自己的训练方法和技巧,从而有效避免训练事故的发生。当前一部分高校的体育教材涉及到相关的内容,但是涉及面还不够宽泛,体育老师和参训大学生需要自己去不断地探索和掌握更多的田径训练知识,将自己学习和总结的训练经验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的训练当中,保障自身的训练安全。

田径训练中,有许多简单且实用的训练知识。如在剧烈的运动训练之后,不能马上停止运动,最好是先降低运动节奏再逐步地停止运动,这样做有利于身体对运动节奏的适应;再如,在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或训练之后,容易口干舌燥,这时不宜马上无节制地饮水,而是要缓慢适度地补充身体所缺水分等。在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田径训练常识的前提下进行田径训练,能使参训大学生的健康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另外,田径训练中常会出现一些意外状况,如出血、晕厥和骨折等,参训大学生要对这些意外事件的应对措施有一定的了解和学习,方能降低训练中的安全健康风险,保障自身的生命健康。

(二)构建细致全面且具有实用性的健康安全保障预案

每一种类型的田径运动项目都有自身的特点,体育老师和参训大学生需根据田径运动项目的特点对其危险因素进行留意和防范。如:做跑步和跨越运动时,需防止肌肉的拉伤;做跳跃运动时,需防止骨折等。另外,不同季节开展的田径训练都要有不同的安全措施,如夏天防止中暑,冬天防止冻伤等。高校相关部门和体育训练教师应主动做好全面有效的健康安全保障工作,确保参训大学生的健康安全。

高校的田径训练的健康安全保障措施的设置简单或详细均可,但一定要有规范性和细致全面的实用性。田径训练健康安全措施的构建可依据相关训练项目的特点、训练的季节和时间、训练的场地、学生的身体素质等为基础条件,对训练的内容、强度、频率和目标进行确定,保障训练预案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对高校的田径训练而言,一个行之有效的健康安全预案是高校顺利开展田径训练的重要前提。

(三)有效贯彻落实田径训练的健康安全预案

在高校构建了有效的健康安全预案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将构建的预案有效地贯彻和落实。预案如果没有落实到实践操作中,一切都将是空谈,没有了意义和价值,也就无法实现保障参与田径训练大学生安全的目的。

1.高校体育老师要做好训练中的健康安全保障工作

高校的体育老师是田径训练的组织和开展者,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起着指导作用。因此,体育老师在田径训练中要就相关的健康安全知识及技巧对学生进行全面地讲授和指导,并对每个学生的体质和训练的情况有详尽的了解:(1)在田径训练前,体育老师要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讲述健康安全知识,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和体能素质进行了解和掌握,并且对学生的基础热身活动进行指导;(2)在田径训练过程中,体育老师要积极关注训练动态及学生的训练状态,及时发现训练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妥善处理训练中的突发状况,保障田径训练的安全进行;(3)田径训练结束后,体育老师要对训练进行总结,对训练中的好方法好表现予以表扬,训练中不足的地方进行反思,在保障训练安全的同时,争取每一次训练都有收获和进步。

2.对高校训练设备进行有效的维护、升级和更新

高校的田径训练中用到的训练设备较多,如撑杆跳需用到撑杆,跑步需用到专业的跑道及跑鞋等。训练设备的质量及安全性能,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参训大学生的训练安全。高校需主动向上级部门申请及划拨专项教育资金,用于田径训练设备的维护、升级和更新。高校对田径训练设备的日常维护务必要认真到位。就体育老师而言,在每次进行田径训练前,一定要对相关训练设备做全面仔细的检查,确保训练设备的使用安全。高校的田径训练,可以通过改进和完善设备的安全来提升训练的安全系数,进而有效避免参训大学生在训练中发生意外事故。这是保障训练安全的重要措施,各高校应予以重视。

3.配备相应的医疗措施

防护措施不论有多到位,还是不能避免田径训练中意外事故的发生,相应的医疗技术和设施的配备能够降低意外事故带来的伤害。高校田径训练中配备相应的医疗措施能在训练前对参训大学生做体质的检测及评估,确定参训者是否能够进行田径训练,并评估适合参训大学生的训练项目。训练结束后,对参训大学生进行身体机能的检查和统计,为以后的训练内容和强度安排提供有利的数据支持。相应医疗技术和设施,能在训练过程中配合处理运动伤害,保障发生意外的大学生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医治,降低伤害的程度。

我国高校的田径训规模较大、项目较多,参训的大学生的人数众多。大部分参训大学生训练的健康安全意识不高,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缺乏田径训练的经验,是高校田径训练健康安全保障的隐患。对此,高校及体育老师需对田径训练中的健康安全保障工作有充分的认知和足够的重视,从多角度运用多种方法做好相关的健康安全保障工作,让参训大学生在健康安全的基础之上,参与田径训练,提升运动能力,提高体能素质。

[1]王维兴,尹国梅.高校田径训练中健康安全保障的探讨[J].保山学院学报,2014,9(2):90-92.

[2]彭钦.田径教学中的安全问题研究[J].体育时空,2014,6(7):151-152.

[3]张丽霞.田径教学中学生常见的致伤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J].体育时空,2014,7(10):131-132.

猜你喜欢
参训体育老师田径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我们的体育老师
小主人报(2022年9期)2022-08-25 03:15:00
构建新疆基层教师国家通用语培训体系策略研究
体育老师生病了
趣味(数学)(2018年9期)2018-12-26 07:23:46
参训学生在实验室建设和实训项目开发中的作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38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幼儿教师眼中的“幼师国培”绩效评估
体育老师教你语文
体育老师教数学需从长计议
“师太”扛枪
环球时报(2015-01-15)2015-01-15 23: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