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模因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2015-02-13 03:37:45徐丽欣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模因实验班大学

徐丽欣

(邢台学院,河北 邢台 054001)

大学英语写作能力是学生第二语言输出技能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教师英语教授和大学生英语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学生写作能力普遍较差,作文词不达意,句子结构混乱,观点模糊,甚至语法错误频出。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远远不如对英语阅读、听、说的兴趣,一部分学生想当然认为会说就会写,导致在平时训练中只动嘴,不动手,懒于下笔。笔者通过对教授的学生作文的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英语表达汉语化,学生倾向于用汉语构思,然后翻译成英语。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示由于本身词汇量有限,在写作中无法使表达丰富化,所以出现了重复使用简单词、简单句的问题。本文以模因论为理论依据,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模因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可行性。

一、模因论和写作教学

“模因”(meme)发音与基因(gene)相似,最早出现于牛津大学著名学者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发表于1976的著作《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中。它是类似于DNA的另外一种复制因子,通过复制和传播,实现了文化的进化和传承。近年来,模因论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兴趣,模因论的研究也逐渐渗透到了各个学科,如哲学、经济学、文化学、心理学、语言学等。模因(meme)虽然在西方的研究已经流行几十年,但是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模因论应用于语言学的研究始于本世纪初,何自然(2003)首次把meme翻译成模因,总结了模因研究的几个流派,并且考察了语言中使用模因的现象。他认为,语言本身即模因。模因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同时促使语言的发展。任何字、词、短语、句子、段落乃至篇章,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有可能成为模因。随后,模因受到了更多语言学家的重视,学者们开始从各个角度考察模因论的价值,比如听力教学、写作教学、口语和口译、阅读教学等。

语言学习本身就是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因此在语言教学尤其是写作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应学会利用模因复制传递特点,对优质的目标语语料模仿并创新性地重新组合,学会根据不同语境用不同的形式表达相同内容,对于不同的内容信息灵活套用相同的形式,更自如地道地输出信息。

二、研究设计

(一)实验假设

在基于模因论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引导下,实验组的写作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英语写作水平较之对照组提高得更快、更显著。

(二)实验对象

邢台学院英语专业大二1,2班各30名学生。2014年3月开始,我们对两个班进行了为期16周的对比教学实验。1班对照组学生接受常规的英语写作教学,2班实验组学生接受在基于模因论的引导下的创新型写作教学模式。

(三)实验过程和内容:

实验班在模因论引导下的教学方法和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背诵教学法

在英语写作过程中,语言的输入非常重要,高质量丰富地道的英语词汇、句子输入都是学生进行英语写作的前提。模因的核心就是模仿复制和传播,而同化阶段是模因成功复制的第一个阶段。在模因的同化阶段,一个有效的模因能够“感化”受体,被受体注意、理解和接受。根据模因论这一特点,英语教师应该重视背诵在写作中的重要性,使学生通过背诵更迅速接收材料,并转入大脑中进行储存记忆。大量的背诵可以使学习者在大脑中为自己创造出一种语境,加快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过程。在对实验班的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背诵记忆英语材料中所学过的名言警句,比如关于成功的名言“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a little bit more.”“Well begun,half done.”励志名言:“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 omething.”“Ceasetostruggleandyouceasetolive.”这些语句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深度地理解和感受地道英语的美妙,并且增强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深度。大量的地道英语词汇和表达的输入能促进学生在写作阶段有更丰富有效的输出。

2.仿写教学法

模仿写作是大学生英语写作训练的重要环节。模因论对写作中模仿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模因论认为,语言模因有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模式。基因型模因是指相同的内容以不同形式进行的复制和传播。而表现型模因是指不同的信息内容嵌入到相同的形式而进行的复制和传播。在对实验班的教学中,将模因论引入教学,使学生模仿已知的语言结构,结合实际内容需要,对语言信息进行适当的变动,表达出不同的内容。比如依据大学英语四六级佳句“There is a growing worldwide awareness of the need for strengthene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我们可以仿写出多个表现型模因句子“There isagrowing awareness of the need to overcome the disparities in urban and rural income levels”,“There is a growing awareness of thenecessity to improve self-quality.”模因论还可以运用到篇章结构层面,通过分析英语范文的结构,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出这类范文的写作基本轮廓,启发学生通过模仿进行独立写作。

三、实验结果的分析

在进行了为期16周的模因教学和传统教学后,笔者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了写作测试。要求学生在30分钟写一篇题目为“Internet makes people closer/more distant”的文章,不少于150字。写完后由3名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对每篇作文进行详细的打分评析,满分15分,每位学生分数取平均值。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实验班30名学生平均成绩为11.38,对照组平均为9.36。实验班只有两名同学得分在10分以下。结果表明,两个班的成绩有明显差别,模因论指导下的写作教学更有效。通过对学生作文内容的详细观察评析,实验班学生所用的英语句子更为地道和出彩,如“On theother side,thereare toomuch information and too many cluttered websites on the internet.”“Some people hold the idea that internet isgood for their everyday life,for it caters to their inclination.”而对照组所用的词汇和句子结构都较简单,甚至是中式英语表达,“We can make more friends on the internet;when we have trouble,we can seek them advice.”笔者对实验班的学生问询调查发现,学生对模因论指导下的写作教学持肯定积极的态度,学生表示愿意继续接受这种教学方式。通过实验可发现,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引入模因论,可促进学生对第二语言目标材料的注意和习得,增强对目的语知识的掌握,进而在词汇、句法、篇章结构各层次提高目的语输出水平,提高整体写作水平。

模因论为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全新的发展空间。本文的模因教学实验证明,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通过背诵和仿写可以有效实现模因复制,为有效的模因输出提供机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模因的复制传播特点,引导学生结合恰当的语境引用仿写相关材料,转化为自己更标准地道的输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1]BlakemoreSusan.The Meme Machi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2):201-209.

[3]夏玉宇.语言模因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J].焦作大学学报,2010(1):128-130.

[4]张颖.模因论对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启示[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3):111-113.

猜你喜欢
模因实验班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今日农业(2021年6期)2021-11-27 08:05:59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行知实验班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08
大学求学的遗憾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08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论文写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