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教学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措施分析

2015-02-13 01:23:17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心理学旅游

杨 颖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天津 300110)

旅游心理学教学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措施分析

杨 颖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天津 300110)

对于旅游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其顺利步入旅游职业的前提,因此,为了确保旅游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顺利步入岗位,有效开展各项业务,必须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文章针对旅游专业学生心理素质进行了分析,就这一现状对旅游心理学教学所带来的影响展开了讨论,并就如何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提出了若干建议,以保障旅游心理学教学实效性。

旅游心理学;教学;心理素质;大学生

新世纪,我国旅游行业发展步伐逐步加快,为了尽快推动我国旅游业由亚洲旅游国家转变为国际旅游大国,不仅要注重推动旅游业基础设施及制度建设,还必须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服务质量好的旅游工作人员。“心理素质”,指人的情感、思维、个性、气质、感觉等一系列先天及后天所形成的诸多能力之和。对于旅游专业学生而言,由于职业需要,要求其必须具备旅游从业人员所应有的特有心理素质。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必须借助于旅游心理学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心理逐步朝着职业需要的方向发展。根据职业需要,要求旅游专业的学生不仅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文化及专业素质,熟练的业务技能以外,还必须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逐步提高自身服务质量,毕业后能顺利上岗。作为心理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旅游心理学是高校旅游专业中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主要针对旅游从业者及旅游者的心理活动及规律进行研究,对于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对于旅游心理学教学工作而言,必须做好知识讲授、学生能力培育等工作,在教学中抓住有利时机,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便保障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一、旅游专业学生心理素质现状

当前,旅游专业学生心理素质普遍不高,主要存在如下方面的问题:

(一)职业认可度有待提高

当前,旅游专业的学生对于旅游行业的职业认可度普遍较低,不少学生在选择该专业时并非出自自己的意愿,而是经家长、朋友推荐或自身一时新鲜、好奇而选择的。经专业学习及实习后,不少学生对于旅游专业及行业有了一定认识,认为旅游是一项低人一等的服务工作,自己堂堂大学生卑微的从事服务工作很不值。有些学生认为导游吃的是青春饭,并非自身奋斗一生所追求的事业,于是便产生了专业和意愿的相互背离,认为自己不适合从事旅游行业。

(二)职业情商较低

旅游业是一门服务行业,要求从业者必先时刻保持一个愉悦、开心的情绪,但是,实际工作过程中,多数从业者均具有自身的喜怒哀乐,由于需要不断接触各种类型的游客,重复繁琐的事项,还必先时时注意忍让和克制情绪,因而难免存在情绪波动。学生初步踏入该行业,首次面对如此艰辛的工作,极易情绪冲动,在提供服务及解决顾客、同时间的问题方面,时常存在过激举动,为自身及他人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不利于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

(三)服务意识差

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行业,旅游业要求从业者必须能够妥善地解决各类矛盾及问题,能够逐步提高自身服务质量。这要求旅游专业的学生除了具备旅游从业者应具备的知识面广、业务技能强等能力以外,还要求学生具备足够的创新、团队协作、沟通交流能力。但是,当前旅游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知识面窄,解决问题能力不强,不善于与客人沟通交流,只了解专业知识、懂理论不懂变通、人际交往能力薄弱等问题。

(四)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

作为承载社会及家庭高度期望的一个群体,大学生一直以来都备受社会各界的关心与爱护,导致不少学生常以“天之骄子”自诩,片面追求自身价值及个性发展,不少学生定位过高,在面对基于服务工作的旅游行业时,由于未对该职业的实践性及艰苦性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导致毕业后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有些学生具有极强的成功欲,却因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及工作经历,工作过程中急于求成而屡遭挫折,致使不少人迷失了发展方向。

二、旅游专业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对旅游心理学教学带来的影响

(一)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佳

兴趣牵引学生积极开展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若学生对本专业缺乏兴趣,就难以深入开展相关知识的学生,只能被动、形式化地接受知识。不少旅游专业学生正是由于认识方面存在的偏差,觉得本行业需要给人端茶倒水,以后就业也不会从事本专业,上学只是为了混文凭,因而导致专业课学习过程中不积极,学习兴趣提不上来。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尤其是要加强以爱岗敬业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稳固的职业情感。

(二)择就业困难

旅游专业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根据行业通则,要求管理者应从服务人员做起,对于高层管理人员而言,应具备基层服务及管理经验,否则很难搞好管理工作,但多数学生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由于心理门槛偏高,不屑于从基层做起,觉得大材小用,缺乏吃苦精神,不适应高强度基层工作,导致不少毕业生“有业不就”、“频繁跳槽”。

(三)就业流失率高

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迅速发展,对于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不断增加,各高校纷纷开设旅游专业,接受旅游专业教育的学生量也迅速增加,但旅游专业就业率却迟迟提不上,高校旅游专业学生就业率仅有10-20%,流失率高达20-70%,这是由于社会观念、行业经营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教育问题首当其冲,学生缺乏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无法胜任企业岗位要求。

三、旅游心理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措施

(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学会控制不良情绪

在旅游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体而言,应从如下方面入手:一是注重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确保学生尽快明晰本专业发展及未来就业前景,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尽快对自我职业发展进行规划,帮助其树立科学的职业观,制定长期和短期奋斗目标,充分激发其对于本专业的热爱,致力于为旅游事业而奋斗终身;二是旅游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能够采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将旅游心理学的规律用于教学工作中,每天都能用饱满的精神感染各个学生,带动其加强专业学习;三是借助于不同的手段,尽快树立学生正确、健康的道德观、人生观、审美观、理智感。教学中应结合旅游心理学的内容,使学生了解是非善恶;四是教会学生正确处理不良心境,学会控制消极情绪,要求教师应做好表率,加强自身品德修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培养其坚强的意志,能够利用幽默感,借助于升华法等对情绪进行有效控制,确保身心健康。

(二)完善学生性格特征,适应职业需求

一方面,通过旅游心理学中有关个性心理这一节的内容,帮助学生学会掌控自我的性格,了解自我气质类型,洞悉各气质类型的利弊,以便通过生活、学习塑造适应职业需求的气质与性格特征;另一方面,多组织讨论性活动,积极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其中,敞开心怀,与他人分享自我想法与感受,教师应鼓励内向型学生回答问题,学习他人优势,接受别人的帮助;此外,可通过课堂上饰演各种角色,对学生开朗的性格进行塑造,通过情境设置,使学生轮流对经理、服务人员、投诉人员进行饰演,从中学习投诉事件的正确处理方式,培养自我乐观、活泼的个性。

(三)拓展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应旅游行业对从业者服务方面的需求

旅游从业者应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尤其对于导游人员,应知天文、晓地理、通古今、涉各业,以便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因此,必须注重发展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说出自身兴趣,并给予赞扬,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使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兴趣,确保其兴趣得到发展;同时,应鼓励学生培养间接兴趣,积极采用情景、案例等教学方法,提高学习热情,引导其确立正确的目标,制定一套详细的学习计划,引导大家阅读各种书籍,参加各类选修课、竞赛等,以培养其广泛的兴趣。

(四)锻炼学生意志力,适应旅游业对于高强度体力的需求

强大的意志力是衡量学生是否适合从事旅游行业的重要品质之一,对于旅游从业人员而言,要想搞好服务及管理工作,除了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意外,还必须具备能够克服万难的品质。由于旅游行业需要面对的环境极为复杂,面向的顾客性格迥异,为了抓好基层服务、管理等工作,必须不畏艰难,不怕吃苦,具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坚强意志。

具体教学中,应加强教育,使学生树立一个科学的目标,引导学生规划好职业生涯,能够时刻保持主动性,以锻炼自己坚强的意志;同时,应为学生意志锻炼提供有效的方法。例如,可以要求学生每日锻炼身体,鼓励学生不断挑战困难,同各种困难作斗争。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布置难度各异的课堂作业,鼓励其向困难及挫折挑战,能够不断战胜自我,善于解决问题,经实习等活动,对学生意志是否坚定进行检验。

(五)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大批旅游行业人才

对于旅游从业者而言,应具备妥善解决多种矛盾的能力,除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及业务技能外,还对学生的洞察能力、专注能力、记忆力、交际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为学生提供途径及方法,使大家能够加强锻炼,善于运用多种感官,充分利用联想、反复记忆、理解等方法,提高自身的记忆力。此外,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及课下相互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全面提高自身各项职业能力。

具体而言,可从如下方式入手:一是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注意力。良好的注意力不仅包括稳定的注意力,还包括注意力的转移、分配极其广度等等。一方面,必须引导学生关注提升注意力的方法。例如,明确训练注意力的意义及重要性,加强职业兴趣的培养,善于排除不同的干扰,加强业务流程的熟悉,注重业务技能的掌握,以此在旅游从业过程中实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另一方面,借助于实例及实习活动,培养学生注意力。如,可以在教授前厅、前台、客房等服务心理内容时,对现场状况加以模拟,可使不同学生分饰不同角色,开展实践性操作,以训练其注意力;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记忆方法,通过明确记忆目标,掌握记忆最佳时间,运用回忆、提纲法、联想、反复记忆等方法,训练学生的记忆力。此外,还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材料,如电话号码、讲解词、菜谱等,使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身的记忆法;三是善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具体而言,旅游心理课教学过程中,大力支持和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和交流,由此提升其思维、表达等能力。在讲授旅游从业人员语言要求一节的教学过程中,应着重使学生掌握旅游行业对于服务性语言的特殊要求,不断规范学生的职业表达方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采用规范、流畅、周到的语言同游客予以交流,也应适当传授学生一些提升表达能力的技巧。

四、结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学生,尤其是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必不可缺。在组织旅游心理学教学工作及活动时,应对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给予足够的重视,为我国培养出一大批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

[1]陈伟.心理学科教学与心理素质的培养[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18).

[2]杨卫武,杨荫稚.旅游人才供需矛后与旅游高等教育改革[J].中国旅游报,2012 ,(06).

[3]唐洁.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Analysis on Measurement for Improving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by Tourism Psychology Teaching

YANG Ying
(TianjinTransportationVocationalCollege,Tianjin, 300110)

For tourism psychology majors, good psychological quality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stepping into the tourism vocation successfully. Therefore, in order to ensure tourism psychology students can successfully adapt themselves to their positions and efficiently carry out various work after graduation,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diathe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sychological diathesis of tourism majors and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the current state on tourism psychology teaching. Besides,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were proposed to ensure the pragmaticality of tourism psychology teaching.

tourism psychology; teaching; psychological quality; university students

2015-09-06

杨颖(1984-),女,天津人,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助教,教育学专业,从事民航类专业课程授课工作。

G712

A

1673-582X(2015)10-0066-04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心理学旅游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旅游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09:28:45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2
旅游的最后一天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中国火炬(2014年12期)2014-07-25 10:38:05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海外英语(2013年8期)2013-11-22 09: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