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莉婴
一
八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有一篇题为《散步》的课文,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一个有关亲情的故事。课文的主要内容是:
初春一天,“我”带着母亲、妻子、儿子去田野散步。“我”和母亲走在前面,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后来走到岔路口,母亲说走大路,因为大路好走;儿子要走小路。最后“我”当即拍板:“走大路。”不料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最终是依了儿子的主张。小路不好走,于是,“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一家三代四口在小路上散步。
课文的结尾非常精彩,请看原文: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个结尾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余韵悠长,读完觉得文有余香,确实是一篇好文章。古人说,好文章应该是“凤头”(开篇美丽精彩)、“猪肚”(中间内容充实)、“豹尾”(结尾意境深远),《散步》可谓三者兼备。
细读课文,“我”背母亲在读者意料之中,因为母亲知道小路不好走,有话在先:“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但是妻子背儿子,却在读者意料之外。为什么孩子需要背着?究竟是儿子主动要妈妈背,还是年轻的妈妈主动要背儿子,课文中没有详细说明。
本文的话题就从这里开始。
课文中的孩子有多大呢?从那句富有童趣的话可以推断,他已经具备了将人和事物分类归纳的能力,应该在五岁左右吧。
文中奶奶不顾自己走小路的困难,完全顺从了小孙子要走小路的心愿。这种“隔代亲”的祖孙之情跃然纸上。课文中这位孩子由妈妈背着,可见妈妈对他也疼爱有加。
关键是,课文中的“我”对孩子是什么态度呢?在决定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时候,原文有如下一段话: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表面上是委屈了儿子,实际上是把儿子捧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段话是古已有之,而且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回荡了一千多年。
在这里,作者巧用了一个典故,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公元三世纪末的那段历史。李密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士,蜀汉灭亡后,他隐居不仕。晋武帝司马炎欣赏李密的才情,多次征召他到洛阳为官,李密以祖母刘氏年迈多病,无人伺奉为由,坚辞不受,写下传诵千古的《陈情表》,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氏之日短也”。
把这段文字与上述引文对照,明显看得出《散步》的作者巧妙地化用了《陈情表》的语言,用了典故还能让读者不易觉察,这才是写文章的高手,足见作者文字功底之深,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两段文字分别涉及三个人,这两组各三人形成了一种巧妙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文中的“我”对应李密,“我”的母亲对应李密的祖母刘氏,最后,毫无疑问,《散步》中的儿子,对应《陈情表》中的陛下。现在大多数家庭中,人们都把独生子女比作家里的小皇帝,《散步》的作者也未能免俗,不管作者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是否意识到了这一点,他都已经把孩子当做小皇帝了。
二
接下来,“我”对孩子的教育也大有商榷之处。通读全篇课文,读者会感到“我”是一个有担当的男人,“我”用男人坚强的臂膀撑起了这个家。试看,走小路是儿子提出来的,但是他没有走下去,而是让妈妈背着走,他没有为自己的主张承担责任,却把自己造成的困难推给了妈妈。“我”既没有对孩子提出任何建议,更没有对妻子背孩子一事发表任何意见。这似乎不符合“我”的性格。
读者可以设想几种可能,一是孩子主动提出要妈妈背,二是妈妈主动提出背孩子,甚至还有第三种可能:“我”建议妻子背孩子。其实,不管哪种可能,“我”都可以抓住这个机会教育孩子,而且是极为生动的现场教育。以下是本文设想“我”对孩子可能说的几套话语:
1.你看,奶奶要走大路,你不同意,偏要走小路。小路不好走,你事先想到过没有?现在遇到困难了吧?你打算怎么办?以后可要记住,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动脑筋多想想哦,千万不能凭一时高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教育他遇事要三思而后行。
2.你说要走小路,奶奶、爸爸、妈妈都听你的。现在遇到了困难,你是一个小男子汉,要鼓起勇气走下去。来,让妈妈牵着你的手,你自己走。——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培养毅力和责任感。
3.(在孩子实在走不动的时候)现在你知道小路不好走吧?这回就让妈妈背你,下次可不能这样。不过,你要回答爸爸一个问题。刚才你说,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现在你看,两个妈妈和儿子有什么不同吗?——启发儿子动脑筋观察问题,发现事物之间的差别:两个妈妈和儿子,一个是儿子背妈妈,一个是妈妈背儿子,而且与前文的童趣呼应,使文章更生动。
4.(儿子已经在妈妈背上)现在你年纪小,妈妈背你。将来你长大了,妈妈老了,如果有一天你带妈妈去散步,妈妈走不动,你怎么办?是不是也要像现在爸爸背奶奶一样,背妈妈呀?——培养孩子的孝心,而且“我”现在就背着奶奶,已经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活生生的榜样。
以上是替作者设想的若干情节,因为当时那种情况确实提供了一个教育孩子的好机会。但是,由于《散步》这篇课文的主题是亲情篇,重点是写“情”,为了不冲淡主题,估计作者有意略去了可以抓住机会教育孩子的那些理性的情节,而把想象的空间预留给了读者。如果是这样,那么上述的讨论都在作者的预料之中。作者为读者实现情景交融和情理交融相结合提供了一篇极好的范文,《散步》的结尾也就成了一条极精彩的豹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