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2015-02-12 07:27:47云仲明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包头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云 仲 明

(包头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摘要:目前我国各高校对公共体育课教学的改革以深入展开,其中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已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结合我校的实际教学状况探讨我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构建新的,更为有效、合理的教学模式。此研究对于探讨有效开展大学体育新教改理念的教学实践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具体的教学应用技术,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公共体育 ; 教学模式 ; 教学改革

1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本课题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我校在贯彻实施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前提下,为解决体育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实施,从体育教学模式到课程结构,从教育评价到考核制度,都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改革。

高校体育教学近些年来已经过几番的改革,尽管在内容、方法上有所改进,但从总体来说,对体育教学不确切的定位,对大学生的体育基础缺乏深入分析,对大学生的体育愿望与体育行为存在较大反差现象缺乏客观的调查了解,造成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技术标准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的传统教育教学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突出问题是:重视规范程序,忽视学生感受、体验过程;重视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考核标准的整齐划一,忽视对于不同基础条件学生的区别对待 ;教师只注重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将教材内容逐节描述、讲解,完成教学工作量任务 ,忽略双向的交流、针对性指导与启迪,重教轻能;体育课教学学时效率低,教学效果差,运动技能水平高的学生在学习中无法继续提高,校园里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体育课、运动技能差、二十年来学生体质持续下滑,这已是不争的现实。所谓传统习惯的、理想的、规范的、正确的、健康的教学理念以及现行的高校体育的管理体制、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其正确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正在引起体育界的质疑。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如何改革、应向何处发展,已是一个研究的热点问题。

传统的体育教学目标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进行,教学目标已不仅仅只局限于锻炼身体和传授体育技能了,而是一个多元化的与社会需要一致的目标,据此目标我校逐步改变以竞技体育为主线的课程模式,确定培养大学生具有终身健康意识,终身健身知识,终身健身技能,终身健身能力,终身健康适应社会和个性创新发展的课程体系。构建了健身基础技能、休闲娱乐健身、终身健身技能的课程基本模式,强调健康育人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了运动队建设和课内外一体化健身发展体系。并对教师在教学手段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教学实践的运用中可以看出,在体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下,许多院校开展了多种形式或多种教学模式的体育教学实践活动,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实事求是地说,那种传统的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依然是根深蒂固,虽然目前有国内外在体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的一些成果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帮助,但目前的体育教学改革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虽然揭示出了一些基本规律,但这些研究尚欠深入和成熟,以至在教学实践中的低效能状况普遍存在,导致新的学习方式常常流于形式。

目前关于高校体育教学模式问题的研究大致分为三类:体育课的“三基”教学模式、“三自主”选课模式、课外“俱乐部”模式。但这些模式对课程目标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存在各层次目标错位现象,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内部也存在非理性状态,在实践中把各类学生混杂在一起进行一刀切式的培养,其结果都很难突破陈旧老化观念、不符合结合学生实际现状的框架,还不能解决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核心问题。

2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的内容

改变现行体育课选课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教学模式以兴趣学习小组或兴趣学习团队为基本单位,利用教学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以提高运动成绩的幅度和学习过程性评价为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活动。据此拟分成四个兴趣学习小组或兴趣学习团队进行跟踪、调查、比较和分析。

组学生不再参与常规的体育课堂的学习,而是在单项协会的组织下自主安排专项活动,协会根据成员的出勤率、参加活动的热情和对协会的作用,参加竞赛策划组织、裁判工作、特长展示及其他创造性工作的情况进行统计与评价,会同专项指导老师对每个成员评定学期成绩,记取体育学分,将协会每学期有计划组织的体育竞赛活动纳入体育教育课程;

组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进行选项课教学;

组学生以团队合作进行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配合辅导,强调以教师引导下的体育合作与分享学习的教学模式;

组学生参加体育保健课程学习与锻炼。

研究目标、预计突破的难题:

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教学改革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变革,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使得不同层次、不同爱好、不同需求的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得到更有针对性的体育教育,在更加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的规范下运动技能、身体素质、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打破把各类学生混杂在一起进行“齐步走”式的培养模式,减少教师无谓的劳动,把精力集中在解决学生实际需要的方向上来,改变体育课教学学时效率低、教学效果差、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局面。

需解决的问题:

1.在教学当中针对学生个体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采用何种分组标准更为科学合理。

2.教学中采用怎样的评价方法最为科学、客观、合理。

3现有研究基础,课题组开展此项研究具备的条件

目前体育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负责全校的公共体育教学,群众性体育活动以及校内常规性比赛等项工作。公共体育教学部有在职教职工12人,教师来自区内外9所高等体育院校(系),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 10人;这些教师都是长年工作在体育教学第一线,对我校公共体育教育都有很深的教学工作经验,其中在国家体育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十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期刊上年均发表论文30余篇。

截止目前公共体育课程,课程开设有必修课、兴趣选项课、训练课、保健课,其中选项课分初级班和提高班。课程内容有:篮球、足球、排球、轮滑、健身气功、乒乓球、健美操、体育舞蹈、散打、羽毛球、跆拳道、武术、游泳、太极拳、滑冰、防身术、体育保健、瑜伽、台球等,课程内容非常丰富。

体育学院现有12000平米体育馆一座,馆内供教学和训练设施齐全,分别设有篮球、排球、武术、体操、羽毛球、乒乓球、学生体制测定等练习馆(室),是自治区高校目前为止实际使用面积最大的供体育教学、训练为一体的体育馆。另外还有四百米标准田径场室外篮球场、网球场等,能基本满足体育学院的日常教学与训练以及全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使用。

4研究思路、工作方案

研究思路: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利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的方法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合作与分享学习的可行性、教学程序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与探讨,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构建新的,更为有效、合理的教学模式。

确定研究对象和方法。

比较结果与分析。

工作方案:

利用文献资料法了解目前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现状,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利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专家和学生对大学生公共体育课的意见;利用访谈法对教育界和体育界相关专家进行访谈、当面访谈,以得到理论上的支撑和技术指导;利用数理统计法对所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对比进行教学实验学生成绩提高的差异,比对目前教学过程中学生考核成绩和之前的差异,以及差异性的大小;利用教学实验法将全校大一和大二学生的体育课程构成进行改变,改变原有的选课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进行教改选项模式。

在包头师范学院原有教学的基础上,深化课题的调研与论证,完善各体育单项协会机构设置、人员分工、规范管理条例、组织活动计划、会员水平标准及测试程序及工作职责;利用网络、海报、通知、课堂诠释等方式对学生宣传,旨在动员准备进入单项协会的学生报名,加强全校学生对体育教学改革的了解;统计学生体育成绩、身体素质、群体活动、竞赛成绩等的变化。

教学模式实践运行期,定期选派课题组成员考察调研,了解高校最新教学现况;每学期组织专家专题讲座1次,组织召开体育教学改革现场研讨会;运行期间各单项协会及协会指导教师每月及时反馈运作信息,根据实践运行情况,调整与细化实施方案。

教学模式新一轮实践运行,在原有的体育单项协会的基础上增加协会项目;统计每学期全校学生体育成绩、身体素质、群体活动、竞赛成绩等的变化,根据实践运行情况,调整与细化实施方案。

5项目研究预计达到的目标

此项改革,必将打破把各类学生混杂在一起进行传统体育教学的培养模式,将改变体育课教学效率低、学生喜欢活动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局面,新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对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探求欲,更有利于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兴趣的培养、技术动作的掌握、学生身体素质、非智力因素的提高,得到更有针对性的体育教育并养成终身体育习惯,校园将形成了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会得到全体师生的欢迎,这项改革将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引起关注。此项改革不但有学术探讨价值,更具有应用价值,会在高校得到推广。

综上所述无论从师资力量,师资水平具备研究的基本条件,本课题的成员多年进行体育文化及教育研究,积累了经验、收集了大量的有关资料,具备完成研究的能力。场馆、场地设施资源也已初步具备了教学改革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7.

[2]毛振明.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与新运动项目〔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3]钟启泉主编.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周登篙.体育科研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Baotou Teachers College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l reform of Research

YUN Zhong-ming

(Faculty of Physical Education,Baotou Teachers College,Baotou 014030)

Abstract:At present our country universities of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to unfold, these public sports teaching mode reform is one of the hot issue of research. In this paper, based on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and tren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ctual teaching situation of our school to explore a new idea of public PE teaching reform in our school,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trying to build a new, more effective and reasonable teaching mode. This study to explore effective for college sports new curriculum concepts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technology, undoubtedly 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The university public sports;Teaching mode;The 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869(2015)01-0073-03

作者简介:云仲明(1971-),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收稿日期:2014-11-04

猜你喜欢
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试论俱乐部教学在高职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探究
航海体育教学与公共体育教学的对比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26:06
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swot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31:15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9:03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0:38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16:19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