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思敏(湖南医药学院)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以人为本
★舒思敏
(湖南医药学院)
【摘要】高校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本文剖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背离的原因,从而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望可以为从事和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提供帮助和指导。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
(一)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正处在全球化的时代,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曾经被誉为“天之骄子”的高校生与其他同龄群体在就业这一问题上,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要不断启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素质教育,使其成为能够符合时代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应切实落实到学生教育工作中去,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渗透点,把高校学生培养成有正确价值观的栋梁之才。
(二)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提升的需要
高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放到首当其冲,高校学生是未来的接班人,肩负着了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素质体系,因此,培养一批高素质、高质量、专业强的复合型人才,也对于确保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都是以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前提。
(一)思想政教育的价值取向偏离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一个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诸多内容的体系教育,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取向上仅仅是强调社会本位,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强调社会价值,而把个人的价值抛弃之,甚至要求学生把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对立起来,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简单的当成政治阶层服务的价值,这种天秤两端不对等的状况,是不能满足学生的现实要求和全面发展的。
(二)教育过程缺乏互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受教育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程。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两个教学偏差:一是受到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教师重视教会“学生什么”而轻视了“学生想要什么”,没有建立起来市场需求的供需关系;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非常零散,缺乏针对瞬息万变社会的实效性。
(一)缺乏以人为本的资源条件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全球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进程中,一个重点的特点就是在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上良莠并存。伴随着当前中国的高校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多数的学校依然用统一的模式去教学,就完全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使得以人为本的教学根本无法落实。另外,由于一些高校教学设施、教学环节不能适应学生扩招的现状,导致学生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这些对高校实施“以人为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工作模式不能“与时俱进”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只是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工作对象,以实际工作中学生不出事或少出事为原则,形成了一种被动地工作模式,不能站在学生的成长成才的角度营造氛围和创造条件,不能够真正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
(一)重视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
要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重视对学生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合理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要充分满足不同群体、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学生心理需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层面上,要重视、关爱学生的自我发展、发展需求、生活态度,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生自身的提升和超越。
(二)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突出主题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要坚持抓好首周教育、阶段教育和学年教育。要围绕促进学风建设,举办大学生成才论坛等教育活动。要按照年级、区分层次做好超前教育引导、同步教育开导、善后教育疏导。要注重导向性,通过树立各种典型抓好教育。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问题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为主线,全面启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要关心爱护贫困学生,为其顺利完成学业排忧解难。要认真落实“奖、减、免”的政策,抓好“五助”工作,为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解决后顾之忧。要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学生顺利就业。只有了解社会需要什么、学生需要什么、学校该怎么做,才能把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以校园环境为载体,丰富学生精神世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广大学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休闲、娱乐等方面都会出现重大变化,因此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包括教学、科研、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环节。可以借助社团为载体,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不断反思和总结,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既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服务,又要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正确引导、沟通和交流,从而引导学生思想的正确追求。
参考文献:
[1]袁本新.人本德育论[M].人民出版社,2007(2).
[2]李广才.大学教育管理的逻辑支点[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