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昆邓纯余
(1.中南民族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近年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研究述略
朱大昆1邓纯余1
(1.中南民族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研究包括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内涵与价值、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育人功能发挥的现状及问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育人职责、发挥育人功能的对策及经验等内容。总体上还局限于理论阐释,需要进一步转换研究视角,拓展研究论域,加强量化和实证分析。
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述略
随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的发布,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成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从整体上把握相关研究的实际状况,对于进一步深化认识,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研究者从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作用、内容、属性、特点等角度分析了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内涵与价值。研究认为,哲学社会科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具有知识性、学术性、意识形态性等特点。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主力军和重要阵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以其人文意蕴感召和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政治思想、法律意识、生活态度、审美能力,发挥着价值观念导向、民族精神培育、思想道德修养、综合素质提升等不同的功能。
研究强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发挥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着中华民族精神的累积、传承和创新,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前途和命运。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以及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学,在提升青年学生乃至整个民族思想道德觉悟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方面,具有生成精神智慧、增强发展动力的启迪与激发功能,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具有弘扬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营造良好风尚与和睦人际的孕育功能。不同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课程,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具有德育、智育兼容的特点,能够通过提供大学生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知识与方法,发挥学科在培育健康生活理念、弘扬社会主导价值,引导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独特价值。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表现为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建设与其担负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责之间的关系。研究通过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地位、课程作用、课程实施以及学科背景、队伍构造、工作建制、人员配置等方面的比较,强调不存在完全脱离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互动,必须把握意识形态性、政治性与学术性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学科体系与教学体系之间配合、展开和呼应的关系。
大多数哲学社会科学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需要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来支撑,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建设和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创造充分的学科条件。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学科性和学术性,既具有理想纪律、价值导向等意识形态层面的教育价值,也具有丰富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理论价值。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离开相关学科专业的支撑及其提供的学术养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很难得到切实保证。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在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担负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展开、深化、呼应的职责。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在根本精神、基本要求、教学方法上体现为价值性与真理性、属人性与科学性、双向交流与单向灌输的差异。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师应以认识课程特性为起点、以厘清事实为重点、以澄清价值为导向、以引导学生自我判断为落脚点,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课程教学当中。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已得到高校管理者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视,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体系建设、课程教材建设、教学科研成果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但总体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效果并不理想,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教育理念与教学观念尚存偏差。受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传统发展观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还处于呼吁“全人教育”的话语氛围中,既存在着科研上为福利、收益而“经营”学问的庸俗化倾向,也存在着教学中的去哲学化倾向,还存在着重专业课教育、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极化现象。一些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认为,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两相对立,哲学社会科学课程重在汲取知识,而不是人格发育、人文塑造。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学术属于高层次研究,“育人”是一线教师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工作的任务。
课程教学与学科建设效力失当。在教师队伍上,一些教师理论修养差、专业水平不高、责任心差,少数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回避重大现实问题,淡化意识形态的倾向。甚至出现个别教师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倾向;在课程建设中,存在着教材建设滞后、教材内容与现实结合不紧密的问题。在课程教学中,存在课时过短、教学班级规模过大、社会实践形同虚设、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弱化了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甚至削弱、抵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学科教学与思想教育缺乏交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含量偏低,存在忽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问题。由于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回避意识形态教育,出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存在“两张皮”的脱节现象,在资源共享、学科交融、互相支持上存在着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操作中的简单化现象,导致融合度不够、认识不到位、科学性不突出、方法不科学。现有学科与传统学科、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各种交叉学科的有机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材存在着包容量大、说理不透彻、讲解难度大的问题,需要充实、巩固、发展、提高。
教育对象与教育环境相互失调。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不断提高、文化资源无限扩张的时代,大学生的文化品格发育面临挑战。大学生思想状况在主流上积极健康向上,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淡薄、道德意识不强、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一些理工农医类学校很少开设政治理论课之外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存在知识汲取与人格发育分离的现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隔离弱化了对学生人文品格的塑造,造成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紧张。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轻文的思想,部分学生不能形成鲜明的主导价值观念。相当一部分理工类高校毕业生,接受新事物还比较快,但人文底蕴不厚实,思想不深刻,思维不活跃,创造能力弱。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角色的特殊性,可以改变传统政治工作的“唯政治化”倾向,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从单一灌输向多维内化转变,从而更好地利用教学协调学生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使其受到更直接、更有影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强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承担着传授学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职责,要有崇高的师德,积极进行角色心理、角色技巧、角色认同的培育,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科研水平、教学水平,以优良的教育教学质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高效的社会服务来实现学科价值。尤其应从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育人功能的重要性,树立忧患意识,发挥专业优势,勇于理论创新,在研究理念、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组织方式上服从和服务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发挥。
研究认为,领导重视、机制健全、管理有力、评价合理、特色鲜明,直接决定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发挥。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充分调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组织领导、工作运行、资源保障为切入点,加强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与教师队伍建设,形成质量导向明确、评估监督有力、竞争流动有序、组织运行高效的整体育人机制。
建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育人功能的长效机制的对策主要有:加强课程领导,建立党、政、团、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等育人主体的分工合作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合理确定哲学社会科学经费在教育经费中所占的比例,保证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学经费逐年增加;加快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资源建设,通过合理的政策设计与制度安排,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立足实际,凝练学科方向,汇聚人才队伍,形成哲学社会科学骨干人才培养机制;设定动态的系统模型,以系统内部的要素的内在矛盾为考察重点,探索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与方法;加强组织建设,通过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组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建设成为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示范性基地。
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主要有:建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师的准入制,彰显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依靠制度化的规定,提供引导和政策依据,创新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融合的方法与机制,建立常设的交流、研讨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问题的机制;规范学术行为,拓展学术研究视野,克服网络技术障碍,提高学术对话水平,关注大学生文化品格的养成。
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向教学转化的对策主要有:坚持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理论与实践、民族性与国际性、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提高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能力,形成一种既体现政策倾斜又有利于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的机制;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课程创新,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大问题研究为中心,探索建立跨地区、跨专业、跨部门的研究体制,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创新;加快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资料库、应用研究数据库以及外文原版图书期刊中心书库和教学课件网络建设,形成布局合理、资源共享、方便快捷的教学和图书情报信息网;改革科研管理和成果评价机制,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创新,增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行为引导作用。
处理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之间关系的主要对策有:明确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相统一的教学目标,组织编写适应时代需要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制订教书育人的监督检查制度,建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材准入制;处理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分而有合的关系,借助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哲学社会科学的接触面,加大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比重,提供课程整合的制度保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课程教学相结合。
一些高校总结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主要做法与基本经验。北京市教育工作委员会总结了坚持哲学社会科学课堂主渠道、坚持三贴近原则、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等基本经验,介绍了在力量统筹、基地建设、科研平台、技术平台、舆情监控、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举措。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立足理工类高校的办学特点,运用综合手段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工程德育模式。上海大学探索出由“思政课”专职教师、其他学科专家、社会典范人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以及大学生代表合作联动的“项链模式”。浙江万里学院通过创建高校社会科学联合会组织,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破解了高校学科分化与学科综合之间难以协调的难题,解决了新建本科院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新、散、小的问题。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反映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不同功能与高校人才培养之间的有机联系,涉及到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教师培训、开展教材建设、强化教学管理等一系列研究内容。进一步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需要提供完备的理论和实践支撑,通过育人功能的分层设计、育人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教育创新,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育人实践的制度化。现有研究侧重于分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与大学生德性培育之间的关系,在整体上还局限于抽象的理论分析,缺乏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资源、育人机制、育人实践的量化与实证分析。研究视角和研究深度的欠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成果的解释力和指导性。深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必须围绕知识传播、教育创新、社会需求、学科建设、学生发展等方面进一步转换和拓展相关问题的研究视角,从课程数量、教师队伍、教育投入、教学管理、教育效益等方面深入探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目标要求,把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在实践催化、主体依赖、个体差异以及学科变动方面的特征,并由此完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育管理的保障、评价和监督机制,创造出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理论条件、主体条件、环境条件、实践条件。
[1]胥海军.新时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形势与使命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9).
[2]王民忠.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J].高校理论战线,2009(11).
[3]刘宁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高校理论战线,2010(6).
[4]顾钰民.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1).
[5]吴倬.构建思政课与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相互配合的德育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6(11).
[6]蒋旭明.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社会角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
[7]沈革武.一种跨学科及效益德育模式的探索——解读高校工程德育的经济属性[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 (6).
[8]顾晓英.“项链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社科纵横,2010(2).
[9]陈厥祥.试论创建高校社会科学联会组织的意义——以浙江万里学院社科联为例[J].浙江社会科学,2009(10).
(责任编辑 金东春)
G642.0
A
1009—9352(2015)02—0048—03
2015-01-30
朱大昆(1986—),男,贵州盘县人,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级在读研究生;邓纯余(1973—),男,江苏泗阳人,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
本文系省教育厅社会科学指导项目—“隐性课程视角下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编号: HB140097)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