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书策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9)
当前“三个自信”研究述评
赵书策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9)
紧密跟踪“三个自信”当前研究的动态和进展,梳理和归纳“三个自信”研究的相关重大问题,有助于推动理论界对“三个自信”科学内涵及相互关系、主体、基础和依据以及实现路径的理论研究,从而为实现“三个自信”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
“三个自信”;研究;述评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理论界围绕着“三个自信”掀开了研究高潮,有大量的研究成果问世,现将研究成果的基本情况概括如下。
截止到2014年9月,在河南大学图书馆超星发现系统中以“三个自信”为题名检索到的文章一共711篇,其中期刊论文432篇,报纸253篇,会议论文8篇,其中2012年119篇,2013年398篇,2014年193篇。以“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为题名检索到的文章一共239篇,其中期刊论文173篇,报纸62篇,会议论文4篇,著作2部,其中2012年54篇,2013年91篇,2014年94篇,两部著作分别是:张荣臣和谢英芬合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学习读本》,邓如新著的《自信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由此可见,这方面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是非常多的,唯一的缺憾就是专著有点少。
关于“三个自信”的科学内涵,党的十八大没有直接做出明确界定,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内涵却进行了详述,这就给学界对其进行探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纵观已有研究,学界关于“三个自信”内涵的观点是大同小异:
(一)“成就说”。有学者认为,所谓“道路自信”是指中国共产党自身对在发展道路上取得成就的充分肯定和对这条道路的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理论自信”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理论创新成果的真理性自信。“制度自信”是指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制度设计优越性的充分肯定和对这一优越性得以继续发挥的坚定信心。
(二)“规律说”。有学者认为,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就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全社会对国家实践路径选择的合理性、发展和进步的指导思想的真理性、社会生活规则选择的正当性的自信。
以上观点的差异是建立在对道路、理论、制度不同的解读视域上的,但是无论“成就说”还是“规律说”在本质上都是与党的十八大精神是一致的,都是对道路、理论、制度的高度认同,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自信。
关于“三个自信”之间的关系,学者们也是在党的十八大对道路、理论、制度之间关系界定的基础上进行探讨的。刘芳认为,道路、理论、制度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道路是实现途径,通过实践产生理论,理论反过来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①。刘文佳认为,“三个自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不是随意组合、简单排列的拼盘,而是各有其功能、地位和作用,既相互作用又互相区别②。梁晓宇认为,道路自信是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理论自信是增强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标尺,制度自信是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具体展开,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③。还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具有诸多内在的共性。第一,共同的世界观、方法论;第二,共同的实践基础;第三,共同的目标指向;第四,共同的理论品质。正是上述内在共性的存在,使得“三个自信”
实现“三个自信”必须有相应的行为主体。康秀云认为,这一主体包括主导主体和基础主体,其中主导主体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开创者、建构者、发展者;基础主体是人民群众,是改造生活世界的强大力量④。周前程认为,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从主体的角度而言,就是坚定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自信;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的自信;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血肉联系的自信。只有相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及党与人民的血肉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才有动力之源、信心之本、活力之基⑤。田心铭认为,党中央提出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对党自身的要求,对全体党员和党的干部的要求,也是对理论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期望⑥。也有学者认为,从历史主体的视角来看,“三个自信”来自中国人民的自我认同和自我肯定。
“三个自信”的基础和依据内涵丰富,学界对此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挖掘,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国情说”
鲁力认为,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中国的国情仍然没有变,面对国情,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正是基于对国情的深刻认识,我们才充满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⑦。李杰认为,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自信,不仅是因为它们比世界上其它道路、制度和理论先进,而且是因为它适应我国国情、有独特优越性、能够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以及发展中的问题⑧。查少刚认为,中国的现实国情是“三个自信”的现实根基。一方面,改革开放的巨大成绩是我们增强“三个自信”的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把握好“三个没有变”的论断,它意味着我们现在的成绩只是阶段性的,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还有更多的挑战和困难,我们要做好准备,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妄自菲薄⑨。刘芳认为,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方位与发展阶段的清醒认识,以及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深刻认识、领悟与把握,委实是我们坚定“三个自信”的现实国情依据⑩。
(二)“实践说”
张博颖认为,“三个自信”以党和人民的成功实践为根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成功,充分证明了道路、理论、制度的正确。因此,我们对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是成功实践基础上的自信。刘芳认为,改革开放巨大的成就验证了道路的正确,道路的正确进一步强化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这是中国共产党确立“三个自信”的历史根据。鲁力认为,“三个自信”主要来源于对我国社会主义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是实事求是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查少刚认为,“三个自信”是基于建党9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力探索的伟大实践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正是“三个自信”的深厚的历史依据。
(三)“科学理论说”
刘芳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总体布局上实现了从“两位一体”、“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不断拓展,在内涵上实现了道路、理论和制度的有机统一,我们党的“三个自信”就是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科学理解与诠释的基础上的。张博颖认为,制度、理论、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体三面,它们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的,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与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相结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这正是“三个自信”科学的理论基础。
(四)“国际比较说”
李杰认为,“三个自信”不仅来自实践的成功,更来自其他思潮、模式和道路的“不中用”,如新自由主义、“新左派”思潮、民主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日本模式、欧洲模式和阿拉伯模式。通过比较就能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的生机和活力,从而增强“三个自信”。周毅之认为,“三个自信”植根于对当今世界生活中中国崛起的走势把握和价值理解。中国的崛起走出了一条中国人“自己的路”,既不重复苏联式社会主义的僵化的老路,也不堕入把当今世界拖入困境的西方式资本主义漩涡。这种中国崛起的“自己的路”,给世界奉献了中国人在当今世界条件下,具有崭新历史含义的一种生活样式。中国崛起的自信,就是在对世界的这种宏观把握中所形成的对自身生活样式的确认与信心。
(五)“人民群众基础说”
张博颖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制度、道路、理论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实践的产物,是以实现人民利益、使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目标的,这些都显示出“三个自信”具有广泛的、坚实的人民群众基础。鲁力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得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根本来源。刘芳认为,“三个自信”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扎根的深厚群众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选择,又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探索创造的必然产物。对于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伟大创造,我们党都及时总结其成功经验,并通过政策和制度的形式加以保护,这是我们不断坚定“三个自信”的极其浓厚的群众基础。秦宣认为,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它们相互促进,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泛认同和充分肯定,为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提供了厚重的群众基础。
(六)“世界历史潮流和时代主题说”
鲁力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短短几十年就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社会主义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和时代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之所以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顺应世界历史潮流乃至引领世界潮流的,它把握住了历史前进的方向,是顺应世界历史潮流和契合时代主题的。对世界历史潮流和时代主题的把握是“三个自信”的基本来源。荣开明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马克思肯定的“世界历史”过程在全球化中深入展开、改革开放已经成为世界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的情况下开创的。杨晓娟认为,纵观国际国内大势,机遇大于挑战,困境中孕育着希望。当前国际局势总体保持稳定,求和平、求发展、促合作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三个自信”的提出正是对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变化的准确判断。正确把握“三个自信”的深刻内涵有利于党和国家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还有的学者从“五位一体”的科学谋划、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完善、历史的反思等视角进行了探索。
学界关于如何实现“三个自信”的研究主要有:
(一)开放与“三个自信”的实现
周毅之认为,要充实崛起中的自信必须与世界对话,向世界学习,要具有世界眼光。刘芳提出,要进一步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在制度创新中不断提升自信。苏长和认为,任何一种道路、一种理论、一种制度,一旦封闭,则必僵化,一旦开放,必然在汲取外来先进文明中吐故纳新,保持强大的吸纳力和生命力。还有学者提出,我们要积极借鉴美国等国家培养民族自信、国家自信的方法来增强我们自己的自信等。
(二)创新与“三个自信”的实现
周毅之提出,要敢于自我革新而不故步自封,是永葆“三个自信”的关键。朱荣英也提出,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必须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与发展的统一、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康秀云认为,要真正坚定人民群众“三个自信”,中国共产党必须实现“三个自信”的大众化即在实践中培育和夯实基础,在理论上做到通俗化和大众化阐释,在作风中引导和示范。陈伟认为,自信作为一种精神状态不是静止和僵化的,它需要在自强不息的革新和创新之中获取不竭的动力。黄桂英、程京武、任理轩等学者认为,要坚持理想信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理论创新、综合创新等观点。
(三)学习与“三个自信”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学深、悟透、用活,从而进一步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万纪耀认为,要坚定自信首先必须深入学习体现“三个自信”的重大理论,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六个为什么”、“四个重大问题”和“四个重大界限”等。梅荣政也认为,增强“三个自信”,学习、研究和创造性的应用马克思主义才是最重要、最根本的。郑传芳指出,坚定“三个自信”,也必须要研究不自信的问题,包括不自信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樊明芳认为,要坚持以学习为基础,解放思想,在提升科学发展的境界中不断增强自信。还有学者提出,要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理想信仰教育等。
(四)实践与“三个自信”的实现
佘双好、冯茜认为,自信来自于理论在实践中的有效性,提升理论自信的最有效办法,即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际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康秀云认为,只有积极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三个自信”才能真正确立起来。洪承义认为,自信源于实践,实践增进自信,因此要注重实践历练“强信”。赵越强认为,要有攻坚克难的意志和勇气,在实干兴邦中增强自信。陈印认为,我们要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为“三个自信”开辟广阔的发展前景。还有魏海清等认为,我们党经过90多年的奋斗历程表明,正是靠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党才开辟了正确发展道路,确立了科学理论指导,建立了有效制度模式,从而增强了“三个自信”。也有学者提出,“三个自信”在实践和改革中才能得以检验和提升。另外,还有学者提出,要从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抵制“左”的思潮,重视解决社会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培养健全国民心态,科学宣传;加强党的建设,在作风上坚定道路自信;坚持群众观点,思想上坚守道路自信等方面增强“三个自信”。
还有的学者对“三个自信”的特点、作用和表现进行了研究,如华南师范大学的陈金龙教授和湖南科技大学的刘建武教授。
总的来看,理论界关于“三个自信”的研究已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还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研究的重复性大于创新性。这一点从众多文章的题目和选题就可以看出;再者,内容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内涵、基础等方面,相当一部分文章读过之后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第二,孤立研究的比较多,整体内在逻辑把握的比较少。例如,对于如何实现“三个自信”的路径,目前学术界已经有了比较系统而深刻的研究,但这些路径之间有什么内在的关系?如何将其整合为有说服力的理论分析框架?这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再者,对“三个自信”进行整体性研究的成果还寥寥无几。
第三,抽象分析的比较多,实证研究的比较少。实现“三个自信”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但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论断多于论证,抽象分析的比较多,实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的比较少,例如实现“三个自信”具体应建立怎样的科学的长效机制和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措施?这方面可以说还存在巨大的研究空间。
第四,学术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可能是“三个自信”的意识形态性比较强,相当一部分论著的政治宣判性色彩较浓,“宣传味”较重,显示出趋时趋势的特点。同时,正面肯定性研究较多,负面批判性分析不足;对限制“三个自信”的客观因素强调过多,主观思维方式涉及较少。
第五,研究视野有待进一步拓展,研究深度尚待进一步挖掘。例如,理论界对“三个自信”之间关系的分析,还是局限于十八大的有关阐述,集中、系统阐述三者联系的力作还相当的“贫乏”,在研究的视野上没有实现重大突破。同时,已有的相当一部分研究成果仅仅停留在现象的描述上,缺乏本质的揭示、辩证的思考与分析。当然,问题的存在也意味着“三个自信”的研究还有创新的余地,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和潜力,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注 释】
①刘芳,王喜国.论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必然性及其提升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3(1).
②刘文佳.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整体性[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③梁晓宇.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④康秀云.论“三个自信”的主体[J].思想教育研究,2014(3).
⑤周前程.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主体意蕴[J].实事求是,2014(2).
⑥田心铭.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0).
⑦鲁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五大来源[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3 (3).
⑧李杰.坚定“三个自信”的四个认识问题[J].唯实,2013(7).
⑨查少刚,李忠伟.关于“三个自信”的理论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9).
⑩刘芳,王喜国.论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必然性及其提升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3(1).
(责任编辑 金东春)
A849
A
1009—9352(2015)02—0010—04
2014-12-26
赵书策(1980—),男,河南南阳人,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讲师,河南大学博士研究生。之间形成了紧密的逻辑关系,彼此有机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