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路径

2015-02-12 11:37郭旭
延边党校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问题

探究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路径

郭旭

(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四平136000)

【摘要】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对加强大学生关注社会、深入社会、回报社会的责任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价值和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路径。

【关键词】志愿精神;志愿服务;问题;路径

【收稿日期】2014-11-03

【作者简介】郭旭(1987—),女,吉林四平人,吉林师范大学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

对于志愿精神的内涵是这样解释的,它是指一种本着自愿的原则,在参加完善社区工作和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志愿服务活动时,不以获得报酬为目的,不以获得收入为宗旨,公众参与社会活动是志愿精神培育的十分重要的形式,志愿精神培育是社会组织和发展的精髓。志愿精神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精神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1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价值

研究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有力地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

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志愿者在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可谓是一举两得。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学会与人交往,不仅能够提高组织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而且可以通过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来获得进一步的评价和认可。

2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2.1大学生缺乏对志愿精神本质的深入认识

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概念缺乏明确的认识,没有领会“精神”的含义。志愿精神是需要长期培养的,是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实现的,它需要志愿精神培育的组织机构、组织者、参与者及志愿者共同的努力,正如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难,做一次志愿者容易,做一辈子志愿者难,志愿精神是要通过让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领会志愿精神的真谛,用自己的切身行动感染身边人,进而使志愿精神能够代代传承下去。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内涵缺乏深入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认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就是在培育志愿服务精神,把志愿精神培育当作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事务,把为他人做好事和服务的好心人看作是志愿者。这种认识把志愿精神培育局限为单方面的为他人和社会服务,而忽略了志愿者自身的心路历程,也使得志愿精神的传承受到了限制。

2.2大学生志愿服务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高校志愿服务整体水平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机制不够完善,缺乏志愿服务培训的专项组织机构。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主要由高校团委负责,很多高校只是在有重大事件时才会对大学生进行志愿服务培训,这样的培训不能使志愿精神培育常态化,缺乏长久的影响力。第二,由于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还不健全,以及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大部分为大一新生,使得志愿服务培训的时间不够、培训方式简单,其中部分大学生是凭借一腔热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缺乏长久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的决心和对志愿精神的深入认识。第三,大学生意志力和自我控制力还有待加强。调查发现,有的学生认为志愿技能培训与自身所学专业相差较远,通过志愿服务无法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因此无法完成全部培训课程,进而使得志愿服务水平不高,限制了志愿精神培育。

2.3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存在“形式化”倾向

据调查,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主要是通过让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来实现,而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更多的是依赖学校团委组织的力量,很多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个体的自觉主动性不强。如果大学生志愿服务仅停留在听从组织安排、完成任务即可的阶段,那么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将难以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固然需要有组织的引导,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组织引导使大学生自觉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组织只是作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使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有章可循,进而建立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长效机制。

2.4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组织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高校主要依托共青团组织开展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基本上建立了高校志愿者活动的组织体系,但组织管理机制在以下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一是志愿者培训机制亟待完善。目前志愿者培训尚未常态化,通常是在志愿服务活动前给学生做临时培训,主要讲解志愿服务的意义、志愿服务的内容及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志愿服务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并没有普及到志愿服务培训中。二是志愿服务的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重要途径,仅靠高校共青团组织和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应在高校共青团组织的监管下,建立各部门各负其责的长效管理机制。三是缺乏法律法规保障。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除了重视被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志愿者自身的感受也不容忽视。另外,有一些机构把志愿者当做免费劳动力,通过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活动,为自身赢取荣誉,由于缺乏法律法规保障,使得志愿者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违背了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初衷。

3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路径

3.1树立正确的志愿精神培育理念

大力推动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首要任务是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志愿培育理念,只有树立正确的理念才能指引大学生正确行动。中国的志愿精神具体体现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四个方面。在这四个方面中,前提是自愿和独立,核心是奉献精神和责任心,本质是为人民服务和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结果是帮助他人和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助人自助,提升自我”是志愿精神培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大学生应该明确志愿精神的内涵,本着自愿、无偿、利他和提升自身价值的理念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要注重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将志愿精神培育融入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志愿精神培育常态化。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联系的,高校应该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育大学生的奉献精神,深化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增强大学生的道德感,使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3.2提升大学生志愿者专业化服务水平

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志愿精神培育的效果,高校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升大学生志愿者专业化服务水平:第一,打造一支志愿者精英培训团队。高校可以聘请知名志愿者组织和福利机构,邀请专业教师,成立志愿服务导师团,开展专业化培训,进一步培养志愿服务理念,打造服务型和管理型人才;高校可以将志愿精神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育学、心理学、中国传统文化等学科优势,利用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丰富志愿精神培育方法,提高志愿精神培育水平。第二,高校应组建志愿服务精英队伍。高校在招募志愿者时,应择优选拔,使语言表达能力强、思想积极要求进步、组织沟通能力强的学生成为志愿服务队伍的主力,使大学生意识到志愿服务不是简单的帮助他人就可以的,还需要提升自身素质和服务水平,进而提升志愿者服务队伍的影响力。第三,建立志愿服务咨询室。使有意向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意义等,并为学生讲解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性,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第四,制定《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工作手册》,使志愿者报名有登记,活动有记录,工作有反馈,使管理规范化,服务常态化。

3.3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文化建设与传播

在高校传播志愿精神,实质上是培养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精神,旨在培养学生奉献自我、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精神,使学生自觉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使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常态化,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文化建设和传播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文化建设与传播。第一,将志愿精神培育与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过程中,注重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团结协作,增强集体荣誉感,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获得被他人认可的成就感。第二,高校可以在教学计划中设置社会公益类选修课程,将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列入教学目标,通过系统教学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提高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素养,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文化建设与传播。第三,建设志愿精神培育厅廊文化。高校可以在各教学楼设置志愿精神培育专栏,展出大学生典型事迹、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身边好人好事等,为学生营造浓郁的志愿服务文化的氛围,促进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和思考,接受志愿服务理念,唤起学生践行志愿精神的欲望。

3.4凝练特色,注重打造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品牌项目

各高校应该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凝练特色,打造适合的志愿精神培育品牌项目。大学生目前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项目主要有国家组织的志愿服务,例如我国的西部计划支教活动、奥运会、世博会等。打造志愿精神培育品牌项目,使志愿服务实现项目化管理,有利于实现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科学化、规范化。在打造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品牌项目的同时,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第一,情感教育法。通过唤起大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来感受他人的情感,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初始动机。第二,典型教育法。通过身边或知名的典型人物和案例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引导大学生学习和效仿。第三,实践育人法。通过让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的实践活动中,深化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认知和感悟,进而提升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品牌效应。

3.5建立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长效工作机制

建立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长效机制包括以下五方面:第一: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学习机制。大学生志愿服务要有专业的培训团队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学习志愿精神的内涵、志愿服务的意义以及与志愿精神相关的专业知识,使志愿者学习常态化,提升志愿者服务水平。第二,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管理机制。很多人认为既然称为志愿精神,就应该属于自愿行为,其实不然,志愿精神培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依靠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使志愿精神培育得到进一步弘扬和发展,否则,只能是短暂的志愿服务活动,如社区慰问孤寡老人、捐助失学儿童等,如果有管理机制约束,这些志愿活动就会传承下去,志愿精神也会得到弘扬。第三,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激励机制。据调查,很多大学生无法长期参与志愿活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志愿服务活动结束之后就不了了之,没有相应的精神鼓励或物质奖励。为了更好地普及志愿精神,应该建立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激励机制,广泛挖掘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开展好选树表彰工作,为杰出的志愿者颁发奖状并适当给予资金奖励,或在评奖评优、求职应聘中优先考虑志愿者。第四,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保障机制。国外通过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项基金”来进行大学生志愿培育的工作,这笔基金包括社会各企业单位的赞助、政府给予的补贴以及学校各部门的支持,还有部分可能是来自国际基金组织的大力资助。目前,中国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政府应该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提供资金保障,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项基金”,同时,可以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提供资金保障。第五,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监督机制。完善的监督机制是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得以弘扬的有力保障,高校可以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中设立监督机构,包括对志愿者登记、志愿服务活动记录、财务收支、优秀志愿者选拔等进行监督。

结论

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对于弘扬整个社会的自我奉献精神有重要的作用,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我国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高校对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培育的意识逐渐增强,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日渐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水平日益提升,但由于社会发展日趋复杂化,高校应该进一步丰富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内容,提高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水平,不断完善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路径。

【参考文献】

[1] 刘兰兰,刘艳.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研究[J].青春岁月,2011(24):108-109.

[2] 旷芳.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价值及路径[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6):24.

[3] 阚宝涛.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问题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5):70-76.

[4] 代倩.志愿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及思想政治教育意蕴[J].北京教育,2013(3):26-28.

[5] 陈少牧,熊建军.弘扬和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长效机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543-546.

(责任编辑王慧倩)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问题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红十字建设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