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视域下隐喻的感受意
——兼论心智哲学与关联理论的互补性

2015-02-11 14:10范振强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心智隐喻关联

范振强

(浙江工商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关联理论视域下隐喻的感受意
——兼论心智哲学与关联理论的互补性

范振强

(浙江工商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关联理论重视隐喻理解的在线加工过程,但对语言的虚拟性重视不足,所以不能全面揭示隐喻的语境效果。根据心智哲学,隐喻使用的原因(即语境效果)之一是为了让受话者以一种事物来体验另一种事物的感受质。虽然感受质具有“随附性”,但根据关联理论的交际观,只有交际者意欲传递的感受质才是语用学的研究范畴,称为感受意。研究同时表明,心智哲学的感受质研究可以丰富关联理论对隐喻语境效果的成果,关联理论可以为心智哲学的感受质理论提供语言学归宿。

隐喻;关联理论;语境效果;心智哲学;感受质(意)

一、引言

在当代,隐喻研究依然炙手可热,隐喻理论林林总总,有哲学的、语言学的、心理学的。隐喻的认知研究路向包括隐喻的认知语言学(CL)研究和关联理论(RT)研究(Tendahl & Gibbs,2008)。传统修辞学把隐喻当成一种特殊的修辞格,用来传达特殊的修辞意义。CL认为隐喻不是语言的华丽装饰,而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我们赖以生存的思维方式。他们通过搜集整理大量自然语言中的隐喻,归纳出了几百个概念隐喻。这些概念隐喻是我们认识世界成果的积淀,反过来,它们的激活可以指引着我们的所言和所行。在CL学看来,新奇隐喻是概念隐喻的拓展,其理解也需要激活头脑中的概念隐喻(Lakoff & Turner,1989)。但CL的隐喻研究“没有解释从记忆中提取的信息是如何变成交际信息的,这就无法描述和阐释新奇隐喻的微妙性和丰富性”(Pilkington,2000:110)。

作为认知语用学基础理论的RT比CL更加关注意义的在线推理,认为隐喻并不特殊,隐喻的在线推导过程和其他非隐喻语言是一样的,是一种松散语言运用现象,都遵循关联原则。这两种隐喻认知研究的思路都未注意到语言的虚拟性,隐喻可以传递非概念意义,而这正是心智哲学的核心议题。最近感受质被语言学研究者用来解释会话含义(黄缅,2011)、移就(鲁俊丰,2012)、转喻(孙振偎,2012)和反语(黄缅,2012)等,逐渐成为近年来语言和心智研究的新动向。本文尝试运用心智哲学在感受质方面的研究成果,完善RT在隐喻方面的不足,并进一步论证心智哲学和RT的互补性。

二、RT的隐喻观及不足

1 关联理论

Sperber和Wilson(1995)认为,主导人类交际的基本原则是关联原则。关联性是一个相对概念,其判断标准是话语所产生的正面语境效果的大小和理解所付出的努力程度:努力程度不变,正面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就越大,反之亦然;同理,语境效果恒定,努力程度越少,关联性就越大,反之亦然。其中认知付出取决于语言的复杂性、语境的大小以及语境的可及性等因素。而语境效果是新信息与受话者头脑中的语境假设相互作用产生的正面效果,包括:新信息与现存的语境假设相互作用,产生语境含意;新信息加强或证实了现存的语境假设;新信息与现存的语境假设相互矛盾或抵触。

根据交际关联原则:每一个话语都传达了一种最佳关联性。如果发话者发出了一个话语(明示交际行为的一种),那么受话者就可以假设发话者的话语值得付出努力去加工,并且这是发话者能力和意愿范围内具有最大关联性的话语,发话者用最小的认知付出获得的语境效果即是发话者意欲传递的交际意义。关联引导下的意义推导过程为:根据RT的推导机制,受话者的目标就是找到满足最佳关联行假设的解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她具体需要做到:确立话语的显义;补足认知语境假设(隐含前提);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隐含结论),满足所期待的最佳关联(Sperber & Wilson,2012a:13)。

2 RT的隐喻观

RT认为隐喻理解并不特殊,字面义、夸张义和隐喻义是一个连续统,都遵循上面的推理过程。以His room is a pigsty. 为例,根据RT的推理观,第一步确定话语的显义,包括消解歧义、确定指称、调整词汇意义等。该例中,受话者需要确定his和room的指称。第二步,需要确定隐含前提。隐含前提的推理需要认知语境的参与,“语境是一个‘心理建构体’,既包括传统的语境内容,还增加了信息处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假设,说话人通过显现的明示刺激(即话语),引导听话人激活话语理解所需要的社交文化等百科信息,形成各种语境假设”(冉永平,2012:19)。有了发话人的引导,受话人首先想到的假设是发话人意欲传达的意向假设。听到“猪圈”一词,受话人首先联想到的是“肮脏”、“不干净”、“不整齐”等。于是根据这些隐含前提,受话人进入推理的第三步,得出相应的语境效果,即获取新信息:他的房间很脏、不整齐等等。发话人为什么不直接使用比较直白的字面表达,而采用隐喻这种相对迂回的话语呢?RT认为,隐喻在传达字面义能够传达的信息以外还传达了额外的信息。隐喻,尤其是新奇隐喻在加工时,需要受话人付出额外的认知努力,换来的是更大的认知效果。

(1)Mother to a child: You are a piglet.

在英语中,形容某人憨笨一般用pig,极少使用piglet(小猪仔),因此受话者理解时需要付出额外的认知努力。凭借认知语境可以知道,小动物一般都是可爱的,成年的动物会对自己的后代有某种亲昵的态度。这句话包含:显义(母亲说我是小猪仔);隐含前提1(猪是笨的动物);隐含结论1(母亲说我比较笨);隐含前提2 (猪一般都不爱干净);隐含结论2(母亲说我不爱干净);隐含前提3(小猪比较可爱);隐含结论3(母亲觉得我很可爱)。

可见,凭借不同的语境知识中的假设作为前提,受话者会得到不同的隐含结论。RT认为,隐喻不只是传递一个明确的意义,上面三条隐意或许都是发话者意欲表达的信息,在不同的语境下这些隐意有强有弱,“最具创新性的隐喻要求受话者付出更多的认知努力,构建更多的认知语境,进而得到更多的隐意。总体而言,获得的潜在隐意越多,受话者承担的责任就越大,隐喻就越具有创新性”(Sperber & Wilson,2012b:335)。RT把能激活的潜在的隐意的多少作为衡量隐喻创新性的标准。“成功的新奇隐喻的‘奇’和‘美’体现于它的浓缩性,即一个松散使用的表达式能够决定一连串可接受的弱隐意”(ibid.)。总而言之,经典RT认为隐喻是用来表达一个或几个强含意和隐含意的过程。正是因为这种要表达的含意比较复杂,才使隐喻成为一种有力的工具,这就解释了我们感觉优美的隐喻往往对言者“言有余”,而对听着则“意无穷”。

3 RT隐喻观的挑战和不足

RT把隐喻的使用归因于传递多个隐意的思路面临如下挑战:第一,RT提到的语境效果有三个,而关于隐喻话语的语境效果的论述中,却只提到第一种语境效果,即用或强或弱的新隐意的多少来解释隐喻,隐喻的其他两种语境效果很少涉及,有以偏概全之嫌。第二,RT对具体语境下的真实语言用例重视程度不够。国外RT研究者大多根据自拟的语例和设想的认知语境,强调隐喻义的模糊性和难以捉摸性。我们在北大语料库用“公主”为关键词进行取例,发现在具体的语境下,其比喻用法并没有那么多的不确定性。

(2)像位骄傲的公主。

(3)这位“公主”一向被宠惯了,没人敢随便拿它做试验。

(4)可能是因为小香玉有太好的家庭环境,她已习惯于凡事找爷爷奶奶或妈妈商量,她在家里简直就像小公主。

在人们的认知语境中,存有很多关于“公主”的百科知识,但从上面例子不难看出,在具体的语境下,隐喻的意义比较确定,如例(2)中,被谈论的对象和公主一样共享“骄傲”的特征,例(3)中共享的特征是“受宠”,例(4)是“缺乏独立性”。按照RT的理论,这几条隐喻并未增加任何新信息。在这些情况下,使用隐喻的动因是什么?仅凭强弱隐喻观似乎无法回答。难怪乎,有学者感慨道:“一个令无数学者百思不得其解、令无数语言作品闪闪发光的人类语言之谜在Sperber和Wilson的眼中竟是小事一桩,不值一提,不由得让人泄气”(江玲,2009:139)。

三、心智哲学、感受质和感受意

感受质(qualia)问题是当代西方心智哲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指的是“感受、体验到的经验本身的性质或质的特征,也指对经验的质的特征或内容的感受”(高新民,2009:35)。例如疼痛可以说是一种经验,疼痛的“剧烈”或“轻微”、“难以忍受”或“不太好受”就是这种经验的质的特征(高新民、沈学君,2010:590)。心智哲学关于感受质的研究给语言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感受质在语言中就表现为一种感受意,是一种非概念化的体验(徐盛桓,2010;蒋勇军,2012)。感受质是主体直接感受事物时的心理感受或体验(如看到老虎感到害怕和恐惧),感受意则是语言所表征的事物给主体带来的心理感受或体验(如“谈虎色变”、“说梅止渴”等)。“语句中会有一些不同于句义和含意的但又可辨识的、而且可以在不同语言经验中得到一定程度的重复感受的特质,即‘感受意’”(徐盛桓、陈香兰,2010:334),这种超越显义和隐意的“感受意”就有可能是隐喻尤其是新奇隐喻的使用动机。

四、隐喻的感受意

如前所述,通过语言表现的感受质即是感受意。感受意就是除了获得新的语境隐含之外的又一种语境效果,它能够很好地解释交际者为何不直言表达新的命题,而采用隐喻来表达。也能解释为什么当前语境很明显的特征,发话者依然要用隐喻的方式加以点评,或者事后具体说明。以李白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为例,这是一种比喻兼夸张现象。作为比喻,其本体是“汪伦送我情”,喻体是“深千尺”的“桃花潭水”。本体和喻体有共同的特征──深。实际上,用“深”来讨论感情已经是隐喻了,也就是说感情的“深”和水“深”其实并不同义,前者本身就是一种比喻用法,这已经陷入了“以比喻来解释比喻”的循环论证了,再比如She is a block of ice,冰可以很“冷”,说人很“冷”就已经是在打比方了。桃花潭水不一定真的达到“深千尺”,这里用的是夸张手法,作者故意夸大自己的感觉,从而传递一种感受意,让读者感受到“汪伦送我情”之强烈的程度。感受意的解释思路可以让我们调出“隐喻解释中存在的循环论证怪圈”(范振强,2009)。再比如:

(5)她可真漂亮,皮肤像缎子一样滑,摸起来那个感觉,让人酥到了骨头里,啧啧,可惜呀。我怎么就把她的手机号给弄丢了呢。(《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录》)

该例中,发话者意在表达“皮肤很滑”,但是发话者没有选择用直接告知的方式,而选择了比喻兼通感手法,用“缎子”的滑,让读者感受到皮肤的感受意,即摸起来是什么感受。这也符合感受质的定义,即 “经验像什么”(高新民、沈学君,2010:589)。类似的例子还如“他怒火中烧”,受话者不仅能知道 “他非常生气”这个命题,还能通过“火烧”来感受到愤怒的感受意。上例中的本体、喻体和基底同时出现,这时感受意的传递就成了一种强隐意。

(6)这地方简直是个猪圈。你看他是怎么开店的呀!(北大语料库)

把住的地方比作“猪圈”,但没有具体交代是什么地方像猪圈,这时,受话者就需要结合语境进行推理以获得新信息。

根据北大在线语料库检索例(6)的前后文语境发现,这个地方的“脏”、“乱”特征是交际双方有目共睹的,那么为什么发话者还要使用“猪圈”隐喻呢?“猪圈”给人印象最深的感受是脏、乱、臭,而且其脏、乱、臭的程度比一般其他事物程度要深,因此受话者可以借助猪圈的感受质,推知发话者意欲表达“他住的地方很脏、很乱、臭气熏天”等特征。把住处比作猪圈也可以看成是某种程度的夸张,即夸大的是感受质,于是受话者在推知新命题含意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话语的感受意。可见,典型的喻体所承载的夸大的感受质在语用推理过程有助于帮助受话者成功推知发话者的意图。

有的事物有多种感受质,作者有“自主意志”,可以通过显现自己的意图,突显不同的感受质。语言的感受意也是一种含意,也需要推理,这体现了感受意的随附性。“心智活动对物理事件有依赖的一面,还有自主的一面,这就是心理事件对通过身体而感受到的物理事件的随附性”(徐盛桓、陈香兰,2010:336-337)。如:

(7)过去常有称诗歌创作为“带着镣铐跳舞”的,这“镣铐”多指韵律或技巧。我以为不仅写诗。一切艺术都是带着镣铐跳舞,这镣铐不是别的,正是灵感。对一个艺术家来说,如随时都能得到一副沉重的镣铐,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啊。(《灵感的镣铐》,刘绪源)

镣铐可以让人有束缚和沉重的感受,这是依赖的一面,发话者借助镣铐来描述诗歌到底突显的是哪一种感受意,可以有一定的自由度,这是自主的一面。上例在表达“镣铐束缚”和“镣铐沉重”的同时,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两种经验的性质,即感受质。“修辞手段的运用可以激活我们的对情感的现象学记忆,当我们读到或听到这些语词的时候可以获得相应的感受性质”(Pilkington,2000:184)。

就隐喻的效果而言,RT说隐喻表达可以“一石”(即隐喻表达)激起“多层浪“(即难以言表的一串有强有弱的隐意命题),强调了隐喻具有言简意赅的效果;修辞学说喻体的选择可以有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等效果;认知语言学说始源域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性才能唤醒主体的共鸣。现在看来,最能够给让读者有切身感受也是隐喻使用的深层动因。这样的分析可以拓展RT在语境效果方面的相关理论。

语境效果一:增加新信息。RT用“传递强隐意和弱隐意”来分析隐喻的使用动因,但解释不了例(2)-(4)中这种貌似提供重复信息的隐喻。根据心智哲学的感受质理论,我们认为隐喻在能够传达多个命题信息的同时,还可以传递新感受意。

语境效果二:增强已有信息。如果在隐喻表达的命题与当前语境信息重复时,隐喻的感受意就成为了强隐意,隐喻可以以一种更夸张、更强烈的方式让受话者再次“感受”已知信息。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的特征在当前的语境中如此明显而发话者还要以隐喻的方式再次描述;再以应景诗为例,《世说新语》记载曹植在“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诗中用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兄弟相残在当前是已知信息,此时隐喻用“燃”和“煎”的感受质来描述兄弟相残的感受,表达的是感受意。“诗人在创造诗歌时通过概念化,把抽象的、非概念的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情、情感或经验具体化,通过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等手段立象以尽意”(蒋勇军,2012:15)。

语境效果三:降低已有信息的可信度,甚至否定或取代已知信息。随附着丰富感受意的新命题比脑中没有感受质支持的旧命题更加可信,因此可以取消并替代原有的命题,这就是为什么隐喻具有较强的劝谏功能。例如,有这样一则香烟的电视广告,电视画面呈现的是碧海蓝天、青山绿水的美景,语音内容是:

(8)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让心灵去旅行……

从表面上看,该广告画面播出的美景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感受,似乎是提醒人们要享受美好感觉的过程,而忽略其结果,实际上影射的是吸香烟的感受,这可以从画面结束时某香烟的品牌名称的出现看出来。广告商试图用附载着丰富感受意的新信息(“吸烟带来美好享受过程(沿途风景)”)来淡化、抵消甚至取代人们心目中的旧信息 (“吸烟有害健康 (目的地)”)。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在本质上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束定芳,2000:30),而脑神经科学的研究也证明,满载感受或情绪会参与我们的推理和决策(Damasio,1994),因此广告商经常通过隐喻的方式增强受众的某种感受,从而实现说服的目的。再看一个多模态隐喻的例子:商家为了突出巧克力的口感,没有采取直言的方式广而告之。在电视画面中,伴随着轻柔婉转的音乐,女主人公咬一口巧克力,同时在巧克力中滑出一条巧克力丝绸,轻轻地绕着她的皮肤周身流动旋转,“愉悦一刻,更享德芙丝滑”的广告语随之出现。“某一给定的实物会有一些可辨识的特质,这些特质可以在不同的经验中重复体验到,因而具有某种普遍性,我称之为‘感受质’”(徐盛桓、陈香兰,2010:332)。即是说,感受质在各个模态之间是互通的,丝绸丝滑的 (触觉)感受质让读者“感受”到了巧克力的(味觉)感受质。广告利用视觉的美好感受凸显巧克力味觉的美好感受,试图让观众有“切身感受”。

五、心智哲学与关联理论的互补性

1 心智哲学对RT的补充

RT在强调隐喻的认知功能的同时,也认识到了隐喻同时可以传递命题以外的内容,RT把这种难以言表的内容称为诗性效果,“它们没有增加任何在当前环境中明示性很强的全新假设……诗性效果创造的不是共同知识,而是共同印象,具有诗性效果的话语的使用目的恰恰就是创造这种情感明示,而不是认知明示”(Sperber & Wilson,1995:224)。“诗歌与隐喻在许多方面有着共同的地方。隐喻与诗歌是同质的现象”(束定芳,2000:121)。因此RT的分析适合解释隐喻。RT虽然隐约意识到了存在某种超越命题的“共同印象”和“情感明示”,但是限于当时认知科学和心智哲学的发展程度,并没有进行深入挖掘隐喻背后的机理。他们甚至反对把“印象”、“意象”和“情感”纳入到语用学研究的视野,因为这些都“是非命题性的,语用推理无法介入”(Sperber & Wilson,1995:57)。心智哲学的感受质理论为我们解开隐喻的神秘面纱提供了一个新工具。

2 RT对心智哲学的补充

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其各分支学科(认知心理学、哲学、人工智能、神经科学、语言学等)呈现出交叉研究的趋势。有学者呼吁 “要深入思考心智哲学视域下语言研究的方方面面,特别涉及心智运作活动,捕捉其中的心理过程,将有关的虚拟存在作出规程化、条理化、可控化的整理,使在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中对虚拟存在的利用成为研究的重要过程”(徐盛桓,2012:129)。把心智哲学的感受质引入到语用学研究当中,分析语言的感受意也逐渐成为近年来语用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徐盛桓、何爱晶,2014)。语言意义分成了句义、含意和感受意。句义和含意是语用学一直关注的核心议题,但感受意又如何与语言学理论契合呢?虽然感受意具有“随附性”,但在真实的交际中绝不是游移不定的。根据RT,可以认为只有属于发话者交际意向范围的感受质,才是一种“感受意”,才是语用学的研究范畴。

“当心理感受基本上受事物的物理时间所决定,语言表达就可能是直义;一定程度上摆脱依赖而获得一定程度的‘自由意志’,这就会使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直义,向感受意延伸;含意是直义同感受意之间的东西”(徐盛桓、陈香兰,2010:337)。我们认为这样的思路与RT的分析框架是兼容的。受话者为了理解施喻者的意图,遵循最佳关联原则。在不同的语境下,符合最佳关联原则的既可以是直义,也可以是强弱含意,还可以是感受意,更可以是多种意义的结合。这就是隐喻意义的不可穷尽性,即隐喻“能表达用语言的字面意义无法表达的意义。隐喻意义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其不可穷尽性”(束定芳,2000: 83)。例如,莎士比亚的Juliet is the sun,文学研究者们争论了几百年也未能对它的准确理解达成一致意见。值得一提的是感受意也有强弱之分,有时候发话者在使用比较间接的语言表达(如隐喻)时,需要受话者付出额外的认知努力,换来的语境效果有可能主要是或强或弱的感受意。

六、结语

隐喻研究是多学科共同关注的课题,单靠一个学科之力并不能完全揭示隐喻的神秘面纱。隐喻既是一种认知现象也是一种交际现象,侧重交际的RT可以汲取心智哲学的学术营养,借用其对感受质方面的成果更全面和深入地剖析隐喻的语境效果。另一方面,心智哲学在给语用学提供理论资源的同时,可以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得到检验。只有与交际者意向相关的心智状态才是语用学的研究范畴,RT为感受质研究提供了语言学归宿。语用学和心智哲学的跨界研究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和很广阔的发展前景(范振强,2015:36)。

[1]Damasio, A.Descartes’ Error: Emotion, Reason, and the Human Brain[M]. New York: Putnam, 1994.

[2]Lakoff, G. & M. Turner.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3]Pilkington, A.Poetic Effects: A Relevance Theory Perspective[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0.

[4]Sperber, D. & D. Wilson. Loose Talk[A]. In P. Hanks & R. Giora (eds.)Metaphor and Figurative Language[C]. London: Routledge, 2012b. 323-337.

[5]Sperber, D. & D. Wilson.Meaning and Relevanc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a.

[6]Sperber, D. & D. Wilson.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 Blackwell, 1995.

[7]Tendahl, G. & W. Gibbs. Complementary Perspectives on Metaphor: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Relevance Theory[J].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8, (11): 1823-1864.

[8]范振强. 隐喻中的语境和连接介评[J]. 现代外语, 2009, (2): 205-207.

[9]范振强. 关联理论视域下的显义和隐义研究:问题与展望[J]. 外语教学, 2015, (2): 33-37.

[10]高新民. 受性质——新二元论的一个堡垒[J]. 甘肃社会科学, 2009, (5): 34-39.

[11]高新民, 沈学君. 现代西方心灵哲学[M].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12]黄缅. 会话含义的不确定性——心智哲学新解[J]. 外国语文, 2011, (2): 56-60.

[13]黄缅. 心智哲学视角下的反语研究[J]. 外语研究, 2012, (5): 18-23.

[14]江玲. 关联理论的隐喻观[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7): 134-139.

[15]蒋勇军. 诗歌感知效果中的“难以言说”——感受意对“言不尽意”的探析[J]. 外国语文, 2012, (1): 15-18.

[16]鲁俊丰. 心智哲学视角下的移就建构新解[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7): 123-125,141.

[17]冉永平. 词汇语用探索[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18]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19]孙振偎. 言外转喻属性强加联想模式构建的感受质解读[J]. 外语学刊, 2012, (6): 35-39.

[20]徐盛桓. 关注虚拟存在——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的一条方法论原则[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5): 129-134.

[21]徐盛桓. 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J]. 外国语文, 2010, (5): 30-35.

[22]徐盛桓, 陈香兰. 感受质与感受意[J]. 现代外语, 2010, (4): 331-338,436.

[23]徐盛桓, 何爱晶. 转喻隐喻机理新论—心智哲学视域下修辞研究之一[J]. 外语教学, 2014, (1): 1-6.

Relevance theory (RT) is concerned with the online processing of metaphor. It ignores the virtuality of language and thus cannot provide a full account of the contextual effects of metaphor. According to Philosophy of Mind (PoM), we can assume that one of the motivations of using metaphor lies in its capability of offering a chance for the addressee to experience the qualia of one thing in terms of another. Although qualia is characterized by supervenience as claimed by PoM, based on RT, it can be argued that only the qualia intended by the addresser are implicatures and constitute the research target of pragmatics. Moreover,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notion of qualia can enrich the framework of RT and in turn, RT can make the philosophical concept of qualia more relevant to linguists.

metaphor; relevance theory; contextual effects; philosophy of mind; qualia

H030

A

1008-665X(2015)05-0008-06

2015-02-10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非字面语言认知的神经心理机制研究”(14ZDB155);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汉语隐喻的逻辑研究”(11CZX052);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汉语虚词的行域、知域、言域考察”(10YJC740110);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具身认知视域下的转喻动态构建研究” (12JCWW02YB)

范振强,男,讲师,博士,研究方向:认知语用学

猜你喜欢
心智隐喻关联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书评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甘露珠宝 匠心智造,创新引领未来
奇趣搭配
智趣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