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敏
(曲阜师范大学 翻译学院,山东日照 276826)
《论语》的文化维度与翻译策略
范 敏
(曲阜师范大学 翻译学院,山东日照 276826)
尽管文化维度论已经成为文化研究的一个主要话题,但却很少在《论语》文化翻译研究中得到足够重视。根据《论语》英译现状,以五个译本为个案分析,从四个层面探讨了《论语》的文化维度及其英译的传播问题。试图论证在文化崛起的语境下探讨《论语》文化维度的翻译意义在于使其具有国际文化特征的文化内容获得西方读者的认同。
《论语》;文化维度;翻译策略
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的重要软实力。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中国作为文化强国应适度推行自己的传统文化外译。《论语》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涵盖了孔子的哲学观点、政治主张、伦理道德观念及教育思想等各个方面,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我国世界话语权的提升,作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中华传统文化溯源的《论语》及其跨文化翻译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
《论语》英译迄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国内及香港的《论语》译者主要有林语堂、刘殿爵、李天辰、王福林、丁往道、许渊冲等。《论语》的英译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集中在译学界,研究焦点由语言过渡到文化。通过检索中国CNKI期刊网,近20年国内对《论语》及其翻译的研究多达百余篇,其中很多文章涉及文化翻译研究。如儒风(2008)阐释了《论语》英译的五种不同文化翻译策略,指出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往往会在翻译策略中注入自己对文化的想象。杨平(2011)指出,西方学者对《论语》翻译中的文化利用现象或表现在以西方哲学和宗教文化概念代替中国思想,或从中国经典中寻找《圣经》的痕迹,或是利用翻译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黄国文 (2011)则从语篇的角度对《论语》文化内容的翻译进行了探析。
国外的《论语》翻译及其研究历史较久,19世纪及之后出现的众多译者以汉学家与海外华人为主,如Ku Hung-ming,Lionel Giles,Arthur Waley,Ezra Pound,Simon Leys,Roger Ames和Henry Rosemont,Edward Slingerland。译文研究多集中在汉学界,主要侧重从哲学与社会学层面论述译本的思想意义。通过检索Solo(Search Oxford Libraries Online)核心词the Analects,约有70多项论著,主题趋向多元化,大多涉及《论语》的解读、翻译、现代意义以及译本述评、关键词翻译及翻译的传播研究等问题。如Arthur Wright(1960),Daniel Gardner(2003),Pertti Nikkilä(1992),Yao Xinzhong(2000)与Chang Chi Yun(2012)阐释了《论语》的核心概念及儒学文化的现代解读、生存与创新等问题,并结合现当代语境探讨了西方学者对中华传统文化关键词汇的理解、领悟与接受等问题。
目前《论语》文化英译研究大多集中在语内或语境研究,多是微观分析其中句词等蕴含的文化内容及其可接受性,或者宏观分析在跨文化传播中遇到的瓶颈与解决策略。但是从文化维度视角探讨《论语》文化翻译及其翻译策略的研究还有待探索。本文将从文化维度视角对《论语》及其翻译作进一步探讨,试图全面、系统、深刻地对其文化内容作出诠释,以期对中国文学典籍的外译研究有所启示。
《论语》包含了大量的中华传统伦理文化。文化在本文中是指“世世代代通过个人与集体习得的知识、经历、信仰、价值、行为、态度、意义、阶级、宗教、时间概念、角色、空间、宇宙概念以及人工制品等的积累与沉淀”(Samovar,Porter & Stefani,1998:36)。文化一般可以分为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精神文化与生态文化等多个领域。根据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文化维度的理解及其定量参数指标也会有所不同。我们将借助文化维度(culture dimension)理论对《论语》中的儒学文化进行解读。文化维度论最早用于荷兰国际文化合作研究所所长霍夫斯塔德(Hofstede,2010)及其同事对文化因素进行的定量研究,涉及了基于西方文化的五个文化维度,即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刚柔性和长短期方向指数。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collectivism)表示个人与群体间的关联程度。个人主义文化注重个体目标与个人发展,而集体主义文化则更强调集体目标与圈内及圈外的互相依赖。权力距离表示人们对组织或机构内权力较少的成员对权力不平等这一事实的接受程度。权力距离大的文化成员强调强制力和指示性权力,而权力差距小的则认为权力的运用应当合法,重视专家或合法性的权力。不确定性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表示人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态度。规避不确定性程度较强的文化往往有明确的社会约束和原则来指导所发生的行为,而规避不确定性程度较弱文化的社会约束和原则就不那么明确和严格。刚柔性(masculinity/femininity)表示人们对男性和女性社会角色如何分配的认识。阳刚型社会的文化成员推崇成就、雄心、物质、权力和决断性,而阴柔型社会则强调生活的质量、服务、关心他人和培养后代。长期方向性指数(long-term orientation index)表示人们是否更注重忍耐、努力及长期发展,还是注重短期目标。
中国文联以多个国家作为研究调查对象,以东方文化构面为基础,提出了基于东方文化的四个文化维度,即长期导向、合作性、仁爱心和道德纪律。长期导向表示人们对待长期生活的态度,长期导向高的社会倾向于节俭、积累、容忍和传统,追求长期稳定和高水平的生活。合作性表示人们之间相处和睦、友好、认可的程度。仁爱心表示人们对待他人的礼仪性、耐性和爱心程度。道德纪律表示人们远离不符合道德和规则事务的距离和坚定的态度。《论语》的内容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强调仁、礼、义等价值思想与为人处事、为政以德等道德伦理。根据东方文化特征与《论语》的文化内容,《论语》的文化维度可以划分为仁爱心、长期导向、和谐性与道德规则。
第一个维度仁爱心的基础是仁、君子、道、礼、善、德、信、义、孝、忠等基本品质。《论语》体现了孔子仁的核心思想。通过对语料库进行统计,《论语》中前12位的文化价值高频词汇为“知”(118)、“仁”(110)、“君子”(108)、“道”(89)、“礼”(75)、“善”(42)、“德(40)、“信”(38)、“贤”(25)、“命”(24)、“义”(24)、“直”(22)。其中“仁”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仅次于“知”。相对于其他价值术语而言,该词汇的出现频率还是相对较高的,体现了《论语》重视修养与为政以德的主要哲学思想。冯庆华(2012:5)曾经指出:“在一个文本里使用频率特别高的词语。用一个词语在整个文本中所占的百分比或者该词语在整个词频中所占的前后位置来决定该词语是否为高频词。每个文本由于大小不一样,因此选择或定义相关文本的高频词的百分比或排序位置也会有所区别。”《论语》中的仁常常理解为一种从家庭出发的体现尊卑长幼、贵贱亲疏、带有阶级差别的爱。而这种爱体现在孝、弟、忠、信的道德礼教以及君臣与父子的奴隶制秩序上。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充分说明了仁德的价值和力量。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恭、宽、信、敏、惠(《阳货》)与追求仁德的方法,即“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
第二个维度长期导向即修身之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长期导向表示对待长期生活的态度,为政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孔子认为,从政者必须勤勉忠诚,言行一致,举止端庄。孔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颜渊》),“先之劳之”,“无倦”(《子路》)。孔子还认为,在处理政务时应当慎重,要深入实际,多听多见,了解实情,以免犯错误。“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为政》)
第三个维度和谐性是人调节、平衡上述两个维度的中和力量。理想的实现需要由礼约束。就像有子所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中提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赤与孔子谈论各自的志向。子路说他用三年能治理好一个千乘之国,“可使有勇”。冉有说三年能把一个小国治理好,足民知礼乐。公西赤要建宗庙,愿意当个小官。曾皙则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一维度是中国文化中静的部分,能够让民族文化更加内敛、平和、延续与长远。
第四个维度道德规则表示人们远离不符合道德和规则事务的距离和坚定的态度。这一维度是实现其他三维度的底线与保证。孔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君主要治理好国家,必须端正自己本身,严格要求自己。如果己正,管理国政就不会有什么困难;如果自己不端正,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就不可能去端正别人,也就无法治理国家。孔子还提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卫灵公》)
长期导向、道德规则、仁爱心与和谐性这几个维度相互影响,互为补充,共同构成《论语》的文化维度价值观,并对传播和谐世界理念,解决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与信仰差异所导致的冲突等问题能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全球化背景下,借鉴语言文化翻译战略,传播体现中国传统社会价值和软实力的优秀中华文化,同时借助儒学话语体系,汇通中西文化,成为当代《论语》英译与传播的重要策略。
在症状辨别困难时可采用简单方法辨别,即将病叶取下,放在一个干净的塑料袋中喷水保湿,15~20℃下放置24~48小时,若背面病部有霉层产生就是霜霉病,无霉层而有菌脓溢出就是细菌性角斑病。
《论语》文化维度的翻译受制于很多因素,如译者、作者对译者的态度、出版社以及可译性等。虽然译本的出版常常受到出版商与市场等因素以及意识形态与赞助人等政治因素的影响,但是读者对异域文学的接受往往是因为翻译而成为可能。《论语》若要走向世界,就需要发挥译者的主体性,采用中西译者合作与世界性书写的途径,把其中的优秀文化介绍给世界。本文主要以理雅各、辜鸿铭与安乐哲的《论语》译本为例。
(1)吾十有五,而治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理雅各:The Master said, “At fifteen, I had my mind bent on learning.
At thirty, I stood firm.
At forty, I had no doubts.
At fifty, I knew the decrees of Heaven.
At sixty, my ear was an obedient organ for the reception of truth.
At seventy, I could follow what my heart desired, without transgressing what was right.”
安乐哲:The Master said: “From fifteen, my heart-and-mind was set upon learning; from thirty I took my stance; from forty I was no longer doubtful; from fifty I realized the propensities of tian(tianming 天命); from sixty my ear was attuned; from seventy I could give my heart-and-mind free rein without over stepping the boundaries.”
以上这段话既包含了《论语》的长期导向与道德规则维度,也涉及仁爱心与和谐性的维度,揭示了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特点的哲理思想。这句话是孔子为政时的自我报告,告诫人们要有远大目标,要自强自立,规则有度,同时要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要有仁爱之心以及与人协作相处的能力。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我们将从《论语》的仁爱心、长期导向、道德规则与和谐性这四个维度进一步分析。
1 仁爱心维度
仁爱心维度主要体现在“吾十有五,而治于学”这句话中。孔子非常强调博学、治学与礼义仁德等的实践与学习,认为人的道德修养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此句话的翻译,里雅各与辜鸿铭把介词译成at,安乐哲使用了介词from。前两个译者都把“心”译成相对静态的词汇mind,而安乐哲则翻译成具有连续性特点的词汇heart-and-mind,以揭示心智的不可分割性。关于“学”的翻译,learn含有处处皆学问的意思,要远远好于study。相对于其他两个学者而言,安乐哲主要从过程哲学的视角翻译《论语》,尽量把孔子思想的动态特点原汁原味地传达出来。因此,他在翻译时经常采用过程性的、动态性的、关联性的术语与动名词结构,以阐释一切事物都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历史现象。
2 长期导向维度
长期导向维度在原文中主要体现在“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这句话中,即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除了上面讨论的有关介词翻译的差异之外,辜鸿铭使用了完成时态与no more结构,安乐哲增加了no longer。现在完成时表示过去发生或已经完成的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结果,也可表示过去已经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动作或状态。no longer主要用来表示时间或距离不再出现某种情况,意在对现在和过去的情况加以比较,一般修饰延续性动词,表示某个动作或状态不再延续下去。与里雅各的译文相比,后两个译者的译文强调了整个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更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含义。
3 道德规则维度
道德规则维度体现在整句话中,在五十岁知天命前需要立志向学,独立于世,并通晓社会的人情世故,五十岁后则会更多考虑个性独立与追求自由。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与道德都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同属上层建筑的概念,而且两者相互作用。但从社会作用来看,道德的概念远远大于宗教的概念。对于“五十而知天命”这句话所体现的宗教思想,理雅各的宗教倾向在译文中最明显。理雅各既是近代英国著名汉学家,又是一名传教士。他把《论语》翻译和研究儒家经典当作是宗教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便更好地熟悉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有针对性地教化国人,同时也是为了证明基督教优于儒教,基督教和儒教有相通之处,企图用基督教取代儒教。他认为,《论语》文化中的帝或上帝等于西方基督教里的神,所以把“天”翻译成 heaven,并认为中国人的天与西方的heaven都是指God,其实heaven在西方是指天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异化策略并没有真正把《论语》的文化维度传达出来。这是由于中西文化差异,东西方读者对宗教的领悟会有所不同。
辜鸿铭则重在向西方人倡扬东方的文化和精神,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辜鸿铭的翻译表现了他的儒学即国教的观念。他认为:“能够在实际中对民众在精神上进行管理的组织形式或思想、学说等,都可以在广义的概念上称之为‘宗教’。因此,他把指导古代中国民众行为规范的儒家思想称之为中国的国教,即‘儒教’。然而,‘宗教’所教导民众的这些原则并蕴含着宇宙的真理。他进一步认为,不仅‘宗教’蕴含着这些真理,而且一切深刻的哲学、文学、艺术等人类表现形式是第二层次的。”(王京涛, 2013:23)他还认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际的组织构架中,儒学都是一种国教。他在《中国人的精神》中指出:“儒教是中国的国教,相当于其他国家的教堂宗教。儒教也利用一种相当于教堂的组织来使人服从道德规则。在中国的儒教里,这个组织就是学校。在中国,学校就是孔子国家宗教里的教堂。”(同上:39-40)因此,他将上例中的“天命”译为“宗教中的真理”,其实是指宇宙的真理。
安乐哲以一种哲学思维来翻译和诠释儒家经典,对《论语》中的术语有着自己新的体悟和见解。他采用拼音加汉字的增益或创造性策略翻译“天命”,体现了中国的语言文化特色。安乐哲认为,全球化语境中文化间的真正比较不是为了总结出高低地位的不协调关系,而是要平等地对待双方视野的丰富和提升。在他看来,中国人具有宗教感,儒家思想是一种宗教,是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超越的上帝为中心的宗教。他认为,西方学者按照西方宗教观念来理解中国哲学,把中国思想基督化,并将中国的天理解为基督教中上帝的观点是不对的。他认为,是礼而非天才是儒学宗教性的核心,儒家由于缺少一种分离的、自主的个体观念,没有产生普遍的人权思想,但由于重礼的传统重视家庭和社群的作用,则发挥了西方人权观念的某些作用。安乐哲对中国哲学独特的理解和翻译思想体现在《论语》的翻译中,逐渐改变了西方人对中国哲学的看法,并使中国儒学文化的深刻含义逐渐被西方人所理解和接受。
4 和谐性维度
和谐性维度主要体现在“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中,即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变得自由与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但也不会超出规矩。这是思想和言行融合的最高道德境界,即当所有的规矩大道已经成为生命的习惯时,人们就能够做到从心所欲,就会自觉地而不是刻意地遵守道德规则。通过译文比较可以看出,除了介词翻译的差异以及heart与heartand-mind的差异之外,三译文最主要的差别体现在对“不逾矩”的翻译。相对而言,without overstepping the boundaries更加接近原文意思,更加贴切、形象与生动,包含的内容更丰富。
由以上讨论可以看出,《论语》中文化维度的传递由于译者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而体现出不同的接受效果。在当前文化崛起的语境下,要使《论语》中具有国际文化特征的文化维度获得西方读者的认同与接受,就需要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发挥主体性与主观能动性。身兼读者与译者的双重身份,译者常常要考虑目标语读者的阅读期待与审美距离,根据文化翻译语境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李运兴,2010)。译者的翻译能力、认知心理结构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都会影响对译文文化维度的整体传达效果。谢天振(2014:7)曾指出:“由于译出行为的目的语对方对你的文学、文化尚未产生强烈的内在需求,更遑论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接受群体和接受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译出行为的发起者和译者如果也像译入行为的发起者和译介者一样,只考虑译得忠实、准确、流畅,而不考虑其他许多制约和影响翻译活动成败得失的因素,包括目的语国家读者的阅读习惯、审美趣味,包括目的语国家的意识形态、诗学观念,以及译介者自己的译介方式、方法、策略等因素,那么这样的译介行为能否取得预期的成功显然是值得怀疑的。” 由此可见,《论语》中文化维度的成功传递并不只是简单的问题,而是需要考虑语篇、社会、文化与受众等众多因素。只有译介的内容传达给受众并为之接受,译文文化维度的传递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国际间的跨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学者也意识到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学思想在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译者适当运用文化翻译策略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使西方读者真正有效、得体、适度地接受中华传统文化,进而塑造良好国际形象,建构中国话语权已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论题。西方读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成功接受不仅是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条件,而且也能有力体现译者对西方读者的人文关怀与尊重。探讨《论语》文化维度的译介及其传播策略对于研究中国典籍文学的译介与跨文化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Chang Chi Yun.Confucianism: A Modern Interpretation[M]. O. Lee (trans.).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
[2]Gardner, D.Zhu Xi’s Reading of the Analects: Canon, Commentary, and the Classical Tradition[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3.
[3]Hofstede, G.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 Software of the Mind[M]. London: Mcgraw-Hill Book of Company, 2010.
[4]Nikkilä, P.Early Confucianism and Inherited Thought in the Light of Some Key Terms of the Confucian Analects[M]. Helsinki: Finnish Oriental Society, 1992.
[5]Samovar, L., E. Richard & L. Stefani.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 Belmontand: Wadsworth Publishing, 1991. [6]Wright, A.The Confucian Persuasion[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7]Yao Xin zhong.An Introduction to Confucianism[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8]冯庆华.思维模式下的译文词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2.
[9]黄国文.《论语》的篇章结构及英语翻译的几个问题[J].中国外语, 2011, (6): 88-95.
[10]李运兴.翻译语境描写论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11]儒风.《论语》的文化翻译策略研究[J].中国翻译, 2008, (5): 50-54.
[12]王京涛.西播《论语》回译——辜鸿铭英译《论语》详释[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13.
[13]谢天振.中国文学走出去:问题与实质[J].中国比较文学, 2014, (1): 1-10.
[14]杨平.中西文化交流视域下的《论语》英译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1.
Although cultural dimension theory has become the major topic in cultural studies, it’s paid less attention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studi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ive English versions ofThe Analec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ltural dimensions and spreading ofThe Analectsto demonstrate that the discussion of cultural dimensions under the context of cultural rise can help make the cultural content with international cultural features inThe Analectssuccessfully accepted in the western culture.
The Analects; cultural dimension; translation strategy
H315.9
A
1008-665X(2015)05-0034-06
2015-06-10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中国译论的社会文化批判”(14YJA740060);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论语》文化英译海外接受研究”(2014M551433);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论语》跨文化传播与中国形象话语建构”2013(1792号)
范敏,女,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人员,研究方向:篇章语言学、文化与典籍英译、翻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