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铎,彭 涛,张之旭,宣瑞斌,曾 胜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人民医院,贵州550025)
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在尿道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吴 铎,彭 涛,张之旭,宣瑞斌,曾 胜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人民医院,贵州550025)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在尿道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例尿道损伤患者,均先对严重的合并伤进行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行尿道损伤的治疗。结果:本组10例均1次置管成功,4例完全断裂者术后1周解除牵引,术后留置导尿管4周,行不定期的尿道扩张。结论: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尿道损伤;应用
随着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在临床上陆续出现了采用内窥镜技术治疗尿道损伤的报道,我院自2010年8月~2014年8月采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患者1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本组10例,均为男性。年龄20~48岁。致伤原因:骨盆骨折2例,跌落挤压2例,骑跨伤6例;前尿道损伤8例,后尿道损伤2例;完全性尿道断裂4例中后尿道2例,前尿道2例;不完全性尿道断裂6例中后尿道2例,前尿道4例;在新鲜外伤患者中合并颅脑损伤1例,合并多处骨折2例。10例术前经试插包括带导丝的导尿管均未获成功。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尿道口流血,会阴血肿,排尿困难,尿潴留及合并器官损伤的症状和体征等。
1.2 治疗方法
首先治疗严重的合并伤,待病情稳定后,再行尿道损伤的治疗。先试插包括带导丝的导尿管,如失败则行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硬膜外麻醉下,截石体位,F8/9.8wolf输尿管镜经尿道外口插入尿道直至损伤部位,液压灌注泵仔细冲洗并清除损伤尿道部位积血块,寻找和观察尿道损伤的部位、范围、程度,借以明确尿道损伤临床病理类型,是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的尿道断裂。骑跨伤所致尿道球部损伤的部位多见于尿道腹侧,损伤段尿道的连续性多半尚完整。如果近端尿道完全断裂或伴有移位时,识别断裂尿道近端的黏膜和可能的近端尿道管腔是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借助F3~5输尿管导管或斑马导丝,输尿管镜通过损伤段尿道进入膀胱,确认观察到膀胱黏膜、膀胱腔及有尿液流出,证实输尿管导管或斑马导丝在膀胱内,留置输尿管导管或斑马导丝退出输尿管镜,在输尿管导管或斑马导丝引导下放置F20三腔气囊导尿管,导尿管有尿液流出则证实会师成功。对完全性的尿道断裂患者,术后将导尿管与躯干成45°角牵引固定于大腿内侧。牵引力400~600g作牵引固定1周。
本组10例均1次置管成功,4例完全断裂者术后1周解除牵引,术后留置导尿管4周,行不定期的尿道扩张。6例不完全断裂者根据损伤程度,术后留置尿管2~4周,根据尿线情况行或不行尿道扩张。随访3个月~4年,排尿通畅,无尿等待,尿线粗,无残余尿和尿失禁,性功能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尿道损伤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尿道会师术和尿道吻合术。这两种术式有着许多难以避免的并发症。而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却有着传统手术所不具备的优点:由于是在尿道管腔内进行,避开了对尿道周围及耻骨后间隙的解剖,因此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未造成尿道及周围组织进一步损伤,出血少,术后恢复较快,住院时间缩短,术后发生尿道狭窄和性功能障碍的几率亦小;术中能明确损伤的部位和病理类型,有利于确定术后导尿管的拔除时间及是否行尿道扩张。尿道挫伤者2周拔除导尿管后不作尿道扩张,部分裂伤者3周拔除后视排尿情况作不定期尿道扩张,尿道断裂者一般术后4周拔除并作不定期尿道扩张。在尿道损伤治疗方面,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众多的争议。近年来有些学者主张,只要病情允许,应尽可能早的行尿道会师术,使尿道复位并恢复连续性,防止断端移位短缩,减少尿失禁、尿道狭窄和阳萎的发生。
尿道损伤应根据损伤的部位、程度、是否合并有其他损伤等具体情况做出选择。后尿道损伤的患者只要全身情况允许的话,可首选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因为损伤处尿道组织新鲜容易辨认、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发生尿道狭窄的几率相对较少。如合并有严重的复合伤则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待病情稳定后择期手术。前尿道损伤的患者多见于尿道球部,因尿道球部相对比较固定,而且腔径比较宽大,如尿道的连续性仍然存在,或断端尿道无明显移位,也可以采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比较低。如果尿道球部完全断裂而且明显移位,则主张行尿道球部吻合术。
[1]王贺彬,陈冬,方志启,等.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在尿道损伤中的应用 [J].安徽医药,2007,28 (6):524-525.
[2]周凤昌.窥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后尿道损伤56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9,20:207.
R699.4
B
1002-2376(2015)03-0060-02
201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