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天运(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齐齐哈尔161006)
论典故词典义的横向平列性特征
——兼谈《辞源》对典故词的处理问题
苏天运
(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齐齐哈尔161006)
摘要:典故词是用典者在造词用典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典故词具有典源、典面、典义与典例四个要素。典义作为典故词的四要素之一,其产生过程与典源和用典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对典义特征的探讨亦应围绕典源和用典者展开。通过对《辞源·寅集》典故词典义的全面考察发现,横向平列性特征(即典故词的多原义性)是典义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一特征产生的关键原因是典源信息要素的复杂性,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事典信息要素的多样性与语典信息要素的特殊性。辞书编者在对典故词的典义进行交代时,应紧紧围绕典故词的典源特征来进行,以免造成对多原义典故词典义的漏收。
关键词:《辞源》;典故词;典义;典源;用典
典故词是用典者在造词用典的过程创造出来的。典故词由典源、典面、典义与典例四个要素构成,“典义”即指典故词的意义。典故词的典义问题是词汇学研究与探讨的重要问题,也是辞书处理典故词的关键问题。典故词存在于一定的文献典籍系统之中,有着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加之去今久远,对其意义进行正确的解释不仅是阅读者理解和运用的需要,同时也是典故词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欲对典故词的典义进行正确解释,准确把握典义的特点便成为首要前提。典故词作为有别于普通词语的特殊词汇,其意义特征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典义的横向平列性这一重要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典义的其他特点我们将另文探讨。
王光汉先生认为,典故词的典义就总体来说属于修辞义一类,它与一般词语的修辞义一样,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可能并不太多[1]。王光汉先生精要阐明了限制典故词典义纵向引申的关键原因。值得一提的是,典故词的典义虽不能像普通词语那样自由灵活地引申,却并不影响典故词多个义项的产生。在典故词系统中不乏多义词的存在,只不过其多义产生的途径有异于普通词语而已:典故词多个义项之间纵向引申的关系很少,多是横向平列的,典故词各义项之间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而是空间上的平行并列关系,即典故词可以有多个原义(典故词的意义生成过程较为复杂,具有诸多不同于普通词语特别是单音词的特点,故在探讨典故词典义问题时我们不再使用“本义”的概念,而是援引唐子恒先生的观点,把一个典故词形成之初的意义称为“原义”[2])。典故词与普通词语意义的这种差别性也正是典故词的意义特征之所在。
例如:
【带牛佩犊】
汉宣帝时,渤海郡一带发生饥荒,龚遂被任为渤海太守,劝民务农。见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见《汉书》八九《龚遂传》。参见“卖剑买牛”。(见《辞源》第980页)
按,编者在对“带牛佩犊”这一词条进行处理时只给出了典源,对典义与典例均没有进行交代。编者进行如是处理,大概是出于对典源的不解。典义是用典者根据典源创造出来的,如果对典源不理解的话,自然就无法知晓典义。通过对后世大量文献用例的测查,我们发现“带牛佩犊”有两个典义:
典义一:佩带兵器
宋·方岳《秋崖集》卷十九《邵武军到任谢庙堂》:“盖樵外之为郡多风波之悍民,问马及羊莫施钩距,带牛佩犊,动以兵争。”
元·叶颙《樵云独唱》卷六律诗《时论田亩输银赋二律俾主事者知之》:“剑不潜锋岁未丰,带牛佩犊走西东。”
典义二:不务农桑
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带牛佩犊,辍耕者连孤竹而寇潢池。”
宋·张守《毗陵集》卷三《谢除知福州到任表》:“雖愧昔賢,易帶牛佩犢之風。”
“佩戴兵器”和“不务农桑”之间很明显不具有时间上的纵向引申关系,两者均是典故词“带牛佩犊”的原义。
《辞源》编者当补出典义与典例。
再如:
【审雨】
相传北朝魏卢汾做梦,听见槐树洞内有笑语、音乐声,见有宫宇,其堂额叫“审雨堂”;忽然大风至,屋梁倾折。醒后用火照之,原来是一蚁穴。见《太平广记》四七四《卢汾》引《穷神秘苑》。堂称审雨,是因蚁能知雨而移穴。后以审雨堂比喻虚幻。元方回《桐江续集》三《老悔》诗:“即今安在凌烟阁,毕竟无非审雨堂。”(见《辞源》第862页)
按,《辞源》在对此词条进行解释时首先以概括叙述的方式进行了溯源,然后给出了典义与典例,对典故词的解释要素全部交代全了,这是值得肯定的。所存在的问题是所立词目与文献用例不符,词目当为“审雨堂”。典义也没有交代齐全,经过后世文献用例测查,我们发现“审雨堂”的典义有两个:
典义一:指代蚁穴
清·黄任《秋江集》卷六《杂诗十七首》之十二:“槐根个个夸盘错,新筑三间审雨堂。”
清·陈梦雷《松鹤山房诗文集》卷八《即事有感》其二:“偶遗片脔投阶下,审雨堂中聚议喧。”
典义二:比喻虚幻
元·方回《桐江续集》三《老悔诗》:“即今安在凌烟阁,毕竟无非审雨堂。”
清·朱寯瀛《金粟山房诗钞》卷八《太学古槐四律》:“几曾生桂兆封侯,审雨堂闲且自由。”
“指代蚁穴”与“比喻虚幻”之间亦不存在纵向引申关系,横向平行并列关系显而易见。
《辞源》编者应将词目改为“审雨堂”,补出“指代蚁穴”这一典义。
通过全面考察《辞源·寅集》中的典故词,我们发现了决定典义横向平列性特征的关键要素——典源。典故词是用典者在造词用典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典故词诞生后,其所脱胎的典故便成了典源。典源中往往含有诸多信息要素,用典者在确定自己所要运用的典故后,便会考虑从中提取怎样的信息要素来表达意义,这就涉及到用典者对典故信息要素的择取问题:用典者会从典故的诸多信息要素中择取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义相契合的要素进行加工,而那些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义无关的要素则会被忽略。典源信息要素被择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用典者创造典义的过程。因为典故与用典者所要表达的意义之间是存在一定距离的,是用典者消除了这种距离,把典源要素义变成了自己所要表达的典义。当典源要素义被择取出来之后,典义也就随之被用典者创造出来了。而不同用典者在运用同一典故时又会有不同的表达需要,对同一典源进行信息要素的择取角度定会有所差别,这便为典故词典义的横向平列性特征的产生提供了充要条件。
(一)典义具有横向平列性特征的原因之一—— 事典信息要素的多样性
事典是由用典者引用旧有书面典籍中的历史事件、神话传说或逸闻趣事所形成的典故。大致包括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要素,以完整叙述某一具体故事或勾勒某一事件场景。事典的这种多要素性,为典义横向平列性特征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例如:
【尹邢】
汉武帝同时宠幸尹夫人与邢夫人,不令两人相见。尹夫人向武帝请求见邢夫人。相见后,尹夫人“乃低头俛而泣,自痛其不如也”。见《史记·外戚世家》。后称彼此嫉妒为“尹邢”。宋苏轼《分类东坡诗》四《芙蓉城》:“从渠一念三千龄,下作人间尹与邢。”又把因嫉妒而避不见面称为“尹邢避面”,本此。(见《辞源》第901页)
按,《辞源》对“尹邢”这一典故词所给出的典义是“彼此嫉妒”。但经过文献测查我们发现,《辞源》对“尹邢”典义的交代不够全面,在后世的文献用例中,“尹邢”实际上有两个意思:
典义一:彼此嫉妒
明·陈函辉《小寒山子集·南池后十五首·四女树与彦深考其故事不得》:“佳人独立怜燕赵,女对相看妒尹邢。”
清·百龄《守意龛诗集》卷十三壬子《结交行赠王吉庵》:“独行不假駏驉负,两美要防尹邢忌。”
典义二:美女的代称
元·胡天游《傲轩吟稿·双头莲》:“张孔断魂埋玉井,尹邢妖魄寄金茎。”
明·陈函辉《小寒山子集·孟秋沈君厚年兄……俱在座》:“草玄莫问凌云赋,半醉相看泪尹邢。”
“尹邢”的典源记载了汉武帝同时宠幸尹夫人与邢夫人,不令两人相见的故事。人物要素是“尹夫人与邢夫人”,两位夫人均是美女,事件要素是“尹夫人与邢夫人相互嫉妒”,这些典源信息要素被用典者提取出来,创造出了“美女的代称”与“彼此嫉妒”两个典义,两典义之间是平行并列的关系。《辞源》编者应补出“美女的代称”这一典义。
又按,“尹邢避面”仅指“彼此不相谋面”,《辞源》给出的“因嫉妒而避不见面”的释义欠妥,因为“避不谋面”并不均是由“嫉妒”所致。如:
清·杜文澜《采香词》卷一《揬春》:“尹邢避面任褎滞,残寒眉黛慵展巾。”
清·陈衍《石遗室诗集》补遗《岁暮怀人诗十五首》之十三:“尹邢避面仇如海,却念周郎赤壁功。”
清·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卷二画类二《黄鹤山樵松山书屋轴》:“终惜尹邢避面,不能较其短长肥瘦耳。”
在上举3例中,第1例的“尹邢避面”用以指女子之间因嫉妒而不相谋面,其他两例则均无嫉妒之意,尤其是第3例,指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不见,而是物与物之间的不见,表达了诗人对无法将两幅名画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遗憾心情。
可见,“尹邢”与“尹邢避面”的意义是不同的,只能说相关而已。依据《辞源》自身体例,不应将“尹邢避面”放在“尹邢”条目之后,而应以“参见”的方式分立出去。
再如:
【封使君】
《太平御览》八九二《述异记》:“汉宣城郡守封邵,一日忽化虎,食郡民。……故时人语曰:‘无作封使君,生不治民死食民。’”使君,太守的敬称。传说故事反映了对贪官污吏的憎恨。后来诗文中以封使君为虎的代称。(见《辞源》第870页)
按,《辞源》编者在对“封使君”进行处理时以“形引”的方式进行了溯源,即没有采用概括叙述的方式,而是直接对典源文献所记载的内容扣住词目进行了引述,然后又给出了典义,这是编者在对此词条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值得肯定的部分。但编者所给出的“虎的代称”这一典义实际上只是“封使君”典义的一种,详见下面文献用例:
清·张埙《竹叶庵文集》卷五诗《五凤皇池上集一·罗山人画伏虎禅师》:“吾愿驺虞满地偕麒麟,世上无呼封使君。”
清·张学举《南坪诗钞》卷二《感兴》:“南山有白额,奋须磨巨齿。云是封使君,食民复尔而。”
“封使君”在后世文献用例中还有“指代贪官污吏”这一典义:
清·刘嗣绾《尚絅堂集》卷三十六五《甲集上·艾虎行》:“封使君,政则苛,泰山之妇涕泗沱。”
清·彭孙贻《茗斋集》卷十七《午日咏五毒·虎》:“不如封使君,闻更猛于虎。”
“封使君”这一典故词的典源记载了“汉宣城郡守封邵生前不爱惜百姓,死后化虎食百姓的故事”,典源中的人物要素是“封邵”,事件要素是“封邵生前和死后的作为”,这两大信息要素被用典者加工成了“封使君”的两个典义。
通过对“尹邢”与“封使君”之类典故词典义的探讨不难发现,由于事典结构要素的多样性,使不同用典者在面对同一典故时拥有了多种不同的择取信息要素的角度,即可以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诸多要素中进行选择,进而创造出了多个原义。辞书编者在对事典典故词的典义进行处理时,一定要全面进行文献检索,避免造成对多原义典故词典义的漏收。
(二)典义具有横向平列性特征的原因之二—— 语典信息要素的特殊性
语典是由用典者引用旧有书面典籍中的诗、文及语句所形成的典故。
在语典中,有些具有特殊信息要素的典故。正是由于此类典故的特殊性,为典义横向平列性特征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其不同于一般语典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语典中具有“施事——动作行为——受事”
语义模式
有些典故词的典源中含有一个典型的谓词性结构成分,具有此种语法结构的典源,其要素是比较复杂的,即具有“施事——动作行为——受事”这一语义模式。语典典源要素的这一特殊性为典义横向平列性特征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例如:
【将伯】
《诗·小雅·正月》:“载输尔载,将伯助予!”《传》:“将,请;伯,长也。”意谓车欲堕而请长者帮助。后用作求助或受助的意思。《聊斋志异·连琐》:“将伯之助,义不敢忘。”(见《辞源》第874页)
按,经过文献用例测查,我们发现“将伯”有两个义项,《辞源》只给出了其中一个义项,且所给典例与所交代的义项不符,却与另一个没有交代的义项相符。“将伯”的两个典义分别为:
典义一:求助或受助
明·陈子龙《安雅堂稿》卷十《平内盗》:“急者有将伯之呼,缓者有逍遥之势。”
清·顾炎武《亭林诗文集》卷之四《子德李子闻余在难特走燕中告急诸友人复驰至济南省视于其行也作诗赠之》:“将伯呼朝士,同人召友生。”
典义二:帮助别人的人
明·刘荣嗣《简斋先生集》卷二《答吕初阳》:“助予将伯,不望之爱。”
清·李祖陶《国朝文録》鹿洲文录卷一《上车学宪请补漳浦县乡贤书》:“子孙式微,将伯无力。”
“将伯”的典义一与典义二之间很明显不存在时间上的纵向引申关系,因为“将伯”这一典故词的典源信息要素中存在“施事——动作行为——受事”这一语义模式,且此典故词典源中的“施事——动作行为——受事”模式更为特殊与典型,其中有一个兼语式结构:在“载输尔载,将伯助予”这一诗句中,“将”与“助”均为动词,“伯”既是“将”的受事,又是“助”的施事,“予”为“助”的受事。如果用典者作诗为文的语境中有“助”这一词语出现时,典源信息要素中的“动作行为”要素就会被舍弃,“将伯”就变成了名词,表示“帮助别人的人”之义。如果诗文语境中没有“助”这一词语,典源信息中的“动作行为”要素就会成为焦点信息被用典者提取出来,这时的“将伯”就是“请求帮助”之义。《辞源》编者应补出“帮助别人的人”这一典义。
再如:
【宵旰】
即“宵衣旰食”的省称。唐杜甫《杜工部草堂诗笺》三十《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宵旰忧虞轸,黎元疾苦骈。”参见“宵衣旰食”。(见《辞源》第841 页)
“宵旰”与“宵衣旰食”之间具有密切关系,为了探讨的方便,我们将“宵衣旰食”一并列出:
【宵衣旰食】
天未明就起来穿衣,傍晚纔进食。比喻勤于政务。为美化封建帝王的套语。《旧唐书》一九〇下《刘蔶传》太和二年对策:“若夫任贤惕厉,宵衣旰食,宜黜左右之纤佞,进股肱之大臣。”也作“旰食宵衣”。唐白居易《长庆集》十二陈鸿《长恨歌传》:“玄宗在位岁久,倦于旰食宵衣,政无大小,始委于右丞相,深居游宴,以声色自娱。”(见《辞源》第841页)
《辞源》所给“宵衣旰食”的典义是“比喻勤于政务。为美化封建帝王的套语”,这实际上也就等于给出了“宵旰”的典义,但由于“宵旰”在语法结构上要简略于“宵衣旰食”,所以其在句子中的位置也就更为灵活,典义就也更为丰富。如:
唐·崔致远《桂苑笔耕集·答江西王尚书》:“凭我友岁寒之节,解吾君宵旰之忧。”
清·佚名《杜诗言志》卷九《有感五首》:“使我至尊,焦劳宵旰。”
上举两例中的“宵旰”均处于“施事——动作行为——受事”这一语义模式的受事位置,受到“解”与“缓”的制约,“解”与“缓”也同时赋予了“宵旰”以名物性的身份。两例中的“吾君”又限制了“宵旰”的词义范畴,即干系国家要务。这样,在典源要素、用典者、用典语境的共同作用下,便使“宵旰”具有了“代指帝王从事的政务”这一典义。
在下面两条文献用例中,“宵旰”又有了另外的意思:
唐·杜甫《杜工部草堂诗笺·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宵旰忧虞轸,黎元疾苦骈。”
宋·蔡幼学《育德堂奏议》卷一《庆元陛辞札子》:“宸虑焦劳,宵旰靡懈。”
第一例中“宵旰”与“黎元”对用,“黎元”为“平民百姓”义,则“宵旰”此处也当为名词义,指“对帝王的美称”。第二例中“宵旰”与“华夷”处于同样的句法结构中,“华夷”在此处指整个华夏民族,这也决定了“宵旰”在此处的名词性特征,义为“对帝王的美称”。
在下面的文献用例中,“宵旰”又有了第三种意思:
唐·罗隐《甲乙集·塞外》:“塞外偷儿塞内兵,圣君宵旰望升平。”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九《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今上方宵旰,民多疾苦。”
在第一例中,“宵旰”与“圣君”、“望升平”两个语言单位直接进行组合,“圣君”是动作行为的主体,是施事,它决定了“宵旰”动作义的实现,“望升平”则使“宵旰”的“早起晚食”这一具体动作义得以虚化。第二例是一个对偶句,在此句中“宵旰”与“焦劳”对用,更能凸显用典者的表达意图,其典源具体的信息要素义虚化得也更为明显。这样,有了用典者颂扬的表达需要,又有了用典语境中新要素的影响与限制,“宵旰”这一典故词便产生了“比喻帝王勤于政务”这一典义。
可见,“宵旰”共有三个典义,即“代指帝王的政事”“用作对帝王的美称”“比喻帝王勤于政务”。“宵旰”之所以具有如此之多的典义,与其典源语句的语法性密切相关:“宵旰”的典源是一个句子,在这个句子中,“宵旰”是一个谓词性短语,而谓词性短语本身又是不自足的,即在语境中必须要有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和接受者,即施事和受事与之相搭配,这就决定了用典者在运用此典进行典义的创造时会有多种可能。
通过对“将伯”与“宵旰”这类典故词的典义探讨,我们不难发现,如果典源信息要素之间存在“动作行为”与“施事”“受事”之间的关系,则脱胎于此种典源的典故词便有了产生多种横向平列关系义项的可能,因为处于此种关系之中的要素彼此间很容易进行焦点信息的传递,也就是说,用典者的关注点会在“施事——动作行为——受事”这一关系之中的信息要素间游移,会根据自身的表达需要要么选取处于这一关系模式中的所有要素,要么只关注其中的某一个要素。
词条的典源中如果具有谓词性短语的话,就要求编者在进行典义的交待时一定要认真进行文献测查,结合大量的文献用例进行典义的提炼与概括,以尽可能全地给出典故词的所有典义,避免对多原义典故词多个典义的遗漏。
2.语典为诗经中的某一首诗
取源于《诗经》的典故词,其典源是整首诗歌,而诗歌又由具体诗句组构而成。《诗经》典源的这一特点,使得用典者有了大小两种不同范畴的取源方式:大到可以取源于整首诗,小到仅取源于某一具体诗句,典义的横向平列性特征由此产生。
例如:
【子衿】
《诗·郑风》篇名。为描写青年约会的民歌。子衿,古时学子所著的衣服,也称青衿。后因以为生员的代称。明沈自晋《望湖亭》传奇二:“但只年华十八,尚列子衿;学业庶几,未登仙籍。”参见“青衿”。(见《辞源》第774页)
“子衿”这一典故词是用典者运用《诗·郑风·子衿》这首诗歌所产生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为了准确把握“子衿”的典义,我们进行了全面的文献测查工作,获取了大量的文献用例,通过对这些文献用例的提炼与概括,我们发现“子衿”有两个义项:
典义一:学子的代称
唐·李德裕《李文饶集》卷第四《增崔管左仆射制》:“爰自子衿,迄于白首。”
明·沈德符《野获编·科场二·北场口语之多》:“然向来被议者,主试皆南人,举子皆胄监,岂畿辅子衿,皆曾史耶?”
典义二:指学校的废弃与不修
南北朝·崔鸿《十六国春秋》卷九十八《北燕录一·冯跋》太平八年:“闾阎絶讽诵之音,后生无庠序之教,子衿之叹,复兴于今。”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二十《絶交书·魏应玚报龎惠恭书》曰:“夫萧艾之歌,发于忠宿,子衿之思,起于嗣音。”
“子衿”之所以有两个典义,是由典源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子衿”的典源由整首诗篇构成,但用典者在用典时由于对整首诗篇的取义角度不同,便产生了两个典义:“指学校的废弃与不修”义取源于《子衿》整首诗篇义,《诗·序》云:“《子衿》,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以此为源,便有了这一典义;“学子的代称”义则取源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一具体的诗句。“子衿”本为“你的衣领”之义,本用来表示女子对心上人的爱恋,因为女子的心上人是学子,后便被用典者作为学子的代称。
再如:
【青衿】
《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汉毛亨《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后称士子为青衿,本此。《魏书·李崇传》上表:“养黄发以询格言,育青衿而敷典式。”亦借指少年。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十四《周柱国大将军纥于弘神道碑铭》:“公始青衿,风神世载。”(见《辞源》第3351页)
“青衿”这一典故词也是由用典者运用《诗·郑风·子衿》所形成的。经过后世的文献用例测查,我们发现“青衿”有三个典义:
典义一:指称士子
《魏书·李崇传》上表:“养黄发以询格言,育青衿而敷典式。”
唐·杨炯《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绛帐语道,青衿质疑。”
典义二:借指少年
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十四《周柱国大将军纥于弘神道碑铭》:“公始青衿,风神世载。”
宋·苏轼《坤城节集英殿宴教坊词·放小儿队》:“青衿旅进,虽末技而毕陈;黄屋天临,知下情之无壅。”
典义三:与教育有关的事业
《魏书·任城王传》附子澄:“四时之业,青衿之绪,于兹将废。”
典义一与典义二是用典者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一具体诗句为源创造出来的,也就是《辞源》所给出的两个义项。需要说明的是,《辞源》所给出的“士子”义不是很准确,“士子”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义项比较多,与“学子”不等义,所以改用“学子”更为准确。典义三的生成则取源于《子衿》整首诗篇义:《诗·序》云:“《子衿》,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辞源》编者也是由于没能掌握由《诗经》某一诗篇所形成的典故词典源的特点而漏收了典故词的典义。
可见,如果用典者在进行用典时取源于《诗经》中的某一首诗,而诗歌又由具体的诗句组构而成,这样用典者就有了从整首诗或从诗歌中某一具体诗句两个角度取源的可能,也就有可能创造出两个典义,即利用诗旨义和诗句义分别创造典义。故辞书编者在处理取源于《诗经》的典故词时一定要对其典义进行全面的文献考察,以免造成典义交代不全。
综上,我们从“事典信息要素的多样性”“语典信息要素的特殊性”两个方面探讨了典故词典义具有横向平列性特征(即典故词具有多个原义)的原因,揭示出了典源与用典者对典义生成过程的影响与制约作用。辞书编者在对典故词进行收释时,定要抓住典源的诸多特点和用典者的实际用典过程与结果对典故词典义进行交代,唯如此,才能做到对典义的全面准确的交代。
参考文献:
[1]王光汉.论典故词的词义特征[J].古汉语研究,1997 (4):52-55.
[2]唐子恒.汉语典故词语散论[M].济南:齐鲁书社,2008.
[3]辞源(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983.
Study of the Transverse-Flat Feature of the Meaning of Allusive Expressions and the Analysis Process of Allusive Expressions in Ciyuan
Su Tianyun
(College of Literature,History and Culture,Qiqihar University,Qiqihar 161006,China)
Abstract:Allusive Expressions,created by people who quote allusions,include four elements,namely,the source,linguistic forms,the meaning and instances.Because the produce process of the meaning of allusive expressions i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source and allusion users,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features of the allusive meaning in terms of those two aspects.Through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Yin Set of Ciyuan,it is found out that the transverse-fla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eatures of the allusive meaning.And the primary reason of the generation of this characteristic is the uniqueness of the allusion’s source,which includes the diversity of thing-allusion and the complexity of language-allusion.Therefore,the dictionary writers should focus on the features of the allusion’s sources when explaining the meaning of allusive expressions,in case of the omission of the multiple meaning of allusive expressions.
Keywords:Ciyuan;allusive expressions;the allusive meaning;the allusive source;allusion
通讯作者:苏天运,sutianyun1008@sina.com.
作者简介:苏天运(1980—),女,博士,讲师.
基金项目:齐齐哈尔大学2014年青年教师人文社科类科研启动支持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4W-M20).
收稿日期:2015-04-20.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339(2015)05-44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