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 媛,陈吉荣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116029)
自1985年斯波伯和威尔逊在他们共同出版的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一书中介绍了关联理论以后,关联理论开始在语言学界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在关联理论不断发展的这几十年来,学者们将这种理论应用于各个领域中。特别是在翻译领域中,关联理论作为一个强有力的理论,为翻译活动提供了一个展新的理论视角。随着关联理论在翻译领域中的频繁运用,虽然它对翻译活动具备多方面的解释和指导作用,但其依然存在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特别是拥有不同背景的译者,例如来自中国和西方的译者,在对同一本汉语典籍进行英译时,由于他们寻找关联性时出发的角度不同,那么所得的译本就会存在差异性。
斯波伯和威尔逊在1985年合著的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一书中率先向世人们介绍了关联理论。书中介绍到关联理论“是关于语言交际的理论,它把语言看做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提出语言交际是按某种思维规律进行推理的认知活动”(斯波伯&威尔逊,1986:370-390)。可以说关联理论视域下的语言交际过程就是一种为了获取成功交际而按照认知经验做出不断推理的过程。关联理论将交际与认知融合到一起,为人们对语言的研究又提供了一个展新的理论视角,同时使人们对交际活动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关联理论的基本内容强调的是语言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的交际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两个方面:其一,明示,它是对说话人而言的,指说活人“明确地向听话人表示意图的一种行为”(斯波伯&威尔逊,1986,1985)。其二,推理,它是对听话人而言的,指听话人对说话人所提供的话语或信息进行解读,推断出说话人的意图的一种行为。在推理的过程中,听话人总是将听到的话语同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经验相结合,寻找他们之间的关联性来处理话语。如果听话人接收的信息寻找到与之相关的特定语境,则该信息便可以得到解码。
在关联理论的不断发展的几十年当中,其渗透到了多个领域中。翻译是受关联理论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而文学作品是翻译重要的研究对象。文学作品作为国家之间文化传播和沟通的重要途径之一,引来众多翻译者们的关注和研究。对它们的翻译,关联理论发挥了它强大的解释力和指导作用,同时也体现了它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文学作品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交际活动,在这个交际活动中涉及到了原文作者、译者、译语读者三个交际者。他们相互交织,构成一个特殊的交际关系。首先,原文作者与译者构成交际双方,原文作者通过所写的文学作品向译者提供交际信息,译者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找出关联进行推理形成译文;然后,译者与译语读者构成交际双方,译者通过对译语读者的认知能力进行推理并做出顺应将译文传递给译语读者。在这个特殊的交际活动中,译者作为原文作者与译语读者的沟通桥梁起着决定性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在寻找关联、进行推理的过程中,译者的认知起着主导作用。
“人类的认知往往力求以最小的心理投入,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因此,听话人在理解话语时只会关注、处理那些具有足够关联的话语,而且倾向于在与这些话语有最大限度关联的语境中,对其进行处理,并构建与这些话语具有足够关联的心理表征”(尹继伟,张铁前,2007:152)。但是,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前寻找话语关联的过程中,作为交际媒介的译者由于认知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影响听话人对所接收的信息的判断,进而影响到对关联性的掌握以及推理的结果。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翻译活动的过程中,对关联的寻找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这些关联对翻译有着影响和制约作用。
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以中西方不同译者为参照物出发,可以发现不同文化背景的译者即使是对同一部进行翻译,所获取的译本中也会存在差异性。这些可以归咎于译者们对关联度寻找的出发点和认知不同而造成的。对译者的认知造成影响原因包括译者的生活背景、受教育程度、社会文化、历史文化等因素。
汉语典籍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组特殊群体,它们的存在不仅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内容,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同时也承担着对中国文字、文化和历史的记载和传承的任务。对汉语典籍的翻译既是向外界传播中国文化,同时也是在传播中国的国家形象。因此,在对其进行翻译时要尽可能做到相似于原文。而这种要求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视为是一种奢望,因为在翻译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而改变翻译的结果。例如王红云就提到过“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无时无望不制约着翻译,只有加强对语境的辨析才能确定原文词、句所表达的确切含义”(2008:117)。其中非语言语境是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关联性寻找的重要因素。译者对于非语言语境的准确把握影响对关联性的认知,进而会影响到翻译的结果。
非语言语境主要包括社会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大方面(李佐文,2010:84)。下面就以这三大方面对译者的影响出发,分析其对译者在寻找关联性时的影响。
社会语境主要指的是社会上的各种事物,包括社会制度、社会群体、社会交往、道德规范、行为准则、风俗习惯以及受教育程度等等。它们的存在和作用是强有力的,影响着人们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在汉语典籍翻译中,它们的存在影响着译者对关联性的把握和认知。不同的译者生存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形成了不同的认知水平和态度,进而对影响翻译结果的关联性的把握也会不同,就会造成对同一本作品的翻译获取的译本存在差异性。例如:
我筹之烂熟:春初雪积,人间何处可觅?惟王母园中,四时常不凋卸,或有之。必窃之天上,乃可。(蒲松龄,1981:13)
译 文1:I’vemulleditoverfromevery angle.Whereonthisearthcanapeachbefound inearlyspringwhensnowisstillpiledonthe ground?TheonlyplacewhereonecouldconceivablybefoundisinthegardenoftheMother Queen ofWest,where plantsneverwitheror shedleaves,nomatterwhattheseason.Butthe onlywaytogetapeachwouldbetostealit fromheaven.(Denis&Victor,1989:12)
译文2:Ihavethoughtthisovercarefully.Withsnowstillthickontheground,wecertainly shan’tfindanypeachesonearth.TheHeavently Mother’sgardenistheonlyplacewhereplants floweralltheyearround.Theremaybepeaches there.Weshallhavetorobheaven.(YangXianyi,1981:5-6)
分析:原文中提到的“王母”是中国历史上专有的人物指称词汇,它指的掌管天上和人间的女神。译文1中将“王母”译作“Mother QueenofWest”,其中“queen”在西方国家指的是女皇的意思,用以指的是西方国家的女统治者。译文1由西方译者所译,译者是受到他生活的社会背景的影响而对原文寻找关联性,将自己在生活中的百科知道融入到了翻译中。译文2由中国译者所译,译文中将“王母”译作“HeaventlyMother(天上的母亲)”更符合原文。由此可见,两个不同社会背景的译者对同一部作品的翻译会受生活中的细节影响而使译作中存在差异。
情景语境主要是指在交际中涉及到的客观环境因素,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与交际有关的人物、时间和场合等。这些情景因素都会对关联性的寻找和理解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话不仅能够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展现人物形象,而且对于情节的展开、客观环境的描绘、主题的挖掘拓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中云,2007:58)。同样,汉语典籍中的人物对话翻译的好坏也影响着译文的质量和可读性。在翻译人物对话之前,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寻找关联性。可以以交际双方的关系、年纪、性别、地位、性格等方面作为出发点,寻找最佳关联后再进行翻译。但是,由于不同的译者自身的认知水平不同,对同一句话的关联性的把握和理解也不同,因而得出的译文也存在差异。例如:
娘子端好是画中人,遮莫老身是男子,也被摄去。(蒲松龄,1981:86)
姥姥不相誉,更阿谁道好?
译文1:Yonglady,yousuredolooklike you’re rightoutofapainting.IfIwerea manyou’devenstealmysoulaway.(Denis&Victor,1989:93)
IfGrannydidn’tpraiseme,whoelse wouldsayagoodwordforme?
译文2:You’retrulylikeanextraordinarybeautyfromapicture.IfIwereaman,I shouldcertainlybeheadoverheelsinlovewith you.(MoRuoqiangetc.1988:49)
Well,ifyoucan’tpraiseme,whoelsewill?
分析:原文中的“姥姥”只是对长辈的一种称谓,实际上就是指对方。中国人特别喜欢运用称谓称呼陌生人,但在西方不是这样。译文1由西方译者所译,译文中将“姥姥”翻译成“granny(奶奶,外婆)”,使得两个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成为了亲人,可见西方译者并不十分了解中国的风俗习惯。译者所希望的是译本尽可能的贴近原文,于是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寻找关联度进行翻译。译文2由中国译者所译,译文中将“姥姥”译作“you”,明确了对话双方的真正关系。译文2的译者是以译语读者的认知情况为出发点寻找关联性的,因此翻译出来的译文更符合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两个译者根据原文中的情景语境,以不同的视角为出发点寻找关联度,得到的译文也不同。
由于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因而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不可忽视。特别是译者的文化背景,在以关联理论作为翻译的理论指导时,译者的文化背景影响译者寻找和掌握关联性的角度,而关联性又影响着翻译的结果。“人们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成长的,任何一个正常的人无不受到他赖以成长的文化背景的影响,包括他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等”(张娜娜,2011:117)。这些长期形成的因素会导致不同的译者对关联性的把握和理解不同,因此对同一句话的翻译也会得到不同的译本。例如:
何所遇?(蒲松龄,1981:81)
无之。
君身邪气萦绕,何言无?
译文 1:Whathaveyoucomeupagainst?(Denis&Victor,1989:54)
Nothing.
Anauraofevilsurroundsyou,Whydo yousaynothing?
译文 2:Oneday,whengoingintotown,WangchanceduponaTaoistpriest,wholooked athiminsurpriseandaskedhimwhathadbesethimoflate.(MoRuoqiangetc.1988:179)Nothing.
Youlookgloomyasthoughsurroundedby evilinfluence.Why do you stillsay thatyou havenotmetwithanything?
分析: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长期生活在不同背景下的人们的思维也产生截然不同的差异。比如同一句话的翻译,西方人是直线思维,而中国人则是曲线思维,这就导致句子所要强调的重要成分发生变化。原文例句“君身邪气萦绕,何言无?”强调的是人。译文1由西方译者翻译,译者按照自己的认知寻找关联性,并将自己的思维关联渗透到译文当中,将句子翻译成了被动语序,使得原文中所强调的重点发生了改变。译文2由中国译者翻译,译者同样是根据自己的认知寻找关联性,将自己的思维模式呈现到译文中。虽然也运用了被动语序,但译文2中所强调的重点与译文1截然不同。可见人们的文化背景对寻找关联度以及翻译结果的影响。
关联理论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具有强大解释力的理论,可以解释人类一切的交际活动。但是我们在对其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它并不能覆盖所有的翻译理论,也不能完全解释翻译活动。特别是在寻找关联度的问题上,究竟是该以单一方面为主,更有利于翻译呢;还是以多维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关联性的寻找,才更可能获得成功的译本呢。所以我们在对关联理论进行研究时,更应该带着多角度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从而找到理论的不足之处和解决的方法,进而更好的完善关联理论。
[1]Pu,Songling.StrangeTalesfromMake-DoStudio[M].DenisC.&VictorH.Mair(trans.).ForeignLanguagesTeachingandResearchFress,1989.
[2]Pu,Songling.SelectedTalesofLiaozhai[M].YangXianyi(trans.)People'sRepublicofChina,1981.
[3]Pu,Songling.SelectedTranslationsfromPuSongling'sStrange StoriesofLiaoZhai[M].Mo,Ruoqiang&Mo,Zunzhong&Mo,Zunjun(trans.).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88.
[4]Sperber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86/1995.
[5]尹继伟,张铁前.关联翻译理论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J].河北: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7,(4):152-155.
[6]李佐文.认知语用学导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7]蒲松龄.聊斋志异之二十四卷手抄本[M].济南:齐鲁书社,1981.
[8]任中云.情景语境与文学作品人物对话翻译[J].濮阳: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58-59.
[9]张娜娜.论文化语境对文学翻译的影响[J].海外英语,2011,(3):117-119.
[10]王红云.论非语言语境对翻译的影响[J].今日南国,2008,(97):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