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孝斌
诗歌,是人类最真挚的声音,是一种最能接近甚而走进人们心灵深处的文字,是文学的骄子。现代诗,独特的文学张力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充沛的情感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可以说它是培养中学生审美趣味、情感智力的“最好的媒介”。《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我们,在现代诗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读诗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然而,面对社会的浮躁和高考升学的压力,我们有时了放弃美好的初衷,屈从世俗。课堂上轻视现代诗,平时少读现代诗,训练不写现代诗,高考作文也是除诗歌外体裁不限。教师缺乏教诗的热情,学生也没有学诗的兴趣。现代诗,这种本应与学生心灵最亲近的文学却成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软肋。
一、现代诗教学的种种现状
1.教材选文的单薄缩小现代诗的空间
在现行高中语文的教材版本中,人教版、语文版、鲁教版、沪教版、苏教版,不管哪一种版本,相对于其它文学样式来说,现代诗歌所占分量都是最小的。就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来说,仅有必修一第一单元选了几篇现代诗,其中《沁园春·长沙》还是沿用旧诗词形式。教材编选的范围过于狭窄、数量极其有限,形式风格较为单一,而绝大多数教师又只是被动地接受了教材的编选。自“五四运动”以来,我国诗坛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新诗人,他们创作出大量的现代诗。很多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较高,非常值得欣赏和借鉴。可是教材中所选的只是凤毛麟角,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学生因为接触的现代诗过少,自然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
2.主体的缺失扼杀了学生的诗情
在现代诗教学时,不少老师要么粗糙地照本宣科,要么简单地读读背背,要么让学生自学了事,要么随意的肢解。讲解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独霸课堂满堂灌,大多像一个个屠夫,手拿宰刀,随意挥霍。为了应试,宁可花大量时间灌输借景抒情、直抒胸臆、虚实结合等创作技法,也不愿带领学生阅读感悟。应试技巧的传授和僵死的机械背诵存在着审美的隔膜。现代诗教学离不开分析,但不能止于分析,诗歌的学习更注重主体感悟,灌输总是无能的。诗歌是用语言培育的生命,诗人和读者要有心灵的碰撞,这样对诗歌的主体感受才是真实的、具体的、感人的。我们的理解永远代替不了学生的个性感悟。填鸭式的教学让学生错过了诗歌的绚丽多姿,也失掉了良好的教育。
3.浮躁的阅读风气冲淡了读诗的兴趣
按理说,现代诗更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及阅读理解力,更容易让高中生产生情感上的接近与共鸣。然而,浮躁的大环境造成人们阅读生活的式微,人们很难静下心来读书。即使读,也是倾向于“快餐式文化”。现代高中生阅读浅薄,他们读的大多是情节简单的连环画或虚幻飘渺的网络小说。优美的现代诗被本应最爱读的青少年拒之千里,这是何等的触目惊心!平庸的阅读风气直接导致中学生思想幼稚,情感粗糙。在浮躁之风的熏染下,本应诗意栖居的老师也丢失了读诗的雅兴,对现代诗的发展状况、流派、特点等了解甚少,研读现代诗作品的更是寥寥无几。很难想象,一个不懂诗的教师怎么能感受诗的美呢,没有读诗的激情又哪敢希冀课堂的精彩,结果往往是老师稀里糊涂,学生一头雾水,课堂枯燥无趣。
二、积极拓展中学的现代诗教学
1.整合课程资源,拓宽现代诗阅读空间
中国是诗的国度,我们不缺少现代诗。就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来说,除了必修外,还有一本《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我们可在必修教材的基础上,拓展空间,选择更多的现代诗,除了搜集课外的现代诗外,最便捷的就是把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在课程资源上保证足够的量,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教学内容,在这样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和确定现代诗的学习内容。如: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时,我以“挚情的呼唤——讴歌母爱”为主题,整合了江非的《妈妈》、李汉荣的《生日》、舒婷的《啊,母亲》。学生从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来体验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母爱,了解讴歌母爱的不同角度,也触动心理最柔软的角落,打开情感的闸门,吐露心声,体验、倾诉最伟大的母爱。
2.借助任务分析,优化教学方式
一篇现代诗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语言、节奏、技巧、主旨、作者、背景、意象、意境等诸多要素。如果面面俱到,什么都教,势必使教学陷入随意和高耗低效的境地。课堂教学要有层次、有梯度、有取舍、有侧重。教学现代诗时,我们可以借助任务分析,从学习结果的类型出发,设定教学目标,“以学定教”。重视对从学生的起点能力到教学目标之间的使能目标和支持性条件的分析,重视学生的起点水平分析,从而准确地分析学生的认知能力。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让学生作为主体进行审美感知。正如易卜生所说,不仅作家在创作,而且往往读者比诗人更像诗人,富有诗意的个性化对话,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
3.诗歌学习活动化,营造浓厚的诗歌氛围
作为老师,我们要做的就是抛开功利的教学心态,首先自己做一个有诗意的人,然后引领学生在诗的天空中翱翔。教学时,要充分体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提高学生学习现代诗的热情。以诵读、朗读为主要形式,展开广泛的诗歌朗诵活动;以扩大阅读面为目的,引导学生编选诗集摘抄本;以诗歌写作实践为目的,编辑校园或班级诗刊,出版个人诗集。例如:开展“每日推荐一诗”活动,由学生推荐自己最喜欢的现代诗。课前写在教室黑板上,利用课前3分钟,先诵读,然后说说自己读诗的感悟和推荐的理由;以五四、国庆等节日为契机,开展“现代诗朗诵会”等活动,鼓励学生试着模仿课文中诗歌创作手法创作诗歌,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诗歌创作比赛。
现代诗是美的,它将人类崇高美好的感情推向了极致。高中生正处于敏感多思、爱诗的黄金时代。我们理应拒绝对现代诗的冷漠,充分发挥现代诗教学的陶情养性和人文素养的审美与教化作用,让冷寂的高中语文现代诗教学苏醒。
【参考文献】
[1] 王柏玲.《现代诗教学遭遇尴尬》,2008.6.
[2] 何更生、吴红耘.《语文学习与教学设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2.
[3] 何更生. 用任务分析理论看课文“教学什么”,《语文建设》,2008.3.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