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2015-02-09 09:36徐珍贵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4年20期
关键词:创造力中学生培养

徐珍贵

【内容摘要】学生主体内在的创造潜能是巨大的。及早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 创造力 培养

“创造”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教育科研早已证明:学生主体内在的创造潜能是巨大的。及早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一、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创造是人类本质中最基本的“财富”之一,从我们呱呱坠地时便已形成,遗憾的是在长大的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减少。这一科学论述不仅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可能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强调了后天的教育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中的重要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启发学生创造力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形成积极的创造态度。

1.树立学生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学生具有的重要心理特征,往往又是进取向上的动力。同时也会充分调动学生创造力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学生受到教师恰如其分的表扬,真诚的信任和应有的尊重,他们会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甚至成为今后事业的起点。反之,学生会自暴自弃,一蹶不振。因此,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种表情,一种情绪,都要尊重学生,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还要由浅入深通过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从而启发学生的创造力意识。

2.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成长环境各不相同,心理状态差异很大。有的学生对学业和前途顾虑重重;有的因不适应学校生活,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而着急心烦;有的对学习失去信心。由于这些原因,学生心中困惑,需要向教师倾诉,需要教师指导、帮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消除心理障碍,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有一个叫童文平的学生,懒惰无心学习,上课小动作多,有时扰乱纪律,导致同学看不起,家长经常打骂,使他产生自卑心理,丧失学习的信心。在对他的教育中,十分注意给他创造成功的机会。为鼓励他认真地听课,尽量让他回答简单的问题,答对了立即表扬。他仅答对一次,就很高兴。仅表扬一次,就很满足。可见学生有成功的渴望,因此就“趁热打铁”,随着学习自信心的增强,许多不良习惯也有了改变。由此可见,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对于激发其积极情绪,恢复提高其自信心,消除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创造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3.寻找学生的闪光点

在班级里,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差的原因很多,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们在求学的道路上,极少获得进步的喜悦。是一次一次的挫折,使他们失去进取的决心和动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端正对学生的认识,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发挥其特长,让他们享受进步的快乐。班里有个学生叫徐卫,平时反映比较迟钝,上课总是心不在焉。尽管如此,他口语很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想方设法发挥他长处。当讲课文要分角色朗读时,让他扮演主角,他十分高兴,读得也很出色,我在班上立即表扬。教师看得起他,他也觉得有用武之地。从此,这个学生思想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学习也有明显提高。事实上,教师只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及时鼓励,抓住闪光点,就等于找到了转化的切入点,形成良好愉快学习的心理基础。

二、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造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学对象是正在成长和发展中的儿童,主要依靠有计划的教学,发展学生智力和创造力。因此,要积极实施创造性的教学活动。那么,语文教师就必须掌握学生的智能发展规律,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综合运用发现法、启发法、问题法、引导探索等方法,选择最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大胆想象,灵活变通,引导学生独立探索,主动获取知识,概括规律,发展智力和创造力。

1.设计悬念,激发探究兴趣

学生对新知识的要求,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旧知识经验与未知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正是这些矛盾冲突,才能有效地激发一个人浓厚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愿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精心设计一系列相关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按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贯穿于矛盾冲突的始终。让学生在问题中,借助对新知识的需求心理并在兴趣激励下,去积极探索,掌握新知,努力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创造思维的发展。

2.创设情境,拓展想象空间

想象是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由此可见,想象是创造的基础,是创造的先导,是从模仿到创造的阶梯。我们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得新知识,掌握一些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发展个性,丰富想象,激励创造。语文教材中,有些文章,为学生的想象作了一些可供想象和补充的余地,是培养和丰富学生想象力的好素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把握好教材的内涵,做到潜心研究、精心组织、细心引导,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思维发展的情境和氛围,通过“扩想”、“补想”的训练。

3.发散思维,形成学生自觉的创造意识

在上《皇帝的新装》一课,在发散思维训练上,我只选出了“皇帝后来会怎样?”“两个大臣后来会怎样?”“两个骗子后来会怎样?”这三个比较明显的“点”。然而,学生们除此之外,还设计出了“说真话的孩子后来会怎样?”“百姓后来会怎样?”甚至“邻国知道了这件事情会怎样?”等等更丰富、更新颖的“点”,思路之广阔、想象力之丰富令我自叹弗如。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热情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同时要善于提出开放性答案的问题,学生能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思考,最终形成各自不同的思路和见解。真正变“要我创造”为“我要创造”,培养学生的自觉创造意识。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必须会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未来社会需要会独立学习,有创造才能的人才,一个学生如果自己学习也不会,就更不可能单独去创造,因此加强对学生方法的指导,便成了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迫切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①对语言好的文章要熟读成诵,形成规范的语感。②善摘取书中精彩之笔,为已所用。③经常看书读报,重要的材料要自己概括中心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④要勤于观察,善于动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但同时告诉学生:学习有法而无定法。既要学习、总结,也要敢于冲破既定方法,尝试新的方法,找寻新的途径。在不断的继承和打破中学生的创造力自然逐步提升。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帮助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分析和理解问题,而不墨守成规。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多种条件,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观念,鼓励学生进行独立评价,发展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并时时处处为学生营造培养创造力的环境氛围,就能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就能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大量具有创造能力的新世纪英才!

(作者单位: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高士中学)

猜你喜欢
创造力中学生培养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