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感受美

2015-02-09 22:39陈鸣英
新课程·中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语文课语文课堂美的

陈鸣英

一、语文课堂上让学生感受美有何现实意义

1.语文课堂现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对于这点,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得很到位,特别是随着升学压力的日益加大,教师的教学更是蒙上了功利的色彩,教师的讲课基本围绕考试展开,学生的学习也是为了追求高分的回报。可以说,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把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在这样的现状下,原本应该是最美、最灵动的语文课堂,变得毫无生机。教师重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语文课程“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些目标要求。

2.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感受美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语文学科就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比其他学科更灵动,更有利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以避免空洞的说教,完全可以让学生在感受文学作品中的自然美、人文美、语言意境美的同时,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健全人格。所以,在语文课堂上应呼吁美的回归,让学生感受美。在感受美的过程中,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

二、在语文课堂中让学生感受美

1.语文课堂上感受作品语言、构思、意境、情思等的美,激发学生热爱语文的情感

我们一直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如果一味片面地追求升学率,那么语文教学的目标就被单一化了,语文课堂也随之成了约定的固定形式,语文课堂就毫无美感可言。失去了能让学生感受美的语文课堂,语文课堂将毫无生机,学生对它定会毫无兴趣可言。况且,现在的学生思想趋向复杂,他们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自我表现的意识。毫无生机的语文课,课上不能让学生感受美,那么,学生将会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文章语言、构思、意境、情思等方面的美。学生能在课堂上感受到这些美,那么定会激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语文课堂上感受自然景物的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人是不能脱离自然生活的,春花秋月、夏雨冬雪,自然界所展现的景和物,虽然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但不一定都能品出其中的美。通过语文课堂,学生能进一步细化自然景物的美。随处可见的小草在朱自清的笔下“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那种娇嫩活泼又富有力量的情态,就是通过对语句的品味获得的,以此再来观察那一株株春天里的小草,果然让我们感受到了更多的生命气息。当我们随作者谢大光来到鼎湖山,月夜听泉,“那柔曼如提琴者”“那清脆如弹拨者”“那厚重如贝斯轰响者”“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浑然一片的泉声居然也能有那么多的层次,仿佛是一首自然界和谐的交响乐。文章给我们的间接感受填补了我们在对自然感受时有些没有直接感知到的美。语文课堂能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感受无限多的自然美,在狭窄的空间内领略无限大的自然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眷恋。

3.语文课堂上感受人物美、人情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文学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人物美、人情美,是对学生思想的熏陶,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教学海伦·凯勒的《享受生活》时,先引导学生找出作者在娱乐方面的享受,让学生感受她是一个兴趣广泛,完全像一个正常人一样,能充分享受到生活乐趣的人。再引导学生找出作者精神上的享受,这些已超出了大部分普通人的享受,让我们似乎多少有些羡慕起她来。这样一个残疾人,有如此乐观的对待生活的勇气,有克服困难的坚强品质以及如此健全的人格,怎能不让我们敬畏、钦佩?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我们也随着课程的进展,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一次完满的人格熏陶,对自身的人格形成有着积极的意义。

4.语文课堂上感受教师教学艺术的美,激发学生学会关爱、学会尊重的情感

语文课堂上教师教学艺术的美,能让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关爱。教师用一切能体现自身美的契机,发散美、传播美。此时,美不是条框的知识传授,而是教师教学艺术的展现,并不是教师的教学艺术要怎样的高超,只要在课堂上就自身教学方面让学生感到美,得到启示,对自身的人格形成有所帮助。那么,这样的语文课就是美的语文课。在教学朱自清的《绿》时,我朗读让学生体验美,课堂上基本是让学生自主交流,自由品析,学生小组合作,畅所欲言。那堂课让学生记忆深刻,学生充分享受到了学习时的被尊重,也能透过老师对他们学习的尊重,感受老师教学的民主和对他们学习上的关爱。在课堂上受到美的熏陶感染,除了来自文本还来自于老师的教学,这样的课堂定会激起学生学会关爱、学会尊重的情感。

三、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如何让学生感受美

语文学科强调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教师在上课时不要一味追求其工具性,特别是毕业班,学习语文不能像学习理科一样,只学答题的技巧,明晰答题的思路,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必须要在这其中感知美,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1.在日常教学的听、说、读、写中让学生感受美

听、说、读、写是语文能力训练的主要内容,每堂语文课都会涉及其中的某些训练方法,在这些方法中就能让学生感受美。

语文课堂上学生获取知识,很多时候靠听、读,读文本内容,听老师讲解。语文课上如果没有琅琅的读书声,那么这样的语文课堂一定不是美的语文课堂。在读文本时,学生能读到自然景物的美好,如读朱自清的《春》,那绘在春天里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通过读就能很好地展现。同样,听也是学生感受美的途径,或者听读课文,或者听老师的讲解,听读课文与学生朗读课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教师的讲解更能把美传授给学生。语文课堂上的说和写也是语文能力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感受美的重要途径。在讲解完《百合花》这篇课文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篇小说给你带来的美的享受,任选角度写一篇评论性的文章。要求学生每个人都要说出自己的理由。顿时,课堂就成了学生挖掘美的主阵地,通过充分讨论,组内的学生达成共识,课后一人主笔形成文字材料上交。学生有的选择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或心理活动为切入点,来展现人物美;有的以侧面描写为抓手,展现人性的美;也有的从文章语言、结构等表现作品的美等。通过这一个说、写结合的过程,升华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更充分地让学生感受了美。

2.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感受美

文学作品是深广的,也是多层的,教师让学生感受美就必须驱遣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让学生深入作品所提供的多维的审美空间和意境中,去领悟作品多重的美。

赏析《雁门太守行》时,先让学生找出文中表示色彩的词语,学生很快找出来,有黑色、金色、紫色、红色、白色,诗中的色彩鲜明而浓艳。然后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在脑中绘出这么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通过这一手段,诗的美就展现无遗了:黯然凝重的战时气氛;战地的悲壮;浑融蕴藉且富有情思的意境;战士誓死报君的忠诚等。每次教学《台阶》这篇课文,我总能在文中父亲的影子中找到自己父亲当时建造房子的景象,这之间居然有这么多相似的地方,让我添多少感触。语文课堂上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审美经验,激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那么,就能让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

世界上有很多美,语文课堂会带我们一一去领略。我们更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引领学生去感受这些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构建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学生一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誗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语文课语文课堂美的
可怕的语文课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语文课里挣分忙
打破平衡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好美的雾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