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互动 师生共发展

2015-02-09 22:24晏丽琴
新课程·中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师生创设

晏丽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但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很多教师为了自己的课堂生成,总是刻板地操作预设,一堂课看上去丰富多彩,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热情并不高,课堂仍然是一潭死水,学生总被牵着鼻子在“圈套”里钻来钻去,导致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总是处于一种封闭的沉闷状态。如何才能走进自然的师生互动呢?下面就结合教学经历谈谈几点我的看法。

一、真实的情境导入点燃师生互动的火花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的开头,我们思想品德学科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创设学习情境,我们创设的情境一般分为两种:一是教师给出能深深打动学生的情境,二是让学生叙述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情境。前者创设的情境是发生在教师与学生间的,在传统思想品德教育中,是我们教师相对采用较多的一种。而后者是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结合自己亲身的生活体验与经历,通过语言描述、小品表演、对话等形式来自我创设情境。这种真实的情境导入更能调动起学生互动的积极性。但我觉得,无论采取哪种情境,只要是真实的,就能调动起学生互动的积极性。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父母赋予我们生命》这一课时,我让学生把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和父母小时候的照片带过来,在课堂开始时,我进行投影,让学生自主进行观察和对比,发现我们和父母有很多相似之处,学生表现得很感兴趣也很积极,然后,我再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和父母有哪些行为和习惯上的相似之处,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更浓厚,在这样真实的情境下,再来一起探讨“为什么我们与父母之间有那么多相似之处?”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种通过导入问题并回答的课堂,将学生刚经历过的情境再现,学生在讨论有关问题时感觉到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参与度和兴趣就更高了,通过相互交流也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由此可见,教师创设的情境只有在真实中,其情境的作用才能被最大化,否则,只会走向为情境而情境的形式化。

二、可行的自主探究促进师生互动的高潮

现代教育不仅要求我们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给他们一种终身学习的技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其中,自主探究就是我们思想品德学科必备的能力训练点。我们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找到适合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以此来促就师生互动的高潮。例如,苏教版九年级全册《学会亲近社会》这一课时,我先给学生展示三种情境,并根据这三种情境设置四个自主探究的问题:“我们如何亲近社会?”“如何克服看客现象?”“不遵守社会公德有什么危害?”“青少年如何抵制不良诱惑?”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分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然后进行集体讨论,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收集学生提出的重点疑难问题,利用课本理论,针对这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分析,恰当引入实例展开讲解,并对重难点和易混淆的内容进行疏通点拨。这样的探究活动自然、真实、可行,就会得到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

三、自由的课堂总结结出师生互动的硕果

得出结论、内化知识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很多教师认为,既然问题已经探究出来了,有没有总结就无所谓了,或者有总结也是浮于形式。教师讲述课本知识点时,尽管条理清晰,结构完整,但是,学生只是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实际上,课堂总结既是给一堂课的教学画上完美的“句号”,也要让学生带着回味去期待下节课的到来。所以,自由的课堂总结能给学生一个真实的体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完《学会亲近社会》后,我让学生总结一下怎样才能亲近社会?学生相互讨论后,很快地积极举手,你一言我一语的,根据课本内容总结出,一要有亲社会的情感;二要有亲社会的行为;三要有亲社会的能力。这样,本课的目的也达到了,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也得到了升华。虽然课堂总结的时间比较短,也不可能叫每个学生来讲,但是,从学生的感知和理解上,加上教师的总结,这样的互动丰富了课堂内容的外延,提高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一节优质的思想品德课一定是一节师生自然互动的课堂,无论是教学情境,或是自主探究活动,还是课堂总结。只有真实、自然的预设,才能达成有效的生成。

?誗编辑 黄 龙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师生创设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