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春 张为贞
【关键词】 化学教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1—0087—01
高效课堂教学是学校落实新课程理念、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形式。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化学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理念,体现新教学观和学习观,构建高效课堂,进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呢?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化学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操作程序
【创设情境】 教师通过科学家故事、化学史、化学实验,甚至社会焦点或文学语言的描述渲染等手段,创设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学习角色。这一程序可随时启动,以集中学生分散了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消沉的情绪,启迪学生陷入困境的思路。如高一学生学习“物质的量”时,教师先编讲了一个故事性的开场白:昨天上街遇到几个外国人,碰面时他们向我热情招呼,直说是老熟人,可我左思右想总记不起他们是干什么的,在什么地方相识相熟。回家后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是来自欧美的化学家,是来和我们一起研讨最新化学知识——物质的量。新奇的故事,牢牢地吸引住了学生,使他们对新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思维也活跃起来。
【出示问题】 教师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将知识梳理成具有递进性、针对性、启发性的一个个小问题,提供给学生相关的学习材料、实验用品,或有关的一些课外资料。例如“物质的量”第一课时,教师设计的小问题是:1.为什么要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它和摩尔是什么关系?2.什么是阿伏加德罗常数?如果已知一个12C原子的质量,则如何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3.理解下表内容,试将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填入表中空格。4.根据你的理解,试推断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和粒子数(N)之间的关系。5.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自主学习】 在教师的组织策划下,启发学生以一定的探究思路,进行个体化和合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理解教材内容、材料或实验用品,找出课题关键点,分析归纳知识要点,提出问题难点,相互间展开讨论,然后归纳总结。教师要限时、检查并辅导。实践表明,这一程序按内容需要可化整为零,分段多次进行,也可整段专题进行。
【反馈讲评】 教师根据在自主学习程序中学生提出的难点和检查发现的问题,或及时辅导讲评,或分门别类专题讲评。“讲”不是直接告诉结论,而是启发点拨,组织学生回头讨论分析,克服定势思维的影响,注重发散和逆向思维的运用。“评”主要是肯定学生,使他们体验到成功(尽管有时并不成功),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勇于质疑课本和老师。如在“物质的量”第一课讲评时讲到:我们中国有句古语叫“来而不往非礼也”,老师现在没有机会去欧美了,如果将来有一天在同学们当中能有人去欧美,和老外共同研讨更新的化学知识,老师将感到特别光荣和自豪。
【迁移应用 】 即将自主学习所获取的知识结论进行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对所获取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内化,其结果是学生能力的形成。应用习题的选编既要源于基础,又要有新情境如化学科内不同知识间的综合,或化学与其他学科甚至与社会、环境等的综合。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结论
教师的课前准备、教学预设和组织实施特别重要。这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新的教学理念,对教材挖掘深,善于整合和利用信息资源;对学生要了解清楚,既要设定知识目标,还要设定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而且要求体现教师灵活、机智和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使教师真正要从传统的“传道、授业”型转变为组织策划者和启发主导者。
教师的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及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师生互动讨论,以及成绩好的学生帮学困生,不仅使学困生进步加快,解决了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力所不及”的难题,而且融洽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最终达到高效课堂的教学效果。
编辑:张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