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国内政策性银行是我国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改革开放深化,政策性银行在当下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较大的发展问题,这对于经济建设以及政策性银行本身的发展来说,十分不利。所以,对国内政策性银行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是当下政策性银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对国内政策性银行的研究,主要针对于其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改革措施方面,通过研究和分析,阐述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更好促进政策性银行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政策性银行;存在问题;改革措施
就目前经济发展形势来看,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导致各国间经济贸易往来频繁,金融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金融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国内金融机构改革日益迫切,提升金融机构竞争能力,使我国金融机构能够在国际竞争中保证竞争优势,是当下金融行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我国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政策性银行是我国金融机构的主体,在国内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金融全球化浪潮影响下,政策性银行必须做出相应调整,更好地满足当下金融行业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实现发展目标。
一、政策性银行概述
1.政策性银行性质
政策性银行,是由国家权力机构支持,以服务国家经济建设为主要目的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的绝对控股权在国家权利机构手中,重大的经济决策需要以国家意愿为主。我国政策性银行最重要的目的是满足国家宏观调控需要,对国民经济建设进行更好的投资活动,以此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政策性银行的性质介于国家财政和商业银行两者之间,它根据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对一些项目进行资金扶持,促进项目发展。同时,政策性银行还服务于公共事业,保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政策性银行的发展,由于不是以盈利为目的,所以很多项目发展过程中,政策性银行的经济效益很难得到保证,有些项目甚至处于亏本状态。所以说,政策性银行的社会效益要远远高于经济效益,这是由于其自身性质决定的。我国政策性银行,更是体现了这一性质,而且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更加注重社会效益的实现。就目前我国政策性银行发展现状来看,由于财政投入问题以及经营管理等问题,导致我国政策性银行发展举步维艰,其与金融行业发展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驰,身陷维谷。
2.政策性银行功能
本文对政策性银行的研究,主要以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实际情况为例。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金融通职能:资金融通职能是银行金融机构的基本职能,也是银行获利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是,政策性银行进行资金融通过程中,获得资金主要是政府财政资金和金融市场的融资,并不接受个人存款;第二,倡导性职能:这一职能是政策性银行的特殊职能,也是其不同于商业银行的地方。政策性银行的倡导性职能,主要是对国家有关政策的相应,通过对国家支持的经济建设领域进行投资,从而发挥其倡导性职能;第三,选择性职能:选择性职能体现了市场机制,在实际投资过程中,政策性银行对投资项目的选择,并不取决于政府的决定和意志,而是以市场机制作为其投资行为的决策依据;第四,补充性职能:补充性职能是政策性银行发展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其发挥自身作用的重要体现。不同于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的补充性职能,是对金融市场的一种完善和补充,在一些风险高、收益低、资金回笼较慢的产业发展过程中,政策性银行会为这一类产业提供充足的发展资金,促进这类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国内政策性银行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就我国政策性银行发展情况来看,政策性银行成立之初,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政策银行在贯彻国家经济建设方针,发挥国家宏观调控职能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策性银行发展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渐渐成为阻碍政策性银行发展和进步的障碍。本文对国内政策性银行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主要体现在了以下几个方面。
1.融资能力较弱
政策性银行在成立之初,我国金融行业才刚刚起步,金融市场发展较为缓慢,从而为政策性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契机。但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国民经济建设的大发展,政策性银行的资金充足率较低,并且资金获得方式较为困难,资本充足率开始呈现下滑趋势。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我国政策性银行2003年—2006年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26%,10.50%,9.15%,8.05%。通过这一调查数据来看,我们不难看出政策性银行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金融行业的发展,导致了资本充足率逐年降低的现状。除此之外,政策性银行的发展资金主要依赖于国家财政补贴和金融市场融资,但国家财政的补贴会根据政策性银行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财政拨款,由于政策性银行发展面临着众多商业银行的挑战,业务量不断降低,导致融资较为困难的问题。同时,政策性银行的融资渠道决定了其融资能力较差这一问题。
2.忽视对流动性风险及信用风险的重视
政策性银行的根本在于实现社会效益,这一立足点让政策性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忽略了对流动性风险及信用风险的重视,从而在进行金融投资过程中,容易引发较大的金融风险问题。我国政策性银行在发展过程中,过度地依赖于国家财政,并且在投资过程中,将风险转嫁给国家政府,认为一旦出现经济风险后,国家财政会为投资失败来买单。同时,政策性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资金投放时,对客户的信用风险评估不全面,导致很多资金出现坏账,难以对资金进行回笼。在管理过程中,政策性银行机构设置存在较大缺陷,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严重不足,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工作效率不高,工作懒散等现象出现。政策性银行在投资过程中,主要针对于一些商业银行不愿涉足的领域,资金投放后,收益减小慢,而且投资期限较长,经济收益较难实现。这样一来,导致了我国政策性银行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流动性风险,对国家财政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风险防范意识短缺,管理结构缺陷,严重制约了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发展,一旦国家财政出现紧张问题,对于政策性银行的发展将会带来致命性的打击。
3.政策性银行缺乏自身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
政策性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相关法律法规对政策性银行利益的保护严重缺失,国家并没有针对政策性银行发展问题进行立法,导致政策性银行无法在法律保护下实现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我国政策性银行成立之初,主要是为了行使国家宏观调控职能,更好地服务于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但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机构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对政策性银行发展的冲击性较大。面对这一形势,若是无法以法律制度保障政策性银行发展,一旦投资过程中出现权益纠纷,将会对政策性银行带来不小的打击。从国外政策性银行的发展情况来看,对政策性银行进行了相关的立法工作,以法律来保护政策性银行发展的权利。所以,在如今金融行业蓬勃发展的时代,我国加强对政策性银行的立法工作,已经势在必行。
4.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业务交叉
政策性银行建立之初,其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商业银行发展的不足而建立的。政策性银行在进行资金借贷过程中,针对的项目主要是商业银行不愿踏足的领域,其资金来源多数是政府的财政支持。但政策性银行发展过程中,受到市场机制影响越来越大,银行内部的管理也以商业银行管理模式为主,这样一来,对政策性银行的发展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商业银行的发展目标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其管理手段也是以实现自身发展目的为依据的。而政策性银行则不同,作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整的金融机构,商业化管理模式自然不适应自身的发展。这种管理模式,作为直观的表现则是在面对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的处理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策性银行商业趋势越发明显,传统的商业化管理模式促使政策性银行的发展更倾向于商业化发展道路。这种发展模式,与政策性银行的初衷背道而驰,价值政策性银行的特殊性待遇,商业化发展模式无疑将对国内商业银行发展带来巨大冲击。
三、国内政策性银行发展改革措施
1.进行市场化融资,拓宽融资渠道
政策性银行的融资渠道应该拓宽,不该局限于国家财政资金和金融市场融资。政策性银行进行市场化融资,可以获得大量的资金,从而提升自身的资金充足率,可以更好地实现产业投资,获得更好的发展。政策性银行传统的融资方式多以债券为主,类似于国家发行的国债,债券的购买者主要是其他商业银行。这种发展模式具有较大的风险,并且过多的依赖于国家财政,一旦国家财政出现紧张,将会直接导致政策性银行资金链断层。所以,针对于这一问题,加强市场化融资,拓宽融资渠道,以多样化融资方式发展,有利于提高政策性银行的融资率,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筹资成本,更加有利于政策性银行实现经济效益。
2.构建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
政策性银行自身的发展目标决定了政策性银行将面临着巨大的金融风险问题,但是政策性银行的发展目标——实现社会效益,让政策性银行得到了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商品化经济发展形势下,效益问题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焦点问题,这对于政策性银行发展来说,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政策性银行在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要注重风险控制体系,注重对客户信用评级,对一些风险较大项目做好风险评估,弄清资金投入后的效益比,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更好促进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目标。未来发展过程中,政策性银行要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科学合理的进行风险防范、管理以及控制工作。
3.完善内控体系,强化外部监管机能
完善内控体系,强化外部监管机能,是政策性银行实现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这一改革措施,主要针对于政策性银行自身因素进行机制体制变革,并加强政府对政策性银行的管制,从而更好促进政策性银行实现发展目标。内部体系完善,即完善政策性银行当下管理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升内部的管理机制,使政策性银行在发展过程中,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完善自身管理,提升发展动力和竞争力,更好在金融市场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而外部监管,则是要求政府对政策性银行进行有效的管理,从制度、法律对政策性银行业务活动进行有效规范,参照先进经验,确保政策性银行能够更好地运作,满足国家宏观调控需要,更好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以及公共服务事业当中。
4.正确处理好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
明确政策性银行自身的职能以及发展目标,处理好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是政策性银行发展改革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政策性银行发展的目的以及建立初衷决定了政策性银行的性质,也正因为如此,政策性银行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自身建立的根本,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以及更好实现社会效益。政策性银行享有国家政策性优惠,若是在发展过程中倾向于商业化发展,商业性银行很难与之抗衡,这样一来,将会严重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秩序,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针对于这一问题,政策性银行在发展过程中,要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对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进行区分对待,明确二者之间的差别,做好分离机制。同时,国家也要对这一方面进行严格控制,规定政策性银行的发展领域,避免对商业银行造成太大的冲击。
总之,政策性银行的发展,要注重坚持与时俱进,推进实践创新,对自身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科学发展观,更好促进自身发展。政策性银行的发展,需要建立在对自身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能够利用自身发展优势,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实现发展这一目的。政策性银行的业务集中于政策性业务上面,在发展过程中,要牢牢把握这一点,充分利用国家财政和政府支持的优势,使其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更好实现发展目标,促进政策性产业的进步,更好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四、结束语
综合我国政策性银行发展现状来看,落实政策性银行改革措施,已经势在必行。政策性银行是我国金融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完善的作用。因此,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必须切实发挥政策性银行在经济建设中的
重要作用,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当中。
参考文献:
[1]王晨芳.简论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改革[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10):320.
[2]马佳杰.后金融危机时代下我国政策性商业银行的转型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14):130.
[3]岳品瑜.银行柜台获准卖政策性银行债[J].商,2014(08):19.
[4]邵瑶春,任国良.科技银行中国化:产权定位与发展对策[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46-53.
[5]郭唯一.我国政策性银行面临的风险与防范[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4(16):54-55.
[6]徐翰阳.政策性银行引入商业化经营的路径探讨[J].当代经济,2014(22):34-35.
作者简介:张硕(1993- ),男,汉族,辽宁省大石桥市人渤海大学金融与商贸学院2012级金融学本科生,研究方向:政策性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