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悦彤
【摘要】随着语文教育体制改革日益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材也经历了多次改革,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套套全新的教材逐渐取代了传统教材。我省现行的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有人教版和语文版两版教材。由于人教版的教材充分体现了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本文以人教版教材的必修一、必修二为例,对新课标教材的结构内容、编辑意图、课后习题、选文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单元编辑系统化”“选文编辑全面化”的特点。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语文;特点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理念,与传统教材相比,除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要求外,还增加了许多实践与探究的内容,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整版教科书具有“单元编辑系统化”“选文编辑全面化”两个特点。
一、单元编辑系统化
(一)基本结构
必修的教科书包括“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独立成体又相互补充,体现了语文教材的连贯与完整。前三个部分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体,名著导读作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文学情趣的需要,是学生阅读的主体。
(二)基本内容
1.阅读鉴赏。阅读鉴赏部分是教科书的主体。选文按照体裁分为四个单元。这四个单元既有古今写景抒情散文,也有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现代应用文。从结构来看,单元编排兼顾文体和内涵,每个单元又各有重点,使整本教材的各个单元既独立成体又密切联系,体现了系统化的特点;从内容来看,选文编排由单元简介、正文、书下注释、研讨与练习四个部分组成。单元介绍简要地说明了这个单元的选文的体裁和分类、教学重点、风格特色、学习方法等引导式语言,使学生对全章内容有宏观的了解。正文和书下注解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研讨与练习包括听、说、读、写等对课堂内容的检验和探究与实践两方面的练习,既有对知识的考察,又有对能力的训练,兼顾了教材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2.表达交流。表达交流包括“写作”“口语交际”两个部分。从教材编排的结构来看,每个专题都有一个话题探讨,并列举了名家名篇作为借鉴与指导的依据,最后是多样化的写作练习;从教材编排的内容来看,这两册书都是记叙文的写作练习,既有话题作文又有命题作文,每一章从不同角度对写作方法进行探索练习。这又体现了教材系统化的和而不同。
3.梳理探究。梳理探究是关于国学知识的探究性活动,每册安排三个专题。这些专题都是对以前所学的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探索。在这一部分中,老师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针对性的探究。每个专题的后面还有一个课外延伸,引导学生从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后探究,充分体现了教材编排系统化的连贯性。
4.名著导读。每册书中都安排了两部中外名著。导读内容包括“背景介绍、作品导读、思考与探究”三个部分。名著导读作为学生拓展学习的部分,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品位与赏析的水平,增强领悟与审美能力。
教材在结构的编排上体现了系统化的特点,每章都有一个主题,而各章节之间又有密切联系。从选文来看,基本上是名家名篇,这与名著导读又是一种延伸与扩展。这几个部分相互促进、补充,构成了一个完整、严密的教材体系,有利于全面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素养。
二、选文编辑全面化
1.单元编辑意图。如果说编排结构是教材的骨架,那么选文就是教材的血肉。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在选文方面推陈出新,对传统教材进行扬弃。选文全面涵盖了语文基础知识,渗透人文情感,加强了实用性和时代性,力求兼顾对学生文化素质和人生观念、实践能力的培养。
2.选文类型统计。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二共8个单元,25篇作品。从文体上来看,古代文学作品共三个单元,占总数的37.5%,现代文学作品五个单元,占总数62.5%。从这个比例上来看,古文在高中教材的编排上稍占劣势。
从教学与自学的方向上来看,选文分为精读和略读课文。在必修一、二两册教材中,精读课文占18篇,略读占7篇。本人认为,这个比例还是相对合理的。精读课文是老师讲解的重点,是学生基础知识积累和文学方法领悟的必经之路,在这有代表性的文章中掌握语文基本应用能力。略读课文是学生自学的重点,往往侧重学生的审美和赏析能力,也可以理解成能力的检验与反馈。
从中外作品上来看,教材做到了中外兼收。不仅介绍了中国的名家名篇,还把外国经典引入进来,让高中生有更广阔的全球视野。在名著导读部分,一部中国作品与一部外国作品的设计不仅扩展了高中生的文学素养,更有利于在中外文化的对比中找到不同文化的闪光点,有利于自身文化的推进和不同文化的融合。
语文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编排展现出系统化与全面化结合的特征,并从这些特点中看出我国语文教育事业的系统、全面、高度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杨萍.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口语交际”部分编写思路及教学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2]王瑞玲.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阅读鉴赏部分作业系统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3.
[3]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