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渊
随着互联网、多媒体、语料库等技术的发展,以语言文字为主的传统的单模态英语课堂模式已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一种全新的含图片、色彩、文字 、视频的多模态教学模式逐渐成为现代英语教学的主题。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引入给大学英语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它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以提高大脑的专注度,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本文着重研究如何将多模态引入英语翻译教学中,以期达到提升学生翻译技能的目的。
一、多模态话语分析
模态是指人类通过各种感官 (如视觉、听觉等)和外部环境 (如人、机器、物件等)产生的互动方式。其中用单个感官进行的互动方式叫做单模态,用两个感官进行的互动方式叫双模态,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感官进行的互动方式叫多模态。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多模态话语分析(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是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模式,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最先从国外引入这一分析框架的李战子教授对多模态话语社会符号学进行了研究和评述,其研究方法有利于加深对语言社会符号特点的认识,同时也有利于对多模态话语的理解,因而在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我国,多模态话语的研究大多是应用型研究,尤其是对特定语类、语篇的分析基本上用的都是“视觉语法”,从而使多模态语篇中的构建方式得以揭示。随着视觉、听觉符号在我国英语教学中的大量应用,学生的英语多元翻译技能和文化素养等综合素质得到极大的提高。
二、翻译教学现状
对于我国的翻译教学,许多专家都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主要从翻译学科建设、教材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深入分析,并针对翻译教学改革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清华大学教授罗选民对传统的大学翻译教学方法进行了批判性地分析,着重指出了重视翻译知识传授而轻视翻译技能培养的片面性,并针对大学翻译的教学目标提出了全面、具体的改革措施;肖红指出了传统翻译教学法在翻译课堂教学中教改辅等几个基本环节存在的不足之处;香港中文大学翻译学系教授李德凤等从翻译教学宗旨、课堂授课形式以及教材编写等方面剖析了当前我国翻译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纵观十几年来国内相关的研究,可以将国内翻译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翻译教学思想没有确切的统一标准做指导;②在翻译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师生互动形式欠缺;③在翻译教学中片面强调翻译知识传授而轻视翻译技能培养;④翻译教学的方法太过单一,没有形成系统的翻译教学理论;⑤翻译教材良莠不齐,内容陈旧且编写混乱;⑥翻译教学缺乏应有的教学研究支持;⑦重视专业英语的翻译教学,轻视非专业英语的翻译教学。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翻译教学与学习者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趋加大。这些矛盾主要表现在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脱节;翻译学习者真正所学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学习者真正想学的与翻译课程设置实际提供的相脱节。而在这所有的问题中,最为迫切的一个,就是提高翻译教师的素质,建立以过程为基础,操作性较强的翻译教学规范。
三、多模态理论对翻译教学的作用
我院商务英语专业翻译课课程时间为一年,单周课时为两学时,如果想要达到翻译课的最佳效果,这个时间实在太有限了。传统的翻译课都是以‘老师讲,学生译这种单一的讲练模式为主,课堂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佳,这种单模态翻译教学模式,无法从真正意义上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学生的翻译水平也难以提升。而在多模态的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地选择与运用图片、音频、视频材料,向学生输入丰富、有效的多模态信息,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采用师生互动的课堂形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翻译教学中。在翻译教学的教改辅等基本环节中充分结合视觉模态、听觉模态、触觉模态、感官模态和语言模态等多种教学模态,促使各个模态之间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突破传统的单一文本模态,发挥多模态声音、图片、色彩、动漫、录像等的教学优势,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翻译技能的培养,从而不断提升英语翻译教学质量。
在多模态话语理论中,多模态的社会符号都有自己的意义。在多模态的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可以把网络平台丰富的教学资源与课堂内容相结合,学习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书本,而是扩大到与主题相关的各种资源,把音频、视频、图片等各种模态结合起来,对学生综合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多模态的英语翻译教学通过对图片、视频、音频材料的恰当选择与运用,使视觉模态、听觉模态、触觉模态、感官模态和语言模态等模态之间互相补充,有助于融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课前、课堂、课后全过程交互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参与到翻译过程中来,在实践和讨论中提升翻译水平。
四、翻译教学中多模态选择的原则
与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相比较,多模态的翻译教学方式具有非常明显的优越性。但是教师在选择教学模态时也不能随意,并不是使用模态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如果只采用一种模态就可以使学生学会相关的知识,那么就没有必要以不同的模态呈现这一相同信息。在多模态翻译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习兴趣,在营造多模态话语情境时呈现过多的附加性且与主题无关的信息,那么学生为了理解所学内容就必须在多种信息源之间分配他们的注意力。单一信息源不能提供足够信息,学生必须不断地重复进行寻找和匹配,整合各种不同的信息源。因为同一信息若以不同模态呈现在学习者面前,必然会使学生分散精力来分析各种信息,这一过程会给学生带来较高的外在认知负荷,进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为了能够使多模态话语资源在建构学生知识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教师需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审慎选择各种信息,适当安排各种信息呈现的顺序,把它们有机整合在主题学习资源之中,避免各种模态在翻译学习过程中相互干扰产生负效应。
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德禄认为在多模态话语选择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如何使不同模态相互配合来获得理想交际效果。依据多模态话语交际理论,对模态的选择应考虑以下三方面因素:①为翻译教学提供教学素材,提高翻译课堂效果;②为翻译课堂教学的教改辅提供便利条件,提高翻译教学效率;③为翻译资料提供多模态话语意义表达方式,提高翻译质量。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在制作多模态的教学课件时选择音频、视频、图片等各种模态语料都应该从提高翻译教学效率的目标出发,适当地选择各种模态。虽然从形式上看,每一种模态基本上都可以完全表达出所有信息,但是单一模态没有办法把重要信息或者教学内容以另外的形式凸显出来,这就会使翻译课堂单调死板,容易使学生疲劳,丧失学习兴趣。而不同模态之间的协作,特别是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的协调一致,往往会对翻译教学产生积极的效果。也就是说,教师除了关注如何恰当选择每一种模态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外,还必须注重多种模态间的协调统一,注意所选模态之间的主次关系,要善于利用不同符号媒体的优势进行模态间的互补和协调,从而达到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翻译水平的目的。合理配合使用多种模态进行翻译教学可以改变传统课堂的单模态英语翻译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认知能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出一种和谐积极互动的英语翻译课堂。
总之,多模态话语理论为英语翻译教学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改变了单一模态英语翻译的教学模式。恰当地处理好多媒体资源与多模态的输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优化了多媒体课堂教学。多模态课堂并不是多种模态的滥用和随意搭配,模态的选择必须符合话语情境的要求,必须适当。因此,教师在制作多模态课件、选择多模态授课方式等方面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地运作。多模态英语翻译教学模式为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真实的教学情境和便利条件,提供了辅助教学条件,提高了教学效率,提升了学生的多元翻译能力,从而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多模态复合型现代化人才。
(本文系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多模态语法教学对提升翻译技能的研究——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为例》。课题编号:2013-QN-650。)
(责编 张红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