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数列不等式放缩证明的教学反思

2015-02-02 02:30徐春波鄞江中学浙江宁波315151
中学教研(数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引例通项关键点

●徐春波 (鄞江中学 浙江宁波 315151)

一类数列不等式放缩证明的教学反思

●徐春波 (鄞江中学 浙江宁波 315151)

“数列不等式放缩证明”专题该怎么上才有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用?确实,教师要把课上得出彩很难.有时我们会认为自己讲了一个非常棒的专题,看起来效果很好.但是,学生仍然没有学会,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总是可以轻易找到学生考不好的理由,比如“今年测试卷出来晚,题型没有研究通透”、“前些年浙江省高考没考这个东西,有点轻视了”、“可能是教师自己积累素材不够拖累了学生”、“数列不等式放缩是压轴题型,没有完善的解题套路”等等,一句话概括“你不懂,我也不懂,大家都不懂”.

笔者以亲身经历的几堂专题课作一些反思,谈谈怎样排解教学中“关于一类通项公式是指数式的数列不等式放缩”的疑难和困惑.分5个关键点阐述.

关键点1选什么引例来作铺垫

一开始讲这个专题的时候,往往会选用这样一个例子.

5个引例作为组合我们可以一起给出.至于到底用哪个例子来着重铺垫延伸并不重要,只作引玉之砖.

关键点2让学生理解数列不等式放缩的核心环节

学生看完引例之后,肯定还不明白什么是放缩,为什么放缩的过程是这样的,到底该怎样进行放缩证明.笔者以式(3)为例展开说明,课堂上可以尝试这样一些解析.

关键点3怎样进行数列不等式放缩技巧的探究

这一探究过程的难点是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拆分,学生对“裂项法”进行放缩是否有心理准备.

其实,探究2和探究3是针对指数型数列通项的常见处理方法,都是将不能求和的代数式转化为能够求和的类型,无论是“迭代法”还是“裂项法”,都可以从最初的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推导方法中找到根源.当然,在这里比较3种探究方法,我们发现探究1更易被学生接受,适应性更好一些.

关键点4如何组织有效的练习

有效的课堂与课后练习是专题成功的一部分.可以追求“短、平、快”的训练方法,即追求“题目叙述要简短,难易程度要平稳,能够让学生快速地解决,体会成功的快乐”.比如笔者设计了这样一套训练题,并组织学生共同探讨解决.对一切正整数n,求证下列命题:

对于命题1)~2)可训练学生单独解决,展示各种解法之后让学生比较各种想法的优劣及适用性;对于命题3)~6)可分组进行解决,汇总各组解答过程并逐一评析,最后让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作总结性的发言,要让学生说出这些命题的共性与区别;对于命题7)~9)可作课后练习,目的是为了“求同存异”.“求同”是指解题的方法相同或相似,“存异”是指题目的表述形式各异,富有变化.

关键点5要提升学生的质疑、批判能力

学生在接受新方法的过程中,习惯了学习教师课堂上的精典解法,而忽视研究过程中的辛酸苦辣.那么怎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质疑和批判的能力?笔者有以下几个观点.

观点1留有余地,放手让学生思考.

解法追求完美固然重要,但有时留下点残缺也是必要的.比如命题9)有学生提出这样的一些想法.

观点2层层深入,让学生在碰撞中成长.

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有这样一段话:“从你现有知识中,找出与问题有关之处.在你所考察的内容中,设法找出熟悉的东西来.在你所熟悉的东西中,努力找出有用的东西来.”我们可以培养学生从已知的知识、方法、规律、经验、错误等等熟悉的东西中找到我们想要的.在探究不等式放缩方法时我们可逐步深入探讨,比如可以谈谈“放缩时有时要注意奇偶项的关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笔者的体会是“一是开始,二是过程和探索,三是冲突和矛盾.”要让学生感悟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道理,笔者认为这是高中数学课程的真正价值所在.

猜你喜欢
引例通项关键点
数列通项与求和
肉兔育肥抓好七个关键点
建筑设计中的防火技术关键点
n分奇偶时,如何求数列的通项
巧求等差数列的通项
求数列通项课教学实录及思考
定积分概念教学案例和思考
一道高考解析几何选择题的解法探究
一个三角形面积公式s—1/2|x1y2—x2y1|的证明与应用
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