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灵军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宜宾 644000)
外科学总论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研究
芦灵军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宜宾 644000)
目的分析外科学总论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 针对成都医学院2010级临床宜宾本科班的4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授课时间上,53.66%的学生愿意整节课都由教师授课,而46.34%的学生愿意缩短授课时间。90.24%的学生认为讲授时需要增加部分教学大纲以外的内容。87.80%的学生认为教学深度适中,90.24%的学生认同案例分析法。学生中认为总体教学效果很好或好的有70.73%,一般的有29.27%。对教师的印象评价中,好评人数高于总体好评人数。有60.98%的学生对教学提出了建议。结论 紧扣教学大纲、结合临床的课堂讲授法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案例分析法和师生互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外科学总论;教学效果;教学质量
外科学总论主要讲述外科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和一般处治原则,是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过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如何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是每一位外科学总论教师面临的主要难题。自2009年我院外科学教研室承担成都医学院宜宾本科班外科学总论教学任务以来,不断探索教学模式,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现针对成都医学院2010级宜宾本科班的41名学生,就外科学总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以成都医学院2010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宜宾本科班41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21名,女生20名,调查于外科学总论内容讲授结束后进行。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自行设计“外科学总论教学评价问卷调查表”,包括学生对以往知识的掌握程度、预习复习情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考试方式和意见建议等内容。教学效果评价共设置了课堂气氛、课堂内容吸引力、课堂内容引发思考、收获、对老师的印象和教学效果总体评价6个题目;评价采取4个级别:很好、好、一般、差。开放性问题由调查对象自由填写,旨在了解调查对象对外科学总论课程的意见和建议。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由班长发放和收交。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调查表中供选项目数据用百分比表示,并对开放性问题的文字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将教学效果评价中的很好、好两项数据合并,一般、差两项数据合并;采用四表格卡方检验差异性,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1份,回收有效问卷4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00%。
在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上,7.32%的学生认为掌握很好或好,68.29%的认为一般,24.39%的认为掌握较差;仅有14.63%的学生课前进行了预习,课后复习的学生也仅有31.71%。在授课时间问题上,53.66%的学生愿意整个课时都由教师授课,而46.34%的学生愿意缩短授课时间,将余下的时间用于总结、现场答疑或讨论等。90.24%的学生认为讲授时需要增加10%~20%教学大纲以外的内容。有87.80%的学生认为教学深度适中,90.24%的学生认同案例分析法。对待考试的方式上,43.90%的学生选择闭卷考试,56.10%的学生选择开卷考试。
关于教学效果总体评价,12.19%的学生认为效果很好,58.54%的认为效果好,29.27%的认为一般,认为教学效果很好或好的共占70.73%。其余5项分别与总体教学评价比较,反映教师教学水平的课堂气氛、课堂内容吸引力、引发的思考、收获等项目与总体效果结果一致(P>0.05);反映教师教学态度的项目“你对老师印象如何”,好评人数高于总体好评人数(P<0.05),说明教师的教学态度得到了学生认可。具体见表1。
表1 外科学总论教学效果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中,有60.98%的学生(25人)对教学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主要有增加案例分析(16人次)、讲授重点内容(4人次)、课堂互动或提问(3人次)、拓展课堂知识(2人次)、课后小结(4人次)、增加练习或月考(3人次)、传授学习方法(2人次)等。
非直属附属医院承担着高等医学院校临床理论和实践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医学教育发展规模与临床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为医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我院外科教研室自2009年承担成都医学院临床本科外科学总论的教学任务以来,非常重视教师教学意识和教学能力的培养。除麻醉、烧伤等章节外,其余内容一般都是由一位普外科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临床医师担任授课教师,发挥丰厚的临床资源优势,结合循证医学理念,查新相关疾病的最新进展,将基础外科理论与最新的科学依据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更贴近临床[2],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在临床见习中围绕教学相关内容,有意识地增加外科总论内容,使外科学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设定问题,由浅至深,引导学生在实践训练中以问题为基础、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对病例的营养、代谢、内环境等问题进行分析,对创伤、休克、感染、输血等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4]。经过不断努力和探索,现已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我院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初步保证了外科学总论的教学质量。
调查发现,紧扣教学大纲、结合临床实际的课堂讲授法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问卷调查发现,90.24%的学生认同案例分析法,而对于将某章节完全变成分组讨论的教学方式,有31.71%的学生认同,36.58%的学生认为一般,31.71%的学生不认同。分组讨论的教学方式不被认同,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由外科学总论自身特点决定的。外科学总论不是针对某一特定疾病,而是对外科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整体概括;系统讲解总论知识,有利于学生在外科各论的学习中把握全局。二是学生以前所接触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课堂讲授法,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法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5],学生一时无法适应,难免产生抵触心理。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增加案例分析是目前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能够将抽象、空洞的理论与临床实际相联系,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临床思维能力,强化教学效果[6]。
调查发现,70.73%的学生认同目前的教学效果,但仍有29.27%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如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授课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1)调查分析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基础。教师在授课前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目的、最易接受的教学方法等,把握学生的总体学习情况,为即将开展的教学活动打下基础。授课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改进工作中的不足。(2)课堂互动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环节。适当减少理论讲授时间,增加案例分析内容。在案例分析时多鼓励学生发言,不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和结论,允许小范围的分析讨论,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7]。在分析讨论中多问为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等,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8],重点施教、个别指导。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小组讨论回答,或由教师引导式解答。善于总结、提炼简单实用的医学口诀,对不同学习内容采用不同记忆方法[9],绘制思维导图,提高记忆效果[10]。(3)课前、课后的引导工作必不可少。为增强教学效果,教师提前将案例提供给学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课后布置作业,兼顾理论复习题和案例分析题,满足临床和考研学生的不同需要,巩固教学效果。
总之,通过对外科学总论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分析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工作实践经验,准确把握目前最适宜的教学方法,提出下一步的建议和想法,为进一步提高外科学总论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打下基础。
[1]杨金花,李国华.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 4):729-730.
[2]赵春雷,赵炳显,何娜,等.循证医学在外科总论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 12):2323-2324.
[3]周毅,欧阳小琳,蔡敬铭,等.非直属附属医院外科学总论全程实践教学的改革初探[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34( 2):245-247.
[4]董杨帆,仝传志.浅谈案例教学法在普通外科学见习中的应用[J].新疆医学,2014,44( 11):132-133.
[5]汤铜,郑璐,李佳,等.PBL教学法在外科学总论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4,18( 1):206-210.
[6]赵倩,热孜万古丽·阿巴斯,任政.案例教学在临床外科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 10):1518-1519.
[7]吴蔚,沈历宗,肇毅,等.积极心理学在外科学总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 34):141-142.
[8]靳小建.谈外科总论教学中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 9):43-44.
[9]黄翥.在外科学教学运用学习与记忆方法的研究[J].医学信息,2014,27( 29):12.
[10]郝博.思维导图在外科总论学教学中的应用[J].淮海医药,2012,30( 3):278-279.
G526.5
A
1671-1246(2015)15-01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