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经济下公司治理与外部审计对策研究

2015-02-01 20:08中国证监会山东监管局山东济南250011
商业会计 2015年22期
关键词:董事会计师股东

(中国证监会山东监管局 山东济南250011)

新常态经济是经济模式的转变,是以新常态经济学为理论形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阶段,是民间市场的基础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的主导作用的统一,为了实现调结构稳增长的目标,加强公司治理是有必要的。另一方面,公司治理的情况又对外部审计质量产生影响,以此为基础,外部审计还可能在维护公司各种委托代理关系的正常秩序与利益公平、保障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利益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公司治理审计的目的

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特定代理关系相比于股东和董事会之间的代理关系,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更加突出。一方面,控股股东相比于管理层有更大的利益冲动;另一方面,控股股东在股东大会上的多数表决权地位,导致中小股东在股东大会的表决基本无效,参与公司治理行使股东权力的动力更小,多数情况下通过消极退出方式表达意愿。但在资本市场的公司治理传导机制不畅的情况下,消极表决也难以起到实质性的治理作用。因此,在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中,相比于没有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中可能存在的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中小股东在有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中处于更加被动的地位。公司治理审计的目的是帮助组织提高公司治理能力,改善公司治理状况,合理地保证组织经营目标的实现,促进组织价值的增加。

二、上市公司的治理目标

只有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各方股东的共同利益,而实现公司的健康发展,保持和谐进取的公司治理机制至关重要。只有这样,公司才有可能制定恰当的战略、按既定战略发展、持续盈利、获取稳定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朝着股东财富最大化发展,实现企业和社会经济资源的持续帕累托改进。

(一)和谐要求公司各利益相关方协调一致,不能总是以自己的一己私利为考虑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中小股东和资金借贷者作为被代理方需要以公司发展为重,在公司发展中实现自己的利益。公司发展依托控股股东,中小股东需要支持控股股东有利于公司发展的决策,不宜时时处处掣肘。控股股东须知“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道理,诚信履行受托责任,切实以中小股东和债权人利益为重,主动防范道德风险,从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中获取利益。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是猎鹿博弈,不是零和游戏。双方完全可以共同理解与支持,实现双赢目标。

(二)进取要求科学治理。控股股东通常都是创业者,创业难、守成更难,成功的创业者未必守业成功。在成为公众公司之后,控股股东的责任已不仅限于自身,还需要对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负责,应深知责任、谨慎从事,不固执创业的风格,忠实代表中小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方从市场上选择恰当的职业经理,科学治理、稳健进取,将更多精力投放到代表全体股东批准公司战略、督导公司战略实施和监控不当管理的模式上。

三、外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与审计质量的相关关系分析

外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与审计质量存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一是外部审计治理作用的发挥和审计质量依赖于共同的基础,二者均依赖于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与职业道德、健全的资本市场机制等方面。二是审计质量的提高有赖于良好的公司治理,公司治理与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独立性、与基础会计信息质量等密切相关,而这些都是注册会计师保持诚信执业、保障执业质量极为重要的条件,因此,外部审计发挥公司治理作用本身也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一种手段和途径。三是能够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具备发挥公司治理作用的条件,公司治理作用发挥得越好,审计质量保障程度越高,二者呈现完全的良性互动。四是外部审计合理保证公司对外披露的财务信息质量这一基本功能,本身也是公司治理的一部分,是公司治理的“基础设施”,在通过鉴证工作直接影响和促进公司治理不断健全并有效运行的同时,还可作为连接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的桥梁,或者说相互沟通和有效传导的渠道。因此,外部审计形式上是合理保证财务信息的质量,本质上是公司治理,二者是同一事件的两个方面,所以做好一方面,也必然做好了另一方面。五是促进被审计公司持续发展,提升被审计公司治理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才是“本”,财务信息和审计报告只是“标”,注册会计师若只是盯着财务信息本身作审计,或者为控制审计风险而作审计,终究只是对标不对本。只有标本兼治,以本为重,才能最终解决问题,防控审计风险。

四、提高外部审计公司治理功能的措施分析

公司治理影响外部审计及审计质量,外部审计又反作用于公司治理机制,为使其良性循环、共同提升,可基于外部审计发挥公司治理功能的机制和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特征,考虑可采取的具体措施。但社会诚信环境、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风险意识等方面需要依赖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及其他外部因素,除了假以时日,无法采取针对性的具体措施。

(一)不断推进和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意识,提升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

1.审计责任的深入理解及引导方式。会计师事务所是营利组织,但又区别于一般的营利组织,其提供的鉴证服务本质上是一种完全的信任服务,这种服务既依赖公认的行业规则体系,又服务于这一规则体系;既依赖于诚信环境,又为诚信交易提供基础服务;于被鉴证对象是纯粹的交易费用,于真正的委托者是一种增值服务。基于这样一些特点,注册会计师行业及行业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思考:社会基于什么需求需要注册会计师的服务,其服务如何满足社会的真实需求,若不能很好的满足,将会面临何种后果、承担何种责任。只有认识到其服务的特点,分析清楚需要思考的问题,才有可能诠释诚信执行、勤勉尽责的真正涵义,才有可能面临资本市场形成如履薄冰的风险意识,才有可能产生对资本市场的强烈责任感。基于这样的理解和分析,为提高外部审计的公司治理功能,可以从正反两方面采取措施,一是正面引导注册会计师正确认识其提供服务的性质和社会责任,培育其职业责任感,包括制定政策、宣传教育、案例分析等方面;二是加强惩罚,强化其不履行应有职责或不恰当履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

2.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内涵及提升途径。提高执行证券期货相关业务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对外部审计公司治理作用的发挥,不仅是必要的、可行的措施,而且也是一项长效机制。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提升不能仅局限于对执业准则和相关业务规则的掌握,宏观与微观经济、企业运营和管理、资本市场、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当前注册会计师急需提升的领域。结合当前注册会计师的实际情况,基于行业监管的整体层面,首要的是两方面:一是引导市场选择注册会计师时切实做到以专业为导向,防止注册会计师重市场、轻专业;二是通过监管导向,使注册会计师充分认识到促进被审计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升被审计公司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控水平才是本,为此,注册会计师应自主全面提升自身相应的专业能力,既从根本上防控审计风险,又实际促进被审计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探索独立董事的选聘机制,强化独立董事的责任。独立董事以其独立的地位和董事的身份参与公司治理,既置身于其中,有机会深入了解公司的各种治理决策所需信息;又不会身陷其中、受制于控股股东及各相关方在公司的各种利益纠葛,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确实是一种良好的机制设计。正是这样一种机制,能够更有效地保障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时的独立性,使得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能够顺利地传达到公司治理层面,并影响公司治理。为使这种机制有效发挥作用,产生真正能够实现机制设计使命的独立董事,证监会已做了很多有益的机制建设,包括独立董事的职责、会计师事务所的选聘、注册会计师独立性保障等方面,但基于目前的状况,还可以在以下方面开展大量的工作。

1.探索独立董事的选聘机制。独立董事的关键是独立性,能公平地代表全体股东的义务,而不是其中的特定群体。现行的选聘机制依赖于董事会、1%以上股东的提名,并经股东大会选举产生,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果客观形成了独立董事由控股股东选聘的局面,导致独立董事从根基上难以真正代表全体股东。因此,独立董事的选聘仍然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领域,其中两个关键点就是提名和最终的选举,可以将选举权授予股东大会,但提名权就不能交给在股东大会上有相对多数投票权的控股股东,相反,若机制上允许控股股东提名,在选举中则应予以回避,通过这些选聘机制安排,保障选聘的独立董事,既有胜任独立董事的能力,又不受控于控股股东。

2.强化独立董事的责任意识。在强化独立董事的责任方面,中国证监会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出台了相关规定,取得的效果也较为明显,但在独立董事的责任方面,仍然需要持续推进,不断强化独立董事的责任。强化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从公司管理层角度,进一步细化和明确需要独立董事参与决策的事项,明确各自的责任,如公司管理层未将应交独立董事发表意见或参与决策的事项提交独立董事,未按治理规则或相关内部文件的规定向独立董事提交发表意见或决策所需要的资料,均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二是从独立董事的角度,进一步细化其责任,明确其未恰当履行职责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三是进一步要求独立董事确保外部审计保质保量完成,强化双方沟通,明确要求注册会计师就审计中注意到的公司治理相关问题书面报告独立董事,独立董事应对外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审计质量发表独立意见,并对此承担相应的责任。

猜你喜欢
董事会计师股东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发展现状研究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2021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举行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缺陷与改进建议
独立董事制度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一周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一周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持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