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润物细无声
——品德教学追求德育无痕

2015-01-31 20:33孟平萍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5年4期
关键词:拖拉品德德育

孟平萍

(新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下塘校区,浙江 湖州 313000)

从古到今,人们都非常重“德”,都把德作为评价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标准。中国文化是伦理型文化,自古以来,教育就很关注德育,品德课也成了德育的主阵地。新课程改革之前,品德课主要以听故事、讲道理呈现,说教成分较多,很多孩子“知行分离”。这样的德育,枯燥,刻板,成效并不大。新课程改革后,品德教材也做了全新的编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教材中强调品德教学要回归生活,要引导孩子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这就要求我们的品德课程要回归生活,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内心世界发展和主体人格完善。

一、课程改革呼唤德育无痕

德育新课程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两门“姊妹”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组成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强调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品德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是“品德培养回归生活”。这个理念的提出首先是针对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严重脱离儿童生活现实的状况。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我国的教育提出的“五育”,更是早已将德育定为教育之首要。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德育的目标是要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意志品质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这些方面和谐发展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德育不能再是灌输式和走过场的教学,而应该是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课堂上,要在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在不露痕迹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为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美国的教育家杜威提出著名的“教育即生活”教育理念,他也认为“德育不能只是单纯地传授道德知识,而应该和生活相结合”。

德育新课程追求和呼唤的是自然而然、潜移默化的无痕德育境界。而这无痕境界是需要创设让学生自己体验、探索、顿悟的氛围,是对学生灵魂的感召;无痕境界更需要为师者高超的艺术而非技术,需要对学生的生活观微知著,引发学生触类旁通,是引导学生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育人的无痕境界带给学生的是一种享受,在享受中浸润,在享受中悟理,在享受中成长。

二、课堂教学实践德育无痕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堂设计关注学生生活

古人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而传统的品德教学,学生的世界禁锢于教材,定格在课堂,切断了生活的渊源,使得教学进入了一片荒芜境地。

[案例]:《有限和无限》

老师以上海因为地下水抽取过度,这几年正在以每年10毫米速度在下沉为引子,让学生猜猜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大概占地球水资源的多少?有人猜30%,有人猜60%。当老师用图示表示出只占了3%时,学生们非常震惊,由此,老师引出节约使用资源就是创造新的资源,对学生们课前调查校园资源浪费主要现象汇总,然后请每个小队选择一个现象讨论——就这个话题你最想说什么,最想做什么?学生在汇报中有的说可以定一天为“校园无水日”,让大家感受水的珍贵;有的说有的班级人离开了,灯却还开着,要设计感应灯;有的说很多同学铅笔短了就不用了,可以提倡在铅笔上套个笔套,继续用,等等。说到铅笔时,老师就现在的铅笔所需的资源主要是木头,引出我们国家一年生产铅笔,就要砍伐几百亩的森林。然后为大家介绍了一种环保铅笔,包住铅芯那部分用的是经过特殊处理加工的报纸,所以就可以节约森林资源。老师让大家看了这种环保铅笔,学生们很感兴趣。到了下课时间,老师拿出一把铅笔,说:“这样的环保铅笔老师送给每位同学一支。”学生们拿着铅笔高高兴兴地下课了。

[思考]:

英国学者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际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新课程改革也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指出: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对此,这位老师决定以生活为突破口,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节约现象,在关注生活、思考生活中为无痕德育教学提供丰厚的学习资源。

节约是个老话题,孩子们从幼儿园起就在接受这样的教育,但是效果怎样呢?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要节约,有的人错误地把节约和小气联系起来,所以真正把节约作为一种生活态度的并不多,而这节课教师播放录像,用图表调查等方式让学生们感受到了节约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态度,节约资源就是创造新的资源。特别是下课时送给学生的那支环保铅笔,真是“一切尽在不言中”。

(二)此时无声胜有声:课堂设计关注活动体验

品德与社会这类活动型课程的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詹乃生认为:课堂教育不等于德育。德育的本身是实践的,缺少学生的活动参与的德育是不完整的德育。只有学生的活动参与,才有学生道德情感的参与。学生去体验了,在课堂上才会像在大自然中享受阳光、享受雨露、享受春风般惬意和谐。

[案例]:《做事不拖拉》

课堂从刚学过的课文《一分钟》展开,学生们已经认识到了做事不能拖拉,医生、消防员、农民做事不能拖拉,大家做事都不能拖拉。老师让大家找找身上的拖拉小蛀虫(不点名,只说拖拉的现象),然后话锋一转,手里多了一叠树叶,发给每人一片小树叶,一面黄色,一面绿色。如果没有拖拉小蛀虫的小朋友在绿色的一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如果有拖拉小蛀虫的就在黄色的一面写出自己的小蛀虫,但是不写自己的名字。接着每位小朋友把自己的树叶贴到黑板上的枯树上去,30多位学生,30多片树叶,只有4片绿树叶,其他全是黄树叶。老师说,看到这些,老师有两种心情,一是小朋友都很诚实,老师很高兴,这些绿叶的小朋友是大家的小榜样。二是有那么多拖拉小蛀虫,老师心里很着急,那我们一起想办法把这些拖拉小蛀虫赶走,好不好?当问他们有什么好办法赶走作业拖拉小蛀虫,有的小朋友说,我就想赶快做作业,做完作业就可以玩了,这样就会快起来。还有的说,如果作业做得快,老师就会表扬我,想到这里,我就做得快了。要赶走起床拖拉小蛀虫,有个小朋友说,就买个闹钟,闹钟一响,就爬起来。要赶走吃饭拖拉这个小蛀虫,学生说:“赶快吃,吃完就可以去玩了。”老师听完后,说,把小树种到班里去,等黄叶都变成绿叶了,别忘了通知老师。黄叶都变成绿叶了,就说明我们都赶走了身上的拖拉小蛀虫了(学生一起大声说)。

[思考]:

德育不是凭空说教,而是一个过程,只有经历这个过程,孩子才会有体验,有感悟,有收益。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证明,活动中育人是德育工作最有效的方法,是学生最喜欢的德育教材,也是最成功的德育实践。把教学意图隐蔽起来,没有“布道式”的说教,没有“填鸭式”的灌输,而只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你看,这位老师没有布道的口若悬河,没有训导的正襟危坐。她在无痕的影响中,在巧妙的设计中把一切处理得妥帖、自然。孩子们自然会去和拖拉小蛀虫说再见,因为在活动中,孩子们有了学习榜样,更有了让这棵树上的黄叶早点都变成绿叶的心愿。这样的活动体验有了情感参与,显得水到渠成。

(三)心中悟出始知深:课堂设计关注情境感悟

曾记得一个外国大教育家说过:“当孩子意识到你在教育他时,你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教育不是用模具去塑造人,而是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获得了智慧和道德。成功的教育不是喋喋不休的传经送道,而是春雨润物不露痕迹,一切尽在不言中。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案例]:《美丽的生命》(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在浙江省品德教学观摩课中,笔者听了临海一位老师上的《美丽的生命》。课堂中给学生们观看了一段录像,录像中出现了很多动物,大家感受到了这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欢乐的世界。老师问,假如有一天,没有了动植物生活又会怎么样?生:会没有了生机勃勃的景象,没有了绿色,没有了大树。又观看了一段假如没有生命,世界会怎样的录像,学生感受到了恐惧、害怕。说到生活中有哪些不和谐的音符,生说有捕杀青蛙、伐木、杀害藏羚羊。老师请大家看录像,录像中一把把枪架在车上,一个个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一群在奔跑栖息的藏羚羊。枪声响起,它们四处逃窜,但是那一把把猎枪并没有放过他们,镜头切换,无数的藏羚羊躺在血泊中,又镜头切换,是一副副藏羚羊的骨架躺在地上。最后一个镜头定格在一个猎人一手拎枪,一手拖着一副骨架。这样的画面深深地震撼了学生们的心灵。当老师用低沉的声调问大家哪个镜头给你印象最深时,学生的情绪还沉浸在那一幅幅画面中,说着说着,有些学生眼眶湿润了,其中一个女孩子边哭边说,我觉得这些人太坏了,藏羚羊也有自己的生命,他们太残忍了!

[思考]:

有人说:人的内心有两根琴弦,一根是天使的琴弦,一根是魔鬼的琴弦。那么,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责任就是拨动学生心中那根天使的琴弦,我们要用天使的人格,以天使的爱心来拨动那根琴弦。《美丽的生命》一课就是要孩子感受生命的美丽,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都值得珍爱。生命是很抽象又很具体的,自己的生命是需要珍爱的,这点孩子当然懂得,但是动物的生命呢?孩子可能没有那么深的体会。如果仅仅是说教,孩子心里仅仅就是留下了一个概念,而心里就未必会种下“生命是平等的”的种子。而这堂课在一幅幅照片、一段段录像、一曲曲音乐、一句句吟诵中,我们的学生被深深地感动了。不仅留下了概念,而且印在了心里。

“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这节课让学生感悟生命是美丽的,也是脆弱的,每个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利。老师创设的情境,以“悲”——部分人性的恶,来唤醒孩子内心深处天使的琴弦。当然,这根弦被拨动了,所以,清澈的眼睛会被泪水浸湿,稚嫩嫩的声音会哽咽地发出对人类的谴责:“这些杀害藏羚羊的人们太残忍了!”这是纯真的心灵对生命的感悟,对生命平等的呼唤。而这一切的发生是那么自然,孩子在没有意识到你在教育他时已经受到了教育。

三、资源开发关注德育无痕

品德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一)直面校园,捕捉校园生活中鲜活的课程资源

道德行为的实践指导,不能单靠课堂,还必须延伸至课外,贯彻到学生在校的日常生活中。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游乐的场所。在这个小社会中,学生通过留心观察,就可以捕捉到许许多多,而这些都可以成为品德教学的教学资源。我们学校大队部的“青苹果社团”在每个学期都会开展丰富多彩、富有童趣而又不失教育意义的各类活动:开学初的教室美化评比和儿童节的青苹果自主吧游园活动都可以发挥孩子的无限创意,增强班级凝聚力;春秋游中的“我们大手拉小手”活动,假期里的“我和邻居交朋友”活动都可以培养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教会孩子要与人和谐相处。除了大队部的活动,学校里每个学期中每周利用国旗下讲话、直面校园、心情PARK形式对学生进行行为常规教育、爱国教育等。而作为教育一线上的教师在和孩子的相处中所遇到的典型事件往往就成了品德课上的教学资源。孩子们发现,书本上说到的原来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啊!

(二)联系生活,搜寻家庭生活中多彩的课程资源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交给儿童通向生活的钥匙,要使他们成为生活的主人,要把课堂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品德教学所给予儿童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而要让学生亲历实践——你会怎么做,他人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构建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我们三年级有一个单元就是《热闹非凡的市场》,孩子在家里都有了购物的生活经验,课堂上,孩子们畅所欲言,有的孩子说去超市购物的经历,有的说家长维权的经历,有的讲购物的技巧……二年级有一个单元是《父母的疼爱》,有个孩子讲到小时候,自己被热水烫伤后送进医院,自己在手术室内哭,妈妈则在手术室外哭,说着说着这个孩子就哭了起来……

(三)走进社会,收集社会生活中丰富的课程资源

社会是大课堂,我们的学生长大后一个个都要展翅飞向广阔的社会大世界。作为五育之首的德育,更应为他们的成长打下基础。因此,我们鼓励孩子走向社会、观察社会,及时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用自己的慧眼分辨是非,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现实,为教学储存可贵的资源。为此我们的假日小队活动开展了“我是天堂小报童”为希望工程捐款义卖活动,这样的活动让孩子感受到能帮助别人是幸福的,有的孩子还在活动体验中这样写道:“有的人不愿买我们的报纸,但大多数人还是愿买的。看来社会上还是善良的人多。”类似这样的活动都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无痕德育效果。

让品德的智慧园中悄然绽放一朵朵幽香的兰花,让学生能“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就是我们品德教学追求的德育无痕。相信我们的品德教学如果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法,做到“一枝一叶总关情”,最终我们一定会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崭新天地,收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无痕德育效果。▲

猜你喜欢
拖拉品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拒绝拖拉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拖拉”同桌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你是“拖拉王”吗
你是“拖拉王”吗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