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乐瑞 徐 涵
新世纪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价值:审视与反思
□周乐瑞 徐 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进行了多次有益的改革尝试。实际上,课程改革是对原有课程价值的重新审视。随着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职业教育课程价值也处于不断地发展与变化中,新世纪职业教育课程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发展能力,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这一时期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职业教育课程也开始兼顾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并存发展的特征,但个体价值在职业教育课程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不足。
职业教育;课程价值;课程改革;价值审视
美国课程专家乔治·A·比彻姆(G·A·Beauchamp)认为“价值是课程设计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因此,价值问题是课程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对于任何一种教育类型,缺乏价值的课程,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是毫无意义的。换言之,课程价值是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逐步发展,职业教育课程进行了多次改革尝试。课程模式经历了由引进国外先进模式向构建中国特色模式的路径发展。事实上,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意味着对原有课程价值的一次重新审视。然而,当我们在课程改革中,面临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等核心问题时,很少有人会思考课程应有的价值。新世纪,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生产方式的精益化,经济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职教课程价值产生了更加深刻的影响,迫切要求人们重新审视课程价值。
职业能力的发展价值是指职业教育课程与学生相互作用时,作为客体的职业教育课程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
(一)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
我国新世纪以来的职业教育课程定位于职业世界,强调将职业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从事某一职业的能力和资格,具有一定的职业定向性。其实,对于职业教育而言,“会做”比“会说”更为重要,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课程既拓宽了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准确地体现出了职业世界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并逐渐重视实践性教学,将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摆在了更加关键的位置。其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能够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满足精益生产方式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意识到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提高就业竞争力,满足就业需要。
1.开发人力资源,满足精益生产方式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体可将人才分为学术型、工程型和技术技能型三类。据21世纪初期人才现状与需求类型结构调查显示: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学术型、工程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比例分别为1:10:37,1:11:40,1:14:70[1]。这表明,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生产方式的精益化,企业对技术应用型和技能型劳动者的需求随之增长,且在人才的需求中占据最大份额的比重,但目前技术技能型人才却无法满足需求,尤其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特性决定了这一缺口的填补主要通过职业教育培养一批掌握高新技术和技能的劳动者来完成。这需要职业院校加快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课程是落实这一培养目标的关键。
新世纪以来《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课时比例进行了规定,其中2000年的 《意见》指出“文化课和专业技能课的比重分别为40% 和60%,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各占一半”;2009年的《意见》指出“文化课和专业技能课的比重分别为1/3和2/3,顶岗实习总时数为一学年”。这可以反映出:一方面文化基础课程的课时比例逐渐受到了削减,专业技能课程的课时比例不断得到提升,这意味着专业技能课程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得到彰显;另一方面实践性教学所占的比例和顶岗实习的总学时数有了较大的提高。实际上,实践性教学、顶岗实习和理论教学是构成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三大主体,也是提升职业院校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实践性教学和顶岗实习比重的提升意味着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在职业院校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实践中,大多数职业院校进行了“项目课程”或“学习领域课程”的改革,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典型职业工作任务的需求为依据,主要通过职业分析或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得来,对课程内容的要求的表述主要采用“能……”和“会……”,并将工作岗位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融入到行动体系的内容框架中,使学生掌握职业世界中所需要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从而获得从事某一职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和资格,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提高就业竞争力,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职业是个体在社会劳动中所从事的经常性、专门化以及相对稳定的社会活动。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看,职业是个体全面发展的一个方面,既是个体谋生的手段,又是个体履行社会义务和承担社会责任、获取社会地位的方式。社会学认为“人的地位取决于三个因素:权力、财富和声望,但这三个因素很难进入人的具体操作之中,无法为个人自由操纵”[2]。职业是人类进行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就个体社会化发展的需要而言,职业可以满足个体生存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也可以提供个体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马斯洛将人的需要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五种类型。事实上,谋取一份相对稳定的职业是个体社会化发展中最大的安全需要;职业又是个体融入社会生活的主要场所,能够使个体对社会产生归属感,满足个体归属和爱的需要。同时,成功就业以及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取得的成就,能够使个体受到社会尊重,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从而获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然而,新世纪以来,随着高校扩招后的大学毕业生逐步走向社会,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就业难成为了社会的热门话题,在这其中,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处于较低位置。为了有效地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需要借助于职业教育课程这一载体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
新世纪以来,为了使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够获得双证书,国家在多份政策文件上提出了“职业院校的课程内容应与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或相衔接”的政策导向。职业资格标准是劳动者从事某一职业的基本要求,主要反映劳动者已有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也就是说,职业院校所选择的课程内容要满足职业世界中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这一时期,以“项目课程”和“学习领域课程”为主要模式的职业教育课程仅仅围绕工作任务分析来选取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紧跟职业世界的变化与发展,充分涵盖了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促使职业院校将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对缩短职业院校毕业生与职业世界之间的差距,提高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充分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发展
学生关键能力的发展,在价值上主要体现为培养职业素养,满足精益生产方式对员工提出的素质要求。新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在企业的推广使得企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大幅提高,致使泰勒式的科学管理模式和传统的生产方式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企业要建立精益化的生产方式与管理体系。其实,在精益生产过程中,企业生产和操作过程是由员工共同设计和建构的,原有科学管理模式中的中层管理人员的职责由精益管理模式中的小组或部门团队来承担,企业现有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与改进建议由员工自己提出。这可以反映出,精益生产方式“以人为本”,其核心在于企业采用灵活的组织方式,强调部门间的团队合作,充分考虑了员工的潜力、智慧和积极性,对员工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员工具有良好的责任意识、沟通协作与创新能力。
新世纪以来,教育部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提出了“职业教育应根据学生提高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的政策导向。也就是说,职业教育课程应该更多地体现出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持续发展。由于职业教育是培养专长的教育,长期以来将关注的焦点落在了个体职业能力的培养上,而忽视了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其实,任何一种教育的基本任务在于提高个体的素质,如果职业教育忽视这一点,将无法培养出人格健全的职业人。新世纪,在国家层面提出了发展学生个体全面素质的政策导向,这在课程政策上表明了个体价值在职业教育课程中开始得以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指导思想也开始关注学生潜能的发展。
在职业院校的课程实施中,这一时期大多数的职业院校进行了项目课程或学习领域课程的改革,各门课程都以职业世界的工作任务分析为切入点,围绕典型的工作任务,破译隐含在工作任务中的知识和技能。其中,学习领域课程按照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成长规律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序列化,这有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项目课程则将职业素养纳入课程体系中,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关键能力的表现形式之一,它影响着个体职业生涯的良性发展。这种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以项目活动或情境教学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其核心价值在于发展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师和学生是项目(情境)教学的双主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实践操作,并探索解决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够促进学生勤劳务实与探索求真精神的养成[3]。
自古以来,学校教育一直是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种制度化的教育是主要且普遍的教育形式之一。其核心在于养成受教育者的理性精神,学校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受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我国教育的核心价值观一直以社会价值为本位,将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视为教育的主要作用,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为经济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这种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念对我国职业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职业教育主要在于为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专门人才。这一时期,国家在政策上倡导以学习科学文化为主,强调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教学,导致职业教育课程偏重科学知识和人类文化的传承,在课程实施中过分地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个体的个性化发展,将职业教育课程的社会价值摆在了核心的地位。这使得职业教育课程成为了传递人类知识的工具。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化,世界信息化速度的加快,以及科技发展和技术革新使得时代发展呈现出个性化的特色,在这种环境下,职业教育课程对个体发展价值和内在需求的忽略逐渐暴露出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在于发展生产力,关键在于快速发展经济,提升国内生产总值,这种“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在于追求社会的物质发展,但正如马克思所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就是说物质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是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不应该忽视人的主体地位。正因如此,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这是一种与传统的“以物为本”的发展观相对的新发展观。随着新发展观的提出,人本位的价值观念也开始渗透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教育价值观也开始兼顾并重视个人本位。实际上,“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一方面提倡教育应全民化和终身化;另一方面强调教育应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关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单纯关注社会价值,忽视个体价值的教育或课程与人类教育发展不相符合。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既关注了课程的社会价值,也兼顾了课程的个体价值。一方面,职业教育课程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尤其是在加大了实践性教学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技术技能性人才。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始实施项目 (情境)教学,将职业素养融入课程内容之中,逐步关注学生跨专业能力的发展。
实际上,所谓的职业素养是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意识、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多层次的概念。长期以来,职业素养的培养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教育更多地在于体现人们对了解和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的意义。这对普通教育尚可,但很难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义相适应。然而,随着能力本位课程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实施逐渐向职业实践活动回归,并开始关注受教育者职业素养的培养,尤其在新世纪,随着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由学科体系向工作体系的转变,课程内容更加关注职业岗位的需求,教学环境更注重工作情景,并进一步将职业素养纳入课程体系之中。实质上,职业素养是职业精神的反映,也是新世纪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追求个体价值的新体现。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价值正朝着有益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方向发展,课程价值呈现出既能满足社会需要又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但在职业教育课程价值的发展中,依然存在些许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个体价值在职业教育课程价值中的主体地位有待提高。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价值的嬗变过程中,课程的个体价值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这主要在于:一方面受到传统的以社会为本位的教育价值观的影响,社会价值成为了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学校职业教育的主要价值观念在于为经济社会培养适合的技术技能性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的需求。新世纪初期,虽然在国家层面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并指出人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主体,一切物质建设的关键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在国家层面上提出了人本位价值观对适应时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导向,但难以取代人们头脑中固有的传统价值观念。学校职业教育虽然也开始兼顾发展课程的个体价值,但要实现个体价值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仍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社会性决定了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宗旨,而职业教育课程是实现这一宗旨的主要载体和工具,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了社会价值在职业教育课程价值中占据主体地位的原因所在。但是,在信息时代,个性化已经成为了标志性的特征。个性化是相对于统一性而言的,在教育学角度,个性化是指个体在先天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且由多种素质融合而成的独特性。与工业时代要求整齐划一的价值标准不同的是尊重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成为了信息时代新的价值标准,企业的生产方式与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也由工业时代的标准化、统一化向精益化和多元化的方向转变,这为人的个性化提供了基础。因此,培养具有良好职业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受教育者成为了新世纪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职业教育课程需要遵循以人的个性化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价值准则。可是,这一价值准则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价值的发展中体现不足,今后应从如下两方面进行加强:一是在课程设计方面需要遵循以学生个体全面、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二是在确定课程目标时需要更加关注受教育者的个性化发展。
二是人文价值在职业教育课程价值的发展中未得到应有的体现。在职业教育课程中,人文价值主要体现为发展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包括人的“真”、“善”、“美”等内在品质。然而,当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了职业教育课程的核心目标,而忽视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其实,职业教育的对象是人,即社会公民。实际上,社会公民才是每一位职业人的原始身份,发展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是培养职业人的基础。正如爱因斯坦所言“专业教育可以使人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就必须对美和道德具有鲜明的辨别力”[4]。因此,职业院校仅仅向受教育者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显然不利于受教育者人文素养的养成,为了系统地培养技术技能性人才,职业教育课程在设计时,还应该要全面关注受教育者人文素养的发展,充分体现课程的人文价值。
[1]邸鸿勋.人才需求分析与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7):18.
[2]唐智彬,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人与职业关系[J].职教论坛,2005(10):9.
[3]徐涵.行为导向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4):12.
[4]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10.
责任编辑 殷新红
周乐瑞(1984-),男,浙江温州人,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助教,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比较职业教育;徐涵(1964-),女,辽宁朝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比较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政策研究。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研究基地专项课题“职业院校企业兼职教师课程实施质量评价研究”(编号:JG15ZXY20),主持人:鲍风雨;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国家一般项目“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德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比较研究”(编号:BJA100085),主持人:徐涵。
G710
A
1001-7518(2015)33-00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