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的教学体会

2015-01-31 11:19:15管遵信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针灸学点穴腧穴

左 政 管遵信

(1云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康复学院,昆明650500;2云南中医中药研究院,昆明650223)

针灸学的教学体会

左 政1管遵信2△

(1云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康复学院,昆明650500;2云南中医中药研究院,昆明650223)

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目标是培养出拥有实践能力和相关技术知识的专业性人才,针灸学教学在高等中医院校教学中是比较注重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一门学科。为了更好的提高针灸学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爱好,作者在针灸学教学中注重其基础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教学方法三者的融会贯通,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针灸学教学有一定的启发。

针灸学;教学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法、灸法与针灸治疗。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针灸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针灸疗法防治常见疾病。笔者在针灸学教学中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教学方法三者的融会贯通,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针灸学教学有一定的启发,总结如下。

1 以经络理论指导针灸学教学

注重经络理论对针灸学的指导作用,通过以经为纲、一线贯穿,以经带穴,围绕得气讲针刺法以及经穴处方,针灸学是以经络理论为指导,在经脉上选取一定腧穴,用针刺、艾灸等方法,使患者获得经气(即得气),根据病症的虚实,运用不同的补泻手法来调整人体经络脏腑之气,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根据上述定义,我们首先给学生提出:经络理论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腧穴、针法刺法等方法、临床治疗是针灸学的三大主要内容。在针灸学教学中,以经络为纲,并把经络贯穿在上述内容中。比如讲述腧穴定位时,强调经脉所在,腧穴所在,强调辨证循经取穴,即辨证是循经取穴的要领,“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的前提是“勿失辨证循经;讲腧穴主治时强调“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讲针法刺法等方法时与得气、临床腧穴配伍相结合。总之,以经络理论指导针灸学教学,并且始终以经为纲,贯穿整个针灸学的教学内容,能达到提纲挈领、使各篇章内容紧密联系、逻辑性强、融会贯通的目的。使学生初步能用经络理论分析和解决针灸学中的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2 注重针灸点穴的教学

针灸学中的点穴是针灸学教学中特殊并且重要的环节,对于巩固课堂内容、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临床取穴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疗效。我们应向学生指出其重要性。首先应向学生指出,点穴是整个经络、腧穴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理论课的具体验证和延续,在理论和临床中起到桥梁作用。通过点穴课,我们在实体上找穴,能加深学生对穴位的实际感观认识,真正将穴位记住记牢。比如,对腧穴的定位,课堂上无论讲述的如何详细,但要真正掌握,还须到人体上亲自去看、去摸,才能完成从抽象到具体感知的转变。其次,要注意灵活性,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经常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尽量做到生动灵活。比如,在点穴时,学生常常混淆耳前的三个穴位,我们常这样讲授:从上往下,可以形象记为“进(耳)门到(听)宫殿里开(听)会”,也可以与经络联系起来记为“三、小、胆;耳门、听宫、听会”这样一讲,既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又避免了点穴时出现的枯燥乏味。

3 探索PBL教学法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最早起于20世纪中叶,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或问题式学习。医学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讨论为主要形式,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诊治等问题进行综合探究学习[2]。在具体教学中,围绕核心知识展开主动学习,经过“提出问题→自学解疑→最终评价”三环节来获取知识。例如在讲授针灸的治疗作用课中,提出问题:针灸可以治疗哪些疾病?针灸可治疗各种疼痛、失眠、过敏性疾病,说明针灸有什么作用?由于针灸学的内容涉及多门学科,为此要善于将中医相关理论、临床各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更要注意本学科各部分的特点及其内在的相互关系。当然,PBL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困难,比如课程学时有限,教学内容多,学生人数多,查阅资料难,配套设施差,师资力量不足等,这些都大大限制了PBL教学法的推广和应用。但是,适当的进行PBL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巩固了理论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并能为临床实践奠定基础。当前,在针灸学治疗部分,提问式的讨论部分典型病例是PBL教学较为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

4 在针灸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入医案

医案是医生诊治疾病的记录,也是是医生临床思维、辨证论治过程的真实记录。历代医案记载,提供了大量可靠的临床资料,是中医学的宝贵财富。笔者在以往的针灸学教学过程中发现,单纯的传统课堂讲授方法,学生容易感到枯燥,思路不清,难以掌握针灸诊治疾病的思路。常常是课程学完后,仅零星的记得几个腧穴的位置和大体功效,难以将所学的针灸知识应用于临床。而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引入医案,在针灸学教学的各个阶段都重视结合实践加以讲授,可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讲到针灸祛风的穴位时,有风门、大椎、合谷、曲池、风府五穴均有祛风作用,其区别在于:风门治外风,袪上半身风邪,特别是项、背、肩之风邪。用于风寒、风热侵袭肺及肺卫之证。大椎治外风而兼治肝风,袪上半身之风,特别是头项肩背之风邪,用于外感风寒风热之证。合谷治外风,袪上半身之风,特别是头项口面之风邪,用于风寒、风热之邪侵袭肺及肺卫之证。曲池:治外风,袪周身之风,特别是周身肌肤风邪,用于邪侵袭肌肤的皮肤病。风府治外风兼治脑风,袪上半身之风,特别是头项脊背之风邪。用于外感风寒、风热证。又如讲到针刺异常中的晕针,引入一个自己在临床中晕针的病案,就会很生动,学生印象也深刻。

5 加强临床见习和实习环节的教学

针灸是一门实践性为主的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临床应用,所以临床见习、实习环节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针灸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他们积极的开展相互指穴、自身试针等[3]。在教学中,应穿插安排临床教学见习、实习,以结合临床实例,进行理论教学。学校应建立固定的见习基地。通过动手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针灸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临床见习、实习时,学生常常是走马观花的看老师操作,这样容易导致一窝蜂、凑热闹的情形,最后所学甚微[4]。教师在学生来门诊见习、实习之前,就要给他们布置好任务,让他们熟记常见疾病的分型、治法、处方,病种要覆盖针灸治疗的各科常见病种。一旦学生在见习、门诊看到一个相应的病人,他们就会回忆起已经从书本上掌握了的知识点,带教老师要做的就是教给他们如何完整的诊断、治疗。同学可以跟老师一起回顾相应疾病的症状、体征,进行疾病鉴别。通过这样带教,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综合分析、辨证论治的能力。在治疗时,老师边示范、边讲解、边提问,在针刺操作时,教师再详细讲解刺灸方法,这样使同学每接诊一个病人都真正有所收获。因此,针灸实训教学,重点在于使学生在掌握针灸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较准确的在人体上找准穴位,较熟练的掌握针灸的基本操作方法和针刺的补泻手法[5]。

针灸学是高等中医院校中医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也是每位中医医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临床技术。上好针灸学课程是我们不断探索问题,不断总结、不断思考,才能逐步形成新的更好的教学体系,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社会。笔者认为:在理论教学中以经络为纲,带动腧穴、刺法灸等理论的融会贯通;通过针灸点穴的教学,强化学生实际掌握理论的能力;在针灸学治疗部分的教学中通过适时引入临床病案,使学生能把相关中医知识相互渗透;通过临床见习、实习带教,使学生把理论运用到临床中;通过PBL教学探索,更好的完善当前的教学方法。总之,只有通过加强以上几个方面的教学,在针灸学教学中才能将基础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教学方法三者融会贯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杜艳,陈文,陈尚杰.浅谈针灸点穴课的教学体会[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1):68-69.

[2]朱现民.针灸PBL教学《人生之前回头路》案例解析[J].中国针灸,2011,10(31):947-950.

[3]邹燕齐,黄泳,陈俊琦.探讨针灸教学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方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6):985-986.

[4]冯雅娟,李军,傅立新.针灸临床教学的自主式学习模式探索[J].山西中医,2007,23(6):61-62.

[5]孔立红,孟培燕,周华湖.完善《针灸学》实训教学的几体会[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9,11(2):69-70.

Teaching Experience of Science o f Acupunctu re and Moxibustion o f Trad itional Chinese Med icine

ZUOZheng1,GUANZunxin2
(1.College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Tuinaand Rehabilitation,Yunnan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Kunming650500,China;2.Institute of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of Yunnan,Kunming650223,China)

The goal of higher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thepr of essional talentswith practicalabilityand relevant technical knowledge.Thescience of 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in the teaching of higher collegesand universities of TCM isadiscipline which focu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practical ability.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better,strengthen students'interests of this course,the author paid attention to themastery of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 acupuncture teaching,clinical practice and teachingmethod,obtained good teachingeffect,and had certain inspiration for teaching of 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

scienc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teaching

10.3969/j.issn.1672-2779.2015.11.058

1672-2779(2015)-11-0114-02

:张文娟本文校对:张文娟

2015-04-29)

△指导老师

猜你喜欢
针灸学点穴腧穴
针灸学教材中行针手法来历考证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宋氏扁针点穴拔罐验案举隅
葵花点穴手
小演奏家(2018年9期)2018-12-06 08:42:02
全新经络点穴 教你长远赚钱
中医针灸腧穴与泰医按摩穴的比较初探
天津中医药(2016年6期)2016-08-11 08:57:11
现代针灸教材关于肩周炎的“同功穴”分析
吉林中医药(2015年9期)2015-07-10 03:30:12
高职高专针灸学课程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李顺保教授奇经八脉腧穴考证研究
西部中医药(2014年6期)2014-03-11 16:07:38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针灸学教学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