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
浅谈语文活动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刘利
语文活动,指的是与语文相关的游戏和活动,如传统的朗诵、演讲、对对联、写藏头诗、猜谜语等,也有时尚的情景剧、角色互换改编、辩论、合作探究学习等,这些活动都是把学生带到一种教师预设的情境中,使每一位学生参与到其中,通过亲身经历过程,体验到游戏活动带来的乐趣,同时学习课本知识,锻炼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语文活动的运用,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积极性更高,教学目标的完成状况更清晰可见,使师生都能享受到课堂的乐趣。
诗歌和散文的学习难在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外乎鉴赏分析,辅以朗诵,由老师或者学生抽象地总结出作者的情感态度,很多学生并不能体会。而配乐朗诵能够使学生在欣赏和朗诵中借助音乐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经典之作,为了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感受本诗的“三美”,我采用了音乐加图片的配乐朗诵法,带学生游康桥、识志摩。
第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离别小学校园或者初中校园的情景,唤起他们离别时的情感。然后提供几首音乐 《欢乐颂》《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风居住的街道》和《再别康桥背景音乐》,让学生选择最贴切本诗的背景音乐,并说明理由,以此把握诗歌的节奏和情感基调。学生自由选择背景音乐练习配乐朗诵,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康桥的图片及本诗的情景图片,穿插一些诗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第二课时则完全交给学生展示配乐朗诵的成果,由课代表主持,学生自由报名,全班学生点评,最后选出朗诵最好的同学加以奖励。学生在欣赏不同音乐的同时,听到不同版本的 《再别康桥》,推动他们去思考如何处理朗诵中的轻重缓急,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
配乐朗诵也是写景抒情散文教学的有效方法。《荷塘月色》《故都的秋》都可以通过音乐把学生带入到作者的情感中,继而体会情下之景的特点,感受情中有景、景中有情的情景交融的意境。
学习小说,就是要通过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环境描写把握小说主题。所以,长篇幅小说的教学需要一些教学手段来促使学生紧贴文本,分析总结。我尝试用说评书和模拟法庭审案的手段来教学。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高中必修五中的一篇课文,它选自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我选择单田芳老师说《水浒传》第九回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要求他们模仿这种说书的方式说说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评书需要在精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情节人物的再创造,对说书人的要求较高,但这里我只是要学生去模仿,将林冲的性格和他的遭遇结合起来,更好理解性格决定命运和官逼民反的主题。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起了他们的挑战欲,“逼”他们去精读文本。
《别里科夫》是契诃夫的经典讽刺小说,别里科夫的死而“不死”是学生感兴趣又稍难理解的地方。于是我尝试以模拟法庭的形式“公开审理”别里科夫死亡一案。围绕“别里科夫是自杀还是他杀”这一话题,由老师担当“法官”掌控课堂程序和节奏,五名学生组成“陪审团”监督和协助管理秩序,其他学生自愿加入“检控方”(“他杀论”)和“辩控方”(“自杀论”),通过精读课文收集证据,支持本方的结论。学生第一次遇到这样的课堂,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法官”(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探讨别里科夫“自杀还是他杀”,去分析理解别里科夫的性格和当时的社会环境,进而提出“别里科夫真的死了吗”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别里科夫死而不死”的原因,得出结论:一个别里科夫死了,成千上万个别里科夫还活着。由此便容易理解小说主题,即沙皇统治对人们思想的钳制是何等可怕。
在这两种活动中,学生要参与其中就必须认真读文本,这就是在培养他们的自主阅读习惯,收集取证、分析重组的过程就是在锻炼他们信息的提取和整合能力。
《滕王阁序》是一篇辞采华美的骈文,在实际教学中也是难度很大的一篇课文。我根据这篇文章对仗工整的特点,选用对对联的手段来辅助教学。先以出对联为导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再讲述对联的知识和对偶手法的表达效果,然后学习《滕王阁序》,在讲解的过程中主要从对仗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荆轲刺秦王》是一篇较长的文言课文,在翻译课文的时间里,很大一部分学生因为知识枯燥无法集中精神听讲,课堂效果很不理想。我在教授过程中也感觉十分疲累。于是我就让学生根据课文去排演情景剧,他们自己改编课文,撰写剧本,组织演员排练,收集道具,探讨角色,用有限的条件演出了一幕使师生都难以忘记的情景剧。课后不少同学反映,语文课堂就该多一些这样的形式,让我们学生自己做导演自己做演员,从而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面对一些篇幅很长的课文,学生被吓到,老师处理起来也很棘手。课时有限,内容却很多,我们在纠结中难以取舍。也许换个学习方式,情况就截然不同。
我曾听过一位老师教授《包身工》一课,他在黑板上列出文章中12个探究点,如:包身工的处境分析,包身工的称谓探讨,标点符号会说话,剥削者的丑恶嘴脸,“芦柴棒”的形象分析,包身工和打工仔(打工妹)的异同,包身工的现实意义思考等。这12个点提炼自课文,又超出课文,结合了现实,都是课文的重点难点。他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选取其中一点或两点做深入分析,并形成文字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这样一篇课文所有知识点和链接点都涵盖了,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共享,使课文得到了全面的解读。
模仿这个案例,我也在《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的教学中采用这种方法,围绕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环境描写三方面从课文中提取一些探究点,如:荣国府的建筑与摆设、王熙凤的三笑与三哭、宝玉的出场、黛玉宝玉的“似曾相识”等。我先选取其中一个点来进行示范,引导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再分析和整合材料,最后师生合作形成文字。之后便让学生选取其他一点或两点进行分析探究,可以独自一人完成,也可小组合作完成,课堂展示探究成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既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又可以通过共享学习到其他的知识。
★作者单位:江西鄱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