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聪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信念是内隐于个体行动之中的一种观念状态,是个体信以为真且不断运用于实践中的一种思想因素。教师的教育信念正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一贯秉持并坚信不疑的基本观点和心理倾向,是“从学生时期开始积存和发展,教师个体信以为真的、以个人逻辑和逻辑重要性(‘中心—边缘’)为原则组织起来的‘信息库’,它们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参考框架。”[1]对于高中教师而言,这种“参考框架”不仅仅指高中教师关于教学方面的观念状态,更主要的则是教师关于教育整体活动的系统化的信念,包括对学生、教科书、班级、学校等不同因素以及对教学过程、学生管理、教育科研等不同过程的认同与信奉。高中教师所具有的教育信念在彰显高中教师身份的同时,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危机,需要高中教师重构教育信念。
高中教师的教育信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的结构,什么样的教育信念就会塑造出什么样的教师,因此,教育信念建构起高中教师的特殊身份。只有坚定而良好的教育信念才能成为促进高中教师行动的内在动力,而这种教育信念着重呈现出如下四个基本特征。
我们日常所见到的高中教师往往处于繁忙的学校教育样态中。然而,任何一种行为都隐藏着一种价值观念。在高中教师日常教育行为背后,也存在着一种不可见的教育信念。教育信念是隐藏在教师头脑中而不可见的,是需要在教师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被提炼并反复被验证的一种观念状态。在高中教师反复操作的教学、班级管理等日常行为中,教育信念是支撑起高中教师那些最为平常的教育行为的精神支柱,潜在地推动着高中教师认真对待那些具有高度重复性的教育行动。然而,正是因为教育信念不可见并难以迅疾捕捉的特点,很多教育实践研究极易忽视教育信念的存在,这也构成了教育信念研究的不足。
教育信念之所以能够以潜在的方式存在,正是由于很多高中教师在复杂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总是不自觉地在一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进行教学。这些教育观念或仅仅反映出教育过程的局部,或仅仅是对于教育现象的肤浅认识,但总是可以能动地推动高中教师的教育实践,在潜意识中对高中教师某种直接的教育行为发挥支配作用。坚定而良好的教育信念能够促进高中教师不断克服各种困难,推动教育实践的顺利进行;而不科学的教育信念则会影响教师对某些教育实践问题的理解,进而阻碍高中教师日常的教育行为。
教育信念能够发挥其能动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基于教育信念是高中教师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一种具有经验性的思想倾向,具有鲜明的实践取向。而教育实践的不断生成和变革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教育信念的持续更新。为此,在高中教育实践的改革和发展中,高中教师的教育信念也始终处于流动的生成状态。一个感人的育人故事、一次偶发的师生事件、一场鞭辟入里的教育理论讲座,都可能会促动高中教师教育信念发生一定的变化:或是对自身教育行为的反思与省察,或是对某种教育现象的理解和透视。而这正反映出高中教师教育信念是在教师的教育实践中不断生成的,具有鲜明的实践取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当前,我国高中教育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需要大批具有良好而坚定的教育信念的高中教师。教育信念,作为引导高中教师教育行为的精神动因,不仅担负着教师专业成长的责任,而且通过高中教师的教育行为深刻影响着高中生的思想养成和高中教育质量的提升。高中教师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学段的教师,就在于其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正处于思想成长期,教师的思想引导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高中教师所承载的使命要求其必须具有坚定而良好的教育信念,而这也正是教育信念的特殊价值所在。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持续推进,高中教师作为变革的实践者和利益的相关者,正面临着来自课堂教学变革、班级管理方式转变、学校文化重构等多重变化。这些因素呈现出复杂而繁多的表象,极易误导身处其中的高中教师产生信念危机,使教育信念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往往表现出“缺位”、“错位”与“越位”等现象。因此,从高中教师教育信念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来看,教育信念大体呈现出缺失、放逐以及割裂三种结构性危机倾向。
虽然成为高中教师需要具备优质而坚定的教育信念,但教育实践的现实境遇让很多高中教师的教育信念出现了“退化”的倾向。美国教育学家菲利普·库姆斯在描述“教师实际情况”时,将教师称为“胆怯、疲惫、谦虚、不喜欢抛头露面、顺从类型的操劳过度的人们”。[2]虽然这种表述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描述出很多教师所具有的行为弊端,而隐藏在背后的往往是教师教育信念的退化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高中教师虽然知道对学生、教学等所理应秉持的信念,但还是在忙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愿意追求更高的教学目标,从而将日常性的教学事务作为自身发展的主要内容;在忙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愿意追求更优质的道德指向,从而使自身的教育管理水平始终处于较低层次。那些在高中教师头脑中所具备的崇高的教育信念不断湮没在琐碎的高中学校生活中,从而使高中教师的教育信念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退化,这尤其表现在很多教师的初任阶段。很多师范生初任高中教师时,往往具有良好的教学信念,对课堂教学充满热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年轻教师很快裹挟在诸多实践性的困境之中,最初所具有的教学信念也在复杂的教育实践面前显得苍白。
应该说,高中教师的教育信念始终处于教育实践的复杂结构中。教育实践越复杂,带给高中教师的冲击越强烈,越挤压了高中教师的个体化教育诉求,直至使很多高中教师被动地接受班级教学和学生管理等常规性工作的引导。因此,高中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所遭遇的困惑,使高中教师的教育信念出现了退化的危机。
信念是一种富于理想化的精神追求,是一种具有超越性的生命动力。但在现实的高中教育实践中,很多高中教师更愿意相信具有实用主义特点的具体解决方案,而难以坚守自身的教育信念,因而很容易造成教育信念的“放逐”现象。这种“放逐”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放任或不相信教育信念的力量,对教育信念实行一种“怎么都行”的态度,从而走向了一种“新蒙昧主义”的思想倾向。例如,现阶段很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个体信念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尤其对于某些国家的政策与制度并不能保持“完全一致”的观点,对于身边所发生的诸多事件也往往有着自身的表达与阐释,逐渐形成了“怎么都行”的教育信念形态。[3]
当前,随着我国普通高中历经新课程改革而逐渐步入学校整体改革的深水区,高中教师的教育信念问题也处于一个较为关键的转型期。新课程改革正逐步改变着高中教育的发展走向,也深刻影响着教师的教育信念。很多高中教师已将自身的定位从单纯的教师转向“教师+学生”的双重身份,将教学过程从“教师如何教”向“学生如何学”进行主体转换,将教学目标从应对考试转向以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可以说,课程改革的强力推进激发了高中教师教育信念的转变,而学校整体改革不仅仅是课程改革的一项任务,许多重要问题最终还是要依靠高中教师教育信念的提升。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很多高中教师并没有深刻反省高中课程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并没有对采取何种理念与模式以及为何采取这一理念与模式等深层次问题予以理性思考。结果,教育信念的放逐对于很多高中教师而言,不可避免。
虽然后课改时代的高中教育正逐渐解构传统教育的积习,以积极的态势促进教师教育信念的改善,但是高中教育实践的繁重和艰辛,需要高中教师不断制订各种问题解决方案,形成具体而适恰的解决策略,而教育信念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弥散在众多解决方案中。这些方案、策略恰恰是不同价值观念的一种实践形式,能够彰显出教师为何制订这种方案、因何采取此种策略的信念因素。实际上,任何一名教师都难以放逐教育信念,只不过是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体性教育信念的一种规避,对转型期科学而合理的教育信念难以短期内予以深入理解,这也恰恰是高中教师教育信念遭到放逐的关键原因。
虽然很多高中教师在教育实践的整体过程中均具有自己的教育信念,但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很多高中教师仍然表现出与信念不一致的行动倾向,长期所形成的教育信念与当下的教育实践存在着明显的割裂现象。教师教育信念影响着教师的教育决策,不断调控着教师的教育认知,“当教师面对教育事件时,教育信念会以命题、符号、图像、声音等抽象或形象的方式暗暗地传递给教师各种讯息,促使教师对该事件形成某种特定的态度,在这种态度的调控下教师展开教育行动”[4]。然而,每个高中教师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实践逻辑,教育实践的不确定性往往打破教师既有的思维模式,使得高中教师在很多情况下难以将自身所具有的教育信念予以原封不动地执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育信念与其自身实践难免会发生冲突,致使教育信念呈现出断裂的样态。教育信念无法很好地引领教育实践,而教育实践又与教育信念发生着一定的冲突。这种恶性循环往往更容易损伤高中教师的教育信念,切断高中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
其实,高中教师的教育信念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每一次与教育实践的冲突都可能会造成一种“断裂”的现象,而恰恰是这种“断裂”促使(甚至逼迫)高中教师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应该形成什么样的教育信念的问题。如果无法有效处理这种“断裂”现象,则会使教师的教育信念陷入困顿状态。因此,这种来自行动中的教育实践与教育信念割裂的现象,使高中教师的教育信念难以更好地实现引领教育实践的目标,进而影响高中教师的教育行动。
应该说,高中教师所遭遇的教育信念危机,既有来自外部的思想文化因素,又有高中教师自身实践所引发的信念思考。但我们应该看到,高中教师的教育行动并非完全使教育信念出现放逐、退化和割裂的状况,而是在理性地处理教育信念与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结构性的失调与适应性的危机。因此,应从高中教师的视角重新审视教育信念的生成、转变与完善。
高中教师的教育信念虽然不断生成、转变,但其内核却是在职前的教师教育过程中有了最初的型塑,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有了后期的转型。为了化解高中教师教育信念退化、放逐和割裂等危机,可以采取教师自我叙事的方式,协助高中教师还原教育信念的原初样态。
近年来,叙事研究不断被引介到教育场域中,成为一种分析教育现象、解读教育问题的重要方式。而最能体现出教育叙事的则是教师对自我的叙事。在教师的自我叙事中,借助教师回忆性的话语不断还原教师最初对于教学、班级管理、教育科研等各种教育要素的理解,不断追溯教师的这种理解是如何在实践中得以转变的,教师如何评估自身当下所具有的教育信念等。因此,借助教师的自我叙事,不断凸显教师教育信念生成与转变的真实性与针对性,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还原高中教师作为教育信念和教育实践主体的自信,推动高中教师教育信念的进一步完善。
迈克尔·富兰认为,“多元化才具有价值,因为他们可以获得不同的观点,并凭借这些观点去认识问题的复杂性”。[5]在这样的共同体中,高中教师可以分享来自不同层面的信息,获取不同的教育观念,从而在互动与合作中提升教育信念。因此,构建具有差异性和多元化的合作共同体成为促进高中教师教育信念提升的重要载体,很多具有区域特色的教师共同体也在不断探索中形成规模。如南京市在2014年末成立的“南京教师志愿者联盟”,这一成长共同体旨在发挥当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奉献教师的爱心和价值,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向学生、家长以及教师提供权威性、专业性的教育、教学指导服务,传递教育的正能量。
当前,很多地区在着力打造引领高中教师成长的共同体中逐渐形成了名师工作室模式。名师工作室以优秀教师为核心,打破传统教师个体化的工作和成长模式,借助教学观摩、理论研讨、学术交流等组织活动不断促进高中教师的专业互补、互动与互助。通过优秀教师教育信念的传导与引导,在合作中提升教师教育信念的品质。为此,应继续加强高中名师工作室等教师成长共同体建设,不断提升教师共同体在培育和转变高中教师教育信念方面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中教师所面对的学校场域充满了权力、控制、纪律、自由等不同要素。这些要素所编织的氛围构成了高中教师教育信念退化、放逐与断裂的外在环境。在传统的学校教育观念中,高中教师只能是繁重高中教学任务的承担者,只能以执行者的身份服从教育的顶层设计,被动地接纳学校的整体安排。而这也恰恰是导致高中教师教育信念出现危机的隐性因素。高中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成长,但引领学生成长的教师能否在学校教育中切实发挥主体性、真正凸显自主性更为重要。高中教师不应仅仅是教育知识的传导者和学校环境的感知者,而应成为建构高中整体学校环境的参与者和建设者。高中教师对高中学校环境具有最直接的感知,什么样的教育决策能够推动高中学校发展,什么样的学校文化能够帮助高中生成长,高中教师最具话语权。因此,积极推动高中教师参与学校环境构建,不断推动高中学校改革的民主化,焕发高中教师对于学校发展的信心和热情,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中教师教育信念与外在环境的失调,有利于在建构环境的过程中推动高中教师教育信念的再生。▲
[1]谢翌.教师信念:学校教育中的“幽灵”——一所普通中学的个案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39.
[2]菲利普·库姆斯.世界教育危机[M].赵宝恒,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65.
[3]张聪,于伟.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焦虑的理论省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1(12):57-61.
[4]余闻婧.论教师教育信念的危机及其内在超越——基于知行关系的视角[J].教育探索,2011(2):116-119.
[5]迈克尔·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