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玲 赵艳立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社区教育发展研究述评与展望
□徐 玲 赵艳立
社区教育作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器,在满足新市民生存发展、身心健康以及交流、文化、娱乐等社会活动的需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对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社区教育发展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基础上,重点梳理了城镇化和社区教育相关性的定性分析、城镇化进程中社区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城镇化背景下社区教育的发展策略、社区教育模式等研究内容,并对未来的研究走向进行展望。
社区教育;新型城镇化;新市民
(一)提高新市民素质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根本保证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也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我国的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 17.9%上升到 2013年的53.73%,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1]。这种变化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城镇人口百分比的变化,它更意味着人们的职业结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消费方式、文明素养、受教育水平等多方面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现代农业化道路。”2012 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将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作为2013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2013年新年过后,李克强到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考察时,首次明确表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李克强还强调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 “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更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从这之后,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因为人口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城市的空间和规模速度,影响城市的整体竞争力,所以新型城镇化不仅是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简单聚集,更重要的是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
可见,未来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和主线是努力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使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及农民的受教育程度逐步向城市的水平靠近,还要加快提升新市民的素质,把新市民塑造成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科技文化素质、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市民。
(二)社区教育是提升新市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人口流动理论认为,迁移者通常首先选择城市的周围地带。这类迁移者正是本课题所研究的对象——“新市民”,他们主要由三类人员组成:一是进城务工人员(包括来自农村或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民工”或“流动人口”);二是“城中村”居民、被动转移的城市郊区的“失地农民”和拆迁安置居民;三是通过其它方式转移至该区域的群体。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市民,在身份、地位、价值观、社会权利以及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都有别于城市市民,并处于向市民的转变过程中。对于他们来说,这里是城市和农村的文化、生活渐变地带,容易适应,所以新市民多集中在这里居住生活。这种迅速扩展的新城区,面积庞大、人口众多,而与此相适应的社区服务却远远不能满足相应的发展要求。对城镇化中的新市民而言,旧的乡村文化难以彻底舍弃,新的城市文化尚未完全形成,旧文化不想被淘汰就会竭力阻碍新文化的出现,新旧文化之间的冲突就成为这种社会转型中的一种障碍。同时,新市民和老市民之间也会发生文化冲突,以致造成更严重的社会冲突。农民的文化素质低下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存和就业,还影响进城农民身份地位的提升,使他们难以融入到城市人群中去。在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必须克服角色冲突、城乡主流文化冲突、城乡社会规范冲突,必须面临新环境下的休闲方式问题、生活方式问题、再就业问题、心理适应问题、文化观念问题等。对于这些新市民而言,他们面临崭新的生存环境,面对严峻的生存考验,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社区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各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由于这种教育活动既能满足地区居民对自身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同时又能实现地区社会安定,以提高国民精神文化素养和整体素质为宗旨,并以最终实现“学习型社会”为目标,因而其一经产生即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开发社区教育资源。”社区教育一方面以其独有的教育优势通过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思想道德和文化知识的补偿教育、文明市民教育、文化休闲教育等,对进城农民发生潜移默化的浸染和熏陶,培育农民的职业素质,帮助农民从知识层面掌握一些职业技能、了解一些城市文化,转变思想观念,提升道德素质,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的真正转变,快速融入城镇生活。另一方面,对于以其它方式转移至该区域的外来人口而言,与城市文化、生活习惯等相冲突的问题也客观存在,新市民的城市融入问题未能解决也可能影响其身心发展。再者,这部分人群通常是文化素质较高、有新的生活追求的人群,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陶冶也是社区教育必须纳入的必要内容。总之,社区教育是满足新市民生存发展、身心健康的需要以及满足其交流、文化、娱乐等社会活动的需要,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器。
为了对新型城镇化与社区教育研究做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本人在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知网)中,以“城镇化”、“城市化”、“新型城镇化”与“社区教育”组合起来,分别以“关键词”、“题名”和“主题”为搜索条件进行了近十几年的文献查阅,得到的文献并不是很多,这些文献归纳起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镇化和社区教育相关性的定性分析
李佳萍等(2014)认为城镇化的发展与社区教育的发展是相互促进、同步实现的关系:一方面,城镇化为社区教育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契机,使社区教育在人才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另一方面,社区教育凭借“全员、全程、全方位”等特征成为了促进进城务工农民快速、和谐地融入现代城市生活的有效桥梁,是城镇化发展的助推力和重要保障[2]。丁红玲(2013)指出社区教育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八个方面:社区教育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教育是打造城镇文化的天然土壤,社区教育是实现人的城镇化的重要田园,社区教育是培养现代新型农民的主阵地,社区教育是促进人口迁移流动和人力资本积累的推进器,社区教育是消解各种社会问题的融合器,社区教育是实现城镇价值最大化的辐射源和社区教育是存进城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3]。吴锦程等(2011)指出农村社区教育是培养新型农民的主要途径,是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手段,有助于进城农民工真正融入城(镇)生活[4]。郭凌雁(2010)则认为,社区教育通过新城镇化的平台,促进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教师队伍互动交流、新城镇化职业教育等保障机制的实现[5]。
(二)城镇化进程中社区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
曾青云等(2013)指出新型城镇化的行政性会影响社区教育发展取向变迁,新型城镇化的失衡性会制约社区教育行为方式变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单一性会滞顿社区教育资源机制变革[6]。华芳英(2012)归纳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思想上缺乏足够的重视,管理体制上混乱无序,教育内容上缺乏本土性、针对性,教育实施上缺乏计划性、持久性,教育方式手段上缺乏灵活性、生动性[7]。李伟林(2011)指出,阻碍嘉兴农村社区教育有效发展的原因有机制不够健全,人员配备缺位,设施投入不足和农民认知局限[8]。
(三)城镇化背景下社区教育的发展策略研究
叶忠海等(2014)提出社区教育适应并促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路和应对对策:1.针对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对策。包括开展农村居民教育培训工程、培养农村居民的终身学习理念、关注农村弱势群体、打造优良的师资团队等。2.针对城市社区教育发展的对策。包括深化内在关系认识、牢固树立包容性理念、实施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工程和协调布局教育网点、推进社区数字化学习等[1]。丁红玲(2014)指出推进社区教育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具体策略包括多措并举催动农民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立法跟进确保社区教育法制化进行,培植细胞加强学习型组织的创建,统筹规划举办四大教育培训工程,整合资源为社区教育提供坚实阵地,打造队伍,夯实农村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积极行动搭建数字化学习平台[9]。李佳萍等(2014)认为应从四个方面推进社区教育发展:加强观念认识,明确社区教育地位;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社区教育保障制度;加强实体建设,注重社区教育惠民实效;建立梯级资源共享,促进社区教育协调发展[2]。曾青云等(2013)建议,以全员性、全程性教育、全方位的“三全教育”对应智能城市建设趋势,以公民道德教育联盟、职业技能培训联盟建设、创新人才培养联盟建设的“三盟建设”顺应生态城市建设趋势,以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的“三资互通”适应新农村社区建设趋势[6]。杨向群(2003)的观点是:社区教育要用价值观引导、构建城镇的文化品位,积淀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深厚底蕴;用人本观陶冶、培育一代新市民,形成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用系统观重组、整合成相适结构,成为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撑[10]。
(四)城镇化背景下社区教育模式研究
中央教科所魏超雄(1997)通过对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状况的研究,归纳出当时我国广大农村社区教育模式大体形成三种基本类型,即以普教为基础的延伸型;以科教兴农为着眼点的农科教结合型;由社会与教育双向参与的全民教育型;三种层次即乡镇社区教育层次;村级社区教育层次;县(市)职教中心教育层次[11]。刘洋、岳利萍(2003)概述了延伸型社区教育、农科教结合型社区教育、全程教育型社区教育、贫困地区社区教育等四种农村社区模式[12]。刘洋(2006)针对我国农村不同的经济发展地区,提出了可供选择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式:发达地区——以全面教育型为主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式;较发达地区——以乡镇成人学校中心型为主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式;欠发达地区——以政府统筹型为主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式;落后地区——以学校中心型为主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式[13]。周俊(2007)在其硕士论文中选择全国文明城区之一的重庆社区教育示范区的渝北区作为个案研究,分析渝北区在“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的改革浪潮中,加强农村城镇化中社区教育模式的发展和改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影响社区教育模式改革的四大因素:动力来源、资源配置、政策支持和管理体制。通过对渝北区社区教育模式典型的松树桥社区、溜马山社区和龙旺街社区进行实地调查和访谈,分析社区教育发展模式以及存在的优缺点,借用国内外社区教育模式改革的相关经验,提出渝北区农村城镇化中社区教育模式的理想形态以及模式改革的相关举措[14]。尹小敏(2009)提出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社区教育需要灵活高效的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模式、以中小学校为中心的模式、学校—社区互动型模式、以成人培训机构为载体的综合模式与网络模式[15]。陈榕(2010)在硕士论文中以福州市为样本,通过采取调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福州市七个社区开展相关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市民社区教育模式.即建立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服务型社区教育组织机构;构建以社区学校为中心的区校合作的发展模式;形成有限社区教育资源充分共享的运行机制;构建以职业技能和异质文化融合为主,以休闲教育为辅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社区企业与居民积极参与的教育经费筹措渠道[16]。梁艳萍,蔡影妮(2010)重点研究我国较发达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式,提出从实体建设、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保障体制等角度构建珠江三角洲农村社区教育的基本模式[17]。在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吴锦程(2010)建议在构建农村社区教育模式时应考虑:以培育现代农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建立以学校为中心的农村社区教育网络,教育内容注重农民教育需求,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和教育方式,以及政府支持、多元筹资的资金保障措施[18]。郭涵(2011)以福州市建新镇为个案,结合“村改居”社区特点,借鉴欧美国家先进经验,构建基于社区资本的“四位一体”(深度信任、充分参与、健全规范、拓展网络)的“村改居”社区教育模式,并提出构建的具体措施,从信任的角度,培养“村改居”社区失地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从参与的角度,重视开展具有特色的“村改居”社区家庭教育,突出职业技能培训;从规范的角度,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开展社区教育,完善社区教育立法,加强社区教育政策法规的可操作性;从网络的角度,充分发挥政府在现阶段“村改居”社区教育中的主导作用[19]。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社区教育在新民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使涌入城市的农民实现思维方式向着现代化的方向转变是社区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故而对新城镇化背景下社区教育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势在必行。国内学者对于社区教育在城镇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已经达成共识,分析了当前社区教育发展中所存在着思想上不重视、机制不健全、投入不足等问题,并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另外,对目前社区教育的发展以及现有模式进行分类,较为明确的对社区教育模式进行了特征分析。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基于农村角度对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社区教育的模式、教育内容、保障机制研究较多,主要从农村发展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的角度开展的研究,较多的基于各地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现状和案例分析,对其经验进行理论总结和提升,从而总结农村社区教育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保障体制等维度。
从对以上研究成果的比较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我国教育学术界在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社区教育发展的研究方面已经有了初步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视野和思路,但是通过文献梳理我们也会发现,对于“城镇化”和“社区教育”的理论研究比较多,社区教育服务于城镇化的实践探索较少,而且社区教育缺乏“行之有效的经验”指导,也缺乏对实际工作的理论总结和提升。而恰恰这些实践经验对于社区教育的管理部门与实施人员具有很大的可借鉴性与可指导性。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社区教育发展的结合发展迫切需要借鉴成熟的经验,需要我们教育学界努力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只有不断深入实践,不断加大全面关注,提升理论支持,坚决走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的道路,我国的社区教育才能更加深入有效地开展工作,才能为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1]叶忠海,张永,马丽华,等.新型城镇化与社区教育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4(8):100-110.
[2]李佳萍,李天鹰.城镇化进程中社区教育发展使命与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4(8):22-26.
[3]丁红玲.社区教育在新型城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J].职教论坛,2013(33):50-52.
[4]吴锦程,刘海燕.城镇化进程中福建省农村社区教育问题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36-40.
[5]郭凌雁.当代城乡教育一体化问题研究述评与展望[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报,2010(6):36-38.
[6]曾青云,许伶军,郑玉双.中国城镇化建设与社区教育发展[J].职教论坛,2013(36):42-46.
[7]华芳英.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的变化及对社区教育的诉求[J].成人教育,2012(3):26-30.
[8]李伟林.社区教育服务于农村城镇化策略的个案研究[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28-31.
[9]丁红玲.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社区教育推进策略[J].职教论坛,2013(33):50-52.
[10]杨向群.城镇化战略中社区教育的应对与调试[J].职业技术教育,2003(24):61-63.
[11]魏超雄.蓬勃发展的中国农村社区教育[J].中小学管理,1997(7):22-25.
[12]刘洋,岳利萍.不同尺度下发展中国农村社区教育的模式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3(2):142-146.
[13]刘洋.探讨我国不同发展地区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选择[J].教育与职业,2006(24):9-10.
[14]陈榕.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社区教育模式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0.
[15]尹小敏.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社区教育模式的构建[J].福建论坛,2009(6):167-169.
[16]陈榕.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社区教育模式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0.
[17]梁艳萍,蔡影妮.珠江三角洲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0(8):279-281.
[18]吴锦程,陈榕.试论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构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2-15.
[19]郭涵.社会资本视域下的“村改居”社区教育模式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1.
责任编辑 王国光
徐玲(1973-),女,内蒙古包头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政策;赵艳立(1979-),女,河北保定人,北京市西城经济科学大学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与成人教育。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0年度成人教育专项课题“21世纪我国成人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分析”(编号:GKA103012),主持人:徐玲。
G720
A
1001-7518(2015)18-005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