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茂祥
浅析现代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评价的四大导向
——基于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的视角
□刘茂祥
所谓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指技术技能型人才中的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及其以上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现代职业院校只有培养更多的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才能彰显其在我国教育从大走向强中的地位与价值,这就需要对现代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评价导向进行重塑。基于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的视角,现代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评价应树立四大导向: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统整、技术理性与解放理性的共生、内适性与外适性的和谐、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并举。
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评价;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
我国教育从大走向强,需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年)》中指出: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以战略眼光、现代理念和国际视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选择。注重对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早期培育是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现代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的统称,下同)内涵发展的应有基本内涵。
所谓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指技术技能型人才中的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及其以上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应当在人文素养(人文关怀、道德情怀、社会胸怀等)、知识要求(从事技术技能工作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技术标准方面的知识等)、人格特质(成就动机、自我发展等)、通用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领导组织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等)、专业能力(技术革新能力、创新意识与开发设计能力、危机化解能力、知识储备能力、质量保证能力等)等方面有良好的发展[1]。
当前我国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缺乏,制约着我国产业升级与转型发展,影响着我国现代科技发展的竞争力、创新力与影响力。只有培养更多的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才能凸显其价值,才能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这就需要对现代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评价导向进行重塑。基于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早期培育视角,现代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评价导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评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主要的视角放在职业性培育上。关注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在做大上以及显现自身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必然发展要求。然而,仅仅关注职业性的教育质量评价,难以促进或推动职业院校培育出具有长效、可持续发展的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无论是普通院校还是职业院校,需要认识到在培育可持续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过程中,应当坚守的高等教育学术性,从学生作为“人”的发展需求来思考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这就需要现代职业院校不能“妄自菲薄”,只关注职业性,而忽视了学术性,尤其是对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导向下的自身独特的、鲜明的学术探求。只有如此,才能培育出更多的德才兼备、有良好学术修养、人文素养、技术技能涵养合一的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统整,将成为现代职业院校未来教育质量评价的主线。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术性与职业性并举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正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尤其是2014年以来教育部酝酿启动高校转型改革,提出1200所国家普通高等院校,将有一半转向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充分关注了职业性的功能。关注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结合,也成为西方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发展趋势[2]。高等职业教育,既要有对自身职业性教育质量评价的坚守,也要认识到自身作为高等教育组成部分延续学术性的彰显,在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统整上形成新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或系统,让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所需要的知识储备、人文修养、通用与专业能力得到更好的培育。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对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误读:认为普通院校在学术性上走得更高、更远,就是成功的、有价值的,往往忽视了社会职业发展对人才素养的需求,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就业技能与需要。加强普通院校职业教育观的树立,不仅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成为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多样化培育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
我国的职业院校,对自身的定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过多地局限在职业性上,忽视了应有的学术性,也直接影响了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育,也影响了我国职业教育走强的步伐。“传统的观点往往认为只有学校和实验室才是知识产生的圣地,知识的转换只能是从学校到企业的单向转换;现代的观点认为,企业及工作过程更是知识产生的摇篮,知识的转换更多的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双向迁移。因此,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式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不再是学术领域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而是有两个甚至多个学习地点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是一种具有新话语体系的、创新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3]。这种新话语体系,就应当包含职业院校学术性与职业性统整的教育质量评价,将有利于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育。
现代职业院校,其类型的属性是大力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必然在一定的技术哲学的引领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育提供技术革新的支持与技术转化的动力,因而其对教育质量的评价必然遵循应有的技术理性。现代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评价的技术理性是指职业院校立足于技术哲学,把握时代发展对技术进步与变革的要求,进行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的内涵定位、能力定位。随着人的多样化发展需求与多元智能的差异性,在学生群体当中客观存在着对某一方面技术技能的发展特别感兴趣或有潜质的学生,他们乐于接受技术教育,享受技术教育带来的无限快乐,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评价应当尊重学生这种从技术教育中获得的一种心灵解放与升华的意识,促进学生获得解放理性。现代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评价的解放理性,在于尊重对某一方面有技术技能发展兴趣、潜质的学生成长需求,为他们的兴趣、潜能开发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包括这方面的实习基地、实验设备、发展平台的创设,引导他们发自内心的、有自身潜质支撑的技术技能提升。技术理性与解放理性的共生将成为现代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评价引导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的主导。
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早期培育,需要关注有这方面潜质、兴趣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的夯实与引导,包括搜寻与储备专业知识的能力;学会运用合适的技术手段解决某一方面技术设计的难题,并找到合适解决方略的能力;能够结合技术方向与未来工艺发展的要求进行持续突破、革新的能力。这些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技术运用与技能提升,离不开对技术的正确认识与理解,离不开职业院校遵循技术理性的教育质量引导。技术从形态上来看,可以划分为实体性技术、规范性技术和过程性技术[4]。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所具备的技术技能水平比较高,在很大程度上能使那些“潜伏”于实体性技术和规范性技术之中的“潜在的技术”,通过过程性技术的推动,变为“实在的技术”,从而为国家与社会的技术进步创造实在的价值[5]。职业院校要大力推进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就需要关注教育质量评价的技术理性,引导职业院校在引入技术与传授技术上采取更为主动、科学的方法,促进其自身育人效能的增强。
现代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评价强调解放理性,是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的重要动力源,其关注那些真正对技术技能感兴趣、有潜质的学生从中获得自身价值的实现、自身能力的超越。正因为他们内心有对动手操作的职业、技术技能运用带来的社会价值的渴望,如果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评价关注到这些学生的成长,使得他们对技术技能的创新、发展的动力增强,就有可能把这些有技术技能发展兴趣、潜质的学生引导成为某一、某些方面的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2014年11月份各大报纸热炒的新闻:“以青海省理科前5名成绩考上北大生命科学院的周浩,3年前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从北大退学,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学习数控技术专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些有潜质的孩子内心对技术技能学习的无比渴望。对这一类学生的教育质量评价,就更要突显评价的解放理性。针对不同产业发展需求、兴趣爱好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与价值导引,也是现代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评价凸现解放理性的重要体现。“不同产业类型如第一、第二与第三产业其对高职教育的人才规格就有差异,若用产业的视角评价高职教育就需要将其差异协调与整合”[6]。其遵循的价值哲学就是不同产业发展需求的学生评价、不同类型技术技能人才发展潜质的学生评价,就需要强调差异性、多样性,让学生在感兴趣、有潜质的技术技能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与解放空间。
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既是现代职业院校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必需,也是提升现代职业院校内涵的必然。基于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的视角,现代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评价既要强化内部质量评价,促进教育质量评价的内适性(适应学校特色的发展、适应学生特质的发展、适应教师育人的特长);也要强调学校育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社会发展转型、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外部要求,深化教育质量评价的外适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结构与行业需求、社会需要的匹配度。内适性与外适性的和谐是现代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评价的未来主要发展动力。现代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评价强调内适性与外适性的和谐,是以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为纽带,逐步完善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机制。
现代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评价强调内适性与外适性和谐,也是职业院校肩负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社会服务三方面的职能协同创新所需要的,从而建立一个“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我保证、中介评估服务、社会需求调控”的内外结合型教育质量评价体系[7],形成完整的评价反馈改进机制,促进职业院校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革新等。促进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早期培育,注重教育质量评价的内适性与外适性和谐,需要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的优势互补,也需要深化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沟通交流。除了在技术技能培育上加强引导,高等职业教育还要加强对学生感兴趣的技术技能领域的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应当认识到,高深知识是高等教育的基石,高深知识的深奥性体现在专业性、前沿性、超越规则性[8]。如果高等职业教育放弃了对自己特定技术技能领域的高深知识教育,就会走向平庸并且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鸿沟会增大,不利于职业院校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深化拓展。尤其需要端正的观念是,高等职业教育同样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不能仅仅将就业作为导向,而要将有技术技能发展潜质的知识素养、学术素养、能力素养达到应有的高度,为他们未来成为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9]。创设卓越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来兼职、任教、带课题、指导项目探究,并且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院校质量保障中的作用,就是内适性与外适性和谐结合导引下的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显现。
现代职业院校 “内适性与外适性和谐的教育质量评价”,关注学校育人的内在价值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紧密结合,最终内化到个人成长在社会需求中显现价值。我国工程教育规模世界第一,但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所占比例偏低是不争的事实。内适性与外适性结合的评价,需要职业院校在促进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上下更大的功夫。显然,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早期培育,仅依靠职业院校的力量是单薄的,需要营造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的教育生态思维,强调以生态学和教育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为管理对象,以内适性与外适性和谐结合为评价走向,通过优化职业院校发展的生态结构、生态要素,保障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良性进化和健康发展[10]。
现代职业院校立足于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早期培育,在教育质量评价上要注重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并举。科学性与人文性并举,之所以能成为现代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评价的主体,就在于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核心素养必然是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相互支撑。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与夯实,必须强调教育的科学性,按照科技发展的规律与科技强国的规格去育人。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拥有某一领域的技术革新能力,是基于具有前沿、专业特征的技术知识统整与灵活运用的结果,是基于自身技术知识储备的个性化感悟与理解运用的体现,是运用专业技术进行问题解决的反映,充分显现了育人的科学性积淀。与此同时,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发展的可持续性、长久性,需要良好的人文素养奠基。没有人文素养的奠基,就难以成为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有强烈的自我发展动机,有高操的道德情怀,有良好的社会责任胸怀,有自觉的人文关怀意识,有良好的领导组织能力,有优秀的沟通协调能力。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并举应当成为现代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评价的主体。
基于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的现代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评价科学性,不仅要关注各行各业需要的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也要关注经济和社会重点领域的技术技能人才培育。这也是社会对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的需求所决定的。如支持现代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需要培育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高阶技术人才、流通人才、经营和管理人才培养;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需要培育与制造技术、生产工艺和流程现代化匹配的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面向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社会工作服务和高技术服务领域,需要培养具备高尚职业道德、较高人文素养、通晓国际标准和高超技术技能的专门人才;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培育应用先进技术、使用先进装备和具有工艺创新能力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适应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建设,需要加快节能环保、污染物防治与安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相关产业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等[11]。由于时代与科技在不断变化,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的观念也需要不断演进,由单一的质量观走向多样化的质量观,由封闭的质量观走向开放的质量观;由局部的质量观走向整体的质量观;由僵化的质量观走向发展的质量观,坚持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评价的科学发展观[12]。
基于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的现代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评价人文性,需要注重对有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发展潜质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与人文关怀的尊重。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技术技能运用上往往好评,然而在人文素养上常受到质疑,这也受到职业价值评价标准的人文缺失影响[13]。促进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的现代职业院校,需要加强基础文化课程、人文课程的合理设置,对道德讲坛、读经教育、艺术熏陶、传统文化有所侧重地进行关注,促进学生对普通文化教育的精髓内化以及对高等教育人文关怀的领悟。现代职业院校中的高等职业教育,也需要加强文化引领,强调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重视学生的价值追寻与在技术技能提升中实现价值生命,锻炼学生的社会责任情怀、公共伦理情怀与自我实现情怀[14]。从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来说,既要加强专业技术技能课程开设,也要关注通识文化课程的建设;既要加强专业必修课的设计,也要加强传统文化课程的渗透;既要加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验,也要加强基于社会实践的人文课程感悟。现代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评价的人文性,就应当关注有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发展潜质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包括“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素养”[15]。
综上所述,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与社会需求的变化,尤其是教育从大走向强的背景下我国对职业教育的发展重视程度增强,对现代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要求会越来越高,对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早期培育任务也将会越来越重。树立现代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评价的四大导向,即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统整、技术理性与解放理性的共生、内适性与外适性的和谐、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并举,将成为促进现代职业院校教育质量提升、深化现代职业院校教育发展内涵的重要推动力,将为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创设更为良好的教育生态与成长土壤,促进一大批高级技工、高级工程师乃至卓越工程师的脱颖而出。
[1]霍连明.高技能人才能力建设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0:80.
[2]梁卿.学术性与职业性:西方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历史演变——基于史实的考察[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4(3):53-56.
[3]姜大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性追问[J].教育研究,2011(11):70-74.
[4]丁云龙.论技术的三种形态及其演化[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12):42-46.
[5]张振元.技能分类若干问题新探[J].职业技术教育,2007(28):5-10.
[6]高文杰,赵丽敏.基于价值哲学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与评价标准审视[J].职业技术教育,2014 (22):47.
[7]颜炳玲.高等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评价研究[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11):12.
[8]黄启兵,毛亚庆.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基于知识的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9]李志宏.对加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3(2):3-6.
[10]黄志勇,胡文博.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创新的生态思维[J].继续教育,2014(9):9-11.
[11]教育部等六部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EB/OL].[2014-6-16].http:// 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 moe_630/201406/170737.html.
[12]吴剑平.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27-33.
[13]张爱荣.人文视阈下的高职生职业价值评价标准探析[J].职教论坛,2012(2):10.
[14]刘春花,李敏,李宝斌.价值理性与终极关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价值探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5):96-100.
[15]林健.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教育系统性改革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94.
责任编辑 殷新红
刘茂祥(1975-),男,湖南邵阳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2014级博士生,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行政管理。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示范性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沟通机制研究——基于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视角”(编号:DJA140248),主持人:刘茂祥。
G710
A
1001-7518(2015)18-0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