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生源空间维度与结构分析

2015-11-15 02:48□王
职教论坛 2015年18期
关键词:生源院校职业

□王 玲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生源空间维度与结构分析

□王 玲

高等职业教育生源空间的准确定位是决定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一环,从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生源空间维度背景和诉求分析,其定位和发展面临着国家新型城镇化、第一大经济体的第三次工业革命、适龄人口减少和高校扩招以及高等教育需求的理性化、多元化和国际化诉求。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结构定位是做好四个服务:为国家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服务、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服务、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服务以及为国家“一路一带一洲”战略服务。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生源空间定位要紧紧围绕这四个服务,更大力度解放教育思想,满足国内、国际应用型人才需求,从国家层面要打造分类考试招生机制,并做好多元评价教育管理,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生源空间维度与结构;新型城镇化;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2014年5月份,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6月份,国家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基本确定了此后我国双轨教育体系。根据《规划》的教育体系基本框架图,高等职业教育基本上分为三个层次,高职专科层次、应用技术本科层次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层次。6月23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上明确提出要 “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由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延伸到本科层次。此前,我国已经探索了专业硕士与工程博士的人才培养试点,因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雏形已经基本成型。这个新生的教育类型定位是什么,主要是为谁来培养人,它的生源空间维度和结构及其可持续发展战略又是什么。分析该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厘清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需求,准确判断我国在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下的发展趋势,审时度势,调动一切资源,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大人才红利。

一、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生源空间维度背景和诉求分析

有需求才有价值,因此分析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生源空间维度背景和诉求是确定其生源空间结构定位的关键。

(一)国家新型城镇化的高等职业教育诉求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其中34次提到“教育”,6次提到“职业教育”,充分展示了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不仅仅是居住地域的城镇化,更重要的是在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过程中,一是农民工需要拥有就业技能或创业能力;二是要解决随迁子女的教育与就业问题,使其学有所教;三是要解决转移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促进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公民化,使之从传统环境下的村民转化为合格的、高素质的城市公民、世界公民。这些都是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承担的任务。

(二)第一大经济体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诉求

英国《金融时报》10月8日报道,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1]。尽管此数据是按照购买力平价(PPP)计算方式得出的结论,尽管中国的人均GDP约为6629美元,而美国是51200美元,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中国正在显著崛起!但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2013年,中国仍是全球第一碳排放大国,全球2013年碳排放量达到361亿吨左右。其中,中国排放二氧化碳100亿吨,美国52亿吨,欧盟28国35亿吨,中国的碳排放超过美国和欧盟的总和,占世界总排放量的近3成[2]。这意味着,中国发展经济付出的能源和环境代价远高于欧美。30年全速发展下的各种问题也日益凸显,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经济产业失衡。根据我国环保部2014年12月6日发布的数据,全国城市空气质量为优的不到14%(见图1[3])。随着我们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我们亟需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的关键之一在于应用型、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的供应数量和质量。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强调“到2020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预计达到7500万人左右。”这一目标给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巨大的生源发展空间。

图1 AQI日报·全国城市质量状况统计

(三)适龄人口减少与高校扩招的生源困境

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施,我国适龄人口数量于2008年达到峰值1.25亿人,2009年至2020年前后逐年下降。适龄人口减少导致2009年以后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规模逐年下降(见表1),高等院校总体生源规模的逐步萎缩。同时,始于1999年的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早在2002年就超过15%,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4]。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34.5%[5],这也就意味着,大蛋糕在缩小的同时,分享蛋糕的人数却增多了,僧多粥少的现状加大了高职院校招生的难度。

表1 2006-2012年我国高考报名人数一览表

(四)高等教育需求的理性化、多元化与国际化的新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才结构的多元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人们的高等教育需求也日趋理性化、多元化。接受高等教育不再是成才的唯一路径,接不接受高等教育、何时接受高等教育、接受什么类型的高等教育,去哪里接受高等教育,成为每一个高中毕业生家庭必须认真考虑和不得不进行选择的问题。根据分析2007-2009年中等学历教育毕业生数与2010-2012年普通本专科学历教育招生人数(万人)对比,这三年,每年都有70万左右学生因各种因素未接受高等学历教育[6](见表2)。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统计数据,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保持着20%左右的年增长速度增长至2013年(见图2),2013年,首次增速减缓,比2012年增长了3.58%[7]。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在抢占我国高等教育生源。

表2 2010-2012年未接受高等学历教育人数

二、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定位

鉴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生源空间维度背景和诉求分析,按照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目标的描述中有5个特点,需要我们在分析高等职业教育生源空间结构发展战略时认真思考。一是“适应发展需求”,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需求是我们在高等职业教育生源空间结构发展中第一要思考的,国家的长期和近期发展战略是什么,高等职业教育能为此做些什么。二是“中职高职衔接”,不仅要考虑中职学校应届毕业生,还要考虑所有拥有初级职业资格的学习者的高等职业教育需求。三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这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考虑一切有接受高等职业教育需求的学习者的诉求,并在招生、教学等环节为其提供入学机会和相应课程与教学。四是“体现终身教育理念”,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满足所有具有高等职业教育需求的学习者诉求,还要为其开辟多种形式的教育,全日制的、业余制的、学校教育与短期的高等职业教育培训等等。五是“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在中国特色基础上国际化,2020年在世界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占据一定的制高点和话语权,将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提升为国家战略高度,为国家“走出去”战略服务,培养具有达到世界级知识能力标准,具有全球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高职学习者。鉴于此,对我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生源空间发展做以下探讨。

图2 1978-2013年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

(一)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当前我国新的发展战略。国家新型城镇化是集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为一体的一揽子方案,“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8]要融入城市社会,真正成为城市公民,一是要解决转移人口的就业问题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不仅需要对他们进行就业技能、岗位技能培训,尤其要对那些有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诉求且具有初级技能的农民工,进行中高级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帮助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满足其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需求和当地经济发展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对那些有创业意愿且具有创业条件的农民工,要为其提供创业能力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其创业能力。并能够随时为他们当中有学习意愿的农民工提供所需要的教育与培训服务,通过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达到“有业、乐业、精业、兴业”的发展目标。二是要解决转移人口随迁子女的教育与就业问题。对于失去土地生活保障的随迁子女而言,职业教育尤其重要,掌握一门职业技能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关键。对于随迁子女未能继续升学并准备进入职业生涯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高等职业教育要能够为其提供多元化的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为其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为随迁子女的就业再失业人员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职业培训。三是要解决转移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即要促进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公民化,使之从一名传统环境下的村民转化为一名合格的、高素质的城市公民,甚至是世界公民。满足1亿转移人口由村民到市民到公民的发展诉求。这不仅仅包括知识文化素养,还包括生活习惯、行为举止、道德修养、法律与自律等等。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和当地政府、社区、街道等举行多样化的公益性培训和活动,提升转移人口综合素养和职业素养,促进其更快融入城市生活。

(二)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服务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面临资源环境矛盾突出、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挑战的战略举措,是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李克强在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强调,我国将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调整结构,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产品、新业态,促进服务业、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加强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产业技术、质量和品牌水平。经济链带动了产业链、科技链和人才链的调整和提升,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过程,高等职业教育除了为经济发展、产业发展提供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之外,注意力还要集中在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复合型人才[9]的培养上,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要把准产业、行业发展脉搏,提前谋划,找准定位,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全方位为产业、行业发展提供高素质、高规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经济产业、行业发展对人才的数量和规格需求。另外高等职业教育一定要关注我国当前的一些经济发展热点,比如京津冀一体化、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等等,了解国家经济发展动向,为我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做好人才储备、培养和供给工作。

(三)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服务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国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高等职业教育之于农村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的作用主要在于,一是要为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提供足够数量和规格的现代农民,要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高素质现代农民。现代农民要掌握相应的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实用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工作;现代农民还要具有操作相应现代农业生产工具的能力,如拖拉机、耕耘机、联合收割机、农用汽车、农用飞机以及林、牧、渔业中的各种机器,甚至包括运用于农业的电子、原子能、激光、遥感技术以及人造卫星等高科技产品,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二要为现代农业服务业培养人才。现代农业服务业主要包括良种服务、农资服务、农技服务、培训服务、信息服务、流通服务、休闲服务、保险服务、农产品市场服务等等。三是要为解决农村的留守少年、妇女、老人和“空心村”问题服务。高等职业教育尤其要关注教育扶贫,对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有教育需求的人员推行高等职业教育和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有一技之长,同时也为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提供支持。

(四)为国家“一路一带一洲”战略服务

高等职业教育要满足国家 “一路一带一洲”战略中的国际化人才需求。一是项目引领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比如引进国外高水平专家、教师和优质教育资源,教师互派、学生互换等等,尤其要注意为我国企业的海外生产项目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使他们能够快速胜任海外项目的生产技术需求和相关语言需求。二是要积极吸引国外生源到中国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在这方面,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不要仅仅盯着发达国家,还要拓展视野到发展中国家,比如,引进中国高铁的国家亟需培养与高铁生产、运营与服务等相关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尤其要关注诸如此类的国家与地区。三是要积极探索与规范高等职业院校到国外、境外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满足当地经济收入较低人群的高等职业教育需求。这既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获取国际制高点和发言权的重要策略,同时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加大创收,扩大高等职业教育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的重要保障。在这一方面,加拿大做的就比较好,温哥华教育局因国际学生每年可增加超过2000万加元的收入。温哥华教育局副主席MikeLombardi称,该教育局对宣传推广投入了大量精力,因为这是重要的经济来源。卑诗省国际教育议会行政总监RandallMartin表示,大量吸收国际学生除了财政上的好处,还可以增加加拿大中学教师的就业保障[10]。

三、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生源空间发展策略

鉴于以上分析,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生源空间定位要紧紧围绕以上四个服务,从全球教育发展的维度分析,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生源空间不仅仅要面向国内,还要面向全球,面向未来。

(一)立足全球更大力度解放教育思想

更大力度解放思想是我们做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首要条件。在中国发展历史上,每一次思想大解放都带来了历史性的巨变。长期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一直是由高职高专一枝独秀的断头教育。2014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此后出台的一系列文件,为我国教育双轨制发展勾画了雏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和总体规划出炉。然而,改革带来的不仅仅是红利,还有各部门的利益之争,我国的现代职业教育成型较晚,但是所处的时代起点较高,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紧紧跟上我国经济发展的时代列车,立足全球,而不仅仅是立足全国,要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解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从全球角度来制定全球化课程、制定全球化教学模式,课程和教学要能够和世界大多数的教育教学进行对接,能够为全球的学习者提供适合他们需求的高等职业教育;从全球角度来做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工作,无论是从国家层面、省市层面,还是学校层面,构建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好服务工作,积极鼓励各彰其能,在应用型人才培养领域办出特色。

(二)多元化生源空间定位满足国内应用型人才需求

我国目前正面临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国家新型城镇化、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等问题都亟需大量的人力做支撑,在这个过程中,不但是需要补充新生劳动力,还要对在职人员、离职人员、失业人员、无业人员以及退役军人等进行各种类型、各种时段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从不同方面满足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应用型人才不断升级换代的职业教育需求,为他们职业生涯的成长提供动力。例如,美国的社区学院,有2/3是非全日制学生,学生的平均年龄是29岁。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实现各类人才在职业领域与教育领域的顺畅转换,这种转换首先亟需中国各类教育系统建立起一种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学习者的、各种类型教育的学分银行和学分转换体制,一是要为每一位学习者在学校建立学分档案,或称之为学分银行,这个学分档位可以以学习者身份证信息编辑,如此可以做到全国学分档案/银行的唯一性。二是要构建一个全国性的学分转化体系,从时空领域的纵向时间维度分析,对于不同时间、不同背景的学习者,其学分档案中的任何一个学分都有据可查,并能够作为其后续学习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一种证明文件,增强和促进学位制度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实现学习者在职业空间和教育空间的顺畅转换。三是从时空领域的横向空间维度分析,该学分转换体系要能够实现在不同大学、不同教育类型之间的学分转换的认可,比如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的学分互认和转换,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之间的学分互认和转换,职业培训与普通高等院校之间的学分互认与转换等等。促进和增强学习者在不同类型教育领域之间的优雅游走,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和个体人的职业生涯和生活生涯的学习发展需求,实现学有所教的教育目标。也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空间扩展。

(三)面向全球未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

纵观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无不体现了其由面向国内到逐步走向国际化的历程。2014 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世界高职院校联盟2014年世界大会上,参会的高职院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他们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国际交流与合作,发达国家举办专场合作论坛,希望吸引他国的优质生源,发展中国家积极参加各场论坛,希望能为本校学生找到合适的合作院校。对于我国而言,我国的航天、高铁等领域都在世界占据着制高点,其相关的教育领域,应该打开思路,紧跟国家“一路一带”,“高铁外交”等战略,为高端行业的世界市场提供应用型人才需求。所以,高职院校一是要紧密关注国家相关行业的外交方向、趋势和成果,比如,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达成的高铁合作意向,我国服务高铁的高等职业院校应该紧密跟进,积极与这些国家的相关院校交流合作,为其培养相关人才。二是要全力抓人才培养内涵建设,尤其是专业课程的国际化,即专业和课程的设置必须是国际通用的专业术语,而不仅仅是中国通用的专业术语;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育教学学制的划分,规范学院的学分制度,尤其要和国际接轨;师资队伍的储备,包括外语师资和实践性兼职教师的储备;实习实训设备的配备,教学模式安排,学分制的实施等等。三是亟需强调的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国际化服务意识,笔者本人到德国Anhalt应用科技大学访学,在访问学者的公寓里看到了书桌里放着满满一抽屉的书籍和一部耳机,其中,书籍主要有:世界地图册、Anhalt州简介、Sachsen-Anhalt及Koethen市地图及风土人情介绍 (包括当地主要旅游景点等)、2012-2013年度Sachsen-Anhalt的经济科学发展报告、英德字典、AnhaltUniversityofApplied Sciences学习手册、英语日常用语指南、学生服务中心指南、宿舍生活指南等等,为进入AnhaltUniversityofAppliedSciences访学提供了最全面的信息咨询,尤其是宿舍生活指南,图文并茂,为不懂德语的学生提供了德、英、中三种文字的说明和日常用语,十分实用。耳机的作用则是在打开电视听德语时不影响到他人的休息。该校有国际学生1300多名,占全部学校人数的16.3%。各系办公室内有大部头的世界地图,包括英文版和德文版。在这里,服务全球学生和老师的意识已经深入到每一个细节。

(四)面向各级各类教育需求打造分类考试多元录取招生机制

高等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服务,从高职院校角度分析,面对错综复杂的高职招生新形势和各级各类教育需求,要保持和稳定高职院校的生源,首先必须根据本院校的发展历史、区位优势、院校自身的规模、资源、行业企业背景、服务面向,对纷繁芜杂的生源市场进行细分,确定本院校主要的生源空间,做好人才培养和服务工作,制定分类考试招生体制机制,设立专职招生团队,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和宣传方式,巩固和稳定本院校的主要生源;其次要凝练本院校教育产品特色,准确定位,巩固本院校的教育公众形象,积极拓展新的生源空间,面向国内生源市场,一方面要加强与各地考试院的联系,了解最新资讯,充分运行现有招生政策优势,做好自主招生、注册招生、订单招生、定向招生、全国统一招生等多元化录取工作,充分运用各种招生技术和方法,巩固已有生源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要充分联系行业企业等市场需求,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面向国外生源市场,可以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国际交流合作方针,对于本院校的优势、特色专业,要积极开拓国外生源市场,不仅要紧盯着发达国家,还要环顾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培养需求,尤其是要了解本院校优势专业面临的相关行业领域的国际贸易状况,为他们及时提供紧跟产业链的人才服务链条,既可以引进国际留学生,也可以在国外派驻教师,甚至设立分院,为当地培养相关行业的应用型人才。此为“引进来”;对于本院校的弱势专业,要找准本院校弱势专业的国际制高点,哪些国际院校在此专业领域拥有较好的人才培养声誉,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将我们的学生送出去,学习他们的先进专业理念和知识,培养我们的学生,同时也为本院校的弱势专业拓展了更大生源空间。

(五)从国家层面构建多元评价教育管理体系

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评价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重要的指向标,评价体系一般都与财政拨款息息相关,所以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生源空间的定位和拓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向作用。首先,面临不同教育类型和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要确定好评价主体,要切实做到管、评、办分开,积极引入服务的行业企业作为评价主体的主要部分,而且要做好评价主体的评价培训工作,规范其评价行为,尽量减少评价主体的主观性。其次是建立一个能够对各类教育和培训直接互相转换的评价标准体系,不同类型的高等职业教育评价体系之间要有一个等值转换系统,使之虽然教育类型不同,但是都能够得到公平的评价待遇,尤其是对于以高等职业培训为主的高职院校更是如此。再次是厘清评价对象,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评价,其评价对象要包括教育培训理念与目标、师资力量、课程、教学、学习者以及整个教育特色,每个一级指标下都要细分其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形成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和规程。四是对评价方式方法的规范,不同类型的高等职业教育与培训,其评价主体不同、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对象不同,其评价方式方法也不一样。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要关注对高等职业教育评价的元评价,这是保障整个高等职业教育评价科学性和可行性的主要环节。

[1]IMF数据显示中国已超美国成世界最大经济体[EB/OL].环球网,http://finance.huanqiu.com/view/ 2014-10/5160368.html,2014-11-29.

[2]马光远.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EB/OL].21世纪网,http://jingji.21cbh.com/2014/ discuss_1010/1317168.html,2014-11-29.

[3]AQI日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http://www.zhb.gov.cn/,2014-12-06.

[4]周敏娟,王玲,李立增.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招生困境及其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22):41-45.

[5]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moe.edu.cn/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3/201407/ 171144.html,2014-8-26.

[6]历年教育统计数据[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 htmlfiles/moe/s7567/list.html,2014-8-26.

[7]2014年出国留学趋势报告[EB/OL].中国教育在线,http://www.eol.cn/html/lx/2014baogao/content. html#40,2014-11-26.

[8]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city/2014-03/17/ c_126276532.htm,2014-12-05.

[9]王玲.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教育学解析[J].职教论坛,2013(36):4-8.

[10]加拿大放宽国际留学生入学标准 被视为创收新招 [EB/OL].出国在线:http://www.chuguo.cn/ travel/231086.xhtml,2014-09-15.

责任编辑 殷新红

王玲(1972-),女,河南内黄人,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教所所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职业教育原理。

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河北省高职应用型本科工程教育试点课程评价体系研究”(编号:2012GJJG033),主持人:王玲;河北省科技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京津冀高职联盟发展路径和运行机制研究”(编号:134576191D),主持人:王玲;以上项目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2013年国际职业教育学赴德研修奖学金项目”资助(编号:201308130098)。

G710

A

1001-7518(2015)18-0012-06

猜你喜欢
生源院校职业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论高职院校农村生源班级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路径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