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自动化背景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之思考

2015-01-31 12:28罗斯涵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教学学生

李 艳,罗斯涵

(惠州学院中文系,广东惠州 516007)



全球自动化背景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之思考

李 艳,罗斯涵

(惠州学院中文系,广东惠州 516007)

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社会的热点话题,在新的形势下,全球自动化的来临正成为就业难新的推手。高校教育管理者应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以应对全球自动化风暴对人才需求的新冲击。

全球自动化;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2014年的毕业时节,全国700万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继2013年毕业生签约率的新低,经历了“史上最难就业年”之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并没有根本的改善,相反,我们的高等教育正面临着新的就业市场考验。撇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诸种现实因素,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重新进行观照,我们注意到出现了新的苗头和更大的潜在危机影响到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而这种科技进步、经济转型所带来的人才培养的新挑战,显然已经远远超出传统和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框架,给我们的高等教育,尤其是处于资源更加劣势的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带来全新的命题和挑战。值得欣慰的是,教育部最新公布的高校转型方案,进一步明确了针对市场需求的研究型院校和职业型院校的定位区别,为地方院校的发展和转型指明了方向。那么,具体到席卷全球的自动化风潮,以及全球自动化所带来的人才使用模式的彻底改变,我们又该有哪些进一步的思考呢?

一、全球自动化在今天的出现

何为自动化?简单的说就是科技进步逐渐取代传统的生产方式和劳动力使用方式,以更高效的科技手段,比如软件革新、机器人技术等取代繁重庞杂的资料整理、搜集和普通人力劳动,出现更加高效、不会出错、永远不知疲倦的“技术劳动力”。

80年前,卓别林在《摩登时代》里形象地呈现了人与机器的对立,大工业时代流水线上的简单任务让人几乎成了机器的奴隶,那时候的机器是简单的代名词。而如今,自动化覆盖的领域已经十分广泛,我们在现代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从机器运作、工业生产、污水处理到商务办公、信息处理、知识交流,自动化无时无刻不在为我们的生活、生产提供着难以想象的便利。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是更广泛地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可以试想,自动化多角度、全方位覆盖人类文明生活的那一天已经越来越近。

全球自动化所带来的生产方式和劳动力使用方式的转型,必然会给社会带来深刻的影响。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在谈及自动化对国内大型企业的影响时,特意举富士康为例子。我们知道富士康作为机器制造、组装的巨无霸企业,需要消耗大量的劳动力,它的生产基地员工往往以几十万为单位。可以说,这种劳动力使用方式典型地代表了传统企业的人才使用模式,即熟练技术工人和白领技术人员;但是近两年来由于受到经济环境和人力成本上涨的双重压力,中国制造业陆续开始内迁和外迁,富士康的百万机器人计划开始进行,机器人技术在该企业的推广使得传统人力岗位逐渐被机器人取代。在美国,从金融海啸之后到现在,各大企业购买推进自动化的软件和硬件增加了26%,而人力成本的投资则呈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趋势。从富士康工厂到佳能工厂,从飞利浦的小家电生产到苹果产品生产,机器人的参与度越来越高,电子产品正进入到“无人时代”,这一趋势对于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无疑是一把高悬在头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机器强于人力之处在于:机器不要求假期,只要给予足够动力,它可以为你带来全年无休24小时不停的生产力;机器人不存在职业道德缺陷的担忧,无需企业为其提供五险一金、住房津贴、三餐补贴、培训费用以及有偿假日。机器较之人力的一系列优点带来的是大量的以大学生为来源的技术岗位也随之取消,大批裁员开始发生。

然而,富士康的例子并不是个案,自动化已经发生在社会分工的各个领域,从技术到人文领域,无一幸免。经济学家郎咸平谈及法律领域一款名为Blackstone Discovery的软件应用,该软件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几十个律师的工作任务,而且可以做到精确无误,准确率高于一般律师60%。由此,传统复杂的法律案件,如重组并购案件,不再需要一大批律师的工作,而是借助这一软件就可以高效完成。可以想象,人文社科领域的自动化风潮,将会进一步使得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人才需求变得萎缩。

如今,自动化带来的人才需求减少已从欧美渐渐蔓延到中国。技术进步,科技理性的蔓延,带来的不仅仅是舒适的现代文明和高质量的人才需求,随之而来的也许还有阵痛。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自动化将会给未来的人才培养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又该如何转型去应对这种残酷而棘手的技术变革?

二、全球自动化的后果

工厂取代手工作坊,机器取代人力劳动,这是工业革命的一般标志。自动化在全球的蔓延是不是意味着新的工业革命就要到来?从经济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工业革命,每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科学技术进步,对其时代的人才需求都具有导向作用。下面我们简单地以法国、英国为例,集中阐述技术变革给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变化。

19世纪自然科学理论突破的三大科学发现:能量守恒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触发了以蒸汽机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在一些领域,机器开始取代人力得到广泛使用,生产渐具规模,技术的发展给各大行业带来的是劳动力使用模式的改变,中世纪大学的陈旧教学制度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1828年的英国,在功利主义大师边沁和密尔的大力支持下,非国教派人士建立了伦敦大学学院,揭开了新大学运动的序幕,这也是英国第一所具有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精神、注重实科教学的新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不教授宗教神学的内容,没有宗教考察,而是重视自然科学和现代学术,尤其注重实科知识的教授。与此相对应,1829年英国国教派成立了国王学院,国王学院分设初级部和高级部,初级部是高级部的准备教育阶段,高级部传授宗教与道德、古典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博物学、逻辑学、英国文学、历史学、商业、外语、医学、法学等多种科目。在社会生产结构、经济结构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法国拿破仑时期为了满足社会科技进步和国家军事需要,开始兴办军事学校和工程学校,开办了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拿破仑本人非常重视高等教育,尤其是军事工程技术教育和科学事业,他曾亲自参与旧大学理科学院的改组工作,于1793年创办了巴黎综合技术学校,后改名为“巴黎理工学校”;法国第一所能授予正式工程师文凭的国立路桥学院对学生的要求极高,入学前要通过十分严格的选拔才能获得录取,入学后必须刻苦学习才能应对强大的课业压力。这些学校的建立,在客观上与工业社会对发展科学技术和开设技术学院的要求相一致。

以内燃机和电力技术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将工业推至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建立起了工业化社会。英国19世纪后半期,纽卡斯尔(1871)、利兹(1874)、布里斯托尔(1876)、谢菲尔德(1879)、伯明翰(1880)、诺丁汉(1881)、利物浦(1881)等地纷纷成立了城市学院,也称市立学院。学校学生多为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子女。大部分城市学院与工业、科学团体关系密切,注重工业和科学领域,针对社会具体需要设置科目,培养地方所需人才,效果显著。19世纪中叶以后,神学在法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大大降低,高等教育的技术化倾向日益凸显,到19世纪末,一些工科学院更是完全顺应工业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进入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轨道。

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后,我们进入到以科学-技术一体化、科技-产业一体化、理论-实践一体化为其显著特点的知识经济时代,在此背景下,决定生产力和竞争力关键的是知识生产。学校教育所承担的义务不仅是“为往圣继绝学”的知识传承,更是“为万世开太平”的知识生产,对知识进行开发利用,使之成为能受到利益回报的产业。“知识产业”一词最早出现于马克卢普《美国知识生产与分配》一书中,它泛指那些知识密集度比较高的、以知识产品(知识产权)的生产、流通和应用以及提供相关服务为业务的产业。将知识物化成生产力,物化成经济效益,这是教育观念转变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我国高校体系中资源较为劣势的地方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差异定位,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何谓应用型人才,何谓创新型人才,这些目标定位并没有清晰的区别。限于资源紧张的客观条件,绝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都是在低版本层次上简单复制高水平综合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产业群人才需求的变化所带来的就业危机,最先受到影响的恐怕就是处于教育产业链低端的地方院校。与综合院校相比,地方院校无论在办学实力、师资力量还是生源质量等方面均不占优势,加之其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特色,只会加剧毕业生就业形式的恶化。自动化所带来的人才培养危机是史无前例的,它对既定教育模式的解构已经在发生。

(一)全球自动化的后果之一:专业知识灌输的教育理念面临挑战

在教育理念的沿袭过程中,传统教育观念对当今高等教育的影响,有时候会成为缚住现代教育变革创新的铁锁,教育管理者往往不敢大刀阔斧地去突破前人的思维定势和既成模式。课堂教学仍然是一种以教师为本位的灌输式教学,教师是灌输式教学的中心主导者和指挥官,学生仅仅是知识的受者,是被动的、消极的。灌输式教学的严重弊病之一,便是大大削减了学生自我探索求真的主体活动,实践操作能力在所有能力的培养中所得到的锻炼机会很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低。灌输式教学培育出来的是只知盲目服从指令、缺乏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的人。不少教育专家已警惕到这种状况,开始在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中,采用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驱动式教学,以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促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以接受者、加工者和表达者的身份进行学习。另外,一些国外的教学模式也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形式多样的课堂授课,讲座、讨论、辅导等皆涵括其中,教师知识的传授以讲座的形式完成,而在讨论和辅导的环节中,学生则作为能动主体对之前所学知识进行思辨、交流、质疑和解答,这是一个重新整理完善的过程,更是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对学生进行分类管理并因材施教,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和探索创新的能力。而这些素质,才是人区别于机器的优势所在,是机器永远无法取代的。

(二)全球自动化的后果之二:专业知识运用的教育理念面临挑战。

农学类、工科类、工商管理类等专业与国家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联系密切,可以直接口对口为这些领域输送人才,更易形成人才市场和社会需求直接对应的核心竞争力。在以前,这些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可以大部分甚至全部进入专业对口市场,就业前景光明。而如今,这些理工科专业的就业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四川西华大学为例,作为省重点工科类院校的代表,截止到2013年5月17日,西华大学的毕业生签约率统计数据仅为61.9%,建筑类和工程类影响最大,就业签约率同比降幅在三到五个百分点。相对于文科而言,理工科的专业知识更能直接运用于社会,对社会产生显而易见的可以量化的价值,因此理工科人才的需求量也更高。但是为什么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们发现,大多数学校理论教学所占课时比重较大,课内实践教学课时却相对较少,虽然现在大多数高校都已建立了模拟实验室,但许多实践教学设备却无法满足学生的实操需要,由此导致实践跟不上理论,产生断层。加之一般普通院校的学生较难找到实习机会,所以毕业的学生很多只是掌握了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简单的原理,无法满足就业单位直接上岗的要求,导致就业率的低下。美国麦肯锡公司的报告称,让在华的跨国公司和有雄心发展国际业务的中国公司感到头疼的是,中国极度缺乏有能力的大学毕业生,所以中国也没有办法像印度那样大力发展外包服务。印度的一家IT服务公司,在2005年就抱怨他们在中国招不到软件开发人员,本来预计在上海的分公司招聘400人,最后只招到了1/4。中国大学生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英语水平差、实用技能低。长期以来,大学生缺乏有针对性的实用教育和团队工作的技巧训练,只重视理论知识。这种落后的教育体制培育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缺乏实际动手能力。

与理工科相比,文科面临的问题可能更加严重。主要原因有:其一,随着各大高校扩招,文科类学生人数猛增,但文科的职业需求量却在相对下降;其二,社会的功利性需求和人才的应用化趋势一直压榨着高校文科生地就业市场;其三,在自动化风潮席卷而来的今天,人文学科领域越来越多地开始技术化,正如本文所说,一款软件就可以完成好几个律师搜集资料的任务,在浩如烟海的文献里进行高效无误的资料搜集整理,大量普通的文科从业人员已然可以被取代。

机器人除了生产效率高,还能够在高危生产和作业过程中,控制风险成本。假如若干个大学生的生产效益还不如一台机器,那么一家精明的公司为何要选择生产力较差的那个呢?

(三)全球自动化的后果之三:人才使用模式面临挑战

19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机器只能代替极少的工作岗位,第一波自动化大潮创造了全新的工作领域,为失业人群带来了数以万计的工作机会,如食品化学、照相摄影、电器维修、胶片影印等。农场劳动力开始部分转向工厂,他们进行机器操作,生产各种设备。而如今,我们正面临着历史上第二波自动化大潮的来袭,这波大潮聚焦了人工识别、廉价传感器、机器学习和分布式智慧。从体力工作到脑力工作,机器几乎完全可以胜任。在体力劳动领域,自动化可以取代线上工人的标准化生产,还可以承担仓库工人的繁重劳动;而在脑力劳动领域,它们能制作新闻、更新股市动态以及越来越多的文书工作。在某种程度上说,机器不仅可以取代人工操作,而且能完成得更出色,这就必然导致许多工作岗位被机器人所挤占,一般技术人员和一般体力消耗人员大量减少,人才使用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

三、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何去何从

当今的中国还是以人力为主的制造型大国,但是技术革新取代人力投入的经济转型正在全面铺开,全球自动化的趋势不可避免。作为资源相对劣势的地方院校应该如何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去应对新的挑战呢?

在提出应对措施之前,我们必须明确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在1998年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周远清副部长曾做过这样的阐述,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的过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必须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才具备核心竞争力。

地方高校要培养出能适应全球自动化变革的高素质人才,至少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现三个转变:

首先,在培养目标上,由一般知识培养和一般能力培养转变为核心竞争力培养。地方本科院校其人才培养定位在应用型人才,但是何为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所需的能力如何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系统有效的教学体系与之对应。具体表现在:教学活动集中在课堂,教学的可延续性差;能力培养仅局限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力的提高,缺少“核心竞争力要素”的目标定位;教学活动的单向性,教学行为的主体只有老师,学生只是受教的对象;特色不鲜明,没有充分体现出地方院校培养模式的优势所在。

针对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笔者曾提出学、教、研三位一体的教育改革思路,我们需要做到:第一,更新教育理念。赫尔巴特曾提出过“教师中心论”,而杜威则提出了“儿童中心论”,无论哪种中心论都是有偏颇的,在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中,既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也离不开学生的反馈,这是双向的流动过程。对此,我们应该建立一套学、教、研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将学习、研究、学生之间的互教融为一体,贯通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完善开放式教学模式,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要素”;第二,多角度寻求学生作为知识受者和授者的可行性方式。如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为学生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以沪江网校为例,这是由沪江外语网倾力打造的一个远程多媒体网络教育系统,通过该网站,学生可以自由安排学习外语的时间,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学习局限。此外,网校还为学生营建了各种学习交流的空间,由学生自主创办各式新颖的学习节目,如美剧对话模仿、英文诗文朗诵、英语科学新闻简答等。

其次,在培养方案上,真正由市场来决定课程体系,避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断层和脱节。第一,高校应当结合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学科的设置安排,改造并优化就业前景不好的落后专业,新增并完善具有市场潜力的新兴专业。第二,全面展开市场调研,了解市场的最新动态,针对各领域的人才供需关系和市场容量进行及时调整。第三,尝试学、研、教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出发点,通过合作式学习等多样学习方式的改革,促使学生学会查资料、自主阅读、写读书笔记和论文提纲。在学生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锻炼的过程中,实现教学体系各元素的动态良性循环。

再次,在培养方法和考核机制上,要彻底解放固有的条条框框,兼容一切创新的可能。目前,很多大学的考核机制仍然较为单一和程式化,大都以卷面考核作为主要考核标准。单一机械的考核方式缺乏对学习过程的系统监控和评价反馈,造成学生对课本和教师的过分依赖,探索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因此,除了以考试为基础评估,我们还应结合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外拓展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过程性评价,全面地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每一阶段学习的成效做更加详细的划分和测评,惟其如此,才能建立起更加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人才考核评价模式。

我们知道,机器与人的差别在于人类是有道德、文明和良知的,人才培养应该是道德、智力、体能、审美均衡发展的和谐人格。技术固然重要,但是越是在技术至上,技术独霸的工业社会,我们越是应该强化学校教育“树人”的一面,这是人类存在、繁衍,不断走向未来的根本,也是在自动化不断强化的今天,人才的必要内涵和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总结

简言之,利用地方特色,根据市场精确定位培养目标,构建以核心竞争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应对全球自动化危机,走向未来的必行道路。

[1]代丽丽.本科生签约率仅为35% 比去年下降12个百分点[N].北京晨报,2013-06-09(1).

[2]陈锋.外国教育史[M].北京:北大出版社,2012.

[3]李艳.网络时代与“学”、“研”、“教”三位一体教学模式[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

[4]李艳.“百度知道”模式对现代教学的启发[J].惠州学院学报,2011,(31).

[5]Michael Fullan.教育变革的新意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Thinking on the College Students Training Mode in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Automation

LI Yan,LUO Si-han

(Chinese Department of Huizhou University, Huizhou, Guangdong 516007)

Graduates employment has been a hot topic in the societ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advent of the global automation is becoming a new impetus to the difficulty of graduate employment. Higher education administrators should adjust the training model to address the impact of the global automation turmoil on the new demand for talent.

global automatio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raining model

2014-11-05

李 艳(1978-),女,河南武陟人,广东惠州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文艺理论。

本文系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地方高校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学、研、教三位一体教学”(项目编号:2012326)成果。

G642.0

A

1008-8156(2015)01-0018-04

修回日期:2014-12-09

猜你喜欢
教学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