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勤芳
阅读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应当是充满身心健康发展的意义性阅读。作为教师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充当怎样的角色,担当起怎样的任务,是我们所必须严肃而又认真地思考的问题。窃以为教师可以通过主题引领去促进学生的创新阅读,该怎样去达成这样的目的呢?笔者以为可从以下的三个方面入手。
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阅读感悟。针对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无论是比较简单的阅读感悟还是带有创新性的阅读感悟,我们都应当思考学生的阅读与未来为人的关系。初中学生的阅读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不能简单地以为就是阅读,更应当重视学生在主题引领下的创新阅读感悟。笔者在教学《木兰辞》这篇课文时,应用一定的主题引领学生的阅读感悟。《木兰辞》是一篇比较传统的初中语文教材篇目,所叙述的是古代民族女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作品以铺陈描述的手法刻画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光辉形象。应当说现在的初中学生对木兰已不是那么的陌生,他们已从相关的戏剧中欣赏到人物可歌可泣的光辉形象,这对诗歌所叙情境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便捷。所以,为了达到学生真正意义上阅读感悟的目的,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话题让学生直接介入教材文本:从《木兰诗》感悟作品主人翁花木兰给我们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给我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所带来的启迪意义(可以从社会安定与发展所必需的壮烈美与柔情美的角度去思考)。学生们便从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等现象发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既需要壮烈美来支撑,也需要柔情美予以支撑。学生首先从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吞噬,看到需要壮烈之美的行为减少灾难给人们带来的损失,也需要柔情之美来减少人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痛苦。
以往学生阅读文本后,总是在让学生接受一些知识技能方面的灌输。比较理想的学生阅读应该使得他们在阅读感悟中形成身心健康的人格,其最起码的要求当是既知书又达理。而我们教师应当充当学生知书达理的促成人,怎样才能充当这样的促成人?窃以为必须遵循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则:首先阅读一个作品需以一定的主题去引领。平时的阅读感悟我们强调的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最起码的阅读感悟还应当要有一个所必须达成的基本为人和为道之理。譬如在和学生一起阅读感悟《在烈日和暴雨下》时,不少学生对祥子的不畏烈日和暴雨拼命挣钱不予恭维,反以为当今的科技这样的发达,赚钱和谋生的门路这样的宽广,更以为祥子的行为已经不可取。祥子有无可取之处?回答应当是肯定的。怎样让学生既知道文本中祥子的可点赞之处?又怎样让学生从文本以外寻求到祥子的可点赞之处?笔者的具体做法是,利用一定的主题,让学生从教材文本以及浩瀚的书海里寻求答案。首先是让学生去寻求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精华,学生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发现:祥子是艰苦奋斗形象的化身,无论是怎样的时代,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永远是发展经济的不朽的支撑,离开了艰苦奋斗,其发展则完全可以说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其次是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去见识众多类似于祥子的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光辉典范。学生们不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更为重要的是以祥子为榜样,在学习和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为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阅读教学必须考虑阅读感悟的创新,而阅读感悟的创新当是促进学生的意行统一,促进学生意行统一的创新阅读当然也就离不了相关的主题引领。而这样的主题不但能够促进学生去感悟,还力求促使学生能够进行体验性的实践。所以,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乃至课外阅读中,笔者总是结合一定的阅读内容,确定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主题,让学生去进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意行统一。譬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个不经意的发现引起笔者的思考,有学生对作品的主人翁提出异议,说是本文的主人翁应当就是作品中的“我”,为什么?学生说得有板有眼,颇具令人信服的理由。而该生所说的“我”借助故事情节的发展在自责,她为什么也没有亲情?作品所描写的是资本主义社会里的生活现象,而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里,人们之间的亲情关系又怎么样呢?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准都比较高,我们还需要建立良好的亲情关系否?于是,笔者带着这样的主题让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学生们通过阅读了解到,自古以来,人们是注重亲情关系的,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由此认识到,应该关心自己的家人、同学与身边的人,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环境,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笔者所实践和思考的目前仅是形式方面的内容,作为引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所涉及的内容还相当丰富,实践和思考起来还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但作为教师则必须吾将上下而求索,以形成更为高效的主题引领促进学生创新阅读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