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杰
在语文教学中,语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指引学生进入知识宫殿的钥匙。因此,教师要注重和充分发挥教学语言艺术的作用。与此同时,教学语言内容要符合规范、形象、幽默、富有情感等几方面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语文作为中学的必修学科,然而,在当前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课的课程内容往往被人忽视。自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所关心的都是取得的成果以及造成的影响,却严重忽视了这个成果在语文教育中是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关注学生个体,其主要表现为: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个体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这是教师对新课程改革观念的普遍态度,但是并没有具体到某一学科的实际教学。于是,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融进了新的教学理念,但遗憾的是,这些变化更多的体现在教学形式上,丢掉了传统语文中内在的本质东西,对语文教育教学有着不利的影响。
此外,在语文教学的内容上多数教师都是处于迷茫状态,习惯的做法就是按部就班的讲,让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兴趣,久而久之,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由于语文教材设计的内容广泛,不同与其他学科内容,尽管其他学科是用汉语言编写的教材,但是对语文来说,语言所承载的诸如历史、文学内容倒在其次,语言本身才是语文学科设计的初衷。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依靠的就是对语言的鉴赏和学习,而这一点往往被忽视了。
语文作为中学阶段必修的一门学科,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作文一直是学生心目中的一大难题,暂且不说作文立意方面的问题,在学生写作时,语言组织与措辞往往不尽人意,让阅读者不能感受到作者的感情和思想。而作文往往是考试时分数差距的最大部分。与此同时,不仅是在学习还是考试中,即使在学生日常生活交流中,也不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面临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时,往往需要用很多话来表达,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显得啰嗦,同时让听众不能很好地理解所说的内容,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学生缺乏语言能力。因此,语文教育教学中应用语言教学势在必行。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对语文教学的内容理解有所差异,由于语言所承载的内容较为丰富,导致多数教师把文学常识当做重点。针对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应该改变观念,把重点放在语言这一语文的根本上来,把语言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为学生以后学习语文奠定基础,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目前情况来说,多数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更多的兴趣,认为语文是我国的母语,靠平时积累就已足够。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兴趣培养,利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开展竞答比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语文,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轻松地吸收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学生总是被老师牵着走,被动地听课,无论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多强,也是无济于事。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多说多做。例如:在讲到《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这一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表演的方式来演绎这篇课文,此外,表演的台词需要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后自己编写。编写台词这一过程就是检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时刻。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了解到学生的不足之处,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进一步优化,实现教学目标有很大帮助。
语言既是思维的材料和工具,又是思维的产物。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语言学习是学生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也是势在必行。当今社会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在人们的实际交往中,任何人都离不开语言交际。所以,在中学语文中应用语言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更轻松的学习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