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育人理念下加强高校新生学风建设研究——以天津科技大学理学院为例

2015-01-31 08:52李海岩
中国轻工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学风学业新生

于 海 李海岩 张 一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 300457)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据统计,2013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已达到346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34.5%[1]。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快速发展,在获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教师队伍人才流失、学生生源质量下降等,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学风建设亟待加强[2]。习近平同志在给大学生的回信中提到:“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大学阶段是青年人成才的重要时期,而大学一年级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且非常重要的时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应狠抓学风建设[3],从一年级新生开始分析解决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大学一年级新生树立正确的求学、研学态度。

一、新生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学风是学生的求学、研学之风,引导一年级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积极向上的学风,对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应当树立以学为本的理念。大一新生是正处于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时期,进入大学后,学习方法、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变化需要他们去适应,这些变化往往使其感到迷茫;没有了教师和家长的督促,许多新生会对大学学习产生懈怠的心理。迷茫和懈怠往往会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严重的学业问题,所以,应当为大学新生树立以学为本的大学理念。学风建设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抓好大一新生的学风,也就为学生整个大学期间的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4]。大一新生思想易引导,好习惯易养成,因此,在新生入学时给予其良好的学业督导,建立良好的学风导向,帮助其树立更高的学习目标,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新生学风建设需要全员参与

从学术上讲,学风是指全校师生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治学目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的集合,集中反映了全校师生在治学上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的表现[5]。从学校育人实际上讲,高校既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将学生培养成专门人才的“教书”任务,又有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较高的道德情操“育人”职能。为此,只有全校师生全员参与,才能更好地发挥学校的“教书育人”功能。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学风建设需要学生工作部门的思想政治引领,同时也需要教学管理部门的互相协作;学风建设既需要有专门的引导和督导工作,也需要授课教师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学风建设应该是广大学生积极主动的自我教育,又应该是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自觉教育。在学风建设中,学生工作部门的教育、引导和督导工作不可或缺,但如何践行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才是至关重要。

因此,学风建设是全体师生在教育教学行为上的综合,是学生所受的外界影响和主观努力的综合,也是校园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综合[6]。

三、加强新生学风建设的措施

1.入学教育引导转型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目的在于对新生给予科学的学习和生活指导,使他们尽快地熟悉、适应大学生活,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入学教育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在高校中健康成长与成才[7]。

(1)以理想信念为中心的思想教育

当代的大学新生往往缺乏自我设计、自我规划能力,部分学生理想不够远大,追求目标不高,对于大学生的定位不够准确。据王力在西南科技大学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学生学习动机多元化趋势明显,学习目的功利性比较浓”[8],这说明,大学生的自我定位已经成为当前高校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我国学者潘懋元认为,“高等教育应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为目标”[9],因此,在大学新生入学伊始,要注重以理想信念为中心的思想教育。天津科技大学理学院(以下简称理学院)通过开展开学第一课、入党知识启蒙等专题讲座,党团课程、百团创优实践等实践活动,利用博学讲堂、榜样行动报告会等活动,以及辅导员、班主任随堂听课、随机谈心等形式,对新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学新生明确学习的价值取向,找准自我定位,进而树立更远大的理想。

(2)以培养兴趣为目标的专业认同教育

大学新生刚刚摆脱高考的束缚,对进入大学以后的生活缺乏思考,很多学生受各种影响,入校前盲目选择专业,入校后逐渐失去对专业学习的兴趣,甚至出现厌学等不良行为。还有一些学生甚至仍沉浸于高考后的放松状态,没有正确的人生规划,满足现状,不思进取,使刚刚开始的大学生活缺少前进的动力和方向[4]。

理学院利用承担基础教学任务的优势,多项举措并举,努力培养新生的专业兴趣,提升专业认同感:在新生入学时,各系安排专业教授、学科带头人、班导师分系、专业进行专业介绍会,让新生初步了解专业背景,明确了学习目标;开放基础实验室,引导新生积极主动探索专业知识,增强学习动力;做好教师的专业实验室和科研项目向新生开放,鼓励新生主动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和实验项目中,引导新生从入学伊始就树立扎实和严谨的求学精神。

(3)以朋辈引领为手段的大学规划教育

学生的成长成才,身边榜样的力量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风建设上,朋辈引领教育至关重要。长期以来,以“考大学”为教育目标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学生,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缺乏自主性学习和职业规划观念。因此,除进行必要的大学规划讲座外,还要积极发挥高年级优秀榜样的引领作用。理学院从三年级学生中聘任优秀的班导师助理协助辅导员进行班级管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树立学生向优秀看齐的意识;通过举办优秀学长交流、优秀社团和优秀班级文化成果展示等多种途径开展进一步的榜样引领教育,帮助学生适应校园,了解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完成人生角色转换。

2.加强师生互动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师、学生和学校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良好学风、教风的形成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新生的学风建设,教风尤为重要,在新生眼中,大学教师应当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代名词,大学教师学识渊博且具有极高的人格魅力,是学术上和行为上的模范。因此,加强师生互动交流,对新生学风建设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配备宿舍导师和班导师

从新生刚入学就为每个学生宿舍和班级配备一名指导教师,为师生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这使得学生在学业生涯、大学生活、素质修养、个人发展等方面都可以与导师交流,这一模式让教师能够熟知每位同学的状况,学生也能在师生交流中更好的成长。理学院从2011年开始为每个新生宿舍配备一名指导老师,启动“‘1+6’尚理培优计划”。“‘1+6’尚理培优计划”提供了更好的师生交流的平台,使得师生在班团活动、科技创新项目和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接触,学生从教师身上更好地感受到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仰慕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以学业为本的意识以及尊师重道的意识,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2)学业指导系列讲座

针对很多新生进入大学后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学习方法,不能很好的完成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导致丧失对专业学习的信心或学习效率不佳的现象。理学院请来“形象好、人气旺”的优秀任课教师讲解大学的学习方法,并梳理学科知识重难点;同时任课教师还带来了所教班级中的优秀同学分享学习心得和学习方法,为同学们指点迷津;组织学生进行定期晚自习,并聘请专业教研室教师到自习教室进行答疑,更好的指导、帮助、督促学生学习;实施“学长帮扶计划”,优秀学长组成帮扶小组,定期组织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

3.学风建设制度化和管理人性化

用制度推动学风建设,以全员育人助学生成长成才。优良的学风须依靠科学有力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学风建设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也能更好的督促学风建设工作的施行。学校、学院应当制定专门的激励和警戒制度,充分发挥激励机制和警戒机制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学风建设中的管理工作的人性化,落实奖惩制度,让学风建设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理学院制定了《学风建设管理文件汇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让新生自觉做到明目标、定计划、查过程、作总结;加强上课出勤和课程作业管理,量化辅导员、班主任跟班听课、走访宿舍管理,严肃考风考纪;落实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资助和奖励,制定了学业预警机制。

在学风建设上,要让学生思想上想学、方法上能学、结果上不敢不学,除了依靠完善的制度,还应加强管理过程中的人性化。加强学习困难学生的谈心谈话制度一直是理学院在学风建设中的措施。近年来,理学院通过建立“学习困难生”档案卡,辅导员谈心谈话等方式建立学生分类档案,多方位、多渠道与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沟通和了解,不仅仅局限于对所犯错误的事后处理,而将重点放在敦促、引导、帮助其养成积极和上进的学习习惯上。

4.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除了学校的学业预警机制外,在新生中构建有效的学业监督机制十分必要,而学生家长是学业监督机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10]。家庭教育是与每位学生密切相关的,在学业监督机制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家长的作用,首先,让家长理解并赞同学校的教育理念,在学生教育过程中形成家校合力;其次,要让家长成为育人的第一责任人,让家长成为孩子成长最直接的领路人,而不应有将一切交给学校处理的育人态度。再次,及时互通信息,尤其在学期末或学生考试后,要将新生学业档案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学生了解新生学习情况,尤其是受到学业预警同学的学习情况。

5.学生自我监督管理

“将学生成长的责任还给学生”,让教育的客体实现自我教育。在学风建设上,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风建设的良性循环中来,对自己的成长负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社团和学生班团是最好的抓手[11]。因此,要做好社团骨干的培养和班级建设工作,将学风建设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中,让学生在社团、班级活动中树立以学业为先的理念和态度。如施行“党员课堂点名制度”和“学生会课堂点名制度”,并且在“学长关怀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学长帮扶小组制度”,多措并举,督促学生认真学习,主动学习,引导新生养成良好的学风。

6.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教育功能

网络新媒体的教育功能正在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发现并重视[12]。网络新媒体以资源丰富、接收性强、共享及时等特点已经被广大学生所接纳。网络新媒体在学风建设中扮演着双刃剑的角色,学风建设要利用网络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对新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同时,要通过网络新媒体在新生中传达正确的学习态度,利用QQ动态、微信朋友圈、公众号推送、飞信群等形式开展积极宣传与传播正能量;另外,教师要利用新媒体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多与学生在网络新媒体上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动态并与学生进行网上网下沟通交流,将育人工作在网络新媒体上继续开花结果。

四、结束语

学校校长多次谈到,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怀揣梦想,高扬理想,立志为学,立身修德,敢于担当,追求卓越。作为承担人才培养重任的高校,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全员育人观念,应当充分发挥教师、家庭、学生自身在新生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建立畅通的学业监督机制,从一年级新生开始狠抓学风建设,帮助学生树立以学为本的学习理念,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1]教育部.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3/201407/171144.html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3/201407/171144.html.

[2]张皓月.加强学风建设:从大一新生抓起[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113-117.

[3]陈善晓,张兴红.从大学生学习动力现状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S1):8-11.

[4]陈萍.关于加强大一新生学风建设的思考[J].才智,2013(14):189.

[5]王宪平.高校学风建设的反思与对策[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7):106-108.

[6]孙晓青.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4,18(1):91-93.

[7]郭淑华,陈延娜,姚芳,等.大学新生适应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06(3):32-33.

[8]王力.高校学风建设及其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西南科技大学学风建设为例[D].上海:复旦大学,2008.

[9]潘懋元.高等教育学(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

[10]张一,李海岩,许涛.以学生宿舍为载体的高校全员育人创新机制初探[J].统计与管理,2014(4):188-189.

[11]席一政.大学生学术性社团育人功能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2(3):70-72.

[12]葛庆龙,陈加辉.加强大一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路及对策[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26(2):110-112.

猜你喜欢
学风学业新生
艰苦的学业
重获新生 庇佑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对党建促学风、学风固党建的辩证思考
基于数据挖掘的学业预警模型构建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高职院校大学生学风考风作风的建设
新生娃萌萌哒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