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伟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 30022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本在育人。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不仅需要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同时还要努力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入新的关键历史时期,为更好地践行高等教育历史使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特别需要加快培养以新技术的发明者为代表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高素质人才[1],主要包括高等院校培养的各类卓越人才、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这种类型人才的突出特征是:综合性、专业性和应用性强,贴近企业、社会需求,但在学术方面不像学术型人才那样需要理论上的创新。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既具有实践性强、综合素质高的特点,又具有与经济社会发展贴近紧密的显著特征。加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对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对培养与行业产业紧密衔接的高素质劳动者,对我国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很快,已连续30多年保持了近10%的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老问题更加突出,过度依靠消耗资源和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特别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深度暴露了中国产业发展的短板,加快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型转变为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口素质的任务非常繁重,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在三次产业结构当中,农业占GDP的比重已经下降到10%左右,接近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但服务业只占40%,距离发达国家80%的比重还相距甚远[2]。由于固有的产业结构,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人才和创新,其根本途径是技术创新,其本质是人才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到精细化发展,最本质、最核心、最持久、最重要的是劳动者职业素质的提高。目前,我国正在朝着“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奋进,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培养出一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作为支撑,努力去实现“中国梦”。
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要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和人才规划纲要的各项目标任务,需要我们转变人才观念,加大工作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步伐。
虽然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在校学生达到近3亿人,高等教育在规模也位居全球第一,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人才培养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观念、模式、平台、质量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比如,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产业、行业结合还不够紧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再比如,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平台还不够多、效果也不够明显。又比如,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还不够健全,培养体制机制也不够完善,相关政策环境也不够理想等。这些问题都亟需我们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破解。
加快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不断创新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重点应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遵循行业、产业实践的集成与创新特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际项目实训为手段,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根据企业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创新能力的需求及教育部专业培养目标,校企双方一起研究制定培养方案,制定与企业技术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优化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体系,形成“素质培养+课程讲授+实践实习+企业培训”培养链[3]。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以新成果、新课程和新项目为主要内容开展教学和实习实训。
由学校和行业企业部门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鼓励企业积极参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人才培养提供环境和条件,从用人方变为培养的共同体。把企业的课题拿到大学,发挥高校智力优势,共同开展攻关。构建适应行业发展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增加职业体验、定向培养、项目开发实践等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锻炼能力。
这是加快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根据新的教学计划和培训计划,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师资建设规划,建立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稳定的专职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立学校和企业互相培训师资的计划和机制,聘用企业高级项目经理作辅导教师。与此同时,不断建立和完善师资培养、聘用、考核的新机制,着力建设一支既懂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水平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
学习借鉴国内外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引进先进的教育资源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到海外企业实习,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形成和成长过程,是一个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校内走向校外、从专业知识走向实践应用的过程,没有相应的实践应用平台,这一过程就无法完成。加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之一,就是要抓紧建设一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新平台。
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导向,整合优质教育、科技及产业资源,加强产学紧密合作,为各高校和行业、产业提供开放的、国际化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形成高校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紧密结合的纽带,实现产业链、学科链、人才链的紧密对接,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譬如,可以集成教育与科技优势资源建设软件学院、大数据研究院、健康产业研究院等基地,搭建起教学与实训相结合的平台,架起产学研对接的桥梁,逐渐成为高新产业发展的孵化器、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平台、企业员工培训基地和国际教育的窗口。
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国家已经陆续实施了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法律人才、卓越教师、卓越农林人才、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等教育培养计划,这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对加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实施卓越人才计划,关键要加强与区域优势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品牌专业建设,并对培养目标定位、质量规格、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实践教学、培养方式等进行全面改革,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卓越人才培养之路。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高校需要企业合作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即在高校建设一批实践教育中心,在企业建设一批实践教育基地,承担学生到企业学习、学生在学校开展实践学习的培养任务。企业一方面积极参与实践教育基地(中心)建设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将最先进的设备、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面向学生开放。通过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从而把实践教育基地(中心)建设成为学生开展创新实验的平台、学生自主创业的孵化器、产学研合作研发平台、相关行业技术领域技术创新、成果孵化、转化的基地。
整合高校现有校办产业、高校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团队等资源,成立产学研合作服务基地,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的共享合作。通过产学研多方合作,把合作服务基地打造成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和产学研对接的新平台。
加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关键在于破解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重点要在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建立质量保障体系上下功夫。
加快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与社会、学校与企业紧密联系,需要各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和资源优势,积极配合,齐抓共管。要结合实际发展情况,研究制定有关支持政策,出台税费减免等优惠措施,共同创设一流的人才培养环境,鼓励国内外知名企业积极参与,引导更多企业主动参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合作、共赢发展。
重点是建立新模式下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新机制,包括建立适应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管理机制与运行机制,以及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管理机制与运行机制[3]。一要不断明确各方的任务和责任,规范教学运行、考核和管理方式。二要不断完善高校与企业多层次联合办学,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联合招生培养的办学机制,推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实现股份制办学的新模式。三要积极探索和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考核机制和督查机制,充分调动企业、有关高校参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制度机制确保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
加快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应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把人才适销对路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4]。一方面,应加强组织协调,与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加强过程管理,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全程监控,积极探索建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新机制。另一方面,应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行业企业,着力构建面向企业不同层次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资质认证体系,积极探索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有效途径,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积累经验,作出贡献。
[1]陈吉宁.转变理念 创新模式 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4).
[2]孙玉坤.中国经济发展转型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2).
[3]叶芃.着力构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12-04-16.
[4]马龙云.高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