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历史课堂效率教学模式初探

2015-01-31 03:11:15
镇江高专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导学历史教学模式

王 鹏

(镇江市江南学校,江苏 镇江 212001)

提升历史课堂效率教学模式初探

王 鹏

(镇江市江南学校,江苏 镇江 212001)

课堂效率是学校教学成败的关键,如何充分地利用好45 min的上课时间,照顾到全体学生,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出现了活动式教学模式、主体性教学模式、角色体验教学模式[1]、感悟教学模式[2]等。笔者在历史教学中积极探索“导学研练”教学模式,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导学研练”教学模式

每所学校都会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目的是希望能够对教师教、学生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使“导学研练”教学模式发挥最大的效用,笔者在历史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探索。

如果把“导学研练”看作是一篇作文的话,“导”就是作文的开头,要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内容要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兴趣。“学”就是作文的主体,必须有真材实料,内容要丰富。“研”则是作文的高潮,有提升整篇文章的功效。“练”就像是作文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根据这样的思路,笔者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一课教学为例进行分析。

2 “导学研练”的具体步骤

2.1情景回忆,导入新课

一节好课,一定在上课伊始,就能以最简短的内容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本节课中采用情景回忆法导入新课,通过回忆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即日军发动对中国的侵略以及进行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等有关内容,迅速将学生带到那个烽火硝烟的抗战年代。

2.2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新课

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新知识呢?如果还是和过去一样,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而不是想办法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民主的教育方法要使学生自动[3]。必须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而要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去收集大量的资料,并设计出符合初中生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的问题用于教学。在教学这节课时,笔者在成功导入新课以后,马上转入对新课基础知识的学习,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可以让学生自学,在自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课本上标注重点内容,通过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教师最后进行补充的方式共同完成,并分别通过视频、图片、当事人的回忆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相关史料。当看到中国军人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中国社会各阶层都用自己的方式支持抗战事业的时候,学生们也仿佛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因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远远好于那种枯燥的单纯的知识讲解教学模式,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也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点。

2.3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研讨

在新的知识梳理结束以后,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出一些问题,进行有效提问。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4],帮助学生掌握和消化有关知识,这也就是“研”的过程。这些问题的设置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比如设计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启发性、灵活性、归纳性和提升拓展性,这样方可将智能培养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要注意语言精练、简洁、通俗易懂,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非常熟悉,要有深挖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驾轻就熟,灵活运用,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用历史知识解释现实问题,使学生对历史有一种亲切感,历史的人和事好像就发生在昨天。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在轻松中学习历史,在历史中寻找知识与快乐。由于设计的问题有一定深度,学生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集思广益,最终得出正确的答案。如你能在地图上找出百团大战的大致区域吗?百团大战是抗战中我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它取得了重大胜利。对学生而言,题目本身就具有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还能培养学生识读地图的能力,当然,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百团大战的有关知识点方能完成。由于百团大战的战场范围较广,地点纷繁复杂,一个学生可能无法完成,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同的学生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实现思想、观点的碰撞[6],共同完成。在课堂上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引导,使学生看待历史问题能更加深入透彻,并且能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得到有益的启示,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形成完整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提升、能力的培养,还是对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及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确立,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4当堂巩固练习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任何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及时的复习巩固,如果等记忆的内容完全忘记以后,再重新记忆,不如在记忆还没有模糊时,及时复习,加以强化[6],所以一节课的最后,就应该进行高效地训练,这也就是一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练”。如何训练呢?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有效性,二是针对性,三是层次性,四是多样性,五是探究性。所谓有效性和针对性指的是课堂训练对学生知识的巩固与提高要有效,同时要针对本课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布置练习题,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精选试题,不做无用功。就一个班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能力是有差别的,在准备题目时应该兼顾各层次的学生。要给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题目加以训练,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同时题目应该具有探究性,这样的训练才能帮助学生实现能力的提升,而不是把学生变成一个只会做题目的机器。

3 结束语

初中历史课一向被学生视为小学科,在课堂上学生往往不愿意认真学,态度消极懈怠。在“导学研练”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实现了全员参与。“导学研练”的课堂有利于学生的培养,尖子生在学习中更加优秀了,他们更有责任心、进取心了;学困生感受到了关注、感受到了赏识、感受到了进步,不再懈怠和消极了。所有学生都能全程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在“导学研练”教学模式的探索中积极尝试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有效方式,向课堂的有限时间要效率,最终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自主优质高效”。“导学研练”的课堂呼唤高标准严要求的教师,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只有教师站得高,才能带学生看得远。

总之,要真正使“导学研练”教学模式发挥最大效用,就必须对我们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大胆改进,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现阶段教育教学的要求。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但同样也是一种机遇。“导学研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去认真探索,我们要迎难而上,努力去培养能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1] 李丽红.高中英语角色体验教学模式探究[C]//黄河,陈旭东,黄育英,等.教学实践研究中的理论反思.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119-129.

[2] 黄伟颖.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感悟教学样式研究[C]//黄河,陈旭东,黄育英,等.教学实践研究中的理论反思.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147-154.

[3] 周德藩,王铁军,秦德林.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98-99.

[4] 王林发.陈秀凤.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112-132.

[5] 朱晓芳.课堂因“生动”而精彩[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84-85.

[6] 魏书生.好学生好学法[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140-141.

〔责任编辑: 张 敏〕

2015-01-22

王 鹏(1978—),男,江苏镇江人,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G633.5

: C

:1008-8148(2015)02-0121-02

猜你喜欢
导学历史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