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晔
编者按:
近日,本刊创刊30周年特别策划活动之一——“我与《中小学德育》的成长故事征文”顺利结束。在大量来稿中,我们不仅读到了品德教师们执着追寻的信念,读到了他们负重前行的身影和幸福成长的喜悦,也读到了他们对本刊的拳拳关爱之心和长期依持的热忱。我们感佩于他们随岁月丰收的成长,也感动于他们对一本杂志长年关注和始终支持的热烈情愫。为呈示本刊编者、读者和作者间的这种朴素的互动、相携的成长,览阅新时期德育人职业生命的精彩走向和坚实足迹,从本期起,我们陆续选登其中的优秀之作,并将在年中评选出一二三等各级奖次。敬希关注。
邂逅,是在1999年。自从遇到“她”,就再没有分开过。
一晃,16年过去了,《中小学德育》将迎来她的30周年华诞,而我,亦步入中年。
30年,风风雨雨,从《小学德育》到《中小学德育》,视域更加开阔,眼界更加宽展;
16年,勤勤谨谨,从一名刚刚踏上科研道路的高校年轻教师到学科带头人,方向更加明晰,脚步更加坚定。
1999年,我大学毕业留校工作9年。当时,高校还不像今天这么强调科研,自己的科研意识还不够强烈。虽然教师除了教学工作,还承担有科研任务,但科研能力实在有限,也没有什么人给予指导和帮助。除了因讲师评审的缘故,于1995年在任职的学校学报上发表过一篇论文以外,科研上几乎一穷二白。
也尝试着写论文,但是投出去的稿子都“泥牛入海”“杳无音信”。在万般苦恼之际,我想到了我的闺蜜,也是大学同学王红,当时,她在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工作。王红给了我一个建议,这个建议,某种程度上让我确定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王红告诉我,教育部委托华南师范大学主办的《小学德育》非常“接地气”,在中小学教师中有着广大的读者群。杂志既有理论性,又重视实践性。关键是,它强调阅读性和趣味性,不“学究”。她建议我就德育方面的某个问题写篇文章,并可以帮我推荐到该杂志。
我认真研读了《小学德育》,发现它致力于道德教育实践中的“真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并且图文并茂,很有亲和力。我初步思考选定了一个实践性强的问题,经过几天的认真的思考,我精心撰写了《浅谈思想品德课中的情感教育》一文,寄给编辑部。或许文章选题还算新颖,有时代感,或许王红的大力推荐起了作用,这篇文章最终印成了“铅字”,呈现在1999年第17期上。当时激动的心情至今还历历在目。更让我惊喜的是,这篇文章又被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心《小学各科教学》1999年第6期全文转载。这是我人生中第一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的文章。
能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的文章都是由一百多位专家、教授从国内公开出版的三千余种期刊中精选出来的,被学界和期刊界普遍视为人文社科期刊领域中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因此能够代表学科研究前沿状况,科研人员往往以文章能被转载为荣。
在《小学德育》上“露脸”,并能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如同神奇的强心剂,给了刚刚步入学术领域的我以极大鼓舞,树立了我的学术自信和勇气。更为重要的是,《小学德育》就像一枚磁石,吸引着我一步步走进道德教育研究的殿堂。
在与《小学德育》的亲密接触中,我对德育研究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阅读一些有关道德教育的书籍,越读越觉得道德教育大有作为。阅读每期的《小学德育》,成了我每月的期待和习惯。每当拿到散发着油墨香的杂志,我都會迫不及待地寻一僻静之处,尽管没有像古人所言焚香净手,但是的确也是带着一份敬畏和感动,静静地阅读,感受道德教育之美。
正是在阅读《小学德育》这本杂志的过程中,我越发坚定地决定了今后的研究方向——道德教育。
在阅读中,我学会了思考,在困惑中思考,在自信与执着中思考,慢慢地有了一些学术论文面世,虽然今天看也来它们是那么浅显,但初步奠定了我走向了学术人生的道路。
在道德教育领域,南京师范大学堪称翘楚,这里孕育了陶行知、陈鹤琴、吴贻芳等著名的教育家,还聚集了鲁洁、班华等当代教育家,其道德教育研究所是教育部人文社会学科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之一。读书和思考的过程中,我开始关注有悠久道德教育文化传统的南师大教科院。
为了能在道德教育的海洋中恣意地徜徉,我做了一个决定:报考南京师范大学班华先生的博士研究生。2001年,梦想成真。恩师班华先生是国内道德教育的知名教授,是一名“德艺双馨”的学者,上学的第一节课,先生就告诉我们,“做学问先做人”。读博三年,在班先生身上,我们不仅学会了学习,更学会了做人。就像他本人曾经研究过的潜在课程一样,班先生的人格魅力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一个接近他的人,“做学问先做人”这句话也成为了我学术生涯的精神指南。
三年读博,其中的辛苦不必为外人道,但是源于对道德教育研究的兴趣与热爱,我甘愿付出了比一般人更多的精力,日复一日,几乎手不释卷。不懂的地方虚心求教,自己的“图书馆”急剧膨胀,房间到处都是专业书籍。秋天,黄叶满地,千万种果实都各自归藏,我努力地向自己的那一颗靠近。
期间从未间断过对《小学德育》杂志的浏览和阅读。正是《小学德育》始终坚持的实践风格,让我越发明了道德教育是践行的学科,道德教育重在践行和熏陶,唯有在实践中才能展现道德教育的精髓和魅力,这也是班先生所言的“做学问先做人”最好的诠释和解读。为此,我和同学们就道德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一起在《成才导报》上策划了“博士沙龙”,在每个月末的一期上,就当前教育的热点问题展开争论,话题涉及生命教育、死亡教育、校园欺负行为、学会关心、教育“麦当劳化”的价值审视、教育全球化、教师的理想等等,时间持续了两年,在江苏省中小学教师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读博的三年中,围绕学校道德文化研究,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十几篇学术文章,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并荣获南京师范大学“朱敬文奖学金”和“科技之星”荣誉称号。当自己的照片在学校大门两侧的玻璃橱窗里展出的时候,我似乎看到了果实的光芒。这其实是源于兴趣和热爱的光芒,这是执着和努力的光芒。
成绩给了我自信,我选择了“校园伦理”这个国内还没有人系统研究的问题作为自己的博士论文选题,并圆满地完成了24万字的博士论文。在南京求学的三年,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改变,自己从此走上了学术研究的道路,成长为一个充满自信的年轻学者。
心中的希望在自信和执着中一天天变成现实,近年来,我的研究集中在“学校道德文化”方面,先后在《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多篇,这些文章的发表,也为我申请道德教育方面的课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成功申请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出版了专著《校园伦理智慧论》,获得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饮水思源。今天,我能荣获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称号,能成为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的首席专家,皆源于《中小学德育》最初的滋养和鼓励。唯有努力,才能绽放自己的春天;而唯有兴趣,才能在最简单的枝条开出最灿烂的花朵。
在《校园伦理智慧论》后记中,我写道:“思考给我自信,给我力量,给了我在这世上行走的方向。”于今,我依然在希望中思考,在自信和执着中走自己的路。但是,走到今天,我忽然发现,著作等身也许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目标,满怀希望、自信地生活着,才是生命的真义,精神上的丰盈和心灵的宁静,才是我们需要毕生追求的境界。
孔子曰:逝者如斯夫。時间真快,我与《中小学德育》的学术情缘已经快20年了。正是在阅读《中小学德育》的过程中,我从一个初入茅庐的科研新兵逐渐成长起来,没有当初《中小学德育》给我的舞台和鼓励,就没有我今天的进步和成长,我的学术成长已经和《中小学德育》分不开了。我因此成了《中小学德育》的老读者、老作者,并成为她的编委。
不自觉地,对《中小学德育》心生一份特别的敬重。每次为她写稿,都要反复修改,唯恐因为自己的某个疏忽影响了她的清誉。《中小学德育》的编辑严格、敬业,对于可以录用的稿件,编辑都要和我反复沟通,通过邮件和电话多次修改,最终定稿。编辑严谨的治学态度每每让我感动和佩服,言传身教,她潜移默化地形塑了我严格的治学态度。
三十而立。《中小学德育》是道德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基础教育一线教师的良师益友,有她,“德”不孤。
适逢《中小学德育》创刊30周年,衷心祝愿她日盛一日,亦借机感谢她的陪伴,感谢辛苦、敬业、“扮靓”《中小学德育》的各位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