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兴大众传媒信息传播迅速、信息量巨大、呈现形式丰富等特点,使青少年快速进入媒体时代,在认知、态度、行为等方面对青少年产生巨大影响。而影响的好坏则与青少年的年龄、性别、智力水平、学校、家庭及周围同伴的差异等相关,因此社会、学校、家庭应积极创造良好的媒介环境,开展媒介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将其对青少年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
关键词: 新兴大众传媒 媒介素养 青少年
21世纪通信技术迅猛发展,大众传媒日益发达并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其对民众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生活在一个媒体无处不在和“高度依赖”的媒体社会。除了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杂志)外,随着网络技术和通讯工具的不断更新又将新传媒划分为两类:一类以电脑为主要媒介,一类是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的发展而产生的QQ、人人、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新兴媒介工具使青少年与大众媒介的接触越来越容易和普遍,它们以更加简易、快速的方式渗透至青少年的生活中。青少年正处于对外界无限好奇和自身认知系统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其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新兴大众传媒的传播特点
1.信息传播方式百花齐放,信息量巨大。
网络技术为新媒体提供了广阔的信息路径和存在空间,极大地丰富了信息传播方式和信息数量。当发生重大事件时,我们往往会发现,手机里的多个程序会弹出消息,电脑也会适时提醒你事件的发生,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也会播报同一新闻,这就极大地丰富了青少年接触信息的途径。此外,各类新兴传媒都包含海量信息,新兴的网络媒介产生后,信息量呈“爆炸”趋势,微博热议话题、微信、QQ等工具的快速传播都会使信息量呈几何倍数增加,快速的信息更迭,经常使成人有些无所适从。
2.信息传播更加快速,缺乏管控。
新兴传媒的传播方式不再需要复杂的剪辑和繁琐的后期制作,技术的简单便捷使得信息可以在全球实现实时传播,与受众的距离为零。事件的当事者可以立即充当新闻发布者角色,快速把事件现场的所有消息反馈给网络,当然这样的事件报道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3.信息传播更加直观生动,受众由单线接受变为双线互动。
新兴媒体在传播内容方面更为丰富,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都可以同时呈现,并实时传播,满足受众了解和获取信息的心理需求。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单线的,作为主导的传统媒体在特定时间内将信息加工,定向传播信息,受众被动接受。而新兴媒介的传播方式是双向的,受众在接受信息后,可以自由反馈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并互动。这种方式明显容易被青少年接受,交互式影响方式明显且更为有效。
二、新兴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影响的作用机制
传播学和心理学对媒体的影响机制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行为机制、认知机制和劝说机制。行为机制主要指媒体对可受众行为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认知机制则主要指媒体对受众态度、观念、判断及注意、理解和对现实认识的影响。劝说机制主要指广告对受众的作用和影响[1]。
1.新兴传媒影响认知的作用机制(现代图示理论)。
图式是一种认知组织结构,可以根据实践上的连续性将物体和事件联系在一起。当青少年遇到新的事物或刺激时,会主动将原有图式与新刺激联系起来,判断决定是否吸收新刺激进入原有图式,或根据新刺激改变原有图式,从而形成新图式。青少年通过新兴媒体接触到各类信息,当发现与自己内在图式不同的信息时,可能通过同化或顺应两种方式,将新的信息融入,结合或改变成新的图式[2]。
2.影响态度的作用机制(传播说服矩阵模式)。
传媒进行传播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改变受众的态度,使受众的态度符合设定的价值取向。麦圭尔的传播说服矩阵模式概括了媒介对受众态度产生改变的基本原理,他认为媒介若要产生有效影响,需要一系列步骤:接触—注意—感兴趣—理解—获得—态度改变—记忆—寻找并回复信息—决定—行动—行动后强化态度[3]。
3.影响行为的作用机制(强化理论)。
传播者认为,媒介讯息蕴含的模式或模样形象对受众产生影响,通常经过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受众个人接触媒介关于行为模式的描述;第二阶段,接触者与榜样模式认同,并有意无意地模仿这种行为;第三阶段,接触者的模仿尝试获得成功,并取得相应报偿或鼓励后,接触者便会积极地继续重返该模式行为应对相同情况。于是,媒介模式行为被受众采纳成为一种社会行为模式。在上述三个阶段中,起关键作用的是“认同”机制。这种心理表现出一种倾向或者角色期待,以及行为冲动。
三、新兴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
1.开阔了青少年视野,丰富了青少年的知识范围。
新兴的媒介为青少年提供了大量新信息、新知识和新观念,使其成为补充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的重要途径。消息的丰富性和易得性使得青少年可以随时寻找感兴趣的任何信息,不仅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活跃了他们的思维,而且对他们在广阔的知识背景上理解和掌握课堂上知识具有积极意义。
2.强化了青少年的主体意识,加速了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
青少年时期是对“自我同一性”的探索时期,他们开始理解自我的真正意义。新兴传媒恰好为青少年提供了自由选择、模仿和比较的机会,它所传递的全方位信息使得青少年自主进行价值选择的需求增强。同时青少年的成长过程本来就是社会化过程,需要青少年逐步掌握社会行为规范、準则,并使之内化为个人行为方式。
3.促进了青少年的个性化发展。
新兴的传媒向青少年展示了一幅多元化的社会图景,传递着各种世界文化观念,激发了青少年的自主意识、自觉意识、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开拓能力,这为青少年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然而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介使得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随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播自己关注的信息,在带来信息快速传播的同时,也带来个人隐私泛滥、内容良莠不齐的弊端,为管理带来困难,对受众的信息选择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四、如何合理利用新兴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
新兴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巨大的、多层次的,当代青少年思维活跃、对信息的需求量大,然而辨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还不成熟,认知发展还不够完善,更容易受到大众传媒环境的影响。传媒、学校、家庭应协力合作,将消极影响减少到最小。
1.提高媒体从业者素质,制定可操作的法律规范。
首先,大众传媒自身要加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行业自律能力。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意社会效益,如新浪微博就专门开发了辟谣的官方微博,及时更正微博上出现的大量不实消息,避免错误消息的快速传播。其次,要加强对大众传媒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注意对影响人群众多的网络知名人士的言论管控,他们一般充当“意见领袖”的角色,受众广泛。
2.调整学校教育模式,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
面对纷繁芜杂的信息,青少年该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其自身的媒介素养相关。媒介素养指为了使用和解读媒介必需的知识、技巧和能力。目前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都已经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了正规的教育课程,而印度等第三国家也开始积极推行媒介素养教育[5]。学校应该是进行媒介教育的主阵地,因为青少年在校时间最长,且可以接受比较系统和科学的媒介教育。学校应加大媒介教育力度,通过公选课、课堂讨论、专题课等各种方式进行,以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
3.正确认识新兴传媒,创造良好的媒介环境。
除了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家长的正确引导也是一个重要的补充途径。电视、电脑和手机几乎成为家中的必备品,在家中父母应扮演好监督和引导的角色。在家庭中创造良好的媒体环境,既不能完全制止和隔离,引起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更不能任由孩子接触媒介。同时需要合理把握家庭媒介素质教育时机,可以在一同接触信息后,有意识地与孩子探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参考文献:
[1]郭建斌,吴飞.中外传播学名著导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姚望.电视科教节目对青少年科学素养形成的影响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