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不信谁”的教育》所想到的

2015-01-30 20:29:53曾建洪
珠江教育论坛 2015年4期
关键词:教育家教科书世界

曾建洪

(于都中学,江西 赣州 342300)

但凡做教师的,基本都会思考并探寻“应如何培养学生,才能实现教育的成功”。近日,在《甘肃日报》(2014年1月15日)看到了黄小平《“不信谁”的教育》一文后,感受颇深,尤其是那位英国教育家所回答的一句“学生不信谁了,教育便成功了”,更是让人耳目一新,倍受启发。

学生到底信谁,在这位教育家看来,学生不迷信谁了,教育便成功了。的确,教育的成功就在于学生的成功。作为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才能让学生不迷信谁,不断增强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让学生越来越相信自己,越来越懂得用自己的眼光审视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来感知世界,用自己的思想思考世界,进而实现教育的成功。这是教育之关键。

一、教师的首要任务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应教会学生做一个独立的人,尤其是具有独立精神的人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走独立的道路,这是我们教育关键性的问题”。因为“独立”是任何人成长的必备条件——代表各项生理心理功能上的成熟;也是任何人成长的主要目标——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就具有发展生命的能力。放手让学生独立地行走,更是社会的需求、时代发展的趋势。一旦学生能独立思考、具有独立意识和独立精神,不迷信谁,保持精神上的独立,富于独特见解和思想,方能促使学生积极进取,敢于创新,进而走上独立的道路。学生走上独立的道路了,相信离教育的成功也就不远了。为此,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能力就成了教师教育的当务之急。

要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这是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其次还应多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独立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勤劳、负责任的心理品质,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着重要对学生进行意志和毅力的培养,培养他们顽强拼搏的精神。要适时引导他们到社会中去,到更为广阔的天空中去,让他们尽早走出家门、走出校门,到社会的大课堂中去经受锻炼。

二、学贵多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曾经这么说。学生“不迷信谁”,本身就蕴含着其具有质疑的精神,正是有了质疑的精神,学习方能有进步,正所谓“不疑不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对此,李政道教授也曾指出:“我们的祖先提出了‘学问’两个字,就是要‘学问问题’,而不是‘学答’,没有问题就没有发展”。学生具有独立意识和质疑精神,相信在读到诸如“英国的教科书说英国最伟大,法国的教科书说法国最伟大”时,一定会带着疑惑去探究,在探究中不断增强自身的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审视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来感知世界,用自己的思想思考世界,进而增长学识。当然,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是为了质疑而质疑,不是一味否定别人、老师、书本和权威,更不是怀疑一切,而是要让学生明白,科学追求的是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要让学生借助对老师、书本、权威、生活等的质疑,能积极主动的提出问题。相信只有在不断的提问和解答中,学生才能逐渐长大,具有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对此,教师不仅要积极创设情境,使学生“想问”,还要想方设法营造氛围,使学生“敢问”。还要培养良好习惯,使学生“好问”,更要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问”。引导学生问的巧、问的精、问的新、问的有价值,让学生明确质疑问难必须既要勤学善思,有创见,又要认真观察,善比较。

三、要让学生成为他自己

让学生成为他自己,这不仅是深刻的哲学思想,也是深刻的教育理念。“不迷信谁”,才会去重新审视整个世界,去多想想“我是谁”,让自己做自己的上帝。在遇到诸如“英国的教科书说英国最伟大,法国的教科书说法国最伟大”的问题时,能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而不会“人云亦云”,做什么都“一窝蜂”。要让学生成为他自己,首先就应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与别人存在区别,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教会他们给自己定一个实际一些的目标,而不是盲目相比。要引导学生多看到自己的长处,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多拥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空间去弥补自身的不足。其次是应该多给学生做出不同选择的机会,老师在遇到学生相关的事情时,要学会和他们商量,给他们选择的机会。再次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选择,让他们快乐踏实地做好自己喜欢又有益于社会的事情。

四、用“活教育”培养“活学生”

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养成独立精神的教育是“活教育”,而不是书本主义的“死教育”。这样的教育,要求教师要教活书,要努力践行“活教育”,要不断研读吃透教材,重新估量教材,善于查找相关资料,利用现有可用的资料服务教学,敢于提出质疑,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在备教材的同时,更要备学生,不仅要了解今天学生的特征,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赏识学生的独特性,多为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促使学生主动质疑、探索,找寻答案,让学生在自我教育中茁壮成长。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造能力,促使学生走向自我教育。教师教活书,学生活读书、读活书。这样的“活教育”必能实现师生的双赢,也定能实现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所描绘的教育情形:“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猜你喜欢
教育家教科书世界
教育家与儿童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津派教育家成长
为什么现在要说“新教育家”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教育家
留学(2017年5期)2017-03-29 03:04:00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1:39:47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