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个性化阅读提高教师素养的实践探究

2015-01-30 19:00:09江苏曹丽娟
作文教学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结题个案研究课题

江苏 曹丽娟 李 兵

通过个性化阅读提高教师素养的实践探究

江苏曹丽娟李兵

连云港市幸福路小学幸福“悦”读社成立于2012年,室内环境优雅,花香与书香四溢,以书为伴,让老师在阅读时更加心神平和,气息芳华。幸福“悦”读社活动的口号是“卷中岁月最有味”。几年以来,老师们在这里既进行读书活动又进行课题的分享、辩论、探讨与合作,如一只只在书海中采蜜的小蜜蜂,尽情地享受阅读的快乐。老师们通过个性化阅读提高了教师素养,加强了教学实践,有助于课题研究以及校本研究。

一、在个性化阅读中感受师生幸福成长

(一)读书能丰厚文化底蕴。读书能增强人的文化底蕴,提升内涵修养。多读书,文化底蕴才会深厚,思维逻辑才会缜密,统筹考虑才会周全。读《马克思画传》,让我们知道马克思留给我们的,不只是科学的理论,还有人格的魅力。他用一生的言行为我们诠释如何生活、如何做人的道理。从他们的崇高风范中汲取无穷的力量。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后,觉得人的一生应当像保尔·柯察金那样去度过。“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二)读书能完善职业人格。常常置身于书的天地,我们的心灵就会走出狭隘,人格就会越来越完善,生命更加高贵。比如励志书籍《卡耐基的励志经典》,它会陪伴我们走过了生活中的沟沟坎坎,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会想起其中的一句话:“不容易做的事情往往都是好事”。从而让生活中的各个阶段都有一种鼓励,一种坚守。又如:泰戈尔的《飞鸟集》,其中充满哲理的语言记录了他的点点思考,他说:“鸟以为把鱼举在空中是一种慈善的举动”,当我读到这个句子的时候,知道要站在别人角度思考,不能凭空想像,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三)读书提升教育境界。读高品位的书,能提升教育境界,启迪教育智慧,提升教育理想,升华人文情怀。在刚工作的时候,我一直被一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所困扰,对于这些学生我很武断地直接将他们归纳为“差生”,而且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去帮助他们,放之任之。当我读完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经典《给教师的建议》的时候,书中曾提到过“每位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上的成绩的看法,将决定这位学生成绩的好坏和他的自尊感,不要向学生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当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改变了对他们的看法。我常常在想,很多时候,我们不满意学生仅仅是因为他的成绩不能使我们满意,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也许他也曾努力过,或者至少尝试过,书中的每个案例和每条建议都在启迪我的教育智慧,给了我很多的收获。

(四)读书能生成教育艺术。 如果一个教师的精神世界长期为书籍所滋养,那么他的课堂就会妙趣横生,才华飞扬,充满智慧。如,读了《邱学华与尝试教学法》一书,从中领悟了邱学华老师“尝试教学法”的改革思路:即先由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在已有的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本、互相讨论、通过尝试练习初步解决问题。然后由老师根据学生尝试练习中的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看起来,这只是个简单的教学程序的颠倒,内行人不难看出,它带来的恰恰是教学过程的根本改革。在自己的教学中,我也尝试着去运用,不但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从小培养了孩子“试一试”的精神,这对形成敢于探索的社会主义新人的现代化素质的作用不低估。

二、个性化阅读助力教师开展课题研究

(一)读书是课题选择的助推器。刚开始接触个人教学研究课题的时候,我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就是选题。当读了《连云港市教育科学十二五精品课题选》,你会发现其实这些优秀老师的选题并不是遥不可及,都是一些教育教学管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比如说灌云实小徐老师的《班级管理中反德育现象的研究》;连云港朱曹小学娄老师的《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等等。这个时候我再回头看自己的选题,就开始有思路了。当在幸福阅读社中看到了董奇教授的《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一书讲到:既然是做个人课题,为的就是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切入口一定要小,不要想一口吃个胖子。因此,从读书多一点启发,课题研究就多一点便利。

(二)读书是课题研究时的法宝。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候,书就是我们的朋友。阅读尤其是个性化阅读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比如课题《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实践研究》,课题本身就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我们都知道,要想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那么作为教师,自己就要去先读书。在确立了自己的研究课题之后,作为研究者就需要看很多相关的书籍。例如,著名特级教师周益民写的《上读书课啦》,薛瑞萍写的《我们班的阅读日志》等等,读后感觉大有收获,书中写到的那些有关课外阅读指导的方法。在参考了书中那些优秀教师的做法,在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适合本班的课外阅读实施策略。就这样边学习研究边边实践,一段时间后,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确实比以前好多了!

(三)读书是课题结题时的定海神针。选题时需要读书,研究中也需要读书,结题的时候,更需要读书。结题时除了大量读书,还应该阅读别人优秀的结题报告。在读了多篇优秀结题报告后,彼此对照、多方比较,把别人的精华,有选择的拿来主义。结合自己的观点、成果,完整的结题报告就能顺利出炉。经过这样的实践过程,我觉得,搞课题研究,读指导方法、教育理论方面的书固然很重要,优秀的结题报告更有必要去读。

三、个性化阅读有助于学生成长的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法是针对单一个体在某种情境下的特殊事件,广泛系统地收集有关资料,从而进行系统的分析、解释、推理的过程。

(一)个案研究的第一步:发现问题。在进行个案研究时,我们发现,班级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个问题可能每班都有,那就是学生不完成作业的情况。可能大家会想,学生作业完不成就是懒的原因。进行个案研究以后,结合读的一些相关的理论书籍及案例,才明白原因还真是各有不同。之前所做的个案研究中,有一个叫林晓宇的学生,上课举手看起来很积极,但叫他起来时又往往低着头不说话,作业时常完不成,包括课堂作业,问他原因,他又是默不出声。他写的作文,语句也大多很不连贯,思维跳跃很快,与其他学生明显不同。

(二)个案研究的第二步:分析问题的成因。

老师很奇怪,他为什么这样呢?与他的家长做过几次交流,家长也说不明白原因,只是一个劲儿地说他怪。后来,看了王晓春所写的《问题学生诊疗手册》,书中论述了学生不写作业的多种情况,如学习习惯不好、书写障碍、心理问题等,由此想到了林晓宇。我感到他的问题也不单单是懒,他可能在心理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也许他不写作业也不是故意想偷懒,而是因为遇到了困难。

(三)个案研究的第三步:解决问题,形成策略。

因而,老师改变了对他的批评态度,开始每天想着法子与他沟通。慢慢发现,自己在教室开电脑的时候,小宇同学总喜欢凑上来,好像很感兴趣。这让老师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因此,老师就经常有意识地教教他,还让他专门管理教室电脑的开关,他可高兴了,对老师也明显亲近了不少。其它时间,老师还给他鼓励与实质性的帮助。与此同时,老师还请家长密切配合,从思想上转变对孩子的一味指责态度,平时对他再多点耐心、多点沟通、多点帮助!

老师就像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份执着与热爱,来自于我们对教育的守望,对孩子的守望。目的是通过我们的教育让孩子像大树一样茁壮成长。让我们在读书中感受幸福,从读书与课题研究中体验快乐,在读书与个案研究中获得进步,从中明白读书与课题研究是相辅相成的。

[1]丁雪梅. 关于中小学教师阅读缺失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7年07期.

[2] 孙照保. 提倡中小学语文教师“浅”阅读[J];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幸福路小学 ;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结题个案研究课题
我校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优秀”等级结题
我校徐卫红教授主持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
我校4项省教育厅课题结题并通过评审
山西省中药材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通过结题验收
今日农业(2020年13期)2020-12-15 09:08:51
小学课程整合模式的个案研究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中国卫生(2016年4期)2016-11-12 13:24:04
ICF-CY在学前融合教育中的应用探索——个案研究
孤独症倾向儿童强化和示范作用的个案研究